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75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国临床护理 2013 年 7 月第 5 卷第 4 期 Chinese Clinical Nursing, July 2013, Vol. 5, No. 4 361 综述 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 Review of hospice care o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万 红 黄 晶 作者单位 : 430033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肿瘤科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癌症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 2011年美国癌症协会 ( ACS)统计 数据显示, 200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为 1 270万,癌症死亡病例数为 760万,其中发展中国家癌症

2、 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 56%和 64%。在我国恶性肿瘤是国内居民首要死亡原因,且病死率呈 上升趋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医疗费用昂贵,生活质量差,为了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痛苦 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得临终关怀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本文就开展临终关怀面临的伦理问题、开 展临终关怀带来的现实意义及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临终关怀;姑息医学;晚期癌症患者 doi: 10. 3969/j. issn. 1674-3768. 2013. 04. 044 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 护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使每个生命 晚期患者的受到尊重,症状得

3、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 提高 M。姑息护理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是对患病后无法治愈者的一种积极、整体性 护理,其方法主要是减轻症状,处理患者心理、社会、 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在我 国,临终关怀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全面开展临终关 怀事业还任重而道远。 1开展临终关怀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在我国临终关怀之所以到目前还没有大力开展 的首要阻碍因素是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即死亡的教 育问题。由于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绝 大多数国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死亡观,人们对死亡 的态度是趋于消极、逃避的,尤其忌讳在言语中提 及,谈死色变。死亡是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等的整 体衰亡,

4、是人生命的终结,是无法避免的。死亡教育 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 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 3。在医学院校,死亡教 育应该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样才能帮助患者 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和死亡。笔者认为西方国家的 临终关怀之所以得以快速发展,跟他们的宗教信仰 不无关系。而在我国则没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死亡 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临终关怀开展的关键所 在。 传统医学伦理学认为,只要患者的生命还有一 线希望,就要千方百计的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殊不知对于那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己无任何 生的希望,过多的医疗干预只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极 大地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临终关怀尊重死亡是

5、一 个自然的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4。医务人员 应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应以减轻临终患者 的身心痛苦为宗旨 53。遵循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关心、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诚 心诚意为患者减轻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满足患 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有权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有 权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赢得更多的 生存时间。隐瞒病情容易导致医患纠纷,损害医患 关系 3。王菊香等 7对121例癌症患者病情告知反 应的调查显示, 93%的患者愿意被告知病情, 94%的 患者在告知后能采取积极态度与疾病作斗争。但癌 症告知没有明确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在实际工作 中不断探索。 2

6、开展临终关怀带来的现实意义 说到临 终关怀自然离不开姑息医学,姑息医学 即一门临床学科,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 362 中国临床护理 2013 年 7 月第 5 卷第 4 期 Chinese Clinical Nursing, July 2013, Vol. 5, No. 4 痛和治疗其它痛苦症状,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 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和他们的亲人的生活 质量M。姑息医学维护生命,把濒死视作一个正常 过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提供缓解疼痛及其它痛 苦症状的服务,整合患者的精神心理和宗教的照护 为一体,提供支持系统帮助其家属处理患者疾病期 的有关事务和他们的居丧。早期姑息治

7、疗的介入成 为了抗肿瘤治疗的焦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 登的一篇文章显示,仅仅是在肺癌患者治疗的早期 介入姑息治疗,患者不但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 心理状态,而且比单纯化疗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 随着抗肿瘤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姑息治疗的深入 了解,姑息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癌痛的控制,患者身 体和心理的治疗也逐渐得到了重视。而传统对于姑 息治疗的理解往往关注于其对患者症状的缓解,在 多 数医生和患者的观念中其实己等同于终末期治 疗。所以人们往往把姑息治疗放在抗肿瘤治疗失败 之后,而不是同期进行。这还需要广大医疗工作者 不断探索与努力。不得不说姑息医学是一门极具人 文关怀的医学,姑息医学的开展给晚期癌

8、症患者及 家属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抚慰。而姑息护理则是随 着临终关怀运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晚期 肿瘤患者的护理方式,其通过控制患者症状,对患者 及家属提供支持及陪护,旨在实现患者及家属的最 佳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症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调 整、应对终末疾病的悲哀和失落感;帮助和指导患者 实现 未完成的心愿;遵照患者的意愿选择死亡的地 点,并尽量减少不适和痛苦,让患者有尊严地死亡; 预防丧失亲人的悲哀反应 9。姑息护理从癌症被诊 断开始就应该被认作癌症患者护理的一个有机组成 部分。李湘辉等 1 提出姑息护理可有效提高癌症 患者的生活质量。陈钰等 u 1 认为姑息护理能有效 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

9、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使其有尊 严、平静地接受死亡。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及日 本等发达国家,姑息护理得到了迅速且良好的发展, 己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12。而在我国姑息护 理还没有成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姑息护 理人才的缺失是导致临终关怀全面开展举步维艰的 根源所在。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姑息护理教育 体系、加强现有临床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患者及其 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他们的苦痛,都是亟待要解决 的问题 13。 3临终关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于 1990年 12月在广州与 WHO共同举办 了晚期癌症镇痛专题会和培训班; 1998年 WHO西 太区和卫生部在北京举办了癌痛姑息治疗高级讲

