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一点反思(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一点反思(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对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一点反思者腊中学 王翠花 摘要:中,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在语文中,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带动整个过程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任务;反之,则可能陷入“鸦雀无声”的窘迫状态,使无法进行。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成了当今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课堂提问、反思随着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语文教师也在潜心摸索,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程的能力各不相同,致使钻研出的各种
2、“推陈出新”的绝招令人眩目,往往是刚跨出“泥潭”又走向误区,这误解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带来了错误的导向,所以,我提出来以供大家商讨,力争能给语文教学带来好的收益,也力争能在新形势、新挑战面前有新的思路。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提问在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进行师生有效互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教师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考它运用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需要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问题数量过多。由过去的“满堂讲”变成了“满堂问”。问题过于简单,对学生缺乏挑战性
3、。以去年的我校教学竞赛为例,一堂课上教师大约问40到60个问题,平均一天问了400个问题!对8个高中社会研究课教师的观察表明,每节课每位教师平均问80个问题。 2、总选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相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十分普遍,例如,数学老师趋向于点男生而少点女生,特别是在高年级,而语言老师则趋向于多点女生而少点男生。研究表明,教师的偏见会使学生装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3、 不注意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正在回答问题,而教师却将目光转向窗外或看其他学生的小动作。4、不让学生完成回答或自己回答问题。时常见到教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
4、己完成回答或不试图启发其它学生回答而加入个人评价。这两种行为都是十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恰当和粗鲁的教师偏好。5、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地重复问题和回答,教师老重复问题实际上是低估了学生听的能力,老是担心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清楚。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课堂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式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情境,当我们在抱怨课堂的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时,有没有注意到教师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不恰当行为及其带来的影响,有没有想过去纠正它们?由于提问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在大谈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关注提问的方式和技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精心设计卓
5、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来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呢? 一、切合实际,面向全体。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1、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
6、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2、注意提问的收束与开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热闹的捕鱼场,每个学生都能借助教师发下的渔具与捕鱼的方法捕获水中的鱼儿。捕鱼数量的多少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确保人人能捕到鱼则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提问要能做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说在“教方法,发渔具”时要收,收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放,为
7、了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走两个极端,一是问题空间太小,教师紧紧拽着学生的思维走,直到走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便算大功告成;一是问题空间过大,学生如迷途的羔羊,四处乱撞、处处碰壁。收而不放的课堂是死板的,放而不收或无法收束的课堂是混乱的,好的课堂应该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提问亦然。二、明确目的,综观全局。1、注意提问的严谨与连贯。好的课堂讲究前后照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不同的教材应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
8、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甚至听课教师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简直越听越糊涂。因此,要想使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首先教师本身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有效的。2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层次。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教材内容的逻辑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如钟林教师讲变色龙一课,教师提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答:善变。接着问: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回答:一是变得快,一瞬间对狗的态度变了5次;二是变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逻辑。教师接着问: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呢?见风使舵
9、,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最后教师提出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一形象?经过短暂讨论,学生回答出左右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锋芒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且也指向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种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三、点拨提问,激起共鸣。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那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我校杨思勇老师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与“遗”字
10、的含义,他没有直接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释解,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巧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义,曲折生姿”的功效。四、浅问,化难为易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
11、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深越好呢?当然不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如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发人深
12、省的散文,文中写到的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思考,却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老师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干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
13、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总之,语文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主编 郑国民 阎苹 刘永康 陈元晖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主编 严育洪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新课程怎样教()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主编 吴效锋 , 辽宁大学出版社4、优秀教师站好三尺讲台的101个“细节” 主编 高飞 李广顺,吉林大学出版社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