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三年规划-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2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296856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三年规划-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2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三年规划-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2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三年规划-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三年规划-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三年规划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8年5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7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监管执法、风险预警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中的支撑作用,实现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深度利用,依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和湖北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在总结分析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为20182020年湖北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广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已

2、取得的工作成效。近年来,全省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结合监管工作实际,以需求为主导,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引导企业提升生产安全信息化水平,促进了安全生产信息化保障能力提升。1.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省安监局与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同)、省安委会成员单位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网络互联互通。省安监局与市、县安监局依托运营商建成了MPLS-VPN专网,承载视频会议和公文传输等系统应用。各级安监部门与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隐患信息上报、行政许可事项申报和各类公众服务。2.信息基础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省安监局建设了300余平方米的中心机房,配备了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设

3、备。依托湖北“楚天云”平台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保障,省安监局与“楚天云”通过100M专线互联互通,满足互联网、政务外网和安监专网各类应用访问。3.安全监管业务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按照“需求主导、急用先行”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不断推动业务系统建设应用。地下矿山全部按照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进行了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普遍应用了工业控制系统,安装了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装置;建成了覆盖全省市、县和部分功能区安监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标准化数字化(两化)管理体系建设应用,基本实现了监管对象全覆盖;启动了应急预案报备和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不断探索平台在实战中的功能应用;建成了远程教育和网

4、上考试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考试的时空限制,实现全省安全教育培训考试信息化管理。4.公众服务能力和政务公开水平全面提升。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建设了政府网站,通过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网上办事入口,初步实现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标准、安全生产专家、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项目申报、安全生产资质证件查询等网上信息服务。此外,省安监局还开设了政务微博、微信,实现了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预警发布、公众参与互动等公众信息服务。(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作机制不健全。各级安监部门没有专职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和专职信息化工作人员,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组织领导,导致统筹、协调、推

5、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太弱。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主动性不高,普遍认为有无信息化技术支撑不会影响日常业务工作,应用信息化工具的积极性不强。二是顶层设计滞后。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处于“各自为政”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信息资源缺乏统一规划,数据定义、分类不统一,数据交换机制缺乏,系统开放性弱,导致应用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联通,“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信息系统分散,功能重复,使用繁琐。各级安监部门开发了大量业务系统,每个系统需要监管人员和企业注册一个用户,办理不同业务必须登录不同的系统,需要记录大量的网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操作使用繁琐。不同的系统具有相同的功能

6、,如:行政许可、隐患排查、标准化评审、应急预案报备、危化品登记等系统,都需要用户填报基础信息,上报重复信息,增加了用户工作量。四是安全监管业务与信息化技术融合不够,信息化支撑作用不明显。对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能力、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等业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对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等核心业务缺乏全过程、系统性、一体化的信息化管控手段。如:对监管执法检查范围、频次、处罚等缺乏智能分析;对监管对象缺乏从准入、监管、执法、处罚、信用评级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线监管技术和监控手段严重缺乏,重大危险源、高风险点的情况不能及

7、时掌握;隐患排查等系统的信息没有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获取,完全由企业自行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较差,难以反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真实状况。五是数据思维不强,缺乏大数据决策分析支撑。在日常监管和工作决策中缺乏“以数据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的思想,对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等特征分析不够。比如,无法根据企业上报的隐患数据识别出重复性隐患,预测重复性隐患的发生规律,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无法通过分析事故与安全风险的关联性,提示企业、监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风险;无法通过接入全国时段性、行业性和区域性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全省事故趋势预判,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等。六是资金投入不足,保障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

8、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与维护经费尚未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各级监管部门缺少既懂安监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系统建成后运维管理跟不上。(三)面临的形势。今后三年,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与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方法。二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和数据服务持续走向深入。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有效激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产能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落

9、实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在看到机遇的同时,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薄弱,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二是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融合,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方式上有待深入探索;三是资金投入、系统建设维护与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

10、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安全生产水平的大力提升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防范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持续发展。紧密结合机构改革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全省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协调与持续发展。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强化标准意识,坚持项目实施与标准规范建设协调共进,以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共享为原则要求,依法依规加强信息对外开放。夯实基础,创新示范。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瞄准监管业务痛点难点,发挥我省教育科研优势,创新突破、示范推进。边建边用,以用促建。同步开展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在应用中对建设成果持续完善改

11、进,注重实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确保信息系统操作简单、好用管用。借鉴先进,急用先行。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速度,积极借鉴其他省市和相关部门先进成熟的技术产品,尽快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流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考核,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成果有效应用。(三)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省各级安监部门信息网络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信息基础环境更加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大数据支撑更加有力,安全监管应用服务更加全面,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对接更加紧密,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更加有效,“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的全省安

