《食品安全问题 新闻+各种问题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问题 新闻+各种问题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食品安全问题 新闻+各种问题总结食品安全问题 新闻+各种问题总结一、新闻链接: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对白云区9家沙河粉生产企业15批次的沙河粉进行了抽检,有6家企业10个批次产品合格,合格率为67%。其中,黄石信通粉厂在2次抽检中因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产品均不合格,已被白云区质监局责令停产整顿。其他不合格产品主要是因为大肠杆菌超标。据报道称在武汉市餐饮单位豆被武汉市洪山工商部门查处的豆制品“黑作坊”老板的说:“我这个作坊做的豆制品,家人从来不吃!”这句话确实让人唏嘘不已,既看出了“黑作坊”老板的用心之黑,又可以看出食品市场的混乱无章。食品“鱼龙混杂”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有资料表明
2、:数种“毒”豆制品生产流程,如,用工业色素和食用胶做卤香干;用“潲水油”或便宜变质棕榈油做油豆腐;用硫酸亚铁染色臭豆腐;用福尔马林作豆制品防腐剂;用工业石膏作为豆制品凝固剂等。其实不单单是豆制品,比如说“红心鸭蛋”,问题奶粉中的“大头娃娃”这些都不得不对食品的质量多了几分担忧。2022年5月15日,解放日报以“王老吉”不适合脾胃虚寒者为题进行报道;文章说,11日卫生部官员表示,王老吉凉茶中添加的夏枯草等中药成分和原料不在允许添加之列。但卫生部14日又作出说明,指出王老吉凉茶是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而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医专家,专家指出,作为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有一定道理,但同时脾胃虚寒之类
3、的人群并不适合饮用王老吉,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病情加重。企业在保证饮品生产质量安全的同时,应该在包装上对其可能存在的危害加以提醒。和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著名学者方舟子等等医学教授说的一样,王老吉凉茶不适宜“孕妇、经期女性、儿童、老人、脾胃虚弱者慎用”的科学解释。中新社8月26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了09年第1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的芝麻酱、北京美多维食品有限公司的燕麦片、北京宝贝屋童装有限公司的“minicar”裤子、北京华冠针棉织品有限公司的毛巾等一批“京产”商品质量不合格,被列入黑名单。中国新闻网9月13日报道日前,广东省卫生厅正遴选食品安全专家,准备
4、为凉茶、凉果及杏仁饼、广式月饼等传统糕点制定地方标准。卫生厅相关人员表示,生产凉茶等产品的企业必须公开食品成分,否则会受到执法部门严惩。2022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此后,食品添加剂将仍是监管重点,使用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必须设立台账,签订使用承诺书,严格遵守规定,保证产品合格。日前,天津市工商局下发通知,对食品广告宣传实施进一步规范。今后,食品广告宣传不能再信口开河。据了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广告宣传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以及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有关规定生产
5、经营的食品不得发布广告。食品广告中不得含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内容。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等绝对化用语或者表示;不得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食品的治疗作用;不得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涉及特定功效的,不得利用专家、消费者的名义或者形象做证明;不得与其他保健食品或者药品进行功效对比。业内专家表示,“食品安全肯定会对企业经营收益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方面是检测环节增加、原材料采购门槛提高带来的成本增加,另一
6、边则是市场信誉度提高带来的销售量保证,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需要企业进行取舍,而我们的观点是,成本增加应该是短期负担,成企业品牌声誉关乎长远市场,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二、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1.生产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值和营业额较低。2.流通销售企业比例过大、档次低、竞争力弱。3.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4.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仍然存在。5.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不择手段地制假售假,危害人民群众。6.农村牧区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7.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从事
7、食品生产经营的也较常见8.食品安全问题较多,监管形势严峻。原因: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
8、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
9、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这些生产加工点普遍存在着“小、乱、散”的现象,大多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经营者食品质量意识不强,基本没有检测设备及手段,房屋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
10、主管部门各有其主,有的在该唱主角时却当了配角,有的在该当配角时却唱了主角。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近年来,我国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经费少,一些检测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另外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以工商部门为例,如果想检测,只有委托外地相关部门。对于涉嫌不合格的食品,因不能及时进行检验,如果要扣留又没有法定的依据,使监管执法陷于被动状态。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某些经营者在不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理直气壮地开业,而且又不懂法律和
11、政策,因此在执法时常常遭到他们的阻挠和抵触,有时还出现“暴力抗法”;有些经营户流动性大,加之所售食品来源不明,进货渠道乱,索证索票难,而且极易反弹,执法难度较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特别是私屠乱宰等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扩展阅读:时事政治第67期总结的论文食品安全问题论文食品安全三问摘要: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最好的时代,则是因为这些问题都被报道出来了。知情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事情不怕发生,只怕发生后我们不知道。事情被曝光的越多,表示这个地区的形势也越光明。一、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概念:一是“数量”层面的安全
