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项目安全评价常用资料(共6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项目安全评价常用资料(共62页).doc(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合成氨项目安全评价常用资料一、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344号)(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8)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通知
2、(安监管办字200139号文件)(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安监局联合下发的发改投资20031346号)(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12)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办字200548号)(1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1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1.3评价规范、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06)(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3)建筑抗震
3、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l04-2005)(5)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6)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J8785)(7)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3017-199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98)(10)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 2057195)(1
4、4)石油化工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04-1999)(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7)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1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1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21)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90)(2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24)高温作业
5、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89)(25)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26)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95)(27)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99)(2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3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版)(31)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3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查规程(33)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34)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设计规范(SY0007-1999)(35)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T20
6、660-2000)(36)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SHB-Z06-1999(37)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38)安全色(GB 289388)(39)安全标志(GB289496)(4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91(4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580385)(42)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 618696)(4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 22002)(44)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45)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SHJ4191)(46)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47)安全预评价导则(A
7、Q8002-2007)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自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暴雨、地质灾害、高气温及寒冷等不良气象条件。1.1 地震强烈的地震可能造成建(构)筑物和设备装置的破坏,同时造成反应设备、储存设备及管道中的甲烷、氢气、一氧化碳、氨等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进而引燃烧爆炸、中毒等灾害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1.2 雷击项目有许多充满易燃易爆介质的高大贮罐、塔、反应器、高空排气管和金属管道、电气线路、控制网络、设备及建、构筑物等,遭受雷击时,易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事故。1.3 洪水当雨量过大、引发山洪时,可能对生产产区造成一定威胁。1.4 高气温、低温危害在高气
8、温和烈日爆晒下,一些贮罐容器内的低沸点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易于挥发泄漏,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工作易出现失误。严寒气象条件有可能导致设备和管线破裂,并造成人员冻伤。1.5 不良地质条件不良地质条件易造成地表塌陷,影响地面建(构)筑物及生产设备安全。1.6 风的影响风对本工程投产运营过程中安全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事故情况下。系统所用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等大多为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泄漏后遇到明火源或者带压泄漏本身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有关易产生明火、高热、电火花等设施的布置,应在风向方面加以考虑。2主要物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和副产品主要为:甲
9、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氨、氧气、液氯、羰基镍等,它们大多属于易燃、易爆且有毒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易蒸发、易扩散、受热易膨胀性和腐蚀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窒息性,能对人体构成危害、对设备设施进行腐蚀、并且可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因而要注意防护。下面是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害特性:(1)甲烷危规号:21007分 子 式:CH4分 子 量:16.04。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 点:-182.5 。沸 点:-161.5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密度(空气=1):0.55。饱和蒸汽压:53.32 kPa(-168.8 )。溶
