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周村随笔散文]-天下第一村周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第一村—周村随笔散文]-天下第一村周村.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下第一村周村随笔散文 天下第一村周村 在鲁中淄博有一座小城,名叫周村,名儿虽土,历史却悠久。过去,不叫这个很土的名儿,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叫於(wu)陵,是仅次于齐国都城营丘的第二大城市,到了宋金时期,原来的於陵几乎完全毁于战火,后来有一户周姓人家在此居住,人多了,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了周村。 我所知道关于於陵的最早记载,见于战国策齐策,赵威后质问齐国使臣:“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意思是: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
2、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说周村的名气不小,不仅仅在于她的历史悠久,而是在于这里曾经是山东或者是中国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早在明末清初,这里就已经店铺林立,是远近闻名的“九省通衢”货物集散地,成为与佛山、朱仙镇、景德镇并列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据地方志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专门到此看看这个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经过实地察看,这里甚至比传说中的繁华还要浓厚几分,不禁龙颜大悦,御笔赐下“天下第一村”名号,至今周村的耆老说起乾隆爷的御赐,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很惊诧这位乾隆爷的旺盛精力,他在位六十多年,似乎在全国许许多多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及墨宝。至于他是否真的就来过小城,我没有读过清宫内
3、廷档案,所以也就无从考证。我想,哪怕是真的,小城的兴衰也没有因为曾经皇帝的驻足而引起更多的变化,跟很多古城一样,小城春秋仍然不可逆转的衰落至鲜为人知的地步。也许,这位乾隆爷到过的地方太多,连他自己恐怕也不记得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近代有研究者把周村称作齐商发源地,一点儿都不夸大,曾经在老北京红火一时的“八大祥”,总店其实是在周村。还有,当年山西票号名闻华夏,很多人知道平遥,却不知道除去在平遥的总号,遍布全国的分号中,资金流入流出头寸最多的地方,恰恰就是在周村,以至于当时在山东有个民谚:金周村、银潍县,博山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可见当时周村商业的发达。民国期间,由于战火蔓延,那些百年老店要么
4、倒闭,要么迁到了京城,曾经红火一时的小城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脊梁,再不复昔日的繁华。 明末清初,周村出了一位大官,名字叫李化熙,他是清顺治年间的刑部尚书、太子太保,致仕回乡后,李化熙发现周村市场虽然繁荣,但是秩序却很混乱,而且何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众多,所以他凭借自己的“名头”,整治了周村城里的流氓恶霸,同时,成立了“义集”,承担了全部市税,“义集”上设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今日无税”四个大字。据故老相传,这块碑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据说当年李化熙有感于商人的税数太多,于是进京面圣,请求皇帝适当减免,皇帝被李化熙的诚心所感动,随口说了句“今日无税”,李化熙听后立即磕头谢恩。回来后,马上安排人刻了这块
5、碑,再有来收税的,无论哪一天,李化熙都振振有辞:今日无税,这是皇上的旨意!就这样,有了这个说法,各路商人纷纷前来,周村的商业比以前更加繁荣。至一九零四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上表,经朝廷批准,周村与济南、潍县同时开埠,从那时起,几百年的民办义集变成了官办市场,恰恰从那时候起,周村这个昔日的旱码头逐步走向了衰落。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十几年的时间里,周村从过去的商业重镇变成了主战场,据载,周村前后四次解放,可见当时此地战火之烈。建国后,小城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原来八方辐辏、商贾云集的胜景一去不复返,曾经繁华的街道也大多毁于战火,仅剩下一二条小巷而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的政府甚至想将剩下
6、的两条古街改造,把两边遗存的老式建筑统统扒掉,准备建民用住宅。恰好,张艺谋在全国各地找寻电影活着的外景地,经人介绍,来到了小城,被古街一下子给吸引住了,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里作为拍摄地,周村人都说,是张艺谋救了古街,这话没有夸张的成分,的确如此,那部并没有公映的电影活着,让这条老街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直至进入了新世纪,本地作家陈杰先生的一部小说大染坊,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小城又一次扬名海内外,政府看到这种情况,遂投巨资重新对古街进行了修缮,与北京的一家公司合作,把古街包装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内,原来的老字号遗址重新得到了恢复,从街道两旁建筑上的标牌简介上,游客能或多或少知道古街昔日
