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共2283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47367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共2283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共2283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共228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共2283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家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共2283字)【摘要】本论文阐述学校通过创新家校联动的方式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策略,有效推进学校德育课程的不断完善,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培育的思路与经验。【关键词】家校联动社会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一、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1.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实现实践活动的总体计划与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活动基地、活动任务、活动课时、活动评价等,进行科学管理。2.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必修活动和选修活动。学校主要负责必修活动的组织,家长主要负责选修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家校联动共同策划实施,打破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受教育环

2、境。3.实践活动的组织单位明确分工。主要分为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和班级社会实践活动。校级社会实践活动由大队部组织,年级社会实践活动由政教处根据活动主题联系相关科室协助年级组长组织,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由家委会、班主任、家长志愿者共同协商组织。二、家校联动途径多样化学校努力改进家校联合模式,成立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组织,以及家长志愿者团队,拓宽家校联动的途径,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开放式教育格局。1.家长委员会促进校内实践活动的联动:学校每学期开学召开“三位一体会议”,让校级家长委员、社区负责人、校领导班子有机会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

3、问题。家长参与策划与实践校内实践活动。如一年级入学礼、亲子花博会、福娃闹春、民族运动会、模拟法庭、民族美食节等等,这些活动由家长、老师、学生共同策划、共同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渗透爱国、爱家、爱学习、爱劳动、勤俭、文明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2.家长志愿者助力学校与社会的联动:学校充分挖掘家长志愿者资源,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家长志愿者团队,利用家长志愿者的特长、职业特点等,开辟各类实践基地,并每年组织年级组必修社会实践活动,各班组织班级亲子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社会德育活动市场:一是有效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参与社会实践,体会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竞争,接受社会考验。二是建立校外德育基地,有

4、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活动,主要有烈士陵园祭扫英烈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活动、雷达部队体验活动、消防大队参观活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种主题的亲子实践活动,植树体验、保护母亲河、体验节气文化冬至包饺子、走在长征的路上等等,德育内容和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欢,让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些举措有效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的联动,让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相融,从而实现校内外教育的和谐联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内化爱党、爱国、环保、法制、文明、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健康人格,培育高尚品格!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

5、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小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结合,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七大主题:爱国爱家、文明守法、生态环保、奉献有爱、尚美爱劳、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引导大队部、年级组、班级等组织单位选定主题,认真策划出以体验性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组织孩子们参观“金城博物馆”、烈士陵园祭扫英烈等实践活动落实爱国爱家教育;通过联合西固区法院开展学校模拟法庭,组织“小手拉大手,创建文明城”等实践活动,落实文明守法教育;通过“保护母亲河”、“垃圾分类小福娃宣讲团进万家”、“我为蓝天添一

6、抹绿”、“小福娃办年货”、“特别的节日特别的爱和福利院孩子一起过元宵”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落实生态环保、奉献友爱、尚美爱劳、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实践中体验、感受、思考,潜移默化地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丰富的社会实践德育课程、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创新的家校联动途径,构建出一套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机制,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优质的条件,不仅推进学校德育课程的不断完善,也开辟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发展空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根植于孩子的内心、外化于孩子们的行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助力核心素养、素质教育落地、生根、发芽!参考文献:1新华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EB/OL.3范秀全.论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J.教育与管理,2000,(08).4陈桂兰.学校管理现代化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04).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