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城市中心区更新规划设计学 生:指导老师:摘要:“十八梯”历史片区位于城市中心区,与重庆最繁华的核心商业区“解放碑”仅一步之遥,是重庆主城区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区域之一:片区内至今仍保存着最具山地特色的古老的吊脚楼、捆绑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竹蔑抹灰墙房子和六七十年代的前苏联风格的砖瓦房,是城市中心区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化的城市格局,传统城镇的宜人尺度,以及附有山地特色的大踏步“竖街”,都记录着老重庆的生活气息。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该片区日渐衰落,其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域风貌与社区文化随着拆迁进程也逐步被边缘
2、化,逐步消失,同时在新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为加快旧城区的保护和整治更新,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和人文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和谐有序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急需结合当前现状条件,开展“十八梯”片区旧城的更新与保护工作。如何才能使一些老街区和城市一起生长,是当代值得研究的课题。关键词:旧街区,山地特色,传统文化与新理念融合、绿色改造,城市肌理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区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低矮的楼房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变成了一座座高耸如云的摩天大厦,蜿蜒腾飞的高架桥曾经的石板小路。这一切都是重庆繁荣发展的象征,是祖国现代经济实力腾飞的表
3、现。然而,随着一座座具有山城特色的房屋被推倒,一条条曾经代表山城文化的老街,变成了国际化的标准街景,重庆本土的文化底蕴也随之消亡。在发展与传统的保留中,能否通过一些方式取得平衡?如何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发扬本地域传统文化而不是在发展中埋葬区域特性?本课题以重庆十八梯的更新为依旧,探讨如何在更新过程中恢复与再现旧城的空间肌理和自然景观,展现具有重庆地域特质的、紧凑的、生态的有机城市空间,反映重庆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并以此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注重保护传统街区风貌的完整性、维护传统街区生活的延续性。同时创造出新旧和谐的建筑群体和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该地段商业、旅游发展的需求。作为旧城区
4、传统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本城市设计强调体现特色商业街和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延续山城悠久的文化生活气息,并能满足旅游功能的发展需要。 意义: 城市更新本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过去简单的推倒重建的方式,对城市传统文化与城市特色是种巨大的摧残。研究全新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既能有利于城市的永久发展,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城市性格,促进城市和谐有序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发展现状:随着科技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美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生态
5、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城市更新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以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城市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战前城市中心区高楼林立,商店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商品琳琅满目,象征着城市的富裕与辉煌。战后,这一辉煌已经过去。由于汽车的普及与高速公路的发展,美国富裕的人口纷纷从城市中心向郊区流动,而低收入者纷纷涌入城市中心区。城市富裕的人口外迁,原有的住宅淘汰给新来的穷人,而这些低收入者不仅不能对继承的房屋进行更新,甚至连维修也捉襟见肘,致使房屋逐渐老化,贫民窟蔓延,
6、城市衰败现象严重。 大量的富裕人口迁出城市中心对其繁荣造成有力的冲击。首先是城市制造业大规模外迁,造成城市工业空心化。制造业的外移造成大城市制造业岗位的剧烈减少,芝加哥1947年到1982年期间,制造业岗位减少三分之二。制造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1982年,全美最大的城市地区,城市核心地区制造业下降到46.15%,而外围的郊区则上升到53.85%。 而城市街区的外在化影响十分突出,单个房主常陷入互相牵制的困境,一旦街区某外房屋衰败,就会引发毗邻的房地产贬值,整个街区甚至社区衰退就难以遏止,进而就会出现城市破旧建筑物集中的大片“恢区”,“恢区”发展为衰败区,城市衰败地区不断蔓延。