7、的胜景与繁华。 有外地的朋友来了,我会自告奋勇为他们当导游,领着他们到处乱逛,跟他们介绍小城的由来、小城小巷的春秋。看到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自己的心里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有细心的朋友问起过,小城现在的大街小巷名字,新旧对比很强烈,老城区的一些小巷名字很有古味儿,而新的街道一听就知道是新时代的产物。比如,小城很多胡同名字挺有意思,银子市:是昔日山西票号聚集的地方;芙蓉街:是昔日花鸟鱼虫市场;绸市街、丝市街、棉花市街,从名字上一看便知原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地方。还有象什么旗杆胡同、安家胡同、关边窑胡同等等,无一不代表当时小城的繁华。 其实,小城不仅仅昔日商业兴隆,文化气息也非常浓厚,我们都知道号称世界
8、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他的故居在同属淄博的淄川区蒲家庄,然而,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光,是在现隶属于周村的王村镇渡过的。那时候,王村镇西铺村毕家先后出过几位大官,毕自严曾是明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他的儿子毕际有曾任顺治年间南通州知州,蒲松龄四十岁时来到毕家当西席先生,就是在这里,他完成了聊斋志异这部后来震惊世界的短篇小说集。如今,在我的朋友中,毕家的、蒲家的后代人有不少,说起先祖来,并未见有多少自豪之处,也是,孔圣人、孟亚圣的后人也都成了平常人,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有的外地朋友很奇怪,既然小城历史这么悠久,不论是商业,还是文化,都曾经有辉煌的过去,那么如今城市的一些街道名称却又通俗至极,少见文化气息,以
9、至于游走于小城里,哪些是沿用至今的古名,哪些又是新的地名,一城之内,新旧对比强烈,一目了然,这是为什么?对此,我无法回答,这些新的街名无不体现时代的烙印,这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左右得了的。 相比于小城城区的变化飞速,农村里却显得缓慢了许多。当年,去离城二十里的农村,为一个亲戚说亲,被主人家热情的让进了堂屋,一进门,我就发现,迎门一个靠山条桌,两侧各有一把太师椅,靠山桌的上方墙上,两个条幅对联中间,是一幅楷书的朱子治家格言录,一个农村家庭能有这个,已经很让我吃惊了。主人的老父亲,年约七旬有余了,老汉听说了我的来意,很是高兴,一叠声请我“上座”,所谓“上座”,就是两把太师椅的左位。如果这门亲事能成,老
10、者的辈份甚至要高出我的父亲,因此,对老人的礼让,我态度坚决地婉拒了,而是从墙边拿了把马扎坐下。后来,亲事订下来了,听媒人转述老人的话,“我看这亲能订,不为别的,来给说亲的小伙子懂礼!”媒人的话让我出了一头汗,假如当时我要坐上了太师椅,恐怕亲戚的这门亲事就毁在我手里了。 几百年过去了,小城尽管再不复昔日繁华盛况,但商业氛围依然很浓厚,也许与过去这里就是商品集散地有关,现在依然如此,城区内沙发家具市场、布匹市场的规模都很大,每逢春节前,远来进货的商人、车辆络绎不绝,纷纷到这两个号称江北数一数二的物流市场批发货品。 说起这个,有些人不以为然,这样的市场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并不是小城独有,没什么可值得称
11、道的。但是,如果听耆老讲古,也许会改变他的看法。自小城兴盛时起,这里一直就是以物流为主的,仅靠小打小闹的小商业,是无法成就昔日旱码头辉煌的。曾几何时,方圆千里的商贾都是来此处大量批发各种货物,比如茶叶、丝绸、布匹等等。 在小城古街中间,“今日无税”碑的旁边,有一面巨锣,号称“江北第一虎音”,每天早晨,会有一位老者定点来到锣前,震一棒锣声,撮口大呼:开市喽!只有听到锣声,本地的商家才会开门迎接远来的商人们,随后大车小辆或进或出,热闹非凡。也只有进出货物的量大,才会用银票结算,也才会有票号的进驻。 过去,小城商业虽然发达,但总的来说,很讲诚信,也惟有诚信的商家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氛围无疑影
12、响了整个城市人群。说到这,还有个故事。九十年代中期,我夫人陪着老家来的弟弟逛街,看到一位老汉卖石榴,上前问询:“哪一种石榴是甜的?”老汉回答,黄皮的甜,红皮的酸。姐弟俩对了对眼神,不约而同地说买两个红皮的,回到家,跟我说起经过,“我们不信那老头儿的说法,我们偏要买红皮的!”结果一吃,酸得倒牙,我捧腹大笑:“你们这是典型的小人之心哪!”如今又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假设再遇到卖石榴的,会不会还象当年那样,我却是再也不敢保证了。 除了一种食品,小城没有什么叫得响的特产。这种食品名字很俗气,叫周村烧饼,纯手工制作,海碗口大小,薄、酥、脆,本地人很喜欢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食品源远流长,据考证,现今已有
13、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全国甚至即使在淄博,也就只有周村才有。不管是有朋友来,还是到外地去,带上两盒周村烧饼当礼物,物美价廉,尝过的人几乎没有不夸赞的。 在小城古街上,有烧饼博物馆,在里面能看到工人们(大多是女工)现场制作烧饼的全过程。曾经有朋友对她们仿佛跳舞似的做烧饼动作,很稀罕,我跟他们解释,这些女工一天要干十来个小时,如果不这样,一天下来恐怕腿都挪不动了。一位女工听到我的话,抬起头来,对我一笑,虽没有说什么,我却知道,我的话说到了她的心里。 除了烧饼,小城还有个玩意儿值得说说,它的名字叫“芯子”,只有在过春节、元宵节才能见到。说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几个人抬着事先扎好的架子,架子上
14、或者一个或者两个小孩子扮的才子佳人形象,用以演绎一些故事,比如天仙配、天女散花等等,化好妆的小孩子在架子上,随着行进挥动着水袖,再无别的动作。然而,就是这样的东西,却让小城的老百姓看得如醉如痴,“芯子”所到之处,老人、孩子挤成一团。尽管我已经在小城生活了近二十年,至今对这么简单的一个活动却能招来那么多的围观,想不通,也许正因为它无限贴近了老百姓的生活,又无限地引发了人们对一些故事的向往,除了这个理由,再无别的解释。转眼,元宵节又到了,听说,小城各处又在积极排练“芯子”,只等着正月十五那天上街了。 不仅仅是“芯子”,小城古街上到处都是花灯,尤其到了夜晚,古街上人头攒动,看戏的看戏,观灯的观灯,煞是热闹。夫人说,到元宵节,咱们也一家人到古街上去看灯,我欣然答应,不为别的,就图老爷子、老太太跟夫人、儿子他们高兴,花灯如昼,笑颜如花,这是作文作诗都描写不来的场景,怎么能不去?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