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论文】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籍管理论文】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籍管理论文】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究摘要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施行,扩大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各高校开场以国际化的视野开场从学年制管理向学分制管理转变,结合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实务,阐述了以人为本,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环境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关键词学分制;高校;学籍管理高校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工作,假如讲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则学籍无疑是这一产品的标签,由于高校学籍是学生的身份和其高等教育的经历证实。首先,高校学籍是指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高考后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学生获得的高等学校在校生资格,是大学生合法身份的标志。高校对有学籍
2、的学生有教育的义务和管理的权利,学生由于有学籍享有在学校接受教育、管理、服务的权利与义务;其次,高校学籍忠实记录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包括高考成绩、入学注册、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及考核、学业警示、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励、处分、毕结业、授予学位等各个环节;再次,高校学籍也记录了上述各类数据信息的统计数据、考核标准、评价及处理,以及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毕业资格的审查,发放学生证、毕结业证书、学位证书等各类管理经过。高校学籍管理贯穿于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经过。它既是一项非常详细、特别冗杂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自2005年
3、9月1日起开场施行,经教育部2016年第49次部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保护高校与学生双方利益的同时,扩大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自主权,各高校在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学校本身的详细情况制订合适本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开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本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开场了从学年制管理向学分制管理的尝试。学分制的施行使学生在安排本人的学习上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选课的执行使学生能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本身情况自由选择课程学习,大量
4、的课程选择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弹性学制的施行使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毕业的时间,但这一切的落实对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与程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软、硬件配备,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学生的自主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思想有待转变在学年制管理形式中,学生没有自主权,因而各高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管理,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思想相对欠缺。导致管理尽管结果,不管经过。而学分制的施行,由于在课程的选择、学习的进程乃至对授课老师的选择等方面都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因而只对学生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经过进行跟踪与指导,在学生需
5、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帮助。比方对学习进度的指导,根据学生本身情况指导学生合理把握学习进度安排,避免学生因学期学习进度安排过轻,导致本科学制期满完不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或学期学习进度安排过重,导致顾此失彼现象发生。二管理方式有待改变在学年制管理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进程整洁划一,不存在个性化需求,因而管理方式也相对简单,学校只要安排学生统一学习、统一考试、统一毕业即可。但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由于学生个性化需求大量增加,为知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管理方式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管理的检查与督导机制有待建立学分制的施行,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致使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加,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也越发复杂,导致管
6、理的难度大大增加。管理难度的增加往往导致管理失误率上升,但是,目前高校一般只对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有完善的检查与督导机制,而对学籍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并没有建立检查与督导机制,因而需要建立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与程序,以避免学籍管理制度在执行经过中失误的发生。四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学分制管理形式下,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是个性化的,同年入学的同专业学生,其学期选学的课程也不尽一样,导致学生学习进程非常个性化,这就要求管理必须运用当代化的手段进行,相应的对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方对计算机的使用技能要求。五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薄弱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由于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学习基本都是由
7、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只需要按学校安排好的课程学习、考试就能够,导致大部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学分制的本质恰恰是要求学生自我管理,包括每个学期学什么课、选择跟哪个教师学习、每学期学多少学分、何时申请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准备几年申请毕业等等都能够自主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入学就要根据学校发放的(学生手册)中的各项管理规定与专业培养方案做好本人的大学学习规划。六软件配合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学分制对学生来讲是个性化的学习,对高校管理来讲同样要求个性化的管理。由于学分制下不再有班级的概念,即便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所选课程不同,学生的学习课表也会千差万别,因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管理变得
8、异常复杂,需要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合,但目前学分制学籍管理软件基本上是把学年制学籍管理软件加以改造使用,软件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问题解决策略为知足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必须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性思想理念。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详细体现。以人为本最早由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提出,管仲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在对齐桓公讲述霸王之业时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要充分体现人的根本利益。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要服务于学生的根本利益。目前,在高校学籍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已经逐步建立,但在怎样实
9、现以学生为本管理的详细方式方法上有待进一步从下面几方面加以创新与完善。一加强经过控制管理以学生为本,应把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贯穿于管理经过的始终。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完成依托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经过,在这个经过中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例如,要求毕业及学位资格审查在某一时间之前完成,但假如有一位老师不能在毕业学位资格审查之前给出成绩,毕业资格审查也不可能完成。因而无论是主管学籍管理的领导,还是详细工作人员,都要有系统工程的管理指导思想,加强管理的经过控制,运用经过管理的方法,完善管理工作。例如,在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中规定,学生学期自主选课不满12学分要被学业警示,两
10、次选课不满12学分要被退学警示,三次不满12学分要被退学处理。在以往的管理中,学籍管理人员只要在学生选课结束后,统计出选课不满12学分的学生名单,告知其处理结果即可。但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下,应加强经过控制管理,在学生选课结束前进行选课不满12学分统计并告知学生,提醒学生补选,进而有效使学生避免被处罚。二加强对新生的学籍、选课等管理制度的培训与教育加强对新生进行学籍管理制度的培训与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学籍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涯的重要性,进而有的放矢认真规划大学学习生涯。为此,不仅要加强入学教育中学籍管理、选课管理的培训力度,对制度中的关键点更要重点强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顺利完
11、成本人的大学学业。在加强对新生进行培训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比方召开主题明确的学生座谈会、建立主题明确的学生咨询日制度等等。三注重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目前处在一个学年制向学分制管理的过渡阶段,制订的学籍管理政策处于试行时期,可能在执行的经过中会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予以修订。但保持政策在一定范围内、阶段内的相对持续稳定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无所适从、没有目的的局面,甚至会引发纠纷。在管理中应以入学日期为政策执行关键点,入学时告知学生其学业警示、退学、毕结业、学位授予等制度规定的各种标准,同时在其整个大学学习中保持政策不变,
12、以便学生目的明确地规划本人大学生涯的学习活动。学籍管理制度本身是一个政策性非常强的制度,与学生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保持政策的持续稳定,对学生合理规划本人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四建立合适学分制要求的管理程序学分制管理总的来讲是一种目的管理,无论是从课程的选择上,老师的选择上,还是完成学业的时间上,都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处在一个学年制向学分制管理的过渡阶段,实际是学分制与学年制并存的局面,要实现真正的学分制任重而道远,学分制下指导学生选课,需要导师制的配合;学生选课,需要建立课程库提供大量课程供学生选择。为了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课
13、程,高校要在短时间内开设大量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在考试上也做出了改革,取消了补考,增加了不限次数的重新修读,简称重修。但由于重修是同初次修读的学生一起学习,考试安排在期末考试周进行,所以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学期的重修课程,出现毕业资格审查开场了,重修课还不能结课考试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参加毕业资格审查,因而梳理并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管理细则与程序显得至关重要。比方,能够考虑在毕业学期,安排毕业班学生单独组班重修,这样课程进度安排能够紧凑一点,考试就能够早一点,有效衔接毕业资格审查进度安排。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从管结果到管经过,从重管理到重服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管理和服务并重,从新生入学起启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创造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