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1货币均衡ppt课件.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6398293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1货币均衡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1货币均衡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1货币均衡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1货币均衡ppt课件.ppt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主讲人:(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1货币均衡ppt课件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下篇 金融宏观调控篇3l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适应,即所谓现实的“货币均衡”(Md=Ms),它一直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追求的目标。l 这一金融理论中的重要原理看似抽象而简单,但实际上要实现异常难,特别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涉及范围不仅是一国的宏观经济,还可以延伸到全球经济,也必然渗透中观到微观。l 更为复杂的是,既要从“静态”又要顾及到“动态”加以考虑。本章涉及的仅是个框架,很多问题还有待紧密联系实际深入研究。THE BUSENESS PLAN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CONTENTS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经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目录

2、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l 货币均衡的含义第一节l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l 货币均衡的理论与实证的模型 5一、货币均衡的含义61.何谓货币均衡 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用公式来表示,即:Ms Md 式中, Ms为名义货币供给量, Md为实际货币需要量。必须指出这里的“”并非纯数学概念。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7.货币均衡和信贷平衡的关系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银行部门的信贷收支可转化为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而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转化为银行的信贷收支。货币均衡和信贷平衡最终都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状况反映出来。区别: 货币均衡

3、反映的是货币运动的状况,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而信贷收支平衡反映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运动,受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制约;一、货币均衡的含义8 信贷收支运动主要与生产过程相联系,即信贷规模和增长速度与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货币收支运动主要与商品流通过程相联系,即与商品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呈正相关; 信贷平衡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对银行信贷资金需要量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量的协调平衡关系;而货币均衡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货币收支协调平衡关系,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需要量与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货币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9 1.社会总供求的

4、含义l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l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实 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l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0 2.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含义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 。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市场的总体均衡。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动态的均衡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13.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1) 联系: 任何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的货币收支

5、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首先来源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2) 区别: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 而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所以,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货币; 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变动在时间上也不一致。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2 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其关系可用下图11-1来简要描述。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3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

6、: 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货币均衡);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货币供给与社会需求); 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社会总供求)。 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这是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 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14 1.简单的货币供求均衡模型l模型中,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货币供求的对比对于利率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相对于货币需求,如果供给偏多,利率下降;供给偏少,则利率上升。l同时,利率对于货币供求也具有调节作用:利率下降会抑制货币供给,刺激货币需求;利率上升会刺激货币供

7、给,抑制货币需求。而当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点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见图11-2)。l但事实上均衡利率很难求出,故只能用经验进行判断。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15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16 如果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即完全取决于货币管理当局的货币政策,而不是由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经济因素所决定,并且货币当局不是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来调节货币供给,那么货币供给就成了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见图11-3)。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17 2.IS-LM 模型 为了说明货币供求均衡与商品供求均衡(即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复杂关系,新古典经济学家希克斯和汉森提出了著名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

8、模型,即LS-LM模型。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经济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实质上反映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状态。这种均衡是在利率与收入水平的不同组合下实现的(见图11-4)。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18 将两条曲线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E点。在该点上的收入Y0和利率i0,是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收入和利率水平。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19图图11-511-5LS-LMLS-LM模型:均衡过程的动态调节模型:均衡过程的动态调节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供给过剩供给过剩区区 ABCDELMi ii i

9、0 00 0Y0IS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供给不足供给不足通货紧缩通货紧缩+ +供给不足供给不足通货紧缩通货紧缩+ +供给过剩供给过剩 区区 区区 区区 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20 在图11-5中的LS-LM模型表明,当经济处于区和区的非均衡点(如A点和B点)时,政府可以通过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对付通货膨胀和需求过剩,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付通货紧缩和需求不足,使经济趋于均衡。但是如果经济处于区和区(如点和点),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同紧同松,而应根据经济不均衡的具体情况采取松财政、紧货币或松货币、紧财政的搭配方法,才能使经济趋于均衡。三、货

10、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21 3.货币供求均衡的现实论证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不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然变动,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极为微弱,利率很难对货币供求发挥调节作用; 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和软预算约束的特征,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经常处于投资扩张过度、货币供给偏多的失衡状况。图11-6和图11-7说明了中国的简单货币均衡和总供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特征。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22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23货币失

11、衡及其调整途经第二节l 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l 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24一、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25 1.货币失衡原因的一般分析(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l 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导致流通中货币紧缺。l 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仍然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均衡的货币走向供给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 一、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26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l在纸币流通时代,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失衡现象。l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看,价值形态的分配超过

