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压力调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压力调查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压力调查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压力调查分析 摘 要: 为了解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压力状况,作者采用自编问卷,对四川、重庆7所职业技术院校部分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最大;男女教师的个人特质压力差异显著;不同年龄教师个人特质压力、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社会期望压力差异显著;职称越高,压力越小,且讲师、副教授教学科研和个人特质压力与其他职称教师压力差异显著;课时越多,压力越大,且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个人特质压力差异显著。由此得出结论: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压力较大,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教学任务的教师压力差异明显。 关键词: 职业技术院校 青年教师 压力 压力源
2、 1.问题的提出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压力下,会出现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无论是教师本身还是社会各界,都赋予了它更高的要求,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职业压力的职业。事实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工作任务内容和要求也不断变化,这对他们自身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使得其内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特殊性不仅强调理论知识、更加注重教师实践操作的能力,它对于培养新型实用型技术人才、提高国内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教师是当前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更关乎学校教育质量的未来。随着近年来对高校教师
3、结构、学历等要求越来越严格,青年教师跟老教师相比没有福利房、安家费甚至科研启动费;即将面临买房成家或者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等家庭生活问题;此外还要适应教学科研方面的角色转变和压力,特别是繁重的教学任务、职称评定、考核制度、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24。我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国内对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压力研究不多,而对于西部地区高职学院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少。通过对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压力进行调查,可以分析不同青年教师压力的来源,了解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的压力状况,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压力的方法提供依据。 2.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四川、重庆等地7所职业技术
4、院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其中男教师263人,女教师257人;大专学历教师18人,本科学历教师35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21人;教授2人,副教授38人,讲师188人,助教165人。总共发放问卷520份,收回有效问卷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6%。 2.2工具 采用自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压力调查问卷,采用4级计分,从没有压力到很大压力分别记03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该问卷包含个人特质压力、教学科研压力、学校管理压力、社会期望压力和学生素质压力五个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GFI=0.80,CFI=0.86,NFI=0.76,RMSEA=0.06,模型拟合较好;问卷各维度系数依次为0.86,0.
5、86,0.78,0.72,0.83,总量表系数为0.9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结果与分析 3.1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压力概况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对于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科研压力最大,其次是个人特质压力和学校管理压力。由于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生比严重失常,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量成倍增加,教学科研压力明显增大。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周课时量超过16节的青年教师有174人,1316节的青年教师有93人,两者占总人数的53.6%。 3.2 职业技术院校不同属性青年教师压力差异比较 3.2.1 不同性别教师压力差异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职业技术院校男青年教师的
6、个人特质压力(13.006.37)明显高于女青年教师的个人特质压力(11.726.50),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t=2.16,p=0.03),其他各维度与总压力差异不显著。 3.2.2 专业课教师与非专业课教师压力差异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专业课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高于非专业课青年教师(t=.72,p=0.04),其他各维度与总压力差异不显著。在学生素质压力方面尽管没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也体现出专业课教师在这方面的压力比非专业课教师的压力小一些。因为非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交流比较少,经常面对不同的学生,而专业课教师则与学生接触机会较多,对学生的评价也会不同。 3.2.3 不同年龄青年教
7、师压力差异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青年教师在学生素质压力方面差异不显著(p=.054),而在个人特质压力、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社会期望总压力方面差异显著,见表2。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2630岁教师的压力最小,而3140岁教师的压力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社会期望方面尤为突出。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3140岁教师与其他年龄教师的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社会期望等压力方面差异更明显,25岁以下教师与3140岁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差异显著。 3.2.4 不同职称青年教师压力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教学科研、社会期望及总压力方面副教授的压力最大,其次是讲师,教授压力最小。个人
