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活动精选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活动精选心得体会.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活动精选心得体会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活动精选心得体会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活动精选心得体会202*年11月26日我十分荣幸的和东莞十八位中小学美术老师前往江苏,一个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旖旎的地区,参加为期一周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比观摩活动。参赛的有来自各个省的学校,小学组十八节课,中学组也是十八节课,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总是最难忘的。其中的小学的课包括来自山东省济宁市陈晶老师的四年级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来自上海市方漩的二年级课火火的向日葵,吉林省吉林市周晓峰的二年级课蔬果变变,辽宁省沈阳市杨蕾
2、的五年级有趣的汉字,安徽省淮南市黎黎的三年级课吉祥图案,四川省成都市刘颖的三年级课老茶馆,北京市海淀区田春娣的一年级课小雨了,以及我们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陈柯倩的二年级课象形文字的联想等。边看边感悟,随时学习。循序渐进的旅程,就像循序渐进的知识,每到一个环节就增加那么一点知识,一点点地积累。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性的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让学生玩一玩,做一做,动一动,摆一摆,看一看,学一学,评一评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在美术教学中,互动,交流,创造,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满足和愉悦,为此,他们也享受到了快乐,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美术教学
3、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舞台,当一件件美术作品出现在展台上的时候,被感动的又何止是我一个人呢?一:观赏感悟先说一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节课是山东省济宁市陈晶老师的四年级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是一节美术欣赏课,教师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醒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师的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每个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的,很流畅,重难点突出。教师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从她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来的一种非常干练的感觉,我想这些除了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作为基础以外,更多的是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和她平时对自己严格的
4、要求与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作为支撑的,从她对这节欣赏课的教学设计到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她个人上课的积极热情的态度,对美术教学的热爱都看得出来。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音乐兵马俑幻想曲,音乐总能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让学生从音乐的旋律中联想到千军万马,严正以待的战争场面,再让学生看视频,在这样画面配合音乐的相结合的方式带来的震撼力还是很大的,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精神注意力。教师介绍秦始皇这位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这位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了解历史过程中引
5、入课题)紧接着下一环节教师循序渐进的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过渡到细节对秦俑的欣赏。解释什么是俑,秦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特点,以及配合课件介绍秦陵兵马俑,兵马俑由三个俑坑组成,总面积近万平方米,其中三号坑最小,却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马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站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国家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在一号坑的原址上建立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宏大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再进一步深入到重点的细节欣赏,突出美术教学的特色,在这一环节中花较多的时间重点引导学生从帽子,表情,服装和动作各方面观赏,从众多的兵马俑中让学生猜想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
6、的?秦俑的哪些部分进行了精雕细刻?他们间有什么不同?带着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从师生交流到教师总结:兵俑有三个不同:1法式:军队中的军官都戴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挽成圆形的发,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2表情。3服装与动作,不同的人物着装不同,兵俑大致分为三类:士卒俑(士兵)军吏俑(军中的小官)将军俑(将军)。这些兵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他们一丝不乱的头发,坚硬的铠甲,历历可目的甲钉,生动逼真的动作表情,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超的写实技艺,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最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整体欣赏,谈谈感受和感想。然后拓展点题: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
