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共1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29195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共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共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1.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称为克拉克值。元素在宇宙体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之为丰度。丰度通常用重量百分数(%),PPM(百万分之一)或g/t表示。2. 富集矿物:指所研究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它在岩石总体平均含量的那种矿物。3. 载体矿物: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的主要量分布于其中的那种矿物。4. 浓集系数 =工业利用的最低品位/克拉克值。为某元素在矿床中可工业利用的最低品位与其克拉克值之比。5.球粒陨石:是石陨石的一种。(约占陨石的84%):含有球体,具有球粒构造,球粒一般为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基质由镍铁、陨硫铁、斜长石、橄榄石、辉石组成。划分为:

2、E群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比较稀少;O群普通球粒陨石: H亚群高铁群,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损石;L亚群低铁群,橄榄紫苏辉石球粒陨石; LL亚群低铁低金属亚群;C群碳质球粒陨石,含有碳的有机化合物和含水硅酸盐,如烷烃、芳烃、烯烃、氨基酸、卤化物、硫代化合物等。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重要信息。分型、型和型。 型其非挥发性组成代表了太阳系星云的非挥发性元素丰度。6.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反映地质体中某元素的浓集程度。1.陨石在地化研究中的意义:(一)陨石的成分是研究和推测太阳系及地球系统元素成分的重要依据:(1)用来估计地球整体的平均化学成分。陨石类比法,即用各种陨石的平均成分或

3、用球粒陨石成分来代表地球的平均化学成分。地球模型和陨石类比法来代表地球的平均化学成分,其中地壳占质量的1%,地幔31.4%,地核67.6%,然后用球粒陨石的镍铁相的平均成分加5.3%的陨硫铁可以代表地核的成分,球粒陨石的硅酸盐相平均成分代表地壳和地幔的成分,用质量加权法计算地球的平均化学成分。(2)I型碳质球粒陨石其挥发性组成代表了太阳系中非挥发性元素的化学成分。(二)陨石的类型和成分是用来确定地球内部具层圈结构的重要依据:由于陨石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陨石石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因而科学家设想陨石是来自某种曾经分异成一个富含金属的核和一个硅酸盐外壳的行星体,这种行星经破裂后就成为各种陨石,其中

4、铁陨石来自核部,石铁陨石来自金属核和硅酸盐幔的界面,而石陨石则来自富硅酸盐的幔区。这种设想成为推测地球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重要依据之一。(三)碳质球粒陨石的有机化合物成分是研究地球早期生命系统的化学演化及来源的重要依据和信息,在碳质球粒陨石中已发现有机化合物60多种。有人认为地球早期生命系统的化学演化不一定来源于行星的大气,而有可能来自太阳星云凝聚时已合成的有机质。2比较太阳系、地球、地壳主要化学元素丰度特征的异同点,说明自然界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和决定自然体系中元素丰度的最基本因素:(1)特征的异同:太阳系:HHeONCSiMgS地球;FeOMgSiNiSCaAlCaNa地壳:OSiAlFeC

5、aNaKMgTiH硅酸盐在地球表层富集,较难熔的镁铁硅酸盐和金属铁下沉。(2)自然界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个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指数下降;在Z45之后丰度值又相近。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同位素丰度大于奇数者(中子数、质量数同)奥多-哈根斯法则;四倍原则:如O(A=16),质子数为4的倍数Li、P、B丰度很低,为亏损元素(核子结合能低,形成后易分解)Fe和O过量(核子结合能最高,核子稳定)原子序数(质子数或中子数)是“幻数”的元素丰度高(氦、氧、钙等:2、8、14、20、2850、82、126)(3)决定自然体系中元素丰度的最基本因素:与原子结构有关具有最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分布最广,当中子数和质子

6、数比例适当时核最稳定。如在原子序数20的轻核中,中子质子等于一是,核最稳定,由此可以说明O、Mg、Si、Ca的丰度较大的原因;随原子序数增大,核内质子间的斥力大于核力,核子的结合能降低,原子核就趋于不稳定,所以元素同位素的丰度就要降低;偶数元素或同位素的原子核内,核子倾向成对,他们自旋力矩相等,而方向相反,量力力学证明:这种核的稳定性最大,因而这种元素或同位素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中子数等于幻数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中的壳层为核子所充满,形成最为稳定的原子核,因而具有高的丰度。与元素起源、形成过程及元素形成后的化学分异有关。在恒星的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有质子参加的热核反应,这使Li、Be、B迅速的转变

