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途径探究.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60769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途径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途径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途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途径探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途径探究【摘要】传统文化是人们生存经历的积累与升华,由生存而体悟出来的经历、思想、知识及其产品。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赖以生存资源的不同,构成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在其构成和发展经过中,遭到社会制度、时代条件、思想认识等因素制约,在内容和形式上精华与糟粕并存。青年大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主力群体,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和必然。因而,要正确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创新的原则,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坚持科学取舍。【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对策途径一、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传

2、承宁波是中国东海之滨的著名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块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出现过发达的农业、繁荣的商业、精致的手工业,积淀了厚实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大批独具特色的名胜、名品,产生了一批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出色名人。一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先进的浙东学术文化。浙东地处偏隅且幅员狭小,在中华版图的位置并不显眼,然而浙东籍学人的学术成果,却是出名全国,享誉世界。自东汉以来,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蔡元培、鲁迅、吕祖谦、王充等,皆是浙东学术文化的知名代表人物。从南宋开场,从理学、心学,到民主启蒙思想,再到后来的西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浙东学术界都具有出色代表,浙东学派至今还是中国最具有

3、地域性的知名学术流派之一。2.活力的宁波商帮文化。宁波人以经商出名,历史能够追溯到明末,主要涉足成衣业、钱庄业、沙船业等时兴行业。宁波人经商足迹遍布四面八方,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商帮,活跃于各时代的中外贸易,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董浩云等出名中外的巨商,凝聚了诚信合作、务实进取、开放创新、奉献反哺的“宁波帮文化,有“中国的犹太人的美誉。“宁波帮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商帮,至今还是浙商的主干气力,引领着甬商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3.开放的港口文化海洋文化。宁波很早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三大始发港之一,与日本等国贸易交往比拟密切,构成了海上丝路文化,包括商贸、fo教、绘画、雕刻工艺、思想学讲

4、、茶叶等项目。宁波北仑港是中国著名大型深水良港,也是中国最大的矿港和大型的石化港口;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当代化大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原油转运基地。4.悠久的藏书文化。宁波是中国藏书文化中心之一,宁波历史上藏书家、图书馆诸多,最著名的是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人图书馆,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图书馆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图书馆文化研究中心。5.活跃的宗教文化。宁波fo教历史悠久,寺庙林立,早在fo教传入东南地区之时,就成为承受fo光之地,宁波比拟著名的有阿育王寺、天童寺、慧日禅寺等寺庙。除了fo教以外,由于宁波港口的特殊位置,明末时

5、期以后陆续传播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6.灿烂的建筑文化。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七千多年悠久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建筑遗址残存,如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唐代的它山堰、宋代的保国寺、明代的天一阁,都是典型的宁波建筑。近代以来,宁波还出现安庆会馆及戏台、外滩等代表性的地方建筑。7.诸多的戏曲文化。甬剧、宁海平调、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评话、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小热昏、唱新闻等独具宁波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至今传承,这些戏曲文化大多运用宁波地方方言俚语,内容取材当地劳苦群众农作场景、佃农疾苦、底层悲惨生活,表演场地设在宁波各县区的集镇圩场、茶楼和书场,贴近百姓生活生产。8.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

6、宁波民俗丰富,甬谚诸多,“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鹞子就是风筝,以竹为骨,以纸作面,听凭清风将其送往天涯海角、三月三踏沙滩在象山石铺、昌国一带的民间风俗、四月半赛会比拟著名的是宁波鄞西的高桥会,姜山的星期会,东南乡的稻花会、六月六甬谚有“六月六、狗汏沐、“六月六,晒红绿的讲法,就是在农历六月六这天,烧水为孩子沐浴,夏天不会生痱子、疮毒;为猫狗等动物洗澡,防止生虱子,七月三十插地香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生日,到这天夜里,家家户户插地香纪念他,庙会比拟著名的有慈溪的泽山会、姚西北的迎神赛会,农历二十五六搡年糕等。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宁波固然拥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了知道宁波有一

