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龄未婚女青年形成机制研究_陆子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大龄未婚女青年形成机制研究_陆子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文捕要首页用纸 毕业论文题目: 大龄未婚女音年形成机制研究 _ _ 专业 2013级顿士生姓名 :陆子音 _ 指 f导教师(姓名、职 10: 陈友华教授 _ 中文摘要 “ 剩女危机 ”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城市中高学历、高收入、高职 位(简称 “ 三高 ” )的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数量不断攀升,甚至有不少女性信奉独 身主义。现有的文献大多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的角度探究 “ 剩女 ” 问题, 却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 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现实生活,了解她们的心路历程。 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与深度访谈数据分析我国婚姻市场的
2、供求情况与大 龄未婚女青年的生活状況,运用婚姻市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交換理论、 择偶梯度理论,关注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成长经历、择偶实践、社交网络,试图解 释择偶失败或单身的原因及影响,探究大龄未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得到如 下几点 结论: 1、从数量上说,出生率快速下降与出生性别比失衡带来严重的婚姻挤压, 我国婚姻市场上存在明显的男性过剩和女性赤字, 剩女 ” 是个误导性的概念。 从质量上说,“ 男高女低 ” 的择偶梯度观念大有市场,城市女性择偶困难,农村 男性无偶可择。大部分女性期望 “ 向上婚 ” ,然而适龄优质男性数量不足,由此 导致我国大城市大龄未婚女青年择偶困难。 2、大龄未婚
3、女青年的产生是 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 上看,首先,经济地位的提升带来了女性的角色转变,女性慢慢走出家庭,自力 更生与自食其力,有权利选择结婚还是单身。其次,婚恋、生育、养老等观念的 变化加速了家庭功能的弱化,結婚生子成为人生的选择题而不是必选题。第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城市生活。城市给了个人更多自由生活的空 间和隐私,緩解了择偶压力。从微观层面看, “ 大龄未婚 ” 是个人、父母、同龄 人、潜在对象及其家庭等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个人掌握择偶的主导权和决定权, 他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当的言语和行为能促成择偶,不适当的言语和行为可 能引起个体的逆反心理,得不偿
4、失。 3、 “ 剩女 ” 是被建构出来的误导性概念。大龄单身女性并不都是大众传媒呈 现出的悲剧形象,她们中的多数人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舒适的生活状态,家庭关 系也较和谐,在择偶时更加关注精神需求的满足,虽然在择偶问题上与父母有分 歧,但部分父母和子女都在努力做到互相体谅和互相尊重。 4、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尝试新型择偶渠道,如世纪佳缘、百合网、豆瓣、微 博、微信、BBS等。 与传统相亲相比,这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型渠道平台 太、效率较高、硬件匹配度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关键词 :大龄 未婚、剩女、择偶 *sj3uBd 3qBjins pay: miu mm pue UQUIOAV mqm
5、ij piij s! i! os p3fiuf 【 anraiu popuEiuun 3u!pirejsin .pimcxi3:pBq qifAv jouvred B puy oj JUBM pus ssjdpuud iuoipi3iS Suiso n ssnods di OAoipq is TOUIOA psixretuuQ idouoD SuipB3Siiu B SI uin /w JSAOIJJ 9i *m3|q jd u UB|ndodj3A sfeiuaj ireiimqiBJ sfspo u |ieftidocLi3A q机 u ifjpw s丨 p.rBiu sgBumxi sj
6、iqqD *uiz93nbs snouts ui snsa ijjaiq DUBBqiui oiBa xos 4saij v : SUOISU9UIlp KlTBUI UI SJfHSSJ SlS3q 31| uornps psixrexirnn jo msiTOi| 3tu gurimoj 91spuij pire Suisooqo 3snods jo aousagut pu SSTOO 3ip urejdxo ojsaui sisaqj *uaiu M Aiap3 poKutuun jo SDIJORUI uoipsps pun a Aj3u Bioos ipuno.i *Bq aqi u
7、o Suisnooj. 31丄 :iU3jpm) 3u;sooi3 ssnods p 加 10311 丄 sps; jo AI| IRI3!H / 031(2 OoUBJpX IT S 031I UO paseq SI StS3ll SA 3TA.I9; UT qjdp-ui Suiop Aq oiuo.w Jpp pujaam jo 3ji sqj SM qs pw snsuso SUIZAIBOT oSuuiu suiio jo uotjmiis oaoAos oii ssoipui sisoqi 31 *dn j Snipqi put? SuizpuiuSps ireqi 4S3UOJS
8、 jpip oj Suiusjsii 3ji| par s;ii3iuo从 Xpapp pwximmm o 11 !111巩圯 aiom /fed ppoqs Appos sq丄 _apEprm sidosci puB XDTOJSISUOD . soireyoduii Q SSJOUSI uoiq.w ssAipadsisd HOTSOIOIOOS pun oiqdi3i otu3p oimoaooo aio.ij snssi 3qj uo sosnooj Xjjsoui 3amm3i| snoiAjd oqx ouupop 93Bixreui-aou A H J uin; jo 3Uios
