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烛之武退秦师复习(一)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秦军汜( )南 2、佚( )之狐 3、夜缒( )而出 4、许君焦、瑕( )5、若不阙( )秦6、使杞( )子、逢( )孙、杨孙戍之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无能为也已 _同_2、共其乏困 _同_3、失其所与,不知 _ 同_4、夫晋,何厌之有?_同_5、秦伯说,与郑人盟_同_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夜缒而出 缒 _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_ 3、是寡人之过也 是 _ 过 _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 _5、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_设版 _ 6、又欲肆其西封 肆 _封 _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 _ 惟 _8、微夫人之力不
2、及此 微 _9、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 _ 10、失其所与 与 _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1、贰于楚也 句中义:_今义:_2、以为东道主 句中义:_今义:_ 3、行李之往来 句中义:_今义:_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_今义:_ 5、越国以鄙远 句中义:_今义:_6、以烦执事 句中义:_今义:_7、亦去之 句中义:_今义:_8、微夫人之力 句中义: _ 今义:_五)、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1、烛之武退秦师 _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_、夜缒而出 _ 、共其乏困 _ 、越国以鄙远 _ 、阙秦以利晋 _ 、朝济而夕设版焉 _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 、邻之厚,君之薄也 _ 六、解释句
3、中的文言虚词 专心-专注-专业、 以以其无礼于晋_敢以烦执事_ 越国以鄙远_焉用亡郑以陪邻_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而 今急而求子_夜缒而出_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朝济而夕设版焉_3、焉子亦有不利焉_焉用亡郑以陪邻?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 朝济而夕设版焉_且焉置土石_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4、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夫晋,何厌之有_是寡人之过也_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_将焉取之_5、其以其无礼于晋_又欲肆其西封_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_吾其还也_失其所与_烛之武退秦师复习(二)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汜(fn)南 佚(y)之狐 夜缒(chu)而出B越国以鄙(b
4、)远 君之薄(b)也 共(gng)其乏困C朝济(j)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 失其所与(y)D若不阙(ju)秦,将焉取之 使杞子、逢(p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C共其乏困 共:供给 D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3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 )A无能为也已 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共其乏困 因人之力而敝之 何厌之有C秦伯说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6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7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公从之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许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 来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唯君图之A/B/C/D/8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
6、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 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0.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可见当时郑国的局势已十分危急 B. 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的理由有两条:一是“邻之厚,君之薄”;二是郑国灭亡会“阙秦以利晋”。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当时的实力不相上下。 D. 晋文王为了报答秦穆王,曾经答应割两座城池给秦国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传”是我国对典籍的传统注释形成之一 B. 左传主要记载了从西周到战国末
7、期的史实,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有价值的文献 C.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 D.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记叙了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以雄辩的口才说服秦国放弃攻郑,并且与郑国订立盟约的史实。12. 下列句中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见:接见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还是 D、今急而求子 急:着急13.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B、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国危矣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8、然故忠臣尽忠于公14.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 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 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 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15.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16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以乱易整A敢以烦执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 E若舍郑以为东道
9、主17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同,同 B同,不同C不同,同 D不同,不同18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又欲肆其西封 吾其还也A同,同 B同,不同C不同,同 D不同,不同1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20. 烛之武的话表现了
10、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1. 翻译下列句子:(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3)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 邻之厚,君之薄也。(5)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6)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7)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8)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9)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0)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