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十一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作业课件20220604113.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639424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十一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作业课件2022060411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通史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十一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作业课件2022060411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十一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作业课件2022060411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十一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作业课件20220604113.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阶段质量评估(十一) (阶段十一) (40分钟85分)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邯郸模拟)据考古发现,公共建筑遍布雅典城邦。根据使用属性,其可分成三类:一是神庙、祭坛和公共墓地;二是议事厅、公民大会会堂、市政广场;三是剧场、体育场、竞技场、露天赛场等。这说明在当时雅典()A.宗教神学占据首要地位B.贵族垄断政治生活C.民主政治具备相应条件D.公民参政权利平等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中遍布的公共建筑为保障公民的政治活动和集体参与提供了空间,这表明民主政治具备相应条件,故

2、C正确。A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贵族垄断政治生活”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不符,故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2.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B。题干材料“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

3、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表明古希腊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故B正确。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3.古希腊人的商业活动需要他们共同生活在城市中,因此,他们只能算是“城里人”而非像同期中国那样的“族里人”。这反映出当时两国()A.从文明史观看所处时代不同B.政治统治目标有着明显区别C.在社会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D.都存在区域内权力独立现象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C。当时古希腊与中国所处时代相同,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故A错误,排除;“城里人”“族里人”反映的不是政治统治目标,故B错误,排除;古希腊实行城邦制度,

4、是“城里人”,中国实行宗法制,是“族里人”,两者在社会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故C正确;D说法错误,排除。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4.(2021东莞市模拟)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演说家伊索克拉底声称:“我们的法律是大众的利益,并且对于人道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贡献。”这句话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民主政治发展得益于法律基石B.全体人民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C.法律提高了全体居民政治地位D.少数贵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A。“对于人道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贡献”说明法律维护了民主政治发展,用法律形式来确保这种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正确;雅典民主政治享有者

5、是成年男性公民,故B错误;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儿童没有政治权利,说明法律并没有提高全体居民政治地位,故C错误;材料并未提及贵族的情况,故D错误。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5.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A.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B.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C.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D.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6、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C。卡米卢斯得到启用,并通过元老院取消放逐的规定,说明罗马比较注重法律程序,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贵族对平民的欺压信息,故A错误;罗马此时的法律是公民法,故B错误;材料中明显是阶级矛盾的缓和,故D错误。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6.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建筑物之间应当留出5步的距离;公元5世纪的罗马皇帝芝诺则发出谕令:“要进行建筑的人应当在自己的房子与邻居的房子之间留出12步距离。”据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社会道德教化B.意在稳定社会秩序C.注重维护公共利益D.禁止侵占私有财产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

7、】选C。从材料“在自己的房子与邻居的房子之间留出12步距离”可知体现的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故C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私有财产的相关内容,排除D。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7.恩格斯指出,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这表明()A.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活动极其野蛮B.罗马法曾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D.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的原则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

8、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B。从材料来看,“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这表明罗马法成为罗马在其征服地区确立统治的一种工具,故选B。A、C、D材料没有体现。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8.(2021长春模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这表明()A.彰显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B.复制了罗马法的私法内容C.复兴了罗马法的立法原则D.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

9、十三分。【解析】选C。材料体现出中世纪欧洲的法律基本都借鉴了罗马法,反映出罗马法的立法原则,在中世纪时期继续沿用,故选C。材料仅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法律,没有涉及人生而平等的精神,排除A;材料中体现的是英国在私法上参照了罗马法的原则,不等于复制,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西欧国家借鉴罗马法来制定法律,属于立法方面的内容,宗教法庭是司法机构,排除D。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9.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B.人

10、文关怀C.强调民本D.批判怀疑【解析】选B。诗经赞美爱情,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价值,体现的都是人文关怀,故B正确。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10.(2021成都模拟)古希腊社会早期,人们认为智慧是神授的,自称有智慧就亵渎了神灵,普罗泰格拉却公开称自己为智者。从此,智者逐渐成为职业教师的代名词。这反映了古希腊()A.智者反对神灵崇拜 B.人文主义思想滥觞C.实用主义思想兴起 D.宗教观念逐步淡化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B。由“自称有智慧就亵渎了神灵,普罗泰格拉却公开称自己为智者”可知,普罗泰格拉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了人文主

11、义思想,故选B;智者学派只是反对神主宰一切的地位,但是并不反对神的存在也不反对神灵崇拜,排除A;材料中普罗泰格拉强调人拥有智慧体现了其人文主义思想,但是并没有体现实用主义思想,两种思想并不相同,排除C;材料虽提到神灵,但并未提到宗教,因此无法看出人们的宗教观念是否淡化,排除D。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11.普罗泰格拉提出:人为了生存,最初凭借智慧学会耕作、建筑、语言等各种技艺,然后为了自保建立群居的城邦,“正义”和“相互尊重”是城邦秩序的原则,是人人分有的政治智慧。这一思想()A.肯定人的价值与作用B.会导致个人道德的沦丧C.旨在提高人们的智慧D.强调人是万物唯一尺度第二十一

12、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选A。材料表明该思想突出强调了人的价值与作用,故A正确;B、C材料未体现,排除;D太过绝对,排除。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12.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解析】选D。据材料“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可知,理智是人理性的体现,故D正确。第二十三页,编

13、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二、非选择题(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谚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志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 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材料二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

14、。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恕,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围内的实现。 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13分) (2)

15、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12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秦朝背景,结合秦朝商鞅变法、统一前治国的原则、统一后社会矛盾等相关史实,说明秦朝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即可。第二问罗马帝国背景,从材料二“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可知,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在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

16、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结合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可知,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是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第(2)题第一问秦朝的原因,结合秦朝的法治实践具有严刑酷法的特点,可知秦律对于秦朝的影响是激化社会矛盾,加速了秦朝灭亡。第二问罗马帝国的原因,结合罗马法的实践特点是相对宽松,并与时代相符,可知罗马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答案:(1)背景: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重法的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罗马自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

17、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13分) (2)秦:统治者主张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帝国的覆亡。罗马:罗马法律相对宽松,并作适时调整,这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1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希腊的法治思想主要围绕平民的基本权利问题而展开,明显带有民主性、平等性,其追求的平等化目标基本得以实现。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王利玲、李成生春

18、秋战国与古希腊的“法治”思想之比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古代希腊和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解析】材料中提及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治思想,可以从两种思想的背景或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评析。评析时,可以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即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和思想理论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答案:示例:观点一: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平民政治权利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分)古希腊半岛“多山少平原、三面

19、环海”的自然环境促使古希腊逐步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治。中国幅员辽阔,内陆平原广阔则更适合也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2分)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古希腊城邦时期,奴隶制工商业比较发达,广泛的海外贸易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其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文明发展,小农经济兴起,出于巩固统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强化了对平民的政治控制。(3分)古希腊个人主义发展,人文精神滥觞,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国家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思想产生;同时百家争鸣兴起,法治思想和集权思想被多数统治者所采纳,难以形成

20、民主思潮。(3分)综上,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治思想中关于平民权利的差异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活动、社会人文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观点二:古希腊和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产生了不同影响。(2分)对当时:古希腊的法治思想把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推向繁荣,也使希腊人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且普遍遵守法律;而春秋战国的中国经过法家的发展创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人民的绝大多数成为国家共同体的附庸。(5分)对后世:民主和法治的传统和运行模式给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为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奠定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和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5分)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本课结束本课结束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三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