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论文-精品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学论文现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绘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讨论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绘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沟通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中医学论文1李友余,男,196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教师。从医近50年,临床经历丰富,擅于中医内科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于李师临床,收益良多,现将李师学术思想扼要整理如下:1.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
2、法李师认中医的生命在于疗效,而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坚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辩证与辨病,中医应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方法和手段,证是临床辩证论治的根据,证在病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中不断变化,辩证就是在分析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质、原因后,归纳成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中医对各种疾病进行分析归纳,着眼全局和整体,突出特点为统一整体观。以整体综合观察的方法,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的整体观念,强调入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李友余教师在辩证施治中,特别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从时令节气、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体禀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中对疾病加以分析。
3、李友余教师指出既要重视辩证,也要重视辨病,只要两者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是正确诊断的需要,是评价疗效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医当代化的需要。因而能够讲辩证是中医的临床指导核心,舍此则失却中医的特色;辨病是中医临床当代发展,无此则停滞不前。2.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的基础和施治的根本李师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本在阴阳,实则气血,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之基础,调整气血是施治之根本。人体分阴阳,其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气血,人体的气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既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动力,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行与血畅、气血互相平衡是
4、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始,气血也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气血失常的病机,好像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无不影响气血,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病症无不涉及气血,气血辩证始终贯穿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六经等辩证方法之中。3.宗师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独创气虚气滞理论李师在临床辩证施治上十分重视脾胃,他受张仲景(伤寒论)顾护胃气学术思想影响甚大。提出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学习并领会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十分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能灌通其它四脏
5、五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根,故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受病,以脾胃先虚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人体气机升降是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无生;气不顺,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丛生,诸症蜂起。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失源,升降出入混乱,气虚无以运行,气虚导致气滞,气滞则致血瘀,并可行起阴虚、血虚、出血、挟湿、挟食、生水、生痰,碍肝累肺,络损心肾,诸症皆起,日久不解成为沉疴顽疾。这是李友余教师脾胃论指导下独创气虚气滞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创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共药物组成为:广香9g、砂仁7g后下、煨肉豆蔻6g、厚朴9g、党参3
6、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3g、黑丑3g、生大黄3g。本方特点是权衡补行,把握升降,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其气虚,选广香、砂仁、煨肉豆蔻、厚朴及少量的黑丑、生大黄,以及去其壅滞,推陈致新,清降胃气,综合本方以补促行,以行助补,补行结合,进而到达补中有行气不滞,行中有补气不耗。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脾胃气虚气滞为本,补行平衡为治,这就是李师治疗脾胃病的中心思想。4.瘀血学讲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李师对瘀血学讲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有一定的研究,并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施实异病同治,论治痹证、痛证、心脑血管疾病、顽固性皮肤病、内科杂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瘀血学讲和活血化瘀治则实则为李友余教师气
7、血论在临床上的详细运用。李师瘀血学讲有三个观点:气帅血行的观点。气血二者,以气推动血之运行。(素问)谓:凡病皆生于气,强调气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不管气实还是气虚,都可能导致血脉的运行不畅。临床上常有气滞血虚或气少血脉不畅等不同情况。关于血虚血实的观点。过去曾有人误解为凡瘀血都一定血实,其实不然。在临床上确有二种情况,有偏有血虚者,有偏于血实者。淤血分寒热。以临床遇见气滞血淤而导滞的血淤证来讲,其分寒热。寒主收涩,血遇寒而凝属寒淤。热迫血妄行,离经之血便不全所引起的供血缺乏等。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就是化解和排除淤血。进而使由淤血构成的疾病得到痊愈。李师运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淤血主要有四法:调气活血
8、法:如清代王清任所拟补阳还五汤,李师常用此方治疗气少血脉不畅,其中补气行气黄芪用量为60120g,而其它活血化瘀药只不过1030g。补血活血法:血实者常用桃红四物汤,多用于血瘀之腰痛,血虚多为心脾两虚而致血瘀证选用归脾汤主治,妇科的痛经、经闭就常见此证。行气活血法:此法又分行气温经活血,行气清热活血。瘀血属寒则经脉挛缩,凝滞不畅,临床以冷痛,苔白或舌青,脉沉迟等为主证,常见痹证,常用药物选用桂枝、干姜、细辛、当归、川芎、鸡血藤之类,瘀血属热则见头痛、胸痛、内热瞀闷、急躁善怒。舌质红、脉数等为主症,病如银屑病、玫瑰糠疹、面部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均属瘀血属热,常用生地、丹皮、紫草、生地榆、白癣皮、白
9、蒺藜、地肤子等凉血祛淤,每收良效。祛血祛风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所指风的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内、外风,内风指病理产物,如中风、顽固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在这些病证的治疗上也采用活血化淤的方药,以为这些风证的治疗仅用祛风方法还不够,要将活血药与祛风药并用或突出应用活血药,才能消除风证,这就是血行风自灭的含意。李师在治疗痹证及过敏性皮肤病时常选用以四物汤为主方化裁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这一观点对临床实践是有指导意义。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师既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为己任,兢兢业业,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笔者更是受益终身,故将李师的学术思想加以总结
10、,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中医学论文2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于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信息时代为中医药院校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中医药学科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图书馆必须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转变,进而知足信息时代和中医药院校发展的要求。1开展学科服务的必要性教学、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头戏,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价值。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学科服务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推出的服务创新形式,其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中的推行更为必要。1.1可知足中医药学科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学科服务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针对
11、用户的专业需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介于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形式,是图书馆创新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详细体现。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象中,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老师和研究人员的文献检索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而他们对文献资源和知识信息的需求量又很大。这一矛盾促使图书馆需要具备个性化、深层次、专业化的学科服务。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知足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资源支撑。1.2中医药古籍资源开发的需要中医药院校学科的主要特点是近“古代而远“当代。目前,一些古籍资源和特殊专业的信息资源建设还无法完全知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传统中医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
12、工作的数据化形式还未完善,对一些古籍抄本、精刻本、拓本和孤本的数据化、电子化管理的探索还未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些古籍的开发和管理都需要学科服务的支持,需要在学科馆员与对口专业的结合中探索,进而实现古籍资源当代化。2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面临的窘境随着学科服务在各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发展,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也随之提高。但由于中医药院校具有的特殊性,导致其学科服务面临着一定的窘境。因而,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2.1开展学科服务缺乏长远规划学科服务的总体发展规划是实现学科服务规范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是图书馆长期发展、官员队伍建设和资源配置中的
13、纲领性文件。但目前,由于一些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缺乏对学科服务的认识,在制订图书馆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方案和馆员队伍建设计划时,只将学科服务建设作为短期安排,并未纳入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导致学科服务沦为一般工作,缺乏创新的动力,不利于构建合适本馆实际情况的学科服务形式,最终导致学科服务的开展失去了可靠保障。2.2学科服务发展中存在障碍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部门间的界线特别明显,但横向联络比拟薄弱,导致图书馆各部门间的沟通相对较少,资源配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整体服务空间封闭,这不利于学科服务的发展;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具有近“古代而远“当代的特点,使之与图书馆专业的相容性较低,导致学科馆员的设置难度较大