7、美,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它让我们不由的呼唤“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整节课从了解历史,到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过程中,教师从对兵马俑整体欣赏细节整体欣赏,其中细节这环节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作为重难点,我想这样的一个紧凑和清晰的教学结构是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二:媒体结合教师利用了实物投影演示了绘画或制作步骤方法。清晰的示范,适时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方法。有序的步骤,细节的提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美术教学与信息教学技术的整和,能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课堂教学,使美术课堂耳目一新,丰富多彩。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孩子们渴望在课堂上“大饱眼福”让丰富的
8、造型形象深深引在孩子们的脑海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再创造能力。三:激发兴趣方式多,体验探究中领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实践是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真正在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有效合作,多元创新,直面生活是儿童画取之不尽的源泉,经常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刺激孩子的绘画愿望。求变,求异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对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具备独特,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任何内容都可以归于他的笔端,由于没有任何思想,技法,观念的束缚,他们对任何题材都能挥洒自如,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经常可以出现一些令人惊奇的奇特布
9、局和效果。四:展示与交流,引导加鼓励,感受成功喜悦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运用的方法例如:“评一评你最喜爱的哪件作品,为什么?谈一谈自己对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意图和具体的表现方法。”这些交流的环节都能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创意,品评别人的作品,让你我他走进自己的作品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起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对孩子来说,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在听了这么多节课后我发现教师们的又一个共同点就在一节课过程中表扬学生的语言表达艺术中运用到了很多不同的语
10、句,并不会单一性,比如说:“你的想象真丰富”“你真会观察”“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的画真有创意”“如果你觉得这个做的好的话请给他掌声”“生活小能手”等等,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亮点”,这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源源不断注入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课堂上,教师自己投入真情,处处使用赏识性,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抒情性的引导和总结,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更真诚地关注每一位孩子敏感的心灵,引领学生悠然地走进绘画世界中去体验,感悟,想象,表达。这样,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彰显个性,创造力,生命力,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美化。
11、教师能够起到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不断把学生与绘画的对话引向深入,良好的对话气氛,是学生张开发现的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有独特的发现,有多元的感悟,有多维的视角,有多样的声音,有多向的会话!总之,这次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中都很好的体现了美术教学应时代的要求,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讨论,标新立异,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陶冶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美育。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培养审美情操是普及国民教育的重要课题。美术的这个领域里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各类美术品种,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
12、,在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灌输审美教育。这对提高精神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自身素养。社会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促使我在专业上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在这感谢学校提供的机会,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扩展阅读:观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小学组后感观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小学组后感平湖市林埭中心小学冯国健内容摘要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引领吗?这是毋庸质疑的回答。经过了7年多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课?能给我们的美术教育有些怎样的新引领。这就是202*年无锡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
