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改革汇报材料】-国有林场改革验收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林场改革汇报材料】-国有林场改革验收汇报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有林场改革汇报材料】 国有林场改革验收汇报材料 深化改革减员增效促国有林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有林场改革汇报材料*县地处*省东北部,与*市接壤,距首都北京230公里。*县国营林场管理局成立于1963年6月,原名*省茅荆坝国营林场管理局,为正处级事业单位; 1984年成建制下放给*县,为正科级一般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县国有森林资源的经营管护任务,肩负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为北增资源的历史使命。全局10个国有林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现有职工645人,其中局机关35人已于2010年1月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 总经营面积116万亩,活立木蓄积350万立方米,森
2、林覆盖率79%,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55万亩; 主要收入为木材、苗木、占用林地补偿、生态补偿金等,年收入2000万元左右。 一、改革进展及取得的成效我局自2000年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改革初期生产经营主要是以计划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 收入分配基本上是“大锅饭”,职员近千人; 企业负担沉重,共欠职工工资及银行贷款3000多万元,严重资不抵债; 大部分林场欠发职工工资58个月,最多的林场长达23个月,职工生产生活较困难,工作没有积极性,经济发展缓慢,举步为艰。 针对当时的危困局面,林管局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精神及县政府加快国有林场改革的意见,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深入林场调研,在吸收外地林场改革经验的基
3、础上,结合局情场情,以减轻林场负担、保持社会稳定为目标,以转换机制、竞争上岗、精简人员为重点,制定了关于深化国有林场经营体制的改革方案,5月份进行试点,6月份全面推开。 首先,核定上岗人员。林管局根据各林场的经营面积及业务量,核定各林场聘任上岗人员指数,通过采取专业知识考试、民主测评打分的方式,按得分多少,竞争上岗。全局共核定编制400人,其余全部下岗分流。其次,对下岗分流职工进行妥善安置。对下岗分流职工妥善安置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稳定的基础。我们通过多方努力,深入工作,把改革的政策用活、用足,大体采取了3种安置方式:一是林木资产作价,买断工龄。对有一定就业能力的人员,坚持自愿原则,由本人提
4、出申请,由林场拿出部分成林经过作价,根据工作年限,给予一次性补偿,解除其职工身份。二是林场缴纳保险,分流自谋。对不愿买断工龄人员,保留其职工身份,由林场为其缴纳保险至退休,解除其后顾之忧,并根据林场不同状况自选,有的职工外出自谋职业,有的职工分田种地,有的职工承包果园苗圃,还有部分职工承包了场属的多种经营摊点。三是以年龄为界,承诺等退。对年龄偏大,改革时不足5年就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劝其签署承诺等退协议,发放4070%的基本工资生活费,回家等待退休。同时,对局原下属企业*大亨家俱公司进行了改制,该公司主要生产集成材家俱,职工76名,因天然林禁伐,无加工材料而停产,共欠银行贷款本息2500余万元,
5、资不抵债; 2001年进行整体改制,解除了职工的劳动关系,实行全员买断。 以上改革,共分流职工443人(占职工总数的60%),其中:买断工龄119人,自谋职业144人,承诺等退46人,承包多种经营摊点75人,辞职9人,辞退长期临时工50人。经过改革,解除了与银行的债务链,使各林场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时,年采伐林木蓄积也比改革前少采伐2万多立方米,国有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国有林业生态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是国有林业职工队伍稳定。实行定岗定责,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待遇明显提升,全局在岗职
6、工、离退休职工、遗属的工资生活费按时发放,“五险”按时缴纳; 三是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新建了7个林场的办公用楼(房),改善了局机关及各林场的办公、交通等生产生活条件,全局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办公。特别是林管局自2000年以来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连续10年被县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同时党建、工会、防火等工作连续多年都受到了上级表彰奖励,树立了良好的国有林业形象。 二、当前林场经营情况近年来,我局按照“科学营林、依法治林、项目强林、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争项目、抓管理、保待遇、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合理保护、利用、开发现有森林资源,取得了良好成