14、,这也是中医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最大障碍;固然近年来一些中医院校图书馆采用了两种或多种学科服务方式,但很多图书馆却缺乏对学科服务的整体设计,将其分散发布在了本馆网站的不同区域中,导致在程序设计方面非常烦琐,需要多层链接才能进入服务页面,这不仅无法知足读者在使用方面简单、易操作的要求,而且易遗漏服务内容。3加强中医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措施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面临的窘境启示我们,要搞好学科服务,就要改变传统的服务形式,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构建学科服务平台,进而提高学科服务的水平。3.1制订学科服务发展规划应制订长远的学科服务发展规划,实现学科服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这
15、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发展规划一定要立足于中医药院校的长远发展,并严密结合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和学科服务的特点;通太多种渠道了解对口院系学科建设和科研的各种信息,尤其是要获取对口院系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进而使制订规划既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3.2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学科服务质量,需要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和学科服务经历的学科馆员。只要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才能知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需求,进而提高学科服务质量。因而,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要充分挖掘馆员中具有学科基础、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充实馆员队伍,并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充分发
16、挥学科馆员的作用,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教学和科研的信息,进而提高学科服务的有效性。3.3构建学科服务平台学科服务平台的构建是搞好学科服务的基础之一。学科服务平台的构建要以用户为中心、学科为重点、学科馆员为主导。用户和学科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图书馆工作的落脚点。只要以用户和学科为中心和重点,图书馆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用户应以老师和学生为主,并以学科馆员为主导,进而彰显学科服务的个性化特点;借鉴其他院校的经历,完善学科馆员复合服务形式聘请院系资料员、学生等作为联络员和信息专员和“特约馆员形式;学科馆员应深化科研一线,了解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对口院系的教学和科研动态,
17、与“特约馆员共同围绕教学和科研要求开展学科服务。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学科馆员还要积极地介入专业文献资源的建设,并根据教学和科研要求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利用Web2.0技术打造学科服务平台,可为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提供沟通、互动的平台,它整合了馆藏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集成了相应的学科导航和学科知识库等工具,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智能化的一站式学科知识服务,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愈加高效的信息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4开展用户信息素养培训中医药院校学科服务中的用户为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广大师生,尤其是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老师和研究人员,他们对专业知识、信息的需求量很大,但他们缺乏相应的文献利用、
18、检索技能。因而,必须重视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进而将学科馆员的信息使用技能教授给用户。应借鉴其他大学图书馆的经历,与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建立联络,以提高学院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为已任,着力培养科研团队的信息获取能力,进而使学科服务产生更大的价值。4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一项主动介入式的、高效的知识和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创新精神和个性化服务特征的详细体现。为了知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应面向学科,将学科服务纳入图书馆长远发展规划中,并以学科馆员为核心,打造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这将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佳策略。中医学论文3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
19、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道路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遭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构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讲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致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场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以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
20、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步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而,(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
21、理特点(灵枢天年);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而,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固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拟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本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
22、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步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讨论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讲:“(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能够讲“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
23、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能够推知张仲景把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以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假如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能够讲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构造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
24、。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讲。以儒家为中心,旁采fo、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讲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考虑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而,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由于“命门学讲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讲
25、的基本形式。近当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形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能够看作该形式的雏形。严格讲来,这种形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好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本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讲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经过
26、及生命活动的详细机制都有具体的描绘,但在中医学的发展经过中始终没有构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缺乏,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还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清代的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首4。部分医家并不知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理,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化考虑。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
27、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化考虑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可以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愈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本人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
28、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讲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步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当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经过,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
29、。秦汉是诸子思想互相融合与各家学讲逐步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以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成熟6。因而,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缺乏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当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当代医学不同之外
30、,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讲,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而,“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异。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到达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的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的9。参考
31、文献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xx:136.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xx,1212:888.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xx:2-3.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574.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收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2.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145-154.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244.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收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18.9陈孟勤.评(当代中医生理学基础)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