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6279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摘要】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普遍难题,也是现代中国经济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作为一个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范式,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关人与自然的分析既有哲学理论层面的关注,又有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社会主义层面的关注,三个视角的统一赋予马克思生态哲学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强大气力。在现代中国,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马克思生态哲学,初步构成了一套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形式,为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永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哲学;范式;经济生态化一、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多维界定生态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马克思生态

2、哲学的深入之处在于,在别人只看到人与物之关系的地方,马克思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围绕着人、自然、经济、社会等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系列精彩观点、科学论断,建构了一个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生态哲学理论。1.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根基:唯物的自然观。在马克思之前,长时间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观是目的论的“存在之巨链思想,即自然神学。在自然神学中,人与自然没有先后之分,都归于上帝意志。这种自然神学的最大敌人,“从一开场,就是古代的唯物主义,十分是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1。早在还是一名大学预科生的时候,马克思就开场研究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后来又把伊壁鸠鲁主义选定为博士论文主题,最终创立了辩证

3、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地肯定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强调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就已经存在。作为自然界进化结果之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由此,先在的、客观的自然,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唯物主义特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是自然的奴隶,与之相反,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2,拥有对自然的宏大能动性。2.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方法论构架:辩证的自然观。辩证法,就其根本来讲是“研究对象的本质本身中的矛盾3的方法。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形而上学的见解与“辩证法的见解4两种对立的宇宙观。形而上学总是在日月不同辉、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用孤立

4、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马克思主义则以为,各种事物的联络和区别、生成和消逝、前进和后退之间,都有着普遍的互相作用,“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5。比方在人对自然的劳动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6。这一观点贯穿于整个马克思生态哲学,既强调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又强调对其的否认理解,既强调对立又强调统一,既强调量变又强调质变。能够讲,辩证法赋予马克思生态哲学超越时代的穿透力。3.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实践论取向:人化的自然观。在马克思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开场就是实践的关系。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详细化为一种对象性的关系,这种对象性

5、关系包括了“人的自然存在和“自然的人化,而实践则是两者统一的中介。人对自然的实践,是多种形态的对象性关系的综合运用,不管是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还是直观、愿望、互动、爱等等,每种形态都是在展现人的实践气力。人通过实践占有了的、正在占有的自然界,就是人化的自然。马克思生态哲学所考察的自然界,正是这个人化的自然。只要人化了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那些与人类主体不存在对象性关系的自然界,则“是抽象的东西2,事实上等于无。4.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历史论维度:社会的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其他自然观的区别,首先在于它的社会历史的特征7。自然观的社会历史特征,就在于强调自然界的演

6、变一直是在人类活动和实践中发展演变的。换句话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始终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展开语境。“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2,每一世代的实践活动,每一世代所创造的材料、资金,每一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等等,都是其改造所处自然的结果,也是其下一世代改造所处自然的条件。一个世代接一个世代的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就构成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界演变历史,两者不可分割、不可脱离。二、认识和改变世界的科学范式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先进性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指导人们去改变世界。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关人、自然、社会辩证统一关系的阐述,除了哲学理论层面的关注,还有政治经济学层面和社会政治革命

7、层面的关注。这三个视角的统一,给予马克思生态哲学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强大气力。1.生态哲学理论层面的分析视角: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与动物的生产不同,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体现人类的本质。但在现实当中,越来越多的人类劳动却令人遗憾地走向了异化,导致“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2。异化劳动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列举了很多实例,例如在北美洲,南部大地主掠夺性的耕作让土地耗尽了地力,无法再种植棉花5;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毁林造地,结果使这些地方成为了不毛之地5。这样的惨痛教训,历史上不断上演,现时代仍在不断发生。因而马

8、克思强调,真正的人的生产,不仅要再生产人本身延续人类物种,而且要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让自然界得以真正的复活。只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正是生态危机的源起;既重视前者又重视后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长期共存。2.生态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8。但一旦自然被资本所利用,劳动、自然、价值之间的关系就走向了异化,自然界越来越成为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重要源泉。因而必然发生的是,资本家会想尽办法去控制自然界,以榨取超额利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现代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笨而片面,

