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徙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明白和探索关不会感触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长,盘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长,盘算中就会出现种种差别和环境。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
2、黑白常须要的。课本在摆设这一部门内容时,有如许一些特点:(1)建立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办理题目标历程中教学盘算,并在生存中找到它的原型。(2)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造就学生迁徙类推能力。(3)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
3、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设想 我这节课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探究方法、实践与应用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旅游”问题出发,引入本课例题教学。出示例题,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直接列出算式,然后引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4512 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且允许小组间可以互相讨论。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
4、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教师到给予肯定,这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3、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 4、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三)实践与应用 1、计算:12435 改错关键:这个关键计同等个数学医院的改错训练,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夸大了细致点,而这细致点正是本课的难点。 2、改错关键:这个关键计同等个数学医院的改错训练,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夸大了细致点,而这细致点正是本课的难点。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三位数呈两位数的算法是怎样的?。 教学无定法,还请
5、老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成绩早些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 简析教材: 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将亿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读写大数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本册教材在调整教材编排的同时,
6、提供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一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最重要的一点,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本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本单元第2课时,是对万以内数读法的扩展,是学习亿以内写法的前提,更是将数的读、写知识扩充到亿级的基础。本课时的知识将为后面学习提供直接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时的学
7、习方法将为后面学习提供迁移类推的思路。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的联系与区别,并迁移类推掌握万级数的读法,再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等过程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注意万以内数中0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当播音员播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从
8、中感受数太大,不易读出、读准,设置悬念。 2、学习读数: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此环节分两层进行教学。 (1)学习读整万数。教授时在数位顺序表下将数1925、407、460变成xxxx、xxxx、xxxx,试读后让学生说一说与原来的数相比现在的数有何变化?在读法上有何不同?通过对比观察从而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突破万级数该如何读这一教学关键。再提出:怎样读者几个数又快又准。让学生自然地想到先分级再读数比较方便,并巩固练习了读整万数,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习读含有两级的数。先试读不含零的数,学生独立或在同伴互助的情况下读出这一组数,使学生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9、。再让学生试读xxxx、xxxx,读后思考: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通过学生结合读书的体会,探讨这个问题,掌握0在什么位置上要读,在什么位置上不读。 在教学这两个环节时,对教材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适当补充,并分层教学目的就是要突破两点万级数如何读分清大数中的0哪些该读,哪些不读。学生掌握了这两点,也就学会了读亿以内的数。万级数如何读,通过读整万数、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来实现,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万级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接着通过让学生试读两级数、争辩。划一划、思考并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活动,使学生探究得出在读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上的0要读
10、,并且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探索新旧知识联系,找到知识生长点,运用知识正迁移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究、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3、反馈巩固:第5页做一做:先观察数的特点再读。 三、思维拓展 用8、5、3、0、0、0、0、0按要求组数,通过组数将本节课推向*,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数位上有0该如何读? 四、全堂总结 运用歌谣帮助理解记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3 课程标准: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现实生活或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目标:
11、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速度、时间与路程,知道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悉和掌握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速度,速度单位的熟悉和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
12、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教学策略: 1)助学单先行,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对这个课题已经知道多少、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做能协助学生轻松、有效的实现目标?这些是我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2)体现“五主一辅”原则。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教材素材为主载,以学生情感的升华为主旨,以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和多媒体资源的声像图为辅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最后达到建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买过的东西是怎
13、样交到我们的手里的吗? 师:其实快递也是物流,关于物流,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视频) 师:正是因为物流中心有着这么多的作用,所以每天那都是车来车往,你看摩托车、大货车,小货车都在赶着往物理中心送货呢。 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1: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师:经过观察,咱们发现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下面咱们就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活动促思 1.探究速度时间与路程 师:同学们,这是助学单的第一个问题,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昨天是怎么想的?现在请大家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小组展示
