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5729855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初三网权威发布初三上学期语文古诗知识点,更多初三上学期语文古诗知识点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三年级网。 (一)使至塞上 一、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著名诗人,其中诗画成就最高。苏轼称其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终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晚年诚奉佛,世人称“诗佛”。 二、内容理解: 1、这首诗从形式(格律)上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边塞诗。押an韵。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3、首联中“单车”一词,表现了作

2、者怎样的心态?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人于定景之中流露失意情绪。 4、颔联中写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征蓬”“归雁”自比?谈谈你的理解(或说说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此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既是实写,又是比喻,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5、颈联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试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上加以赏析。 “大”写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写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四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

3、孤寂之情。 6、用自己的话,描绘颈联所展示的景象。 一望无际白茫茫的大漠之中,一缕青色的孤烟袅袅升起,直入蓝天;绵延的黄河上接天空,下流远方,通红的落日洒下余晖。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一“大”一“长”一“直”一“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恰似几何图形的天地,大气浩瀚而沉寂壮美,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特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本诗的末尾写到“燕然”,暗用一个典故,这一典故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诗句一是赞扬守边将士为国奋勇杀敌立功,二是暗示自己建功立业之心。 9、小结: 首联:写出使的经过。写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去察看。

4、颔联:描写边塞的情势。 颈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 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10、练习: (1)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透露内心感情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诗中与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写出两组有关描写边塞景象的诗句。 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泊秦淮 一、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他祖父留下的樊川别墅中,所以号称“杜樊川”,著有樊

5、川诗集,我们他的赤壁、清明、江南春。 二、内容理解: 1、诗人选择了哪些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物? 轻烟,淡月,寒水,细沙。 2、展开联想的想象,描写第一句诗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充满寒意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很是凄冷孤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 3、作者在诗的首句中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 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等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5、“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有何好处?)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的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6、最后两句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晚唐统治者沉迷于声色歌舞,醉生梦死的腐化生活而不顾国事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慨,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的忧虑。 7、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运用了曲笔,表面上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沉迷于声色歌舞,醉生梦死的腐化生活而不顾国事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慨,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的忧虑。 8、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泊秦淮河时的景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