13、术课现场评选活动,吸引来自全国的202*多位美术教师的缘由。有幸参加了现场评选小学组的观摩,本文从教材解读智慧、教学设计智慧的引领,谈了对美术教学中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的一些肤浅看法。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智慧引领202*年在江南名城无锡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2*多位美术教师。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教师抱着最大的希望汇聚到无锡,就是想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经过了7年多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到底会是怎样的?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虽然每天的观摩活动排得满满的,非常辛苦,但短短3天的观摩,是幸福的,每天能尝到不同口味的“精神大餐”。有的课具有浓浓的、鲜明的地
14、域文化特色;有的课好似一道农家菜,朴实、清新;有的课沉浸在恢宏文化底蕴的熏陶中,与学生感受着同样的一份自豪与骄傲;有的课围绕教学主线,环环入扣,预设漂亮,课堂生成更精彩;有的课深深被教师的素养、魅力吸引着。观摩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精彩的课、生动的一刻,却始终留在自己印象的深处,脑海中思考着:优秀课的精彩来源于哪里呢?我想:这离不开教师优秀的素养、人格的魅力和对课堂的非常强的驾驭能力;离不开学生主动学习、默契配合;更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独到、细致的解读和对教学设计的精心预设、反复推敲。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两者相辅相成,解读是设计的基础与前提,而优秀的设计依赖于准确、到位的教材解读。所以,我认为优秀的
15、课,能给我们的是教师对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智慧的引领,既能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成长起来,也能使观摩活动老师在他们的智慧引领下共同成长。一、教材解读智慧的引领教材、教师、学生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材是什么?教材是例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新课程带来了教材选择的更大自主空间,改变了教材的千篇一律,每个地区选用适合本地教育特点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可是,不管何种教材,对于认真解读教材,处理教材却是一致的。能给我们引领、启迪的课,总是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课程文本正确解读的一些课。具体而言,教材解
16、读智慧就是包括教材的读“懂”、读“厚”与读“宽”。1.结构解读读“懂”教材翻开图文并茂的美术教材,我们一般会以轻松的心态,静静地浏览图与文,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但是作为美术教师的阅读不能停留于这样的层面,也就是不能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表浅理解,还应该沉浸到教材中去,去发现教材文本、图像的特色,把握教材的结构内涵,领悟教材的正确价值取向。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教材的编排上一般根据课型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图文并茂,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有许多东西无法用文字或语言来加以描述的,必须辅之以大量的图片。教材的图片有名家范作、与生
17、活主题相关的学习、生活照片,有示范步骤图、学生作品,并伴有少量的文字。对于图像作品,教师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定位,读懂教材的结构框架,这些图片欣赏是解决那个知识“点”的,是带给学生技法、创作思路的了解还是拓展,是教师演示还是师生尝试中探究得知的表现方法,那些图安排在新授环节欣赏,那些图安排在创作或拓展环节欣赏。如彩墨游戏跳舞的点和线等以怎样的主线为突破口,体现画彩墨画像是玩游戏,点和线组成的画像在跳舞。2.意蕴解读读“厚”教材语文教学经常要执教者读“厚”教材文本,所谓的读“厚”指的是解读教材的时候把目光仅仅聚焦在教材本身是不够的,应该读出广度,把文本读“厚”了。美术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读“厚”
18、的含义要求由外而内的透析或由此及彼的联想,把握教材文本与图片的内核或言外之意,细细解读图片的编排意蕴,读懂教材图像的教学价值。当我们身处图像时代,读图能力成为审美的一项基本能力时,也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图片有非常强的读图能力,能通过图片,读到每张图像的编排意图。因为教材中的每一幅范画、学生作品,都代表了教材编写者一定的安排意图,有的范画能给教学带来启发、引导,有的作品是拓展学生表现方法的,如有的是线描画、剪纸、吹塑纸版画,有的是国画。有的作品暗示了学生创作的作品风格趋向、追求。通过认真解读教材图像的这些编排意蕴,了解不同美术课教学的本质,从而理解教材图像蕴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只
19、有在正确解读图片安排意蕴的基础上,才能寻求对自然、生活、生命等美的意义的拓展、提升。看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引发学生对战争血腥场面的揭露、对美好生命的尊重、热爱。欣赏蒙娜丽莎,体会微笑的迷人魅力,感受画家对美的瞬间精彩捕捉。浙教版6册教材跳舞的点和线一课,在名家作品中安排了吴冠中的三幅中国画作品,其中作品小鸟的天堂,就是要让学生感受画面中点和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浓淡的变化,产生的非常有节奏感的画面效果。这幅极具现代抽象艺术风格的中国画作品,符合三年级学生对长短、粗细等绘画元素的认知特点。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美的表现,使学生理解画家对自然美的发现、概括与提炼,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美