14、,并且进行互动 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刚才大家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几个词(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请大家结合实例想一想什么是速度?什么是路程? 同学们紧互动交流。 总结:这样我们把每分钟、每小时等等这样的时间可以叫做单位时间单位时间行驶的米数或千米数就可以叫做(速度) 师:那速度单位应该怎么写呢?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解 师:学会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李老师骑自行车走了9千米,这里的9千米表示的是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师:看来表示速度的时候,一定要表示清楚那个单位时间行驶的速度 课件出示:刘翔的速度是9米/秒,蜗牛的速度是9米/时,两个速度相等 师:哪里
15、错了? 师:我们如果让刘翔和蜗牛比赛,滴答一声谁出去了?谁还在后面慢慢的爬呀? 2.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了速度、时间和路程,想一想老师接下来会提问什么问题? 学生猜测 师:没错,我们开始解决助学单的第三个问题,结合实例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现在先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互动交流 师:同学们经过互动交流,我们理清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再互相说一说。 三、拓展延趣 师:看大家学的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去玩一个闯关游戏,看谁来到了我
16、们的课堂上,可是可爱的熊大熊二被光头强绑架了,你们愿意参与营救活动吗? 四、巩固练习 1、第一关:先说说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再填写下表(课本100页的1) 师:这是三种交通工具的形式情况,仔细观察,解决第一个你打算用到了什么关系式? 生:因为路程时间=速度,所以用302=15 师:第二个有关摩托车的,你能解决吗?第三个呢? 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2、第二关:甲地离乙地有240千米,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1)604=240米 (2)2404=60千米/时 (3)24060=4小时 师:请问第一个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 师:
17、同学们真厉害,这两道题都没难住大家,接下来我们接受更大的挑战,请看 3、第三关:平均每小时可以做纸花25朵,3小时可以做纸花多少朵? 生:253=75朵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每小时做得朵数时间=一共的朵数 小明打作文,平均每分钟打100个字,5分钟可以打完,他的作文有多少个字? 生:1005=500(个) 师:你能像上个题一样说说这个题的关系式吗? 生:每分钟打的字数时间=一共打字个数 师:恭喜同学们成功营救出熊大熊二,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仔细观察刚才解决的这两个问题,然后回忆下刚上课时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师:老师等等你,仔细考虑一下 师:在数学上能用联系的
18、眼光看待问题,这对我们的数学学习非常的重要。 师:这么多不同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关系式上。希望你带着发现的眼睛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总结回顾 师: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回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课下请把本节课知识整理在思维导图本上,善于总结的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4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算式,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
19、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20、。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
21、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挖掘宝藏。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通过四次闯关,在每一关中经历“计算、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这一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规律。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第二关:奇怪的。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总结出规律。 第三关:神奇的9。通过设置“xxxxxxxx=?”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 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通过“卖关子计算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
23、与合作的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山脚到山顶有xxxx层,每一层有xxxx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解决xxxxxxxx=?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找规律。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
24、问题。本课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习“找规律”后,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与奇妙,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需要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并通过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所以,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2)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
25、规律。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4)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得出这种规律中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并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来介绍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26、。本节课我将分为四大环节进行。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引出规律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主题图的观察以及填写表格,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并联系生活寻找规律,体会规律的广泛性,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四部分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游戏引入新知 在课的一开始,我经过拍手动作引领学生注意观察,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提出疑问:这里有一个秘密,是什么呢?(师再次拍手)能跟老师一起学吗?再次提问:能不能再拍一组跟老师的不一样的?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入课题:规律。 在这里,我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接着经
27、过摆小棒和小圆片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种规律,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观察学习 在这环节中分为四小步骤展开。 1、认识概念 师:间隔排列的规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只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哪一种呢?像这个,一根小棒一个圆片一根小棒一个圆片排列的。 师生同读,师板书:| 师:一直这么画下去,我们会看到最后是?(生:直线)那我们注意看这组中首尾都是什么?(小棒)它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呢?两端物体(师生同读师板书) 出示| 师:像这个呢?也叫两端物体。那夹在中间的是什么?(生:圆片)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师生同读:中间物体) 师板书 2、观察学习 师:我们刚学习了间隔排列的规律,知道了什么是中间物体和两端物体。像这种规律在我们的书本上还有很多很多。好,请翻开课本第48页,看看你能不能找到。 板书:找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思考。 师:看看,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同一种规律。你找到了吗? 学生汇报,师出示表格。 组别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