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共3887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46854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共3887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共3887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共388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共3887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共3887字)摘要:基于我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探讨适合我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办出特色,为社会输出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关键词:产教融合;汽车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目前,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第一届学生已在外实习,在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或现状,主要表现如下:1.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定位不够科学,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第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轨。一方面,我院为新建院校,汽车电子技术

2、专业办学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明确,与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有些许的脱节。另一方面,我校以贵安新区的地方产业发展特点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托,虽然人才出口定位比较清晰,但会存在人才培养的地方化。第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本应该偏向于实践,但学生在校学习时,理论多于实践,以至于到企业实习时,无法立即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进度。校企合作如果只是建立在一纸空文上,没有长效机制的保障,也仅是昙花一现。12.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在校企合作中,并没有出台真正的法律法规。没有法

3、律的保障,这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很难真正“敞开心扉”进行合作。一方面,企业缺乏合作动力。企业本身的目的是盈利,如果企业本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目前普遍存在的是职业院校合作需求很大,而企业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经费缺乏保障。校企双方联合建设学生实训基地,双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的要求,企业需要全程参与学生培养,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关系中多以学校为中心,合作浮于表面。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依然偏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校教师的来源以高

4、校应届毕业生为主。他们大多属于研究型人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第二,缺乏健全的教师培养机制。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任职以后,大多是经由入职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等途径进行非专业化成长,还有的青年教师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成长。总体上说,青年教师的培训方式形式不够丰富,没有贴合教学实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能落到实处。教师的培训机会少,不仅仅会影响专业方面的成长,也会导致教学模式上的落后,教学过程还是侧重于老式的教师讲为主,这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很难将专业运用到实践中。第三,缺乏教师奖励制度。青年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就我校目前情形来看,教师

5、的周课时平均为16节左右,除教学压力外,还兼具一定的科研任务。而目前教学科研平台不健全、薪资体系不合理、职业晋升岗位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普遍觉得专业发展机会少,成就感较低。4.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在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时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大多根据以往办学经验,要求只需达到国家规定的毕业所需学分,而没有结合当前岗位实际。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时没有体现职业素质教育,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服务行业,应该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适当地开设相关课程。2二、产业融合背景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人才

6、的框架或体系,它的实质是一种结构性的过程。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培养什么样的人”;其次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最后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的内容”,即本专业的课程体系。1.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教融合模式,校企合作要得到有效开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者之间共同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建立稳定合作模式,打造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使校企合作有法律保障,这也是校企合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需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一方面,要符合目前学校该专业发展现状,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

7、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实践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平衡企业各方面利益前提下,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要求,利用每学期的“小学期”时间,学生进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充分了解岗位必备技能。在此基础上,以岗位综合能力和专项技能为培养目标,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所有能力目标培养细节不仅能对接教学环节,还能与课程体系无缝衔接。32.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职业岗位任务和能力分解,重新构造课程体系,使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更为合理,增加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渗透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学生入学后

8、的前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1至2周的时间为“小学期”,用于学生去企业实习。第一个学期以参观实习为主,大致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及产品的生产流程;第二学期在学校或者企业实训基地进行加工实习,了解各工种的加工过程,实习完后,学生自己设计、加工出产品;第三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轮岗,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岗位及每个岗位具体的要求;第四学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熟悉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步骤,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和素养。通过四个学期的实习,为接下来的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作为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一个过渡。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微课、翻转课堂、AR等,把知

9、识点细化,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适当招聘引进企业人员,他们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并能够带动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的操作动手能力。同时可以聘请企业中高水平的员工来学校兼职任教,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也能扩充师资力量。二是建立合适的激励制度,给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科研平台,健全青年教师的成长通道。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青年教师每年深入到企业实习12个月,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岗位的实际需求,更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加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理论教学水平。教师的成

10、长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建立合适的激励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奖励。使教师能够增强自我认同感,在教学中收获成就感,更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助于激励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4.健全教学评价模式目前的教学评价较单一,仅仅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校企合作机制下,企业需要参与考核评价的全过程,与学校共同制定评价考核办法。同时,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模式的合理性。通过评价,可以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5三、结束语总之,在建立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各自的特长,履行好在

11、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以市场的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教学评价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职业知识的核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为贵安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梅华平,李玉梅,盛继群.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8(9):54-55.2熊家慧,单艳芬.“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2017(12):21-23.3唐志远,杨延强,董健彬,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18(11).4何慧玲.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纳税,2019(1):77-78.5张韬.产教融合视阈下广东省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与解决方案初探J.智库时代,2018(12).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