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564802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且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学习。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做得较好的方面1.课前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

2、,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利用好每一次展示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尽量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注重每日过关和每次爬黑板的时间。4.做好课后

3、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注重将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同时增强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5.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学习杜郎口教学教法。有疑必问。在各个单元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二、教学存在的不足1.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欠缺新课标指出: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往往就是学生对于这一知识接受的如何!而现在的小学现行课本常常把基本相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不用考虑就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做了,这在学习应用题时表现得更为突出!教材的不足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弥补,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思维与方法,并不只是纯粹地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目要怎么做,而是要针对题目让学生了解到底为什么样要这么做,了解思路,以便让他们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知道怎样去想,培养他们良好

5、的学习与思考方法。2.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不够思维的灵活性是指通过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地修改自己原定的计划、方案或方法,灵活地运用一般的原理、原则,不固执己见,能够机智地从偏见和谬误中解放出来。现在虽然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但是学生的理解现解题方法总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与提醒。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自己来改编题目,扩大他们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解决问题。三、改进的措施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

6、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尖子生,注重抓两头带中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

7、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例如,我班的周海军同学刚开学的两个月里不安心学习上课走神、说话,下课就往外跑,经常被拖欠作业,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同其家长联系共同做他的思想工作,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他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现在周海军同学学习成

8、绩大幅度提高,其他的毛病相对就减少了。3.继续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我努力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常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思想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总体来说,取得的成绩还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扩展阅读: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全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2022.2四则运算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只

9、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4-P5例1、例2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并掌握递等式教材计算的方法。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分析点。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

10、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1、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2、能用递等式正确运算两步式题。目标3、能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4、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同一性。、教学重点: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用递等式来运算两步式题。重点教学难点: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主题图引入师:今年的春节天气特别寒冷,下了大雪,今天我们就去冰雪天地游乐园,看看哪里的数学问题。(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

11、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对简单问题迅速解决。设计意图1、根据已学知识列式。2、提出本课的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能准确的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先去滑冰场看看。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1。师:这里有补充的信息: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中午有44人离去”是什么意思?“又有85人到来”又是什么意思?那么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让学生分步列式:724428(人)2885=113(人)请大家列出综合算式:724485教学脱式计算师:我们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

12、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错了。应用题大家要记住写答案:答:现在有113人在滑冰。2练习: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第1题。提问:这一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综合算式:98462577(本)3观察: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加法和减法运算)那刚才我们都是怎样算的?(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的)小结:如果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那我们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4教学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分析: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用线段图表示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列出综合算式。9873632961974(人)答:6天预

13、计接待1974人。提问:9873表示什么?再乘6又表示什么?有没有不同的列式?1、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用递等式正确运算两步式题。3、能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6398729871974(人)答:6天预计接待1974人。提问:63表示什么?再乘987又表示什么?5练习: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6观察:例题2和“做一做”第2题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那刚才我们都是怎样算的?(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的)小结:如果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那我们就从左往右按顺序

14、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计算,脱式计算2、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四则运算(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板书72-44+85(1)98736(2)63987设计=27+

15、85=3296=2987=113(人)=1974(人)=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作业:课堂作业本P1设计口算训练P2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6例3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学会教材正确计算两步或三步的两级混合运算。分析较同级运算而言,学生对两级

16、运算的是相对比较陌生的。从直观上知道“ABC”要先算“AB”,但不清楚为什么要先算,尤其是“ABC”这样的形式。本课需要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目标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两级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两、三步的两级混合运算。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两级运算的顺序。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引入1、出示主题图2、观察并找出条件,提出问题。(1)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

17、什么?设计意图(2)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展开1、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2、学生尝试解答。3、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4、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1、能在情境(2)242+242中,用量的关=48+12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并明=60(元)确运算顺序。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

18、票的价钱2、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算的运算顺序。5、比较:3、能用递等式正确计算(1)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两级两、三步(2)讨论得出: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式题。(3)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算式里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后加减)三、巩固练习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没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你能说说他们的运算顺序吗?(一)基本练习1、口算2、校对答案:说说错误的原因。(二)巩固练习1、第5题(递等式计算)2、指名板演3、集体讲评(三)解决问题1、出示第2、3题(1)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

19、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3)集体讲评2、独立练习:第6、7、8、9(1)学生各自完成(2)看到第7题你们有什么想法?那应该补充什么条件?(高速公路的长和普通公路的长相等)(3)指名板演:说一说想法。三、提高练习1、出示第10题:(1)学生各自尝试(2)讨论交流(3)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4)说一说想法2、思考题:(1)独立尝试(2)说一说想法(3)总结:象这样的你可以从最后一个数开始想,比如3和几经过怎样的运算才是1?(3除以3等于1)所以前面算出的得数为3,依次往前推就可以了。(1)24+24+242(2)242+242=24+24+12=48+12板书=48+12=60