12、,即foodSecurity,指的是食物,特别是粮食的供应问题,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通俗地说就是“够不够吃”的问题;二是“质量”层面的安全,即foodSafety,要求食物营养卫生,对健康无害。现在,我们主要讲的是后者。食品的合格率,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但能反映总体情况,而且能反映每年的变化。15年前,我国的总体合格率大概百分之五六十,现在已经达到90以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能达到95或者更高。来自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全国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97.8。2
13、022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新法规定了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构筑了更严密的食品安全网络。同时,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刑法修正案(八)中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的刑事责任,不仅针对生产经营者,还针对执法者。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观念,我们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而且一年比一年进步。二、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误区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些还很突出;但情况也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零”风险。可以理解,但却不科学。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零”风险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任
14、务,就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至于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由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的头号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约有数百万人,这才是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把不合格的视频等同于有毒食品。把食品的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画等号。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性质的问题的混淆,夸大了食品安全问题,会干扰问题的解决。三、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了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食品生产加工时我们生
15、活当中越来越发展的一个行业,为适应人们的需要,加工食品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食品添加剂334种、食品用香料1850种,还有一些加工助剂。这些合法的功能在国家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它的使用范围,最大用量都是有标准的,与国际接轨,规定得非常详细。同时,食品添加剂要列入国家允许使用的名单,有很严格的申报和审批程序。政府不会主动把新的添加剂加入批准使用的名单中,需要添加剂生产企业或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出申请,才会进行审核。其实中国的食品体系中,与国际接轨得最好的就是食品添加剂标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混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不是因为食品里加入了
16、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其他化学物。例如,“三聚氰胺事件”的性质是掺假,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三聚氰胺是工业原料,不应该运用到食品中,本来就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是非法添加物。四、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方法如何向公众提供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信息?如何引导大家客观合理地认识食品安全事件的性质,是一个难点。首先,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风险评估,就是评估某种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对消费者健康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它是一个纯科学的行为。其作用就是为制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新食品安全法第一个亮点就是国家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把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其次,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
17、第一责任人,建立食品安全过程监管。真正安全的食品是靠生产出来的。只有每个食品生产经营者真正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主动把住安全关,我们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为此,食品安全法强化了生产经营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明确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以此引导生产经营着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重自律。第三,加大惩处力度。在治理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中,一定要实行重典治乱,切实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震慑声势,整肃行业风气。立足于刑事惩处同时,行政处罚也要用好用足。第四,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了良好有效的舆论监督,是社火进步的重要标志,一方面要发挥好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对媒体报道有偏差有疑问的,监管部门和专业部门要及时作出科学解释,进行权威说明。另一方面还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参与,树立食品安全“责任共担”的理念,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的监督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第五,食品产业结构规模化、规范化是根本出路。与国外相比,我国食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较低。我国种植养殖环节小、散问题突出。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没有生产的规模化,即使有统一的标准,也很难执行,监管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农业生产结构、食品产业结构都要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调整和发展。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监管规模化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