9、 puy */(i ui 3Suis 3q i ssooqo UIOOUI qSiij pan 33aB3p pooS pApQi AT?i OM UQUIOM jo jsqamu UIAOJ8 V, we ai3i inoqB )1邱 oi 3!d ii i BSBI| “ SISLI u它 iuo 放 j3A y;r,、 |iu3xm; 3 mtno入 u3i .jossajojd MOIN調 uibiZ nq .-Hrmcmio SOd M 3a :N0LLVZnVI33dS uarnoyw ApapiH psixreuiun J aisiuBqDajAj guiuuoj aijx :S
10、IS3H丄 2 Second, both macro and micro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unmarried situation. On the macro view, nowadays women have a higher economic position and most of them can be totally self-sufficient. They step out of famili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social life. They have t
11、he right to choose their own existence. Furthermore, family functions are loosening. Getting married and having children are not necessary for eveiyone. People living in big cities have a cool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Nobody cares about who you are or what you do. It is free to be single. On th
12、e micro view, the unmarried result is a game between individuals, parents, peers and potential mates. Indiviauals have the initiative in spouse choosing, and other peopled opinions and actions have ver;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decision. 3、 The desolating image of unmarried elderly woman is a myth p
13、erpetuated by the media. Most of them live a comfortable life and have a harmony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Sometimes the family members ai*e divided in spouse choosing, but they try the best to respect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4、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the online dating websites, such as Jiayua
14、n, Bailie, Douban, Weibo, Wechat and BBS. Some new platforms are famous for high efficiency, broad appeal and perfect match. Now unmarried elderly women seek partners with an open mind. Some of them are willing to buy services from these platforms. Key Words: Leftover woman Spouse Choosing Unmarried
15、 elderly woma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 S M . IV W,-% mt . 1 1. 1 I、司题缘起 . 1 1.2概念界定 . 2 第二章文献综述 . 4 2. 1文献综述 . 4 2. 2相关理论 . 6 2. 2.1婚姻市场理论 . 6 2. 2. 2需求层次理论 . 8 2. 2. 3社会交换理论 . 8 2.2.4择偶梯度理论 . 10 第三章研究问题、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12 3.1研究问题 . 12 3. 2数据来源 . 12 3. 3研究设计 . 13 第四章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 15 4.1男性过剩女性赤字 . 15 4.2农村男性与
16、城市女性择偶困难 . 18 第五章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生活与择偶 . 22 5. 1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生活状态 . 22 5. 1. 1性格养成 . 22 5. 1. 2兴趣与社交 . 24 5. 1.3家庭压 . 26 5. 1.4未来展望 . 26 5.2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择偶过程 . 27 5. 2. 1婚恋观念 . 27 5_ 2. 2择偶标准 . 29 5.2. 3择偶渠道 . 32 5. 3大龄未婚女青年择偶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 33 5.3. 1择偶失败的原因 . 33 5. 3.2择偶失败带来的影响 . 36 第六章大龄未婚女青年的形成机制 . 38 6. 1宏观层面 . 38 6.2
17、微观层面 . 38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 41 7.1研究结果 . 41 7.2研究创新 . 43 7.3研究展望 . 44 #&南犬 . 45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缘起 据现代快报 1报道, 2015年南京市平均初婚年龄 30.4岁,其中男性 30.4 岁,女性30.5岁,晩婚趋势非常明显。今年 4月,日本护肤品牌 SKII发布了名 为她最后去了相亲角的产品广告,讲的是 25岁以上没结婚的 “ 剩女 ” 的故 事,短短几日点击率超过百万,在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等年轻受众聚集的网 络平台掀起讨论热浪, “ 剩女 ” 再次成为话题的焦点。这只是则社会评价褒贬 不一的商业广告,但它确实揭开了大
