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30557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班级:61131P 姓名:宋恒光 学号:18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

2、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 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

3、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 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我们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调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雷沟大布”。雷沟,为南北向河道,延绵数十里,东系后塍集镇,南至砂山,西傍香山,北通长江,是长江沟通东横河的一条古河道。雷沟沙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成陆于北宋初年。该沙土质干松,适宜棉花生长。棉花能捻线织布,至元代,已形成“家家纺纱,户户机声”。此布土经土纡,布长四丈三尺,布宽八寸三,故谓“大布”。该布产于雷沟沙,以“雷沟”

4、命名,故曰“雷沟大布”。该布柔软厚实,坚致细密,吸汗性强,又极具保暖性,堪称冬暖夏凉,深受百姓喜爱。雷沟大布以手工纺纱,旧式木机织造,采用天然植物染色,染织技艺精湛,用途广泛,曾热销海内外,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雷沟大布织染工艺已列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雷沟大布最初为土纺土织,俗称“杜经杜纡”。为人工剥籽,人力弹花,纺轮捻线,手摇纺纱,手工织布,初为手工穿梭,光绪年间改手穿为为拉梭。随着铁木机的诞生,工效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轻。旧时为每家农户“一朵棉花做到头”,后来有了专业分工,促进了雷沟大布的大发展。雷沟大布的区域范围,东至闸上,南至周庄 、散墩、白丰,西至岐山、

5、仓廪桥,北到王家埭、塘坊圩、张家埭、大圩埭,约20余平方公里。以后又辐射到沿江一带。同时,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形成很多布庄及染坊。 早期,雷沟地区民间纺织分散到家家户户,民国时期,私人办厂已有萌芽,形成了纺、织、染、销一条龙,解放后,雷沟地区先后成立了后塍、南沙、闸上等棉织社,后又发展为色织厂,袁家桥漂染厂等。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办起了村办纺织厂。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位于雷沟河边的金陵纺织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集体传承人。传承代表人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20多岁进纺织厂,极其熟悉雷沟大布的纺织工艺。2010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投入资金,成立了这个“雷沟大布”陈列馆,同时,借助上海世

6、博会的东风,向全世界展示雷沟大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公司还积极申报“雷沟大布”商标,借助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无形资产打响企业的品牌。 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工作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日前,张家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项目保护传承研讨会暨民文协会理事会议在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举行,金陵纺织女工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高度的责任感,光荣地接下了“雷沟大布”的传承棒。 我们还了解到,原来金港镇“雷沟大布”在明末清初就有很大的名气,乾隆年间出口东南亚各国,是京城的贡品,其优点为坚韧耐用,穿着舒服,保暖性强,在纺织方面有着较高技艺,是典型的传统手工纺染织技艺项目。

7、目前,金港镇已将“雷沟大布”成功申报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有相应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经过论证,现“雷沟大布”由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集体负责传承,而金陵纺织女工成为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 接到这样值得骄傲的任务,张家港市金陵纺织公司尽快投入资金筹建“雷沟大布”陈列馆,着手申办“雷沟大布”商标,借助“非遗”无形资产打好企业品牌,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金港镇下一步将深入民间挖掘研究“雷沟大布”的历史、产地和整个生产流程,为成功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准备工作。成立班子,考察南通纺织博物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展览馆等知名展馆,

8、注册商标“雷沟大布”,会同金港镇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收集和雷沟大布有关的资料及原始纺织工具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雷沟大布陈列馆”正式开放。 我们这次也很荣幸的参观了“雷沟大布”陈列馆,看到了一些即将消失的珍贵遗产,我们真的感慨万千,陈列馆布置得朴素典雅,从雷沟大布的由来、形成到发展分布,从工艺设备、品种用途再到传承利用,馆内以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完整的阐述;如今已很难见到的纺车、戽车、织机、染纱绞棒等各种传统纺纱织布工具在陈列馆内诉说着往事蹁跹,极具文化韵味。展示雷沟大布百年风采一边积极筹建陈列馆、周密布馆,一边金陵纺织又想方设法要尽快地让当今世人更多地知晓雷

9、沟大布。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金陵纺织全力出击,意欲进驻世博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雷沟大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方努力,最终金陵纺织争取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 5月8日至14日,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馆张家港主题周活动期间,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的现场纺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作为雷沟大布织染工艺的传承者,金陵纺织事先还准备了500份用雷沟大布制作的小礼包,精巧的纺织工艺、精心的包装,500份礼包受到了中外游客的热烈追捧。 “借世博会展示雷沟大布的魅力,这能最快最广泛地推广雷沟大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世博会上雷沟大布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接好传承棒,将雷沟大布

10、发扬光大。”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表示。 公司负责人表示“雷沟大布由我公司集体负责传承,公司的纺织女工则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我们计划将织雷沟大布纳入公司纺织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范畴,进行普及和推广;另外,我们计划利用馆内现有的实物资源,邀请雷沟大布纺织能手在陈列馆内进行现场织布展示,让外来参观者耳濡目染这项传统技艺,也计划作为对当地青少年的一项传统教育,让他们通过观看和学习雷沟大布的生产流程,再次感受传统纺织文化的魅力。”公司负责人介绍,在金陵纺织,雷沟大布及织染技艺,将成为一种“活”的文化,在企业、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参观完雷沟大布陈列馆,有的同学不禁感慨陈列馆内的巧妙排列,使他们如同做了一次时光穿梭之旅,回到百年前感受“家家机声,户户纺纱”的盛况。也有同学表示参观完陈列馆后,更加体会到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自己的心力。 通过此次参观雷沟大布的活动,每位同学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也不应忘记对老一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