20、(元)设计=60(元)作业:课堂作业本P2设计口算训练P3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练习一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教材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分析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进行练习。教学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的混合运算。目标3、能解决相应的两、三步的实际问题。1、知道并能复述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重点:知道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重点教学难点: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难点教学准

21、备预设过程设计意图1、能划出不含括号的两、三步混合运算顺序。2、能说出确定不含括号的两、三步混合运算顺序的方法。1、能根据情境列出综合算式,并正确解答。2、能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一、复习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2、划出P8-1,51的运算顺序。1)独立划出先算什么。2)展示、评议学生的作业。2、说说怎么确定运算顺序。1)学生发言。2)小结(板书):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后加减。3)背一背。2、学生尝试解答。3、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二、计算1、P8-1,5独立练习,教师巡指。选择展

22、示,评议作业。2、P9-7,8,10教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诊。展评,请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3、发展练习:P9思考题尝试,或与同学讨论。展评。三、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3设计口算训练P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P11教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0例4,例5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教学并整理含括号

23、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教材学会正确计算两步或三步的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分析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孩子们相对比较熟悉,而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相对比较陌生。本课需要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先算括号里面的”的原则。1、知道并能复述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的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目标3、能解决相应的两、三步的实际问题。4、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同一性,理解“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学重点:知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两、三步的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24、二、新授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师: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游人数与保洁员之间的关系,游人越多,保洁员越多上午和下午标准一样,60人要几位?90?多少游人要5位?你是怎么想的?2、分析数量关系。要求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小组讨论,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汇报。设计意图1、知道并能复述含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2、能用量的(1)27030-18030=9-6=3(名)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

25、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9030=3(名)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理解运算顺序。3、提出本课的课

26、题,明确学习任务。板书(1)27030-18030(2)(270-180)30设计=9-6=9030=3(名)=3(名)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作业:课堂作业本P4设计口算训练P0的运算教学内容0的运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3例6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教学并整理0的运算。教材在第一学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明分析白了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27、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他们对0在除法中的运算缺乏全面了解。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教学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谁会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独立完成:书上习题二、引入1、口算(逐个出示)学生快速回答(1)100+0=(2)0+568=(3)078=(4)15

28、4-0=(5)023=(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2、揭题三、展开1、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2、小组互相交流想法3、汇报: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关于0的运算任何数和0相减都得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四、总结1、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知道有关于0的运算。2、知道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

29、题。板书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设计关于0的运算任何数和0相减都得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除以一个非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作业:课堂作业本P5设计口算训练P6练习二教学内容练习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4练习二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教学并整理本单元的混合运算知识,教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是:解决问题中,列综合算式漏写括号;混合运算过程中,对后算部分

30、漏抄。1说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学2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标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和规范格式的训练。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明确任务师述:今天,我们对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知识进行练习,提高计算能力。2、独立完成:书上习题二、计算练习1、完成P14-1说出混合运算的运1-1划出运算顺序。算顺序,正确计算1-2说出运算顺序。两三步式题。1-3讨论结果是否相同及其原因。1-4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1-5展示讲评。2、完成P14-42-1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2-2重点讲评计算过程中的

31、格式2、揭题三、应用练习会用两三步计算的1、独立完成P15-7,8,10各题,再讲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1、独立完成P15-12,13各题,再讲评。问题。四、提高练习P15-9P16-14P16思考五、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6设计口算训练P7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8例1内容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

32、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分析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教学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目标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重点教学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

33、方向的准确描述。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项正兴起的时尚运动,定向运动。这是怎样的一项运动呢?请仔细观看短片,寻找答案。(视频播放定向运动的简介)师:通过介绍,你对定向运动有什么了解?设计意图师:看来要参加定向运动还要具备一些本领,什么本领呢?师:要学会从图上找到目的地的位置和方向。复习: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方向的知识,谁能跟大家讲讲你了还记得哪些知识?(生说八个方向,师板书。)通过寻找A号检查点,认识位置图,探讨并初步知道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AO二、探究新知:1、如果上图是一个简单的地图,O是中心点,图上有A地(用点表示),你能非常准确

34、地告诉老师从O点到A点怎么走吗?生讨论。2、方位表达引导:引导:就说东北方向准确吗?怎么说好一些?生1:量一量师:怎么量?(师量出夹角约为30度)那应该怎么说呢?(A地在O点的东偏北30度)师:还有别的说法吗?为什么不说是(A地在O点的北偏东60度)3、小结: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所以应该说东偏北30C。4、距离表达引导:这样就能确定A点的位置吗?(师在此方向上再任意点一点)生:还必须说距离是多少.师:只知道一段为米,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长的距离,你能估计一下吗?5、小结。三、尝试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偏

