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3-一个接一个》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3-一个接一个》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3,一个接一个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一个接一个【教材分析】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以小见大,揭示了“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还有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态变化,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因此我将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将“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
2、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接、再”等13个生字和单耳旁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 会写“过、各”等7个生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我”的快乐,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诗歌中孩童的想法,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图画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她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听见大人叫她们赶快回家,她们是怎样做的?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个接一个。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
3、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对照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后生字圈画出来。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抽查检验,查漏补缺。 3.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正音校错,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4.讲解多音字“觉”。“感觉”中读“”,在本课诗句中,和睡眠有关,应读“”。 三、指导朗读,读好长句1.划分课文小节。(共四小节)指名分段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挑出文中长句,重点指导朗读,学会用划分符号“/”划分长句。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2.按要求填空。 课文一共划分为小节,第一小节共有句话。 四、走进诗歌第一小节1
4、.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读熟诗歌。 2.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玩,大人叫“我”快回家睡觉)3.从这一小节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变化?可以画一画表情。 正玩着踩影子高兴听到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不情愿不过,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心情好转4.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来读一读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唉、啊”。指名朗读。 5.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6.引导学生想象“我”会做哪些有趣的梦呢?(有时候看似烦恼和无聊的事物,也蕴含着乐趣。)文中的小朋友正玩着,就听见大人叫着:“!”她再多玩一会儿。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的梦呢!五、学习生字,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
5、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口头组词。 2.学习“过”“各”“种”“样”,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加一加:种=禾+中样=木+羊换一换:冬口各还不寸过3.梳理笔顺,走之旁是三笔,书空练习,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生字,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5.齐读生字。二、走进诗歌,学习第二、三、四小节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数数一共有几句话。 2.小作者先是在做什么呀?是谁叫醒的呢?这时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3.这一小节讲了哪些内容?(读诗歌,感受心情的变化,仿照第1小节画心情图。)4.第三小节。(同第一、二小节教学方法)5.看表情变化图,带着感情认真朗读第一、二、三小节。 6.齐读
6、第四小节,两个问号表明小作者的疑问,你能回答她吗?(学生自由表达)7.结合课后第1题,引导学生尝试着说说自己的经历,感受“我”的好奇。 8.带感情朗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伙、伴、这”。 左右结构:“伙、伴”,可以作为一个词来理解记忆。 半包围结构:“这”,用换一换的方法,过寸文这,注意走之旁为3笔写成。 2.理清笔顺,书空练习。 过、这:先里头再外头; “这”字中“文”的捺画变为点。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课堂小结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教学板书3一个接一个踩影子回家睡觉做各种各样的梦做好梦起床上学见到小伙伴玩跳房子上课了听老师讲故事一个接一个快乐、有趣的事情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语言简单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们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都能基本了解。因此,在朗读与交流时,他们十分积极踊跃。课文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有着相同的经历,就能自主融入课文情景,走进文本,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效果。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