7、 20世纪初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是城市重建的一种尝试,对消除城市贫民窟和城市美化起过积极的作用。60、70年代,美国举国进行更大规模的城市重建。60年代,民主党人林登约翰逊入主白宫伊始,就号召全国向城市贫穷开战。接着联邦拔出大量的专款用于改造和重建城市衰败地区,城市当局也拔出巨款用于城市重建,这就是美国的城市更新运动。民主党人政府企图通过城市更新来扩大影响,城市政府则试图通过城市更新来重振城市雄风,恢复城市中心功能作用,同时恢复市民的信心。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给城市带来一线生机。成片成片的衰败地区被夷为平地,代之而起的耸立高层建筑群,宽阔而笔直的林荫大道,绚丽多彩的街心花园。城市
8、吸引力渐渐增加,重建后的街区房地产略有升值,大公司总部也开始搬回了城市中心,一些大亨在郊区呆腻了又回到城区建起豪华大厦。最富裕的人口回到了市中心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城市人口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的长期减少之后,70年代初开始回升,城市学家把这一流动称为“再城市化”。 城市更新破坏了社区固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从社会学的角度,社会成员只有通过家庭、组织机构及其他成员,才能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及心理的满足。构成社会支持网络的节点,诸如亲友、邻居、组织机构等对于个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来源极为重要,可视一种经济资源。一些研究表明,内城区低收者十分重视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关系及街坊关系,相互间具有较深的感情,邻里与社区
9、归属意识极强。整片整片的街区夷为平地,原来毗邻的居民各自搬迁城市边缘公寓式的单元住宅里,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人地生疏,社区和邻里观念的“根”已经消失,因而失去了对精神的寄托。尤其是在邻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他们所受的伤害是难以形容的。他们对原来的社区和邻里的感情远较一般人深,在新的环境中他们不知所措。据美国一些学者调查发现,在邻里生活几十年的老人,城市更新迫使其离开后,大大加速了衰老的进程,许多人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城市更新把旧城区大量低矮的建筑物成片成片地拆除,在原地上建起高层建筑群,容纳的人口成倍增加,使对降低城市人口不利。人口密度的增加,也增加了基础设施的负载,尤其是增加道路上车辆的负载。
10、道路的车辆负载增加,使汽车速度下降。纽约市本世纪初马车速度为每小时11.7英里,到70年代下降到平均6英。汽车在城市街头不是穿梭,而是爬行,是蠕动。交通的拥塞给企业带来外部成本,城市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城市因此损失数百亿美元。更新后,在城市代之以结构呆板、毫无地方物色的高层建筑物及千篇一律的城市方格布局,毫无欣赏价值,使到城市的旅游感到沮丧和压抑。 国内发展现状:进入90年代后,我国城市也兴起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热,在城市大规模的建设中我们正在重犯美国城市更新的错误。城市狭窄的街道被拓宽改直,破旧建筑及地方特色的建筑成片成片地被夷为平地,北京前门一带北京特色的古建筑物被成片拆除后,代之经结构
11、呆板的高层建筑物,但却北京人称为“现代贫民窟”。广州市1994年修建地铁时,使大量的古老建筑物毁于一旦,专家们对此痛心疾首,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我国城市已经很难找到代表地方物色的“根”,千篇一律,毫无地方特色。我国城市绿色的空间也逐渐消失。在50、60年代,城市还有大量的绿色窨点缀城市。还有大量的空地供儿童娱乐。如今的城市建筑却吞没了这些空地和绿色的空间也城市显得死气沉沉,雾茫茫的一片。城市失去了和谐,也失去了富足的娱乐场地。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引起日益增多的社会经济负效应。大规模的拆迁引起社会关系网的割裂,引起迁出居民的福利降低,由此带来的痛苦却鲜为人知。然而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带来的外在不经济
12、,却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呈上升的趋势,城市缺电、缺少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工厂定期停产,损失巨大。而且城市密度的增加,也加重了道路上的汽车负载,车速给工厂企业带来了外部成本。这一现象在我国城市表现得日益突出。 更为严重的是,城市大规模的重建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承受的。美国这样的富国,城市更新使其不堪其苦,何况我们今天这样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特区及一些大城市财力殷实,甚至还可以得到国家的大量拨款,还能进行大规模的城市重建。但内地的中小城市经济弱小,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却力不从心,许多地方因此弄得财政枯竭。财政枯竭必然导致地方加重对工商业的税收,因此带来的连
13、锁反应的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更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效应,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仍然意义深远。城市规划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发展关系,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老城区。城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大众参与,吸收各社会学科的专家参与,应该以改建为主,把导向放在郊区广阔的空间上,这样可加速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扩散,对国家整体发展更为有利。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形式 (1)主要设计内容1、重庆十八梯老街功能恢复与补充,街道改造和环境整治1.1重庆十八梯老街功能恢复与补充功能恢复是力求恢复老街在鼎盛时期的风貌和在城市中原有的功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改造同时适当增加符合当代需求的功能。采