7、为4He的同位素,因此,Li、Be、B丰度明显偏低就同他们在恒星热核反应过程中被消耗的历史有关;在内行星和陨石物质中气态元素(H、He等)的丰度极大的低于太阳系中各该元素的丰度,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为这些元素在行星和陨石母体形成或存在过程中逃逸到宇宙空间所致。3.元素克拉克值的意义:(1)元素克拉克值确定着地壳作为一个物理化学体系的总特征以及地壳中各种地球化学过程的总背景;它为地球化学提供了衡量元素集中分散及其程度的标尺;是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支配着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2)研究地壳的化学成分可以用来推测地球内部成分,用来与其它星球比较. (3)克拉克值是影响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重要因

8、素:1)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形成独立矿物,并可富集成矿:例如:Na、K、Rb、Cs四元素中,Na、K丰度大可以成矿;Rb、Cs则不能。2)克拉克值高的元素形成矿物种类也多:例如:O、Si、Al、Fe元素的矿物种类非常多;而克拉克值低的元素形成矿物种类也少,例如: Li、Re、Hf等不形成独立矿物。所以,自然界仅3000种矿物,而实验室可有数十万种化合物。N(独立矿物数)=200 4K原子克拉克值;(4)生物体内,克拉克值高的元素丰度大(Si例外),克拉克值小的 元素丰度也小,甚至有害。(5)克拉克值是确定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和地球化学省的背景值。地球化学省:地壳上某元素含量明显偏高的地段。浓度克拉克

9、值=某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反映地质体中某元素的浓集程度。浓度克拉克值1元素富集;浓集系数 =工业利用的最低品位/克拉克值(6)根据元素对比值确定矿化类型:克拉克值之比: Th/U 3.3-3.5; Th/U 2 铀矿化;2.5 Th/u 4 铀和钍矿化;Th/u 5 钍矿化(7)利用克拉克值估算矿产资源的储量1)Au的克拉克值 3.5 PPb, 地壳质量241018吨;2)地壳中Au为241018 3.510-9吨 = 84 109吨;3)陆地质量为地壳的62.9%,则陆地Au为8410962.9% =53109吨4)美国占世界陆地的1/17.3,所以美国陆地的Au为53109

10、 17.3 =3.064 109吨5)陆壳平均深36.5KM,人类可采矿深 1KM,所以美国1KM深陆地的Au为3.064109 36.5=84 106吨; 专家预计美国可回收Au资源为8.6 103 吨;6)目前,美国已探明Au储量为R=2098吨,美国Au资源 潜力和储量之比为F=8.61032098 =4.1;说明尚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第二章 1.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1)定义:指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及阳离子在自然体系中有选择地与某阴离子化合的倾向性。2)亲和性包括: 亲氧性(亲石性) -阳离子和氧结合成离子键为主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的性质。亲氧元素离子最外层具有S2P6惰性气体型的8电子结构,

11、电负性小,多为顺磁性,氧化物生成热FeO的生成热,集中分布于岩石圈;与氧亲和力强。亲氧元素主要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稀有元素等-Li 、Na 、K 、Rb 、Cs 、Mg 、Ca 、Sr 、Ba 、Al 、Zr 、Hf 、Nb 、Ta 、REE等。亲氧元素主要熔于硅酸盐熔体;亲硫性(亲铜性) -阳离子和硫结合成共价键为主的硫化物和硫盐的性质。亲硫元素其离子最外层具有S2P6d10的铜型18电子结构,具较大的电负性和离子半径、较低的电价;多为逆磁性,氧化物生成热 阳离子-阳离子高价态; 地幔:阴离子 阳离子-阳离子低价态;整个地球: 阴离子1为岩浆热液成因矿床;(wCo/wNi) 0.

12、001 mm,有特定化学性质,用肉眼或显微镜可见,可用物理方法分离出单矿物的赋存形式。2)类质同象形式-特点是进入晶格,构成结构混入物.如要分离须破坏矿物的晶格。3)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形式-直径离子键分子键;半径:半径越大,外电子易失,溶解于水的能力越大;电价:电价越高越难溶。阳离子:一价-NaCl 、K2SO4、(NH4)+ 易溶 二价-CaSO4 、BaSO4三价-Al3+、Fe3+四价-Si4+、Ti4+、Zr4+、Hf4+ 难溶 阴离子:一价-Cl - 、HO- 、(NO3) -易溶 二价-(SO4) 2- 、(CO3) 2-三价-(PO4) 3-;四价-(SiO4)4- 难溶(2)元