7、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有一个深水大港北仑港,还有一群世界出名的商界精英“宁波帮以外,外界对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俗知之甚少。据对在甬市民及十四所高校调查,发现近六成被调查对象不熟悉宁波传统文化,近八成在甬高校大学生表示只知道大概但不能完好列举,加强宁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工作刻不容缓。1.要充分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意义。地方传统文化是人们生存经历的积累与升华,由生存而体悟出来的经历、思想、知识及精神追求,反映地方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代表着地方鲜明的精神特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地方各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地方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传播教育意义。2.辩证

8、看待地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在其构成和发展经过中,往往受国家宏观政策、时展水平、居民思想认识高低以及地区资源优劣等因素制约,内容和形式上精华与糟粕并存。比方,男尊女卑、愚忠愚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后来逐步成为束缚和阻碍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地方传统文化不能解决近代社会当代化的问题,对地方传统文化应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区分精华和糟粕,结合社会当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3.要坚持多管齐下、推陈创新的原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有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也需要开展广泛的文化艺术沟通;既需要有政府层面的沟通,也需要有高校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育浸润。在宣传教育、科学

9、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坚持科学取舍,既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全盘套用,努力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二、宁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现状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范畴,是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据调查,在甬高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程以及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宁波传统文化大师举办校内讲座、或参观宁波传统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或体验地方传统文化技艺制作,或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主题图文展、社会实践等,提升大学生对宁波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发挥宁波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熏陶校园文化气氛,并

10、内化为精神信仰,外化为自觉行动。目前,在甬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形式,认识并不一致,且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如今下面几个方面。一缺少宁波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当前只要极少数高校开设了诸如(宁波地方志)(宁波文化概论)之类的通识选修课,近半数高校尚未开设有关宁波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有内容来看,也存在严重的构造性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大多数高校没有建构宁波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没有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形式。固然在甬高校普遍通过第二课堂举办过一些有关地方传统文化的论坛、讲座等活动,但一般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其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

11、教育的作用特别有限。二缺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地方政府相关文件在涉及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时往往只作号召、指示和原则性的要求,未能就这项工作在高校怎样定位、怎样落实做出详细规定。此外,高校的考评体系中也没有设立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指标,因此也没有相关部门就该项工作对高校进行催促、考评和组织沟通。三学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部分高校固然有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但是这些人员虽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但不太熟谙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有规律,不具备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构造和能力。四图书馆相关图书资料缺乏各高校现有图书馆资料不能跟上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书架上摆放的传统文

12、化方面的图书大多是令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专深学术著作,而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普及性读物所占比例较小。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文科不被重视,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使伦理教育或者价值教育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二是多元文化并存,传统文化遭碰到史无前例的挑战。在社会转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东西方思想交汇和网络文化、娱乐文化、视觉文化的碰撞中,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教育中遭到了宏大冲击。大学生们把传统文化看作是过时的、保守的、落后的产物,缺乏理智分析与冷静考虑,不能正确区分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三是在肺炎疫情、城市洪涝和地震等突发灾难背景下,由于传统文化传

13、承的缺失导致利欲熏心、信誉缺失、腐败高发等问题日益突出,重拾地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三、宁波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途径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优势,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鼓励老师开设(地方文化概论)或(地方志)之类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大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和研究,改革课程体系,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把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全经过,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学校要大力支持和有效组织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第二

14、课堂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开展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演讲辩论赛、征文朗读等多种方式丰富校园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展览、舞台剧演出、文化沙龙等艺术形式加强校园气氛,吸引学生广泛介入。积极发挥学生生活社区比方寝室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中的作用,将地方名胜、地方名人等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学生从日常点滴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学校的校园建筑、宣传橱窗、校园指示牌、横幅标语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二建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制机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单位要高度重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怎样落实作出详细规定。积极推动和指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

15、、进课堂,同时制定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研究、图书资料建设、政策配套、考评体系等内容在内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施行规划,以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典范示范作用学校重视老师队伍的“引和“育,引导老师要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加强广大老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和责任感。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催促老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发挥好典范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四加大科普宣传,营造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全时空教育环境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自自信心,利用网络媒体互动的特点,将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以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融入网站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营造线上、线下全时空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和现实的时空感遭到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学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承当起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重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