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教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牧羊》教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苏武牧羊教案班级四年级执教者张晓云日 期2013年4月25日 课 题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恭恭敬敬、置之度外”等词语。2、了解苏武牧羊故事的内容,体会文中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旌节”所表达的含义。3、通过想象体会苏武所经历的磨难,并学会具体表达。4、感受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坚贞不二的民族气节,在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准确表达学习后的感受。教学重点1、了解苏武牧羊故事的内容,体会文中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旌节”所表达的含义。2、通过想象体会苏武所经
2、历的磨难,并学会具体表达。教学难点感受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坚贞的民族气节,并会准确表达学习后的感受。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前后比较导入新课1、 我国历史长河,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有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今天,我们再去认识另一个英雄,他就是苏武(出示苏武图片及简介)。2、出示课题。3、西汉中期,为了和平,汉武帝派苏武为使者出使匈奴,临行前把旌节交给了他出示课文的第1小节4、介绍“旌节”:它是一根七八尺长的木棍,顶部挂着一串用毛做成的绒球,表明使节的身份。5、19年后,苏武怀揣着旌节又回到了故里(出示课文第六节)6、 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
3、这一切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看图了解民族英雄简单了解苏武读课题齐读了解旌节理解:恭恭敬敬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说话齐读,比较19年里苏武出使前后的变化(苏武的外貌、手中的旌节)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并联系旧知,激发学习的兴趣。借助图片和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并在此基础上作言语训练。通过比较凸现苏武外貌、手中旌节的巨大变化,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在这19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2、交流了解课文内容,随机板书:拒绝认罪 拒绝投降 北海牧羊3、课文一共写了苏武出使匈奴的三件事,作者却选取了最后一件事作为课题?这是为什么?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上“当匈奴王
4、( )时,苏武( )”的句式交流课文内容思考题目和重点内容的关系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增加思维深度。研读课文领会中心1、匈奴王说苏武参与内乱,逼他认罪,苏武(1)出示: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板书: 握 抽刀自尽)(2)为什么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2、匈奴王佩服苏武是个好汉,便派早已投降的汉使卫律来劝降,苏武(1)、出示: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板书: 举 痛斥卫律)(2)、苏武面对匈奴王的诬陷,是“气愤地说”,可面对卫律的
5、劝降,却是“大声地喝”,这是为什么?(3)、苏武面对匈奴王,拒绝投降时,是手握旌节;而他面对卫律,痛斥叛徒时,是“手举”旌节,这是为什么?(3)过渡:无论匈奴王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匈奴王又心生一计,那便是牧羊,指名读第四节。出示: 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A 师生对读。B 引读,师读“折磨” (第一句话),生读“怎样忍受”(第二句话)。C 板书: 忍受折磨 饿 渴 冷 D 媒体播放北海边的荒凉,想一想苏武还会面临哪些困难?出示:累了,他; 病了,他; 了,他。 E 板书: 持 3、结合板书小结:
6、大家是否发现作为国家象征的旌节,苏武始终握在手中。面对匈奴王的威逼认罪,苏武手握旌节(指板书);面对卫律的利诱,苏武手举旌节;面对野草丛生的荒漠牧羊,苏武手持旌节齐读朗读,交流体会(抓住“握、气愤、宁死”等词语体会并读出苏武当时非常气愤的语气)齐读朗读,交流体会(抓住“怒目圆睁、举、大声喝道”等词语理解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比较与理解动词“说”、“喝” 比较与理解动词“握”、“旌”与教师合作朗读读读句子,体会苏武忍受的各种折磨。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理解“置之度外”, 练习说话。抽刀自尽痛斥卫律忍受各种折磨,历尽千辛万苦。进一步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并在理解
7、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让朗读和理解互为因果、彼此促进。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苏武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和他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可贵 民族气节。在想象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联系,让学生更好地表达。结合板书适当小结和提升,用足互动交流中生成的资源。小结提升表情达意1、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19年,经过汉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出示第六节2、整整19年啊,这19年使苏武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这19年让旌节脱光了毛,一切都变了,然而什么始终没有改变? 板书: 民族气节3、播放乐曲苏武牧羊 苏武终于回到了京城,此时此刻他在心里大声呼喊 。4、课外拓展,出示小诗: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与冰天,穷困
8、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j ),旌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朗读交流展开想象,说话练习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自读齐读通过朗读进一步凸显中心。以音乐渲染情景,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并适时引导学生做好情感的表述。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用先分后总的方法练习写话:例: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老师关心爱护着周围的每一个学生。 2、阅读民族英雄的故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像苏武那样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人,有兴趣的同学可去图书馆或上网搜索有关内容,拓展课上作交流。由说到写,学以致用。课外拓展,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学反思附:板书 33 苏武牧羊 民族气节 略 拒绝认罪 握 抽刀自尽 略 拒绝投降 举 痛斥叛徒 详 北海牧羊 持 忍受折磨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