14、用立面改造及建筑功能重塑等方式,使老街原有特色文化尽可能保留,同时通过设计引入新元素。1.2街道改造对破败的街道进行修复,恢复原貌,展现原有城市肌理,并适当改造线路,使其尺度和流线更加合理。1.3环境整治以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创造出一种充满趣味和历史感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创造出一种充满趣味和历史感的城市室外公共活动空间。 (2)街道更新理念2.1新旧元素组合通过新旧元素的组合,使老街改造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自由度。新旧空间及文化的相互融合是老街改造利用的必要前提。2.2设计修复和创新补充原则在改造设计过程中,以恢复保存老街原始风貌为主,适当更新设施,在恢复保存部空间形象的同
15、时,运用现代绿色节能技术和现代空间处理手法,使得老街在保存了原有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具有时代特色和生命力,使老街能与城市共同成长。2.3功能分区原则改变老街原有的过于零散的功能分布,将功能相近的空间尽量靠近,使整条街的功能分区更加合理,更适合长远的发展。 (3)工作流程与成果形式工作流程:1.参观调研、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完成基础资料汇编及调研报告等工作正式进入毕业设计。2.通过前期分析提出一草成果,与老师及全组同学交流互评;深化构思。3.深化设计、完成整体构思,一草基础上继续深入推敲设计,完成二草成果。4.完成三草成果,对设计方案加以定型,提出较准确定量数据。5.第三草定稿后,按毕
16、业设计格式要求完成正式文本。成果形式:1.图纸均为计算机表达。2.A3设计文本不少于25张,其中设计说明需列出工作量化表,胶装。3.A1汇报展板不少于3张,无框。4.答辩PPT一份,版式区别于A3文本和A1展板。4、研究方法(一)明确目标是对重庆十八梯的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在到周边的有关建筑改造和外部环境整治的一项方案,以改造整体空间功能为对象,以整体建筑街区改造更新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关注该地区的整个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俗。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改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思维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
17、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必须实现的逆向思维过程改建过程就是一个打破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西必定会有原来的影子,不论是从功能、结构、环境、形象上的转变,还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街区,要发挥逆向思维,在走到一个思维死角的时候要学会回到最初点,反思自己是哪一步走错了,就像验算数学试题结果一样。想想你最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感觉和目标,不要一味的往前,学会吸纳优秀的素材,帮助自己走出迷雾。(二)研究案例优化方案外部空间在改建过程中,需要和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达到保存原有城市肌理的目的,以延续老街在人们心中的记忆与风
18、貌,使老街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1、 街道公共空间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与当地环境融合相交,改建的街道建筑立面上要延续之前的风格,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现代元素,比如增加绿化,雕塑小品,灰空间,景观走廊等构筑物,都能突出建筑改造的优良。研读已建成的案例,从这些案例中吸取与想法一致的东西,也可以解决一些繁琐的问题。通过对重庆十八梯的综合改造,使城市更新更加人性化,强调传统文化的延续性,通过改造与设计,使整个街道的性格和人们对老街的感情得以保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又能使城市本身更具特色,使城市更新趋于和谐化。5、研究进度与步骤(重要) (1)
19、实地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第3周 (2)建筑立意与构思方案的确定 第4周 (3)布置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 确定初步平面布局 第6周 (4)建立模型,进行立面与剖面设计 完善平面设计 第8周 (5)排版出图,完成文本与展板制作 第10周参考文献:1殷文慧。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0(9).2伯纳德屈米.798厂改造,北京,中国J.世界建筑,2004(4).3艾利林麦格斯.改造性再利用.世界建筑J,2007(6).4赵晓波.旧厂房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以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改造建设为例J,2007(6).5王永仪,魏清泉.工业建筑文化传承与社会节约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J.规划师,2007(7). 报告人签名: 日 期:指导教师意见: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