10、 解 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4.59 MPa。燃 烧 热:889.5 kJ/mol。最小引燃能量:0.28 mJ。燃 烧 性:易燃。火灾危险性分级:甲。闪 点:-188 。爆炸下限:5.3 %(体积比)。爆炸下限:15 %(体积比)。自燃温度:538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解)。稳 定 性:稳定。禁 忌 物:强氧化剂、氟、氯。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
11、冷却容器,将容器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可选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存储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接触限值:苏联 MAC:300 mg/m3; 美国TWA:ACGIH窒息性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甲烷浓度过高,能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 %时,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运动失调等。甚至因缺氧而窒
12、息、昏迷。紧急救护措施: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带安全防护眼镜。防 护 服:穿工作服。手 防 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其 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特别注意:发生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
13、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2)一氧化碳(CO)英文名称:carbon monoxide危规号:21005外观性状:无色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79(空气=1)沸 点:-191.4溶 解 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燃 烧 性:易燃闪 点:-50爆炸下限:12.5 %(体积比)爆炸上限:74.2 %(体积比)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稳 定 性:稳定禁 忌 物:强氧化剂、碱类。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14、、干粉。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储运注意事项: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侵入途径:吸入。急性毒性:LC50 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而进入血液循环。由于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约300倍,阻碍了氧的释放,造成组织持续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
15、力等症状,甚至出现短暂昏厥。脱离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即行好转,数小时后,症状多可消失。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烦燥,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时间不长。及时脱离有毒环境进行抢救,苏醒较快,12天内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后遗症。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昏迷持续数小时或数夜。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常并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吸入性肺炎、肺水肿等,严重者会因窒息死亡。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造成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比较多见,记忆力减退、无力等,心血管系统也会受到损害。救护措施:吸 入:迅
16、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防护措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应该做到:经常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维修煤气管道防止漏气;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过程要密封并有通风设施;在较危险的区域安装自动报警仪;凡进入危险区工作时须戴防毒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意外时自救、互救。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30mg/m3;美国ACGIH TLV-TWA 29mg/m3(25ppm)。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
17、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设佩戴隔离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防 护 服:穿防静电工作服手 防 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开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物。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
18、掉。也可用管路导至炉中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3)二氧化碳(CO2)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危规号:22019外观性状:无色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1.53(空气=1)沸 点:-78.5(升华)溶 解 性:微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燃 烧 性:不燃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稳 定 性:稳定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侵入途径:吸入。急性毒性:健康危害
19、: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缺氧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吸入人体几秒钟即使人昏迷,瞳孔放大,大小便失禁,呕吐等。严重时会出现窒息休克而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救护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8000mg/m3;美国ACGIH TLV-TWA 9000mg/m3(5000ppm)。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防护:一般不需要特
20、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防 护 服: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 防 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 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物。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4)氢气英文名称:hydrogen分子式:H2相对分子质量:2.01危规号:21001CAS号:133-74-01外观性状:无色无臭的气体燃 烧 性:易燃闪 点:无意义引燃温度:400 最小点火能
21、:0.019mJ爆炸下限:4.1 %爆炸上限:74.1 %相对密度(水=1):0.07(空气=1):0.07沸 点:-252.8 熔 点:-259.2 饱和蒸气压:13.33 kPa(-257.9 )燃 烧 热:241.0KJ/mol溶 解 性:不溶于水、不溶乙醇、乙醚。稳 定 性:稳定禁 忌 物:强氧化剂、卤素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22、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燃烧(分解)产物:水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要轻
