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2).ppt(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会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梁美生,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简介,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早在1902年利用庚子赔款建立山西大学堂,便设立了西学专斋土木工程科,其后随着历史的沿革,到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 环境工程专业最初由土木工程专业中的给水排水工程衍生出来的。 1984年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1998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点的授予权,2001年获得环境科学硕士点的授予权,2003年9月获得环境工程博士点的授予权。,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情况,从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起,我校就一直开
2、设化工原理课程。最初,由化工学院的老师来承担这门课程,后面逐渐不断有化工类毕业的硕士加入到本专业来,从92年开始由我专业的老师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化工原理课程一直开设到2006年。从2006年教学计划大调整,将化工原理课程调整为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并且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基本概况,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体现出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环境工程技术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应该准确地反映出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环境工程原理作为环境工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计划学时64学时,4个学分,开课学期为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本课程的课程性质,本课
3、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基础课,是以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为基础的后继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起到从自然学科到应用学科的搭桥作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本课程的课程目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对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为后续的各种污染控制工程实践做准备。,本课程的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环境工程领域中的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完成这些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研究各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计算及选型;最佳生产操作条件及过程强化和优化
4、的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主要介绍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要求,及各种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及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难点: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学时分配:2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 常用物理量(1学时)2. 质量衡算(2学时)3. 能量衡算(1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物理量及单位换算、
5、总质量衡算方程、总能量衡算方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常用物理量及单位换算、总质量衡算方程、总能量衡算方程及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 难点: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学时分配: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三章 热量传递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热量传递的方式(1学时)2、热传导(3学时)3、对流传热(6学时)4、辐射传热(4学时)5、换热器(1学时)基本要求:三种传热基本形式及其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种传热基本形式及其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式难点:对流传热学时分配:15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四章 质量传递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2学时)2、
6、分子传质(4学时)3、对流传质(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难点:对流传质学时分配: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五章 沉降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2学时)2、重力沉降(2学时)3、离心沉降(2学时)4、*其他沉降(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与类型、流体阻力与阻力系数、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等终末沉降速度的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与类型、流体阻力与阻力系数、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等过程颗粒的
7、沉降分析。难点: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等终末沉降速度的计算学时分配: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六章 吸收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吸收的定义及类型(2学时)2、物理吸收(2.5学时)3、化学吸收(1.5学时)4、吸收设备的主要工艺计算(6学时)基本要求:气液平衡和亨利定律、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双膜理论、总传质速率方程、传质阻力分析、填料塔吸收过程的物料平衡与操作线方程;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吸收剂用量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液平衡和亨利定律、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双膜理论、总传质速率方程、传质阻力分析、填料塔吸收过程的物料平衡与操作线方程;难点:
8、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吸收剂用量计算。学时分配:12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七章 吸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吸附分离操作的类型及应用(1学时)2、吸附剂(1学时)3、吸附平衡(1学时)4、吸附动力学(2学时)5、吸附过程与吸附穿透曲线(3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几种常用的工业吸附剂、吸附剂的选择、吸附等温线、吸附工艺、吸附过程、吸附穿透曲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几种常用的工业吸附剂、吸附剂的选择、吸附等温线、吸附工艺、吸附过程、吸附穿透曲线。难点: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穿透曲线学时分配: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八
9、章 其它分离过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萃取(2学时)2、膜分离(3学时)基本要求:萃取分离的特点、三角形相图、萃取工艺流程与计算、膜分离过程分类、膜分离特点、膜种类、膜材料、膜组件型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萃取分离的特点、三角形相图、萃取工艺流程与计算、膜分离过程分类、膜分离特点、膜种类、膜材料、膜组件型式。难点:萃取工艺流程与计算、反渗透和纳滤、微滤和超滤学时分配:5学时,课时分配表,课程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胡洪营、张旭、黄霞等合编:环境工程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参考书:1、环境工程学(第二版) 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Walter J. Weber
10、, Jr. and Francis A. DiGiano: Process dynamics in Environmental systems,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3、陈敏恒等,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一些教学体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是环境工程中最常见的基本现象,而沉降、过滤、吸收、吸附是环境工程中最常见的处理过程,对它们的基本原理是重点掌握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本课程的基础部分的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部分由于没有化工原理讲述的仔细,有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分离过程原理由于与环境工程的实践结合较多,也比较难一些。建议:工科本科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践和动手能力。建议本课程开设相应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