9、以致一个对象,只要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才是我们的2。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们不再从自然界的美和独特性去看待自然界,他们的眼里只要占有、垄断、利用、商业价值、超额利润等等。采用各种手段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成为资本的自觉追求,自然界的一切都沦为谋利的工具。3.生态社会主义的分析视角:解决生态危机最终要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对立看不到解决的可能。私有财产和异化,是一对互相纠缠、互相成就的生死冤家。要解决异化问题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度,要消灭私有制度就必须扬弃异化,“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2。因而,必须从解决人与人的

10、冲突入手,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但不管是解决人与人的冲突,还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都必须与向新的社会制度的过渡相一致。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就是社会主义,最终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扬弃异化和扬弃私有制就是一回事,就能够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三、经济生态化:马克思生态哲学在现代中国的实践对于中国而言,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用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和解决现代经济发展碰到的生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华特点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十分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以习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

11、自觉践行马克思生态哲学,积极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解。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哲学理念。在现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论,就是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指南,就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中国化、本土化和时代化成果。早在2021年,-书记就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10。在党的报告中,-书记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1重要论断。“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正式进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标志着其成为中国治国理政指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蕴含着深入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由人类、动

12、植物、山水林田湖等众多因素共同构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诸多关系、各个部分并存互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假如其中一个部分遭到毁坏,其他部分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影响。固然人类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人类永远不能将本人定位为能够外在、超越、凌驾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他者,“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9。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决定了人类的生产必须遵从生态化规则。人类的生产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种的繁衍12。两种生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严重失衡,否则就会损害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近代以来,正是由于人类向自然的过

13、度干涉和肆意索取,才导致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由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求,也就是-书记所强调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1。尊重、顺应、保护这三个词里,蕴含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原则。2.美丽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远景目的。根据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观点,只要人类存在,与自然打交道就是一个永久课题,人类会固执地把自然界变成“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但与动物不同,人“懂得根据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根据美的规律来构造。2根据“美的规律来认识和改变世界,事实上就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诗意表达。在现代中国,根据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就是从政策层面确立的建设“美丽中国这个远景目的。党

14、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13,党的报告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专门作为一个部分进行阐述,充分表明了“美丽中国在中华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美丽中国是践行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形象阐述,内在地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些年来,从三北防护林、三江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到环保督查、“蓝天保卫战等铁腕治污行动,美丽中国愿景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3.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顶层架构。经济生态化发展落实在治国理政的政策框架之中,就是“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人在自然面前似乎占据了完全的主动地位。

15、但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现实正是如此,人类社会一方面享受着当代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又遭受着生态退化、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当代文明苦果。生态文明,正是对工业文明之异化的一种超越和扬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更高级形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已经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正式提出了包括“绿色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党的报告,专门以很大篇幅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在实践中,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断显现。比方,“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

16、13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比2021年分别下降33%、31.3%和31.9%。11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这些进展和成就,也充分彰显了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真理气力。4.两个“绿色方式: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途径。无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指导理念,还是美丽中国的政策愿景,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都必须细化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现实途径。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书记明确提出推动构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报告三次谈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马克思生态哲学来理解,绿色发展方式对准的是过度生产、异化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对准的是过度消费、异化消费。两个“绿色

17、方式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详细化、落地化、生活化,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提供了愈加现实详细的途径支撑。影响和制约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就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统一的,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二者的统一形态,决定了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样态,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将来姿态。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异化的生活方式不断蔓延,并牵引和强化着外延式、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不断发展。人们生产和消费得越多,自然界的付出和伤害也就越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动构成两个“绿色方式,也就捉住了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牛鼻子。近年来,从光盘行动到反对奢侈浪费,从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到推进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一步一步细化落实,深入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生态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