20、的表达、概括能力,感受表现生命的活力、魅力内涵。3.主题链接读“宽”教材优秀的教师解读教材时,懂得梳理,能将每一个知识“点”、“线”或“单元”置于其所在的一个更大的结构或体系中,以此课为主题链接更多相关主题的课,这就是读“宽”教材。我们不仅仅要了解教材的结构、教材的编辑意蕴,更要将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从单元的结构框架来看这课在此单元学习中的作用、学生知识、技能等发展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学段总体要求、学段学习目标等来思考一个课时的具体定位,有时还要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置于更广的文化语境下,着眼于美术与文化的融合。会说话的手是苏教版的教材内容,这是教材的第2课时,第1课时是用线描
21、的形式写生描绘手,体验手形的变化多样,线条表现的流畅、变化。第2课时的教学建立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用更加富有个性的方法、形象化、艺术化创造手造型,追求色彩的美、构思的巧,表现也由平面创作向立体造型转变。水墨画、彩墨画教学,不仅仅是解读这一课时的教材文本,应该从整册教材或这一学段的教材中比较水墨画教材文本的编写思路、知识技能框架体系,分析、解读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构思。山西边老师做花馍一课让学生做面塑,学生尝试运用揉、捏、压、剪等方法,塑造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花馍。了解了山西花馍的制作方法,感受了面塑艺术的特点。如果对于为什么要塑面塑,它与山西乃至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关系等再多提到一些。
22、“告诉学生相关的文化,学生再进行面塑练习或创作,难道不是更有目的性吗?有目的的行为不是更有效吗?”一节相当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也就能在原有精彩的基础上,再能实现“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美术课程理念了。二、教学设计智慧的引领“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预设也就是筹划与设计。“我们常常是先在想象中做什么事,然后再在现实中经历那些事;先在想象中设想,我们需要什么,预设些什么,再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那些事物。”美术教学是启迪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还由于学习材料、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对于教学设计的要求比较高,没有好的设计,学生的创造性智慧、艺术思维
23、的发展可能都会带来一定的限制,“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越有效。”所以美术课堂教学的引领应该是教学设计智慧的引领。1.看薄教材,点亮课“眼”。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对深度语文我没有研究,如果它指的是教材要挖掘得深,我也赞成,但要有度。”教师对文本可以深入透彻的理解,但是有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一样多,感悟的一样深呢?学生的年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认识,很多事情很多感情他们没有体验,不可能身受同感,有时候你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燥,其实他们还是一片茫然,因此把文本读厚以后,教师还应该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与角度再读文本,看他们看到的,想他们所想知道的,感悟他们所能感悟到的。本次现场课评
24、选活动中,一节唯一的“欣赏评述”领域课是山东省济宁市陈晶老师带来的四年级美术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由于在四年级语文里有一节课秦始皇兵马俑,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生字词,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体会宏大壮观的感受。教师了解、把握了学生这样的知识经验基础,在学生对秦始皇兵马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这节欣赏评述课的设计,重点围绕兵马俑的表情、发式、服装、动作进行设计,配上音乐、课件、实物模型等,通过多元化的视知觉感受,在恢宏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兵马俑作品的精雕细琢、气势磅礴,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看薄教材,是教师对教材解读的一种提炼,在认真、仔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内
25、在的点,去伪存精,提炼课堂教学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有趣的汉字火火的向日葵快乐的人会说话的手等课提炼了教学最本质内容,紧紧围绕课题的题“眼”来展开教学。跳舞的点和线教学的切入点是点和线,学习点和线的表现方式、了解浓淡、干湿、焦枯的变化,课的本质核心是“跳舞”,点和线怎样的组合是感觉画面在“跳舞”,它也就成了本课的题“眼”。2.主动建构,关注发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不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单一式灌输。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新课程在教材安排、课堂等更为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获取途径,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26、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李力加教授认为,我们的美术教学,相比起那些数学、化学、物理教师来说,美术的不确定性本质促使我们更容易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遵循认知规律。我们备课经常要求备两头,一是教材,二是学生,解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设计就是将教材与学生相互融合、实现目标的完美结合。每一节课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把握学生的知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著名儿童心理学教授朱智贤先生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
