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建筑学专业人才现状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论文】建筑学专业人才现状探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筑学论文】建筑学专业人才现状探析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土木工程领域涌现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产业构造发生了宏大变化。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慧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土木工程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培养适应建筑行业新业态的新工科人才。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行业、企业、高校调研,结合云南省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建筑学专业人才现状,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并且提出了一些新工科人才培养措施。关键词:新工科;建筑学;专业人才;现状“新工科的目的是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新业态对于高校
2、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新工科人才势在必行。建筑学专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传统工科人才培养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形式与新工科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行业发展脱节;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缺乏培养。高校在人才培养经过中,需结合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以及专业融合等手段,进一步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稳步发展。1云南省建
3、筑产业发展趋势1.1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2017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施行意见)云政办发201765号下面简称(意见)。(意见)不断完善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配套政策,指导推进云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2019年5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5部门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关于印发云南省绿色装配式建筑及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云建科2019123号,明确了全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和重点任务。2018年至今,云南省先后制
4、定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53/T-962018)(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标准(DBJ53/T-1102020))等标准规范。从云南省不断和施行的各种装配式建筑政策和指导意见可知,云南省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推动建筑产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引导装配式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过长期稳健的发展,云南省装配式建筑规模逐步扩大,并且初显示范效应。2017年以来,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接近60%。昆明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约占全省的70%。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认定
5、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当前,云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已初具雏形,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基地支撑作用不断加强。1.2云南省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现代中华特点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构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构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是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体现,是以创新驱动,加强经济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对于节能低碳、绿色生态、节约高效的建筑用能源体系的建设,推进住宅
6、及农村建设领域的供应侧构造改革,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和人文等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对云南省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网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云南省累计绿色建筑项目数量41个,累计建筑面积65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项目主要集中于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市、临沧市、丽江市等地。2020年9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教育厅、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云南银保监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7、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教育厅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云南银保监局关于印发云南省绿色建筑创立行动施行方案的通知)下面简称(通知),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色建筑创立行动。(通知)中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升新建建筑绿色设计水平;建立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着力提升城镇建筑能效水平;提高住宅健康性能;分类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扩大绿色建材范围和应用;切实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推行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通知)中的创立目的是:到2020年底,云南省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到达50%,建立起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到2021年底,力争全省当年城镇新
8、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进一步提高;到2022年底,力争云南省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到达70%,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获得明显成效。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然成为当前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云南省建筑行业的新业态发展,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我们的调研经过中,多家行业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对于装配式建筑人才、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并且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情景。2云南省建筑行业建筑学专业人才现存问题笔者调研了云南省十余家建筑设计相关企业,企业反应的建筑学专业人才
9、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下面几个方面。2.1专业基础能力缺乏2.1.1建筑制图识图能力缺乏。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主要就业面是建筑设计相关岗位。图纸是设计师的语言,制图识图能力作为土建类相关专业人才的通用基础能力,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愈加重要。在调研经过中,60%以上的企业反应学生在实习、工作初期阶段,识图能力相对薄弱,对于建筑施工图、构造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正确识读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跨专业图纸的识读方面,构造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欠缺较大。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持续学习、积淀的经过,图纸的识读能力作为基础能力之一,应该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得到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进而为
10、学生后续设计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2.1.2建筑设计表达能力缺乏。在建筑设计方案表达方面,学生需要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软件的能力,如AutoCAD、天正、Sketchup等软件。图纸的表达应符合制图规范的要求,并且学生要进一步提高绘图效率,以便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胜任相关工作。2.1.3建设工程程序认知能力缺乏。学生在工作初期,由于缺乏项目的实际经历,没有熟练把握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在工作中缺乏统筹性思维,没有明确的工作目的,缺乏自主安排工作的能力,致使工作计划不合理,延长他们了在工作岗位上的成长时间。2.2缺乏前沿意识目前,云南省的大部分高校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以培养
11、传统工科专业人才为主。学生对建筑行业新业态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政策、新法规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认识,对于新技术的学习相对滞后,例如,学生的BIM技术集成应用能力提高较慢。2.3专业拓展不宽随着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专业人才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培养经过中,适度的专业拓展及专业延伸特别必要。装配式建筑设计对于建筑设计、构造设计以及机电设计的协同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建筑构造、建筑设备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以知足岗位能力的要求。此外,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岗位以建筑设计岗位、建筑室内外设计核心岗位为主,辐射项目管理、项目策划
12、等相关工作岗位。在校期间,老师应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文案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全局观念,以便于更好地胜任相关的工作。2.4素质能力不适笔者在调研经过中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条件是,应聘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具有持续学习等通识能力。由此可知,培养通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建筑设计的经过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文案撰写、方案汇报、与各方沟通、团队协作等;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沟通表达、文字功底、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此外,部分企业还要求学生就业后能够自我成长。因而,在校期间,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做好职业规划
13、引导工作,以便于学生就业以后能够明确阶段性目的及努力方向,愈加有动力地工作,尽量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不适期。3建筑学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建议3.1明确专业定位各高校应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明确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及培养目的,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宗旨;紧跟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树立“传统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工科人才的理念,为传统建筑业、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持续输送合格人才。3.2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各高校应面向建筑行业的新业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将建筑行业的前沿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等融入授课内容;利用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
14、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以及建设工程程序把握能力等。3.3加强核心通识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等环节,各高校可各高校应模拟实际项目的施行经过,通过方案设计、方案表达、文案编撰、项目汇报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文本撰写能力、方案表现能力;部分内容能够小组形式开展施行,以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自评、老师评价、小组互评等评图方式,提升学生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监管及经过考核,深度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3.4注重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阶段,各高校应通过建筑设计与构造设计的融合,强化学生的系统性
15、思维,注重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建筑学新工科人才培养举措考虑笔者对建筑学新工科人才培养举措进行了下面考虑。对国内外先进高校建筑类专业、行业企业进行深化调研,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技术发展动态,了解先进的培养理念、培养形式和详细的人才培养经过,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形式的构建方法。构建新工科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穿插学科及新技术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工程与人文教育模块,根据穿插与融合、协调与分享的新工科理念,建立能力达成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建筑学专业新工科人才要以BIM技术为桥梁,在培养传统建筑人才的基础上,融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信息技术等相关
16、内容,构建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结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详细应用,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虚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的功能特点,以BIM正向设计为根据,在课程中植入BIM技术、装配式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将BIM技术教学贯穿于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方案比选、方案深化的全经过。通过构建“专业协同课程设计平台,施行“先建模后出图、多专业整体化设计、全三维设计的目的,实现建筑设计、构造设计从“一元到“多元的目的。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当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平台,利用虚拟仿真系统、信息化教学系统等辅助实践教学手段,对实践项目中
17、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加工,为实践教学的优化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服务。探索与构建从单元项目、设计项目、综合项目到工程实际实训项目的完好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教学资源库、专家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的建设任务。教学资源库包括系列教材、PPT课件、教案、案例库、试题库等内容;专家资源库的建设可知足授课、讲座、专家对人才培养的指导、学生作品的校内外点评等工作需求;建设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企业资源库,有利于开拓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融入人才培养经过中。跟踪新工科人才培养全经过,创新评价方法,将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成效、教学成果、就业、升学等指标与传统建筑学人才培养进行比拟,得出评价结论,持续改良人才培养形式,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