13、素的存在形式;(3)溶液中组分的类型和浓度;(4)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等,如温度,PH、EH值的变化。2.介质pH值对元素迁移的控制规律:(1)介质pH值控制金属离子的溶解迁移:pH7,碱性条件下相反;但Se+6、Mo+6、V+5、As+5呈高价离子迁移;两性元素在强酸强碱下溶解迁移,在正常水体PH=4-9内难溶(2)介质的pH控制氢氧化物从溶液中的沉淀,如Mn(OH)2 pH=9.0;Mg(OH)2 pH=10.5;KOH pH11;NaOH与氢氧化物溶度积的小大:Hg2+Ni2+Cu2+Zn2+Fe2+ Pb2+Co2+Cd2+ Mn2+ 偏碱性的元素有可能在较高的PH范围迁移。(3)同一元

14、素不同价态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值不同:例如:Fe(OH)3 pH=2.48; Fe(OH)2 pH=5.5(4)弱电解质CO2、H2S等在不同pH的水中溶解形式不同.例如:CO2在水中溶解形式有HCO3-、CO3-、H2CO3等(5)溶液pH变化时,对不同性质组份的溶解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当pH由小大时,有三种情况溶解度减少:Fe (OH)3,Fe(OH)2,CaCO3(碱性物质)溶解度增大:SiO2(酸性物质)溶解度开始变小而后增大:A12O3两性物质(pH=4-10时几乎不溶)(6)介质pH值的变化控制所有包括H+及OH-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电离反应、复分解反应、水解、中和及络合反应)3.

15、Eh对元素迁移的控制:介质(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对变价元素的共生组合起决定作用: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是体系中总体的电位Eh,如果某些离子与该体系电位不符,则必然要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凡是高于此值的价离子自发地还原;而低于此值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低价离子自发地氧化。 例如:Fe2+、Mn2+在内生作用中是共生元素,还原状态时都是二价。 a.酸性介质:I。当环境的Eh介质的Eh0.771ev时,式可以反应,式不能进行反应,则 Fe3+沉淀与Mn2+共存。实际上,在酸性介质中,即pH=1_7时,氧化的上限为1.16_ 0.82 ev(EH= 1.22 _ 0 .059 pH),小于1.28ev,达不

16、到 Mn4+的条件,所以酸性介质中只有Mn2+存在,而不可能有Mn4+存在。b.碱性介质pH7时,可以出现Mn4+O2沉淀:Fe(OH)2+OH-Fe(OH)3+e Eho= -0.56 Mn (OH)2+2(OH ) ;Mn 4+ O2+2H2O+2 e ;Eho= -0.05所以,任何时候都见不到Fe(OH)2与MnO2共生4.判断能否共存:Fe2+与Cu2+(1)a.酸性介质:Cu=Cu2+2e- Eho=0.337eV; Cu+=Cu2+e- Eho=0.167eV-Fe3+3H2O=Fe(OH)3+3H+3e- Eho=0.98eV-; Fe=Fe2+ +2e- Eho=-0.44e

17、V; Fe2+=Fe3+e- Eho=0.771eV.当环境的Eh介质的Eh0.167eV时,式可以反应,式不能进行反应,Fe3+与Pb2+共存。.当环境的Eh0.771eV时,皆可反应,则Cu2+,Fe3+共存。b.碱性介质:Cu2O+2(OH)-+H2O=2Cu(OH)2+2e-Eho=-0.08eV;2Cu+2OH-=Cu2O+H2O+2e- Eho=-0.36eV Fe(OH)2+OH-=Fe(OH)3+e-Eho=-0.55eV;Fe+2OH-=Fe(OH)2+2e- Eho=-0.89eV;由于在碱性条件下,Eh最小时,PH=14,Eh=1.22-0.059,PH=0.39eV,上

18、面两式皆可反应,则Cu(OH)2与Fe(OH)3共存。Fe2+与Pb4+:酸性介质:Fe2+=Fe3+e-Eh=0.771ev.Pb2+2H2O=PbO2+4H+2e-Eh=1.45ev.a、当环境的EhEh, EhEh.即:25克共存的Fe2+.Pb2+ .b、EhEh介Eh时,式反应式不反应。即,Fe3+与Pb2+共存。实际上,在酸性介质中PH=1-7时,氧化上限为1.16-0.82ev(Eh=1.22-0.59PH)。小于1.45ev达不到Pb4+反应的条件,故酸性介质中只Pb2+存在,而不会有Pb4+存在。碱性介质:Fe(OH)2+OH-=Fe(OH)3+e- Eh=-0.55ev.