8、特质压力和学校管理压力方面讲师压力最大,副教授次之,教授压力最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职称教师在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社会期望以及总压力方面差异显著,而在个人特质压力和学生素质压力(F(4,493)=0.55,p=.696)方面差异不显著,见表3。 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首先,在教学科研方面,讲师、副教授的压力与其他职称教师相比,压力相对较大,并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其次,在学校管理压力方面,助教与其他职称教师相比,差异显著;最后,在社会期望方面,讲师与副教授的压力较大,但是讲师的社会期望压力与其他职称教师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3.2.5 不同课时青年教师压力差异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
9、出,随着周课时量逐渐增加,青年教师各项压力也在逐渐增大。首先,教师在上课的同时要考虑到教学质量,课时增多,为了保证质量,教师必须课后精心备课、进行教学设计等,无疑会增加教师的时间、精力;其次,上课、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科研任务又不能少,因此科研压力也会凸显出来;最后,上课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奖励和职称评定方面却没有多少分量,同时还要顾及学校的检查、考评等,也会导致课时多的教师学校管理压力较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课时青年教师在个人特质压力、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总压力方面差异显著,而在社会期望(F=.87,p=.456)和学生素质压力(F1.39,p=.247)方面差异未达
10、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每周1316节课和16节课以上的青年教师在个人特质压力、学校管理和教学科研压力方面差异显著,而68节与912节课的差异并不显著。 4.讨论 本次调查中发现,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承受的压力较大,尤其是教学科研方面压力最大。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不久,缺乏经验和授课技巧,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同时他们还要考虑到授课质量,课堂反馈和学生评价,来自教学的压力显而易见。青年教师多为助教或者讲师,而职称晋升与科研息息相关,在完成规定工作量、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但精力有限、科研经验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等因素却制约着青年教
11、师的科研水平。另外,职称不高也无法申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当然,除了教学科研带来的压力外,青年教师还面临高房价、高物价等生活问题,部分青年教师离开亲人,独自在外地工作,社会关系都比较陌生,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负担,也反映出青年教师个人特质压力较大。另外,通过调查发现,不同特征的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不尽相同。 首先,对不同性别青年教师而言,个人特质压力差异较为明显。尽管现代男女平等、女性有独立的经济支配权、有自己的工作,但是男女性由于社会角色不同,社会对各自的要求也有些不同4,5。这种个人特质压力可能更多是来自生活,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大多数面临成家的任务
12、,男性要成家必须有房子,而女性则不一定。即使是已经成家的教师,也要维持日常的开销、保证孩子上学和赡养老人,事业刚刚起步的青年教师总会有入不敷出的感觉。 其次,对是否专业课教师而言,教学科研方面差异较大。一方面青年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要通过科研更好地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能加以应用。当然,相对于非专业课教师,院校对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要求可能也比较高。 再次,对不同年龄青年教师而言,在个人特质压力、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社会期望等方面差异显著。25岁以下的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大多没有什么教学科研经验,但又迫切希望能够尽快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需
13、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获得良好的教学反馈,也需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因此主观上压力相对较大。3140岁的青年教师尽管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沉淀,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但这个年龄段往往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期望和要求,同时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比如科研与职称晋升、个人成长与发展密直接挂钩,这种状况下下,3140岁的青年教师压力之大可见一斑67。 第四,对不同职称青年教师而言,讲师与副教授的压力最明显,而助教和教授的压力相对较小,这与普通高校教师的情况也基本吻合。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往往需要角色转换和对学校管理、考评等制度的适应,因此学校管理压力会比较明显;目前几乎所有普通
14、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都把科研作为评职称的必备条件,并且从助教晋升讲师相对比较容易,而讲师晋升副教授,副教授晋升教授则需要大量的科研成果,这就造成讲师与副教授科研压力更重,当晋升为教授后,又缺乏合理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科研也没太大要求,所以出现教授的压力反而更小的状况。 最后,对不同课时青年教师而言,课时越多,压力越大。由于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并且是在社会经济迫切需要和缓解普通高等教育就业压力的前提下仓促发展。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通过“三改一补”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即“对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院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许多符合条件
15、的中职院校纷纷升格为高职院校,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办学条件满足不了教学与实践的要求,教师的数量不足、来源比较单一,结构不合理,等等,其中师生比严重失衡是制约只要教育发展的很大因素。在此情况下,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时量成倍增加,必然导致教师疲于应付上课,只顾及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也使得青年教师没时间和精力搞科研,科研上不去,职称就没法晋升,导致恶性循环。 青年教师是各级各类院校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适当的压力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压力过大,缺乏对压力的有效应对,不能正确处理面临的压力,就会降低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的情况。因此如何缓解职业技术院校青年教师的压力,是教师自身和学校迫切解决的问题8,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