12、了使用价值(实物)形态的分配。一、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27 2.货币失衡的深层原因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财政支大于收; 财政收支虚假;财政应支未支; 信贷自身膨胀。一、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28 3)国际收支的影响 总之,其根本原因在于采取过热的政策、经济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甚至失效等原因造成。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处理291.供应型调节 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2.需求型调节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3.混合型调节

13、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处理304.逆向型调节 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釜底抽薪之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火上浇油之法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l 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第三节l 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l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 31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21.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 货币论认为,在开放型

14、经济的条件下,一国货币的供给(Ms)等于国内增发的货币(D)加上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所增发的货币(R),即:MsDR,或RMsD而在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下,货币总供给等于货币总需求,即MdMs,代入上式可得:RMdD 上式表明,国际收支差额是货币供求不一致的结果。当国内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3 将吸收论与货币论结合起来,即可得到一般均衡论的理论模型。如图11-8: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4lISLMFE模型表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同时实现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l为了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根据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可以移动IS曲线,即实

15、施财政政策;也可以移动LM曲线,即实施货币政策;或移动FE曲线,即实施汇率政策。l当单独使用任何一项政策都无法解决国际收支调节问题时,必须将汇率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并用,才能正确发挥其调节作用,实现内外经济均衡。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5(1)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理论分析l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是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l所谓内部均衡是指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即国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即外汇市场供求均衡。l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并根据经济中通货膨胀、就业水平和国际收支的不同情

16、况加以适当的配合。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6l支出调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即影响支出水平和需求总量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类政策可相对于收入改变支出水平,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l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即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结构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和各种直接与间接管制措施等。这类政策可转换支出在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之间的对比,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从而调节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7经 济 状 况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通货膨胀与国

17、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本币升值奖入限出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的本币贬值奖出限入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松弛性的本币贬值奖出限入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松弛性的本币升值奖入限出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8l 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一国政府不能运用调整汇率的支出转换政策,只能采用支出调整政策,因此,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调整政策的要求上就可能存在矛盾,即“米德冲突”。“米德冲突”最有可能发生在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或经常项目逆差与国内失业并存的情况下。如图11-9: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9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40l政策配合论(Policy Mix Ap

18、proach):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米德冲突”问题。l政策配合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调节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作用上,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或者根据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将二者适当地搭配,以同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均衡(见表11-2)。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41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42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43(2)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特点 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方式转变为以调整利率、汇率以

19、及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等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并表现出以下特点:l国际收支差额大幅度波动,内外均衡调节难度增大;l对外经济依存度提高,内外经济联系大大加强;l内外均衡目标脱节,缺乏协调的调节政策;l利率和汇率机制僵化,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44 1.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应的程度 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而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是提供基础货币的渠道。增加外汇储备所增加的货币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需要指出的是,外汇储备结构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452.为实现货币均衡需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l 从保持货币均衡的

20、角度考虑,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过多:会扩大信贷差额会扩大货币投放会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过多使国家承担了较大的外汇贬值的风险。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46l 消除过度外汇储备的分流措施流出,即拓宽国内外汇资本的流出渠道。消耗,即动用外汇储备为国有金融机构注资或用外汇储备解 决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吸收资金:采用的工具主要有3种:一是拍卖央行票据,吸收 系统中的流动资金;二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劝诫,要 求商业银行节制放贷的问题。税改,即减少外贸顺差的税收政策。本币国际化,即鼓励(过量的)人民币流出国外,成为国际 贸易的结算手段或储备货币。改革外汇储备体系。三、国际资本流

21、动与货币均衡47 1.长期忽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1)国内资金严重短缺,只看到资本流入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缺 口,忽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求均衡的冲击(2)规模庞大的国内资本外逃流出,抵消了国际资本流入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2.应高度重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均衡的冲击 由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国际资本净流入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频率越来越高,对我国货币均衡的冲击越来越大,必须加强重视。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48(1)直接冲击如果是以实物的方式净流入,则不会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如果是以外汇的方式净流入,则会对货币供

22、应的增加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因为外汇净流入会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导致中央银行增加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国内需求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则会使限制性货币政策失效。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49(2)间接冲击组合效应:即外资净流入后要求国内提供一定数量的国内货币与其配套,当外资流入超过其配套资金承受能力,且总供给又处于无弹性时,由此引起的过度需求会引发货币供应量超量投放。投资乘数效应:即外资净流入会产生投资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50诱导效应:即外资的净流入会给国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开拓出一些新有就业门路等,这些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挤出效应:外资的大量流入,将产生替代国内储蓄的作用,使国内储蓄被闲置起来,或被用于非生产性开支,造成国内资源浪费。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会相对造成流通中货币量供过于求。本章完金融学(第六版)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