27、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三、四年级开始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所以,合理定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是知识、技能建构的前提,过高不能实现,过低学生的发展等于原地踏步,失去了教学的实际意义。如:北京田春娣老师的下雨了一课中让学生感受小雨、大雨的不同时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教师先出示几丝雨,及时提问“雨娃娃会给我们下大雨还是小雨?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马上从又细又少看出是小雨。“大雨来了,看看我的样子跟小雨有什么区别?”从雨线的密和多中,学生体验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教学的设计符合
28、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直观形象,知识点解决轻松活泼,学生直观地建构了大雨、小雨的图像世界。同样,四川刘老师老茶馆一课中,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教学中请学生上台模仿坐在椅子上喝茶,翘起二郎腿,再请另一位学生用教师事先制作的活动人物摆放喝茶的这个动作,直观又生动的解决了人物形象与动作的难点,然后刘老师又利用活动人物,摆放出了人物坐在桌子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各种造型,为学生掌握老茶馆人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关注学生本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追求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知识与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是生成性的培养目标,它们的形成过程一般伴随着教学的过程。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29、要认识学生的能力是有不同层次性、阶段性差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是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已有能力起点的了解、把握,设计符合不同学生能力发展的梯度。天津黄老师用彩墨画鱼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千姿百态的鱼,欣赏韩美林等画家的作品,再对同伴的作品进行一一解读、分析,然后教师示范彩墨鱼儿的画法,重点对鱼儿不同的画法、变形方法指导,学生尝试画鱼,指导添加背景使作品丰富起来。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像欣赏基础上,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方式,进行具象形与抽象形的创作,建构了个性化的作品。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设计:学生欣赏鱼的录像,指导画鱼,学生尝试画鱼,示范、分析多种水墨法画鱼,欣赏学生
30、作品,学生作画,拓展环节欣赏韩美林等画家作品。采用“欣赏尝试欣赏创作”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能力起点与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当学生的认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时,对于形象事物的特点会有更多的思维表象留存,分步骤欣赏,缓解学生审美疲劳,给学生创作带来启迪,在学生表现了自己心中鱼儿的图像世界后,再欣赏韩美林等画家抽象、概括的作品,利于学生对抽象作品符号的自主建构,使审美能力向纵深发展。3.把握目标,有效设计。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认准方向才能到达目标。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上要有非常明确的方向感,带着“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问题进课堂,也就是教学最本质的目标与方
31、法问题。“教学目标是一定时空下教学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教育者预想的教学结果。只有制定恰当、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有效的实践。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目标导向的重要意义,切实制定正确的教学活动目标并用它去统领教学,这是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和前提。”新课程把课程教育目标定位在三个维度上,即教学目标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这是对教育目标的革新和创造。教材解读的过程,仅告诉我们教材文本的思想、意图。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制定教学目标,就是从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最佳的目标方案。著名的美术史论家、南京艺术学院奚传绩教授在此次活动的评课发言中说“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要改
32、革,离开自己学科本体去干别人的事情,这都需要改革。并不是具有激情,花工夫就是好课,这次活动一些课的不足,就是对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例如,题目是离题的,重点不够突出,到底在这堂课里解决什么,重点与难点的把握都有问题。”同样,尹少淳教授也在评课中谈到,“在教学中,怎么样对待教学目的的问题。教学中目的不明确,知识、技能的具体目标也就不能实现,目的这个问题,解决它的关键在于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达成教学目的,那就需要将所有的教学精力放在重点这里,而难点呢,就需要在重点解决的问题里去找。”印象比较深的一节课是新疆陈老师的彩墨游戏,充分地发挥了教师课堂示范的作用,陈老师示范中锋、侧锋用
33、笔,分析墨的干、湿,讲授没骨法、勾勒法,边示范边展示,介绍了彩墨画的特殊技法。中国画教学的示范直观明了,积极地促进了学生中国画技法的学习。如果当学生欣赏完新疆美丽的风景,交流好表现的内容后,教师及时将创作与彩墨画特殊技法的运用方法联系起来,那么,这个难点就能解决的更好,学生会用新建构的绘画经验图式、表现方式进行课堂的创作。4.过程预设,精心精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纲领,引领着课堂,而课堂是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环节从导入、新授、巩固到拓展,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它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精心、精致预设教学过程,要求我们对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4、”。多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遵循了新课程的什么理念,教学环节为解决本课重点、难点起什么作用?实现教学目标还有更好的设计吗?”把握了环节预设目的的设计,才能在精心、精致中实现设计的价值。钱初熹教授在评课中说道“在40分钟上课的时间里,留给孩子们创作表现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验的时间,我计算了一下,一般在13分钟以下,最多的一节课的时间是19分钟,而最少的只有3分钟,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到底能够学到什么东西?”在教学过程预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的创作体验等,要留有比较宽裕的互动时间。上海方老师火火的向日葵的设计,从导入欣赏真实的向日葵,请学生用线条表现欢快的音乐,