19、PbO+2(OH)-= PbO2+H2O+2e- Eh=0.248ev.由于碱性介质中Eh最小时,PH=1.22-0.59PH=0.39ev。上面式都向右移动,则Fe(OH)3与PbO2共存,任何时候都见不到Fe(OH)2与PbO2共存Fe2+与Co3+:a.酸性介质:Fe3+3H2O=Fe(OH)3+3H+3e- Eho=0.98eV-; Fe=Fe2+ +2e- Eho=-0.44eV; Fe2+=Fe3+e- Eho=0.771eV; Co2+=Co3+e- Eho=1.82eV;.当环境的Eh介质的Eh0.167eV时,式可以反应,式不能进行反应,Fe3+与Co2+共存。实际上,在酸性

20、介质中,即PH=1-7时,氧化的上限为1.16-0.82(Eh=1.22-0.059PH),小于1.28,达不到Co3+的条件,所以酸性介质中只有Co2+存在,而不可能有Co3+。b.碱性介质:Fe(OH)2+OH-=Fe(OH)3+e- Eho=-0.55eV;Fe+2OH-=Fe(OH)2+2e- Eho=-0.89eV;Co(OH)2+OH-=Co(OH)3+e- Eho=0.17eV在碱性介质中,Eh最小时,Eh=1.22-0.059PH=0.39eV, 皆可反应,则Fe(OH)3与Co(OH)3共存,即任何时候都见不到Fe(OH)2和Co(OH)3共生。第四章1.微迹元素:热力学角度

21、定义:在地质体或相中,浓度低到使其行为服从稀溶液亨利定律作用范围的元素.由于难以界定元素服从稀溶液亨利定律作用的范围,故人们习惯上把所研究体系中含量小于0.1重量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O、Si、Al、Fe、Ca、Na、K、Mg、Ti组成地壳和地幔质量的99%,其余80余种相对可称为微量元素。2.大离子亲石元素(LIL):指离子半径大、电价低的亲石活动性元素,例如:K、Rb 、Cs 、Sr、Ba、Tl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半径越大,越在地壳表层富集;在岩浆结晶时也越晚期进入矿物相,富集于晚期矿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易溶解于流体相,被流体相携带迁移.3.高场强元素(HFS)指离子半径小、电价高的亲石非活

22、动性元素,即 Z/r 3的元素.例如:Nb、Ta、Zr、Hf、P、Y等.高场强元素由于高的离子电位,易形成岩浆副矿物,如锆石、磷灰石等独立相.高场强元素的活动性小:熔点高,难熔于熔体相;不溶于水,难被水溶解或携带迁移. 4.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在互不 相溶两平衡相(A相和B相)间的浓度比为一常数.两平衡相(A相和B相)的化学位相等:KA/BDi= XA i/ XBi式中: XA i:A相中溶质i的浓度; XBi:B相中溶质i的浓度; KD:能斯特分配系数(简单分配系数);5.复合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两种溶质(i、J)在两平衡相(A和B相)间的分配为一常数.(Ki.j

23、A/B= K(A/BDj)/ K(A/BDj);Ki.j:复合分配系数。KD:能斯特分配系数)6.总分配系数(D) :又称为岩石的分配系数,它是用来讨论微量元素在岩石(矿物集合体)和与之平衡的熔体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总分配系数(D)表示为: Di = KDi. X = KDiA/L . XiA + KDiB/L . XiB + 式中: XA 、XB .为岩石中的A 、B.相各自占的质量百分数; KDiA/L 、 KDiB/L.为A 、 B各相矿物和与之平衡的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 7.不相容元素(ICE):D小于1的元素, 随着结晶程度的增长而逐步在残余岩浆中富集.如Rb、Cs、Ba、Sr、Zr、Nb、Th、REE、P等8.相容元素(CE):D大于1的元素,倾向在矿物晶体中富集,并随这些矿物的晶出而逐步在残余岩浆中贫化.如Fe、Co、Ni、Cr、Mg等9.Eu 异常:Eu= EuEu* =EuN【(SmN+GdN)2 】反应Eu异常的程度,N为该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值,一般还原条件下Eu负异常。10.Ce 异常:Ce =CeCe*=CeN【(LaN+PrN)2】反应Ce异常的程度,N为该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值,一般氧化条件下Ce正异常。11.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丰度:把样品中某稀土元素丰度与标准对应的球粒陨石各元素丰度相除,所得值为该元素的(如Eu的:EuN= Eu样Eu球。目的: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