23、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正常氧分压的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救护措施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 (mg/m3) 10工程控制: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呼吸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
24、护。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5)硫化氢(H2S) 英文名称: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H2S相对分子质量:34.08危规号:21007CAS号:7783-06-4外观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燃 烧 性:易燃闪 点:无意义引燃温度:260 最小点火能:0.077mJ爆炸下限:4.0 %爆炸上限:46.0 %相对密度(
25、水=1):无资料(空气=1):1.19沸 点:-60.4 熔 点:-85.5 饱和蒸气压:2026.5 kPa(25.5 )燃 烧 热:无资料溶 解 性:溶于水、乙醇稳 定 性:稳定禁 忌 物:强氧化剂、碱类危险特性:硫化氢属易燃剧毒液化气体,人的嗅觉阈为0.035mgm3,起初是臭鸡蛋味增强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mgm3时,浓度增高而臭鸡蛋味却减弱,以至不能察觉。与空气混合,当浓度在4.345.0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灭火
26、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储运注意事项:易燃有毒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毒理学资料LC50 618mg/m3(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有小气道损害。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随空气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能
27、很快被人体吸收。体内达到较高浓度时,首先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产生兴奋作用,然后转为抑制;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寞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以致死亡。轻度中毒者首先出现眼结膜刺激病状,接着是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激、流鼻涕及咽喉灼热感;当接触浓度为200300mgm3时,会发生中度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眼刺激症状强烈、流泪、眼刺痛,且有眼睑痉挛,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有角膜水肿的症兆;当接触浓度在700mgm3以上时,会发生重度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突出。出现
28、头晕、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燥,意识模糊,呕吐、腹泻,很快处于昏迷状态,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当接触浓度在1000mg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即在数秒钟后突然倒下,瞬间呼吸停止。救护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 (mg/m3) 10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
29、佩戴氧气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 防 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6)氨(NH3) 整个工艺过程中,氨的合成工段和冷冻工段有氨的存在。英文名称:ammonia危规号:23003外观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82(水=1)沸 点:-33.5溶 解 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燃 烧 性:易燃闪 点:无意义爆炸下限:15.7 %(体积比)爆炸上限:27.4 %(体积比)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
30、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产物:氧化氮、氨。稳 定 性:稳定禁 忌 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储运注意事项:易燃、腐蚀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等分开存放。罐存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
31、损。侵入途径:吸入。急性毒性:LD50 350mg/kg(大鼠经口)LC50 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氨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轻度中毒,眼、口有辣感、流泪、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及口腔、咽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重度中毒,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人体外露部分皮肤可出现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咳吐大量黄痰;肺水肿很快发生,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脉快而弱,体温升高,咳出血痰或大量粉红色泡沫痰,陷入休克昏迷。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救护措施:皮肤接触:立即
32、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 30mg/m3;美国ACGIH TLV-TWA 7mg/m3,STEL 24mg/m3;美国NIOSH-IDLH: +300 ppm R28;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隔离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
33、安全防护眼镜。防 护 服:穿防静电工作服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开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物。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7)氧气英文名称:oxygen危规号:22002外观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相对密度:(水=1) 1.14(183) (空气=1)
34、1.43沸 点:183.1溶 解 性:微溶于水、乙醇燃 烧 性:助燃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稳 定 性:稳定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侵入途径:
35、吸入。急性毒性: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衷弱综合症及慢性呼吸道炎症。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救护措施: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6、就医。防护措施:车间空气卫生标准: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 避免高浓度吸入。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8)液氯、氯气(Cl2)氯气的危险性类别属第2.3类有毒气体,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液氯在G