35、再从这些线条中找到向日葵花瓣舞动的感觉,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向日葵富有生命气息的活力,超越了一般类型的向日葵绘画课,成功实现了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如果方老师在课堂师生的问题互动中,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时间,那么这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好,课堂更精彩。其实,问题回答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更是实现学生认识提升的过程。“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学会等待,互动因你而更精彩。教师是教学互动的组织者
36、、引领者,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是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关键。教学互动中师生双方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教师是互动的“发动机”,教师的主动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主动在于积极思考和充分“吸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互动的基础,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学生的知识经验激活,使学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有效互动。教学设计时要对互动有充分的预设,对学生的学情作分析和判断,以回应、追问、评价、激励等预设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引领学生提升互动层次和水平。如彩墨游戏学生欣赏完美丽的新疆风光,指名学生交流表现内容时,学生回答“春天的柳条”“画水果”“秋天的落叶”“雨后的彩虹”等,
37、表现内容广泛,很有个性。如果教师预设方案中有及时追问“你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呢?”,就能将学生的思考深入到将创作主题和运用彩墨画特殊技法相联系,实现有效互动。“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一句广告语,非常的耐人寻味。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往往习惯从教学的导入开始设计,然后设计新授,再是创作指导等环节。其实,美术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设计方式。我们不妨可以倒过来设计,先从拓展、展评等教学的最后环节开始设计,“想想这节课,学生最后创作展示的作品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思考创作指导环节,“学生的创作需要教师怎样去实施教学?怎样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38、?”在新授环节需要铺垫引导什么、导入环节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是采用其它方法。江苏李冬芳老师的会说话的手一课,如果采用逆向思维的设计就是“演一演”“做一做”“评一评”“玩一玩”“学一学”“猜一猜”谜语导入新课。“角度改变观念”这样的设计是从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出发,边设计边思考每一步教学过程和目的,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能更好地审视具体教学环节的目的性、方向性是否科学、正确。李力加教授在其博客再谈美术教学方法要走向开放性无锡观摩活动有感续中写到:“美术的历史、美术的学科知识、概念、要素,是一种人文性质的知识,更应该用建构知识的观点进行教学,必须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否则,就是
39、在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禁锢学生的思维方法。”我们在此次的课中看到了许多课的设计,非常关注教学的开放性,不是将教材教死,而是将教材教的更活。江苏李老师课中“学一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欣赏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片段,感受舞蹈节目中手形的逼真。学跳律动金孔雀轻轻跳,欣赏春晚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进一步感受舞蹈艺术作品中手的艺术化表现,并一起学习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每个孩子都懂得关爱残疾人。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美术课堂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视知觉感受与体验。这样的设计融欣赏、律动、体验于一身,综合了音乐、舞蹈、视觉艺术,跨越了学科界限,使教学更具开放性。我们评判教学设计
40、的优秀或成功与否,就是看通过课堂教学能使每个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发展、提高状况。而“一堂课上的好不好,最终是要以学生的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这就是现代教学理论中的有效教学的思想。”如果教师随意性进行教学设计,而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生作品的展评很出色,那也只能说是预设外的生成,是教师在教学中未曾提及内容的精彩演绎和学生的成功发挥而已,不是关注学生发展、能力建构的教学设计智慧了。解读教材是为了科学、准确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为了追求有效教学,探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对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新课程理念和实践、形式和本质和谐统一的价值追求。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