7、效。一是推行目标化管理,减员增效。健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定岗位、定人员、定任务、定目标、定奖惩的方式,严把人员入口关,着力为职工办实事,努力提高职工待遇,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巩固了改革成果。 二是科学培育苗木,抓好小苗管住大苗。加快苗圃基地建设,突出特色,发展适销对路的造林苗木和各种绿化花灌木,并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开辟财源,充分发挥林场开办园林绿化公司组织队伍承揽城市绿化工程的典型示范作用,扩规模、增效益; 同时抓好绿化大苗管理,在大苗的采挖、销售等环节,规范审批手续,堵塞漏洞,严格督导,把大苗销售做为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资源,努力提高“两个效
8、益”。在“三项作业”生产中,主伐、改造全部推行全林检尺; 在林木销售中,严格执行林木竞价拍卖的销售制度; 在林地的使用管理中,坚持公开透明,足额征收“四项费用”,履行法律手续,确保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 特别是积极推广新技术造林,完善迹更造林新机制,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公路沿线可视面范围内禁止各种采伐作业,在浅山区林场推行低改作业每亩林地保留10-15株优良母树的采伐方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了绿化效果,以最小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森林资源消耗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四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两个品牌,搞好旅游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自
9、筹资金,投资500多万元加快了公园的基础配套设施及景观景点建设,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了宣传,努力把公园推介出去,把游客吸引过来,提升森林公园的品位; 目前已初见成效,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五是争取和实施了一批新项目。几年来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贫困林场、珍稀树种造林、大径材培育、中幼林抚育等项目工程,增加了森林资源,提高了林分质量,促进了国有林业事业的发展。六是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节约型单位。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实行下浮工资制,落实优先保工资的开支顺序; 严格实行业务招待费限额管理、定点就餐、车辆定点修理、划卡加油等有效举措,建设节约型单位; 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开,接受
10、上级部门和职工的监督,全局的各项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国有林场的重视和支持不够。在法律上,国有林场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尤其是防火等常规性的资源管护,很难开展; 在政策上,乡村有新民居建设、村村通工程、饮水工程、低保工程、扶贫工程等等,而多年来没有什么针对国有林场的倾斜政策,林木资产也不能抵押贷款; 在项目建设上,国有林场只有贫困林场项目,10多年才轮一次,公益林补偿金集体提高到了每亩10元,而国有林场仍执行5元,远不够管护人员基本工资。 (二)靠资源生存发展的现状很难跨越。受多种因素影响,林场没有大的立场项目,收入形式单一,只能靠资源生存,可采资
11、源又在逐年减少,长此下去,必然会造成资源危困; 加之国家不断的出台增资政策,工资性开支加大,保障机制又不健全,退休人员增资、诸多补贴等仍由林场负担,形成了林场新的负担,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必然会形成资金的危机,影响了国有林业事业的发展。 (三)林场生产环境不好,营林生产时常受阻。随着林地林木资源的增值、开矿占地的增多、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加之过去管理手续不规范等因素,造成了与民营林权纠纷逐年增多,侵蚀国有林地、林木案件时有发生,营林生产时常受阻,国有林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特别是一遇到与民营的林权纠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受损失的多是国有林场。 (四)巩固改革成果还须付出艰苦努力。前几年由于我们改革幅
12、度较大,涉及人员较多,现在仍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随着林场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好转,林场下岗职工与在岗职工收入逐步拉大,一些因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心理极不平衡,强烈要求回场上班; 加之一些配套措施跟不上,如同一企业改革前后退休职工的待遇不同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四、建议(一)将国有林场上划一级,归上级林业部门管理,这样即利于统筹管理,又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 (二)将国有林场划入公益型林场,林场的部分管理人员纳入财政供养,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希望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国有林场多给予支持和倾斜,特别是生态项目建设上多安排,以便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的充分发挥。 本文来自xxxx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