35、度,距离雷达站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2、做一做:1、知道以“小夹角”描述方位的方法。2、知道用量角器确定角度的方法。3、知道以单位长度来计数实际距离的方法。4、能通过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注意:选择夹角小的来量角度、注意单位长度。还要注意量角的方法。师:刚才我们都是以小明家为中心,如果是从小明先到书店再到邮局呢?应该怎么确定位置?四、练习巩固: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7设计口算训练P8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教学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9例2内容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

36、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教材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分析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经过本单元例1的学习后,学生又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本课要研究的例2的内容是例1的“逆命题”即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

37、置。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目标力。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重点教学教学难点:在量角器帮助下确定方向;用标准长度表示一定距离。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学习了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2、复习: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文化广场在电视塔

38、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南偏东3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二、尝试探索、学习方法:1、尝试。2、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3、问:东偏北40度怎么画?(东偏北说明是靠近东边往北偏,角度是40度。)距离为45千米怎么画?(1厘米15千米,45千米里面有3个15千米,图上要画3厘米。)2、小结: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3、注意:如果是北偏东40度呢?南偏西40度呢?(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三、再次尝试:(1)独立练习。(2)小组讨论校对,说说方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教师进行梳理。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

39、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4)提问质疑。生提问。师: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四、巩固练习: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8设计口算训练P9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教学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22-3内容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教材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

40、全分析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本课要研究的是位置的相对性。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目标3、系的相对性。教学教学重点:由于参照点与目标点的不同,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会有两种方式。重点教学教学难点: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2、汇报讨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

41、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复习巩固1、完成做一做(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三、复习反馈1、完成练习第1、2两题2、当堂汇报设计意图(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

42、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9题1、2设计口算训练P10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教学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23-4内容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教材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分析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本课要学习描述或绘制简单的路线图。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目标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3、体会路线图在

43、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重点教学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创设情境、介绍应用设计意图。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定向运动”!你们知道什么叫作“定向运动”吗?2、师介绍。(演示课件)大致估计方向。二、说说方向与路程:(1)这个图不是很清晰,我们来看看书上一幅差不多的图: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完成这个题关键是什么?(确定中心)中心怎么确定?昨天所学?今天的呢?你能根据这个路线图,说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吗?试一试。跟同能确

44、定目标的方向与距离,并用语言桌说一说。描述简单的路线(2)反馈校对图。(3)小结2、校对25页第3题。三、画路线图:1、做一做。能根据目标的方向说一说怎么做?再试一试。(重点在第二部分:画到哪个地点就以哪与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个地点为中心。)2、26页第5题:四、总结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10设计口算训练P11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P29例1、例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不仅适用于

45、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教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分析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并整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计算的灵活性。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目标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借助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重点教学难点

46、: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整理算式。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四2班女同学有15人,男同学有19人,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自主探究(一)加法交换律1、学生提出问题:四(2)班一共有多少人?2、学生列式计算3、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4、这两条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么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5、这两条算式的答案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起来40+56=56+406、能不能再列举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7、归纳总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8、把加数换成其它任意的数算式还成立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单的表达设计意图加法交换律吗?学生用多种

47、形式表示。如:符号表示:+=+字母表示:a+b=b+a看看书本上是怎么说的?9、运用:想一想,在哪里我们运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验算)10、对口令,完成做一做(二)加法结合律1、四(10)班36人,四(11)班34人,四(12)班35人,一共有多少人?2、学生列式计算,老师写在黑板上。你发现什么?不论哪两个班先加,总数不变。为什么先算36加34?后两个数先加能凑成整十数。3、出示相关的算式(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3、归纳:你发现了什么?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4、你能用喜欢的方式表

48、示。,p:h:15.839,w:7.92,x:328.034,y:574.708,z:271,ps:_cover:true,_enter:1,t板书设计作业:课堂作业本P11设计口算训练P12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30例3内容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教材分析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

49、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优化加法计算,提高计算的灵活性。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2、能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整理算式。目标教学重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优化加法计算。重点教学难点:说出应用加法运算定律的依据。难点教学准备预设过程一、复习旧知明确任务1、用字母abc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口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4、揭题:今天我继续学习加法运算定律。二、应用加法运算定律1、出示: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城市AB115千米第五天城市BC132千米第六天城市CD118千米第七天城市DE85千米2、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4、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5、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6、重点讨论: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