12、全生产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值1省级“安监云”覆盖率100%2省级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100%3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共享率90%4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系统对接率100%5主要监管执法业务信息化率90%6高危企业风险预警防控系统覆盖率90%7市级安监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建立率100%三、主要任务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要求,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采用“五层两体系”的总体技术架构,“五层”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和综合展现层;“两体系”为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根据总体技术框架,结合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职

13、能调整,形成2018-2020年期间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一)夯实信息基础环境。1.基础网络。推动尚未实现政务网络覆盖的安监部门接入本级政务外网平台,实现与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等相关单位的网络连通。提升省、市、县三级安监专网承载能力,满足各类信息化系统需求。通过互联网建立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队伍的网络联接,打通网络最后“一公里”。2.信息化装备。补充完善各级安监机构办公信息化设备,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提升监管执法专业装备在现场监管执法中的辅助作用,为各级安监部门配备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等移动装备,提升执法装备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二)整合全省安全

14、生产数据。1.规划信息资源。加强应急管理信息资源和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普查,深入梳理业务流程背后的各类数据资源,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发布全省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目录。2.建设数据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建设全省数据资源中心和应急管理资源数据库,集中管理全省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数据,实现数据可信任和有效利用,为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3.数据共享交换。加强安全生产数据的共享开放,推进全省安全生产数据资源中心与相关部门进行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三)构建基础服务平台。1.省级“安监云”平台。充分利用“楚天云”平台基础环境,

15、建设“安监云”服务平台,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共性基础资源集约共享和高效利用,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支撑。综合利用各地区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集约搭建和使用机房、数据中心(或节点、备份中心)、视频会议室、应急指挥场所等信息化物理基础支撑环境。2.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各类安全监管应用系统的整合,形成对内管理与对外服务的“一站式”集成环境,逐步实现全省安监业务高度整合、用户权限统一管理、移动应用安全便捷。预留与应急管理相关各职能部门系统接口,实现资源共享,分类应用。重点突出技术架构和组件工具的统一性和兼容开放性,实现应用管控一体化,提供全面的应用支

16、撑服务,便于各类业务应用持续叠加,不断丰富和拓展平台功能。(四)推进安全生产应用体系建设。1.安全生产监管类应用系统。加强安全监管、宣教培训、应急救援、行政管理等类别应用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推进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监管,为各级安监部门、安委会成员单位提供便捷的信息化监管手段和服务,提升监管工作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水平。2.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类应用系统。利用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建设投诉举报、信息公开、网上办事、警示教育、政府网站群等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3.安全生产决策分析类应用系统。深化安全生产监

17、管数据、企业安全监测数据、安全隐患数据、事故历史数据和社会舆情数据等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按照各类监管人员需要的监管维度,用各种主题算法对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辅助开展企业和区域事故趋势分析、安全风险分析、措施预案制定,提高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防灾救灾能力。4.应急管理类应用系统。完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应急救援指挥、预案管理及评估、应急辅助决策、应急培训演练等功能。结合应急管理职能,从应急指挥及现场处置能力、救援力量及核心救援能力、基层基础应急能力、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应急综合管理能力等五个综合指标,规划多灾种综合应急管理平台体系建设。(五)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改造升级。1.企业安全

18、生产信息化。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力推动企业使用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企业端可配置系统,构建本单位安全管理平台,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重点推动企业“五高”风险(高风险设备、工艺、物品、场所、岗位)管控信息化体系建设和“三位一体”安全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工作;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购买和使用信息化服务,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2.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推广使用。利用集中培训、多媒体课件、远程答疑等形式,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培训和使用指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数据的采集与报送,注重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的更新。加

19、强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的监督巡查,提高与企业联网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与安全测评。(六)完善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建设。统筹信息安全和业务应用,按照“统一策略、统一服务、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原则,建立信息安全与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数据资源保护,保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围绕“人员、管理、技术”信息安全三要素,按照“分区分域、分级管理”理念,建立“云、网、端”三位一体的安全防御架构。建立安全生产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完善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模式,持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省安监局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构建完整的信息安

20、全保障体系,重点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共享安全和终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采用通报机制进行信息安全通报。明确企业信息联网职责,从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备份恢复等方面做好技术防护。2.系统运维保障体系。省安监局按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标准,建立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组织机构、专业运维服务及运维保障制度。建立事件、变更、问题、配置和发布等专业服务的管理流程,制定运维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手册。市、县安监局结合地方实际,采取自建、政府统建、服务外包等方式,建立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七)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依据应急管理部和省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建设,由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业务

21、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六个部分构成。1.总体标准。总体标准包括标准化指南、基本术语、总体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以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所需的总体性、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规范,是标准体系中其它标准制定并互相关联、互相协调、互相适应的基础。2.信息资源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包括对安全生产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定义、分类、组织、采集、质量控制等标准与规范,是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核心内容。主要依据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安全生产信息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制定统一管理方法,从而使各级业务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安全生产业务中的基本数据达成一致理解。3.业务应用标准。梳