37、A 58 1993剧毒物品品名表中属A级无机剧毒物品。相对密度3 .214,熔点1020C,沸点34.5。易溶于水、碱液。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本身在空气中不燃,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乙炔、氨、燃料气、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Cl2:属级(高度危害)剧毒物质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主要从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呼吸和神经系统,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极高浓度时可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可造成灼伤或急性皮炎。(9)羰基镍本项目中主要是在一段转化
38、、二段转化和甲烷化中使用镍触媒,在低温时和开停车过程中镍触媒易生成羰基镍。纯净的羰基镍是无色液体, 气味淡薄。羰基镍极易燃, 遇空气能自燃, 当温度达到60时能发生爆炸性分解。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 0 3 4%( V)。羰基镍除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外, 可经皮肤吸收, 吸入后可致肺水肿,影响大脑及肺, 严重病例能发生惊厥, 丧失知觉和死亡。(10)氢氧化钠外观与性状:固碱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液碱一般为乳白色半透明液体。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剌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39、;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 出血和休克。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 ,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11)盐酸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31% 试剂级36%38%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危险性类别:第 8.1 类酸性腐蚀品。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哏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危险特性:能与一
40、些活泼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81013 UN 编号:1789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5,20 包装方法:聚氯乙烯桶或陶瓷坛,衬胶并加密封盖的专用槽车或贮罐。3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输送和处理的一些物料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燃烧、爆炸的性质;一些物料为有毒、腐蚀性或窒息性物料;工艺过程中的一些设备属高压容器;部分工艺操作属高温操作;部分泵及风机类设备会产生强噪声;各工段产生的混合气、中间产物及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燃烧爆炸;同时,在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多为大型设
41、备,对设备的维护、检修、日常巡查等属于高处作业,因此存在着高处坠落的危险;从生产过程的特点可知,其主要危害种类有爆炸与火灾、中毒、窒息等;次要危害种类有触电、机械伤害、噪声、烫伤及高处坠落等。3.1火灾爆炸危险根据防爆区域划分,合成氨装置内除一段炉划为非防爆区之外,其余均为防爆区。区域类别为 Class 1 Div.2 Group C,D 和 Class 1 Div.2 Group B,C,D3.1.1火灾爆炸类型及主要部位分析合成氨生产的物料(易燃易爆、有毒)和工艺条件决定其具有极大的固有危险性,事故统计表明,化工系统爆炸、中毒事故最集中的就是合成氨生产。合成氨生产中的化学爆炸可归成3类。一
42、是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气体物料一旦过氧(亦称透氧),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二是高温高压气体物料从设备管线泄漏时会迅速膨胀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因高流速物料与裂(喷)口处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着火和空间爆炸;三是压缩机等转动设备在高温下运行会使润滑油挥发裂解,在附近管道内造成积炭,可导致积炭燃烧或爆炸。高温高压可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改变金相组织,还会加剧氢气、氮气对钢材的氢蚀及渗氮,加剧设备的疲劳腐蚀,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后往往接着发生化学爆炸。(1)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物料有甲烷、氢气、一氧化碳、氨等,如泄漏后与空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43、时,在引爆能(温度、火花、高热、静电、雷击等)作用下发生燃烧和爆炸。氢气、一氧化碳等混合气经压缩机提压后,经泄漏后易发生爆炸。在输送高浓度氢气、高浓度一氧化碳或混合气、高浓度氨时因静电积聚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液氨在成品罐区、中间罐区因密封不好,外漏后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同时对设备、装置、管道等进行维护、检修时,因设备、管道内存有物料受火源、撞击等影响易发生燃烧爆炸。为防止循环水中菌藻生长,需向向循环水中投加液氯,液氯属强氧化剂,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即发生着火爆炸。(2)造气工序的转化气废热锅炉、中变废热锅炉、合成废热锅炉由于缺水、钢材质量不合要求、焊接缺陷、超压等因素造成锅炉爆炸或管子爆破事故。
44、(3)合成氨生产压缩工序中的空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由于操作不当、设备缺陷等引起超压而发生的物理爆炸;气体泄漏后造成空间爆炸、抽负压时的爆炸、空气试压时爆炸、润滑油的气化而造成的曲轴箱的爆炸等化学爆炸。(4)变换工序变换工序生产的特点:一是变换前的半水煤气中有高含量的一氧化碳(含CO28%),变换后的气体含有高氢(含氢气70%左右),因此,化学爆炸与火灾事故突出。二是变换工序具有反应、换热、分离多种类化工压力容器,这些容器又受温差大、气液交替、易腐蚀等的影响,使其疲劳或薄弱,导致气体泄漏甚至超压爆炸较多发生。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气体中氧含量过高,引起系统内化学爆炸。变换的压力容器物理爆
45、炸较为多见(同时伴随着化学爆炸及火灾)。原因:一是容器制造的缺陷(特别是焊道质量差和材质错用);二是炉内耐火层的脱落或损坏造成局部过热、强度降低甚至鼓包;三是容器在CO2等气体,在水(汽)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电化学腐蚀腐蚀致使壁厚减薄;操作不当或频繁开车、停车,致使温度急剧升降也是导致炉体材质变化的因素。这些是变换炉发生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5)脱碳工序本工序在安全上有以下特点:一是气体成分的高H2(含氢约70%以上),具有高度易燃和化学爆炸的危险,主要在于含高氢的原料混入氧、气体大量泄漏或乱排放、以及检修时的不置换而违章动火;二是吸收液从较高压力释放为低压或常压进行再生,存在高低压力交替串通有发生物理爆炸的危险。同时,动静设备和管道的设计不合理或制造缺陷、受气液填料等冲刷腐蚀所造成的壁厚减薄而引起的物理性爆炸。另外,脱碳吸收塔的高压液位计,由于液位计冲洗时的操作不当、玻璃本身选型不符或质量差、安装不良、遇水或蒸汽而突然热胀冷缩等原因而导致的液位计爆炸,此时,高压氢气和吸收液大量喷出,不仅炸碎的玻璃会伤人,而且还伴随着火或空间化学爆炸的二次事故的发生。(6)合成工序合成工序工艺严格、设备复杂,而且生产的介质是含高氢的易燃易爆气体,产品氨具有重大毒害。因此,合成工序一旦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合成工序含有7276%左右的氢,而氢的爆炸极限为4.1%74.2%,是合成氨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