10、习 班。 1999年、2000年、 2002年, WHO牛津国际姑 息医学召集中心、美国国际姑息医学 合作中心和 WHO华西国际姑息医学合作中心联合在成都和昆 明举办了 “ 国际姑息医学学术研讨会暨培训班 ” ,培 养了一批姑息医学的专业人才。但受到几千年传统 文化思想的束缚与制约,人们还无法正确认识到临 终关怀的意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临终关怀要想深 入人心必将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医院花费大 量人力物力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临终关怀服务中 医务人员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情感护 理,而这些服务都是无偿的,所以就需要政府和社会 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与参与。但由于社会经济水平 制约,我国临终

11、关怀机构缺乏有效的政策 支持及社 会援助。在英国,大约五分之一的姑息关怀医疗机 构由国家卫生服务部管理,而大部分是由独立的地 方团体管理,由慈善组织资助。不仅如此,死亡教育 和伦理道德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关 键因素。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机构还远远满足不了 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临终关怀仅在一些大城市如 北京、上海相对集中。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应加 大临终关怀的宣传力度,支持 WHO癌 症 关 怀 计 划,鼓励立法,以合理分布卫生资源、加强临终关怀 人员的专业培训、鼓励兴办多种临终关怀机构,以国 家、集体为临终关怀的主体,多渠道发展 临终关怀事 业 14,以便使晚期癌症患者能够享受到临

12、终关怀服 务。 4小结 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是非 常有意义且有必要的,当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仍旧 是在遭受着巨大痛苦和折磨中离开人世的,而对于 患者的家属他们所承受的丧亲之痛及巨额的医疗费 用甚至是债务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临 终关怀这一人性化服务不仅能为患者带来福音,更 是患者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福祉,只要解决好 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临终 关怀的意义,政府及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和参与,对晚 中国临床护理 2013 年 7 月第 5 卷第 4 期 Chinese Clinical Nursing, July 2013, Vol. 5, No. 4 363

13、 期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终将会有实现的一天。 参考文献 1 梁丽萍,刘燕 .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医学信 息 上旬刊, 2011, 24(17):5929-5930. 2 戴红霞,殷磊 .姑息护理 新型的护理方式 .护士进 修杂志, 2002, 17(2) :103. 3 赵青兰,郭娇,齐树伦,等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伦理问题 的探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5): 1940 1941. 4 Sepulveda c, Marlin A, Yoshida T, et al. Palliative care: the Word Health Organisation glob

14、al perspective. J Pain Symptom Manaeg,2002,24(2) : 91-96. 5 俞素卿,徐慧敏 .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探讨 .护理与康 复,2005,4(2) :139-141. 6 赵佩英 .临终关怀护理中护士所面对的伦理冲突 .现代 临床护理, 2002, 1(3):28-29. 7 王菊香,施卫星 .癌症患者对病情告知反应的调查 .中 国医学伦理学, 2000,3(3): 11-12. 8 李金祥 .姑息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6. 9 魏淑霞 .肿瘤患者的新型护理方式 .山西医药杂志, 2011,40(4 下 ) : 404-

15、405. 10 李湘辉,赖世伟,成沛玉,等 .姑息护理对住院癌症患 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13) :4- 6. 11 陈钰,陈秀玲,黄小飞 .姑息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 2011, 18(3): 71-72. 12 赵春善,李春玉 .姑息护理 人性化的新型护理模 式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8,31(1):77-78. 13 苏晓军 .我国姑息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安徽卫生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4): 15-16. 14 李丽 .浅析现阶段我国临终关怀事业面临的问题及对 策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6、 29(3): 134-135. (收稿日期: 2013-03-07) 革新与经验 管道标识的改进 Improvement of pipe marking 王 聪 聪 李 佳 李 秋 萍 作者单位: 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综合科六楼 【关键词】管道标识;标签 doi: 10. 3969/j. issn. 1674-3768. 2013. 04. 045 对于留置管道的住院患者,我院根据管道对患 者的作用大小及滑脱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将留 置管道分为高、中、低风险管道,分别用红、黄、蓝 3 种颜色的不粘胶标签贴纸进行标识,并填写置管日 期后粘贴在相应管道上。但是对于长期卧床的住院 患者而言,由于受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管道 标识经常会扭曲、污染乃至脱落,严重者甚至影响患 者的治疗。为解决上述问题,将此管道标识进行了 的改进,并在我科实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材料 2方法 对留置管道的住院患者选择相对应风险的管道 标识不粘胶标签贴纸,填写置管日期后,在外部贴上 一层透明胶,进行裁剪后,再对折贴在留置管道上。 3优点 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实施,大大降低了管道 标识扭曲、脱落的风险,使用时间更加持久,更加方 便护理人员对于住院患者各种管道的观察与护理。 (收稿日期: 2013-04-01) 管道标识不粘胶标签、透明胶、剪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