22、理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全对象的业务构成,明确对象主体及其业务内容,界定业务边界及业务间关系,分析业务主体、客体及其时空特性,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业务架构。全面梳理安全管理业务类型及流程,创新业务管理机制,形成统一、可兼容的标准化业务流程。通过对政务主体、市场主体等对象的业务流程分析,细化包括填报数据、时点数据、状态数据等各类业务数据,为合规性判定、责任归集提供相关性验证。4.应用支撑标准。应用支撑标准适用于安全生产信息化所有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统一的信息交换渠道、数据库平台、GIS平台、PaaS平台等,使业务应用系统能够在统一的支撑环境中运行,在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框架中

23、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5.基础设施标准。基础设施标准包括机房设计、IaaS云平台、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及应用软件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主要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范,为应用系统、数据库(数据中心)等建设提供安全、规范的运行环境,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等提供基础性服务。6.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主要由项目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共享交换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组成,贯穿整个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共享交换、运行维护、档案等各方面管理工作 进行规范。四、重点工程(一)省级安全生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政企

24、互联的安全生产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库集群、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源服务、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对全省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掌控、归口管理、业务应用和封装共享,实现安全生产结构化和非结构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和服务,形成覆盖全省(省、市、县三级)、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仓库,满足信息共享、服务支撑和业务分析应用等需求。(二)省级“安监云”平台建设工程。依托“楚天云”和大型运营商基础设施,搭建省级“安监云”平台,承载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备份和挖掘利用等服务。完善省、市、县三级安监网络,形成全省“一张网”,与国

25、家“安监云”全面对接。建设灾备中心,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面向企业、各级安监部门、安委会成员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对全省用户集中分类管理,满足“一站式”登录、多重服务、分权限应用。开展系统整合与升级改造,完善监管业务系统功能,实现数据管理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各类移动应用功能的集成整合。(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设覆盖安全生产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的监管信息系统,包括行政许可、备案登记、隐患排查治理、监管执法、事故统计与分析、标准化创建

26、管理、技术服务机构监管、非煤矿山监管、危险化学品监管、烟花爆竹监管、冶金机械等八项行业监管、综合监管、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目标考核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安委办工作管理等各类监管业务系统,逐步实现监管业务工作全面信息化。(五)安全生产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完善全省安全生产公共服务应用平台,包括新闻宣传数字传播系统、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安全生产举报综合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官方网站、12350热线等媒介,依托各种多媒体应用服务,为各级安监机构和企业在线提供安全生产政策信息、法律法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以及警示教育等服务。(六)安全生产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决策分析系统,以安全生

27、产大数据建模设计和可视化展现为研究方向,通过运用大数据思维、技术、工具深入挖掘安全生产数据价值。整合政府与企业数据、舆情数据,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各类安全生产分析模型,提高政府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七)安全生产在线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基于“五高”风险辨识分级为基础的安全生产在线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五高”风险分级评估,对“五高”风险实施有效在线监测。分类制定“五高”风险的信息采集、上报、交换共享等流程,规范风险信息标准,建立“五高”信息数据管理体系,研究构建各类“五高”风险模型、企业和区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风险识别、隐患排查、风险预警

28、和应急处置等功能。试点“五高”风险分级管控,创新线下执法和线上巡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八)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考核系统建设工程。利用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创新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考核手段,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远程教育、考核等系统,为各级安监部门提供安全生产在线培训和考核服务。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和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九)安全生产应急协调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完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突出协调指挥能力建设,形成以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为核心、省级救援基地(队伍)为节点,连接市、县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基于省级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提供应急信息网络直

29、报与共享服务、应急“一张图”构建与共享服务、应急协同服务、事故情景构建与协同演练服务、应急能力评估与分析评价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服务。(十)应急指挥调度会商系统建设工程。结合应急救援协调指挥需要,建设省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平台,与各分中心互联互通。建设覆盖省、市、县、乡镇四级安监机构和重点企业的调度会商系统。对全省现有会商系统开展高清化和标准化升级,提升网络带宽和设备稳定性。建设云视频管理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入移动客户端,与调度会商系统无缝对接。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实行“三统一”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研究建立安全生产

30、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充分发挥省安监局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引领作用,加大引导市县安监部门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协调有序开展信息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制定等工作,解决项目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二)落实建设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安监部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责任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督办制度,强化责任追究,细化考核指标,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公布各地安全生产信息规划目标、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并纳入年度考核。(三)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各级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列入基础建设项目,把运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严格财经纪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强化项目验收测评,加强廉政风险评估和管控,确保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双丰收。(四)加快规划实施。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就规划提出的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进行分解落实。加快启动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并促进规划的全面实施。(五)重视技能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和多方渠道,加强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系统与技术装备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安监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素养。研究将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纳入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