18、龄未婚女青年感情生活的冰山一角,赤裸裸 地展现了她们及其家庭在婚恋问题上所遭遇的压力、无奈、无助与挣扎。 在当当网上,有一本好评率高达 99.1%2的畅销书 三十岁前别結婚。 作者是一名美国华裔女性,在主流媒体对 “ 剩女 ” 穷追猛打之际,这本书告 诉我 们, “ 婚姻并不是灵丹妙药,只是人类多种关系的一神 ” , “ 无论独身还是婚姻都 不是通往幸福的敲门砖 ” 。然而,这种观念却难以融人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数 千年来,中国女性生活在重男轻女的父权社会。古代女性无权选择结婚对象, “ 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 ” ,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由父母做主,媒人牵线,与素不相 识的男性相约见面,讨论婚姻
19、大事,这就是 “ 相亲 ” 。近代以来,女性虽然获得 了受教育的权利,但生活轨迹多被限制在 “ 家 ”的场域中,缺乏自我发展的机会 和平台。现代社会虽已破除旧制度,但 “ 男女授受不亲 ”的旧思想残余、主流观 念对贞洁的偏执和成长过程中性教育的缺乏造成了不少女性社交技能的不足,无 法正常地与男性交往,在面对催婚压时,只得主动或被动地去相亲。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単身与否本来只是个人意愿。但是,中国 是个人情社会,婚恋问题会受到父母、亲人、好友、同事、邻居等多方面的影 响和审视。每位适龄的中国女性,都可能遭遇这样的 烦恼: 在读书时被告知恋爱 影响学习,邻近毕业时却因为没有男朋友而备受
20、压力;从小被鼓励出人头地,长 太后却难以逃开相夫教子的传统价值观;一旦学业有成,工作顺利,却会因为没 有结婚而被打上 “ 剩 女 ” 的标签,似乎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抵不过一纸婚书。近 1南京人初婚年龄平均 30岁 .现代快报 2016-01-03, http:/news. 163 .com/16/0103/02/BCCE73NH00014Q4P.html. 2 当当网。 http:/ 飞 年来,城市中高学历、髙收入、高职位的大龄未婚女青年越来越多,甚至有女性 志愿独身,吸引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 问题: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适婚女性是什么样的 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大龄未婚状
21、态是如何形成的?她们有怎样的婚恋观念和择 偶实践和择偶渠道?择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1. 2概念界定 在研究展开之前,笔者将界定以下概念:婚姻市场、性别失衡、婚姻挤压、 非志愿独身与剩女。 一、婚姻市场 广义的婚姻市场指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处于适婚年龄的、非婚姻状态的 两性人口的总和 ( 陈友华, 1996)。狭义的婚姻市场指未婚男女寻找配偶、缔结 婚姻的场所,如婚姻介绍所(于学军, 1993)。本研究使用广义婚姻市场的视角, 从供需的状況探讨大龄未婚女青年在婚姻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性别失衡 人口性别结构指的是某时某地全体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重,对国家的未来 和个人的家庭都有深
22、远的影响。该结构主要测量方法是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 比。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是 103到 107,即每 100名新生女婴对应 103到 107名新生男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5年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02,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3.51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仍然较高。 三、 婚姻挤压 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为了顺利婚配,达到婚龄的可婚配的和待婚配的男女 人口数量应保持 1: 1,但社会人口中的两性并不总能保持 1: 1的关系。(王兀 璋, 1985)。人口过剩是个相対的概念,男性人口在数量上多于女性人口即为 男性过剩,女性人口在数量上多于男性人口即为女性过剩(陈友华, 200
23、1)。因 人口过剩导致某一方择偶困难就是婚姻挤压(陈友华, 2006)。因此婚姻挤压可 分为男性婚姻挤压和女性婚姻挤压两种类型。 四、 非志愿独身与剩女 1 1 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 .国家统计局 2016-1-19, http:/ 1306083.html!. 从人口学意义上说,所有的社会成员可分为已婚和未婚两种。未婚可分为适 婚年龄未婚和非适婚年龄未婚。适婚年龄未婚又可分为志愿独身和非志愿独身, 城市中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女性与农村中的劣勢男性最容易成为非志愿独 身(叶文振、林擎国, 1998)。单身女性、未婚女青年、大龄未婚女青年与剩女 是层层包含的四个概念,剩女
24、涵盖的范围最小 ( 陈友华, 2011)。剩女词有广 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剩女指未能婚配的单身女性(沈晖, 2010)。狭义的剩女 指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 错过黄金婚龄的大龄未婚女青年(魏彤儒、张刚, 2010)。唐利平将剩女定义为 28岁以上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唐利平, 2010)。胡 小武将 “ 剩人 ” 界定为超过 25岁晚婚年龄而尚未婚配的人(胡小武, 2010)。陈 友华指出,目前对剩女的定义都是模糊且宽泛的,没有一个严谨的年龄界限(陈 友华,2011)。本文以胡小武老师的定义为参照,研究対象界定为生活在城市中, 年龄在 25-3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基本实现财务自由、非志愿独身的
25、女性。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文献综述 20世纪 80年代,大龄未婚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社会问题。当时男性大龄未 婚的情況较为严重,未婚男性远远多于未婚女性,且未婚男性普遍文化程度低于 未婚女性(李咏华, 1986;张萍,1989)。 20世纪 90年代,我国的大龄未婚人 口数量依旧庞大,城市女性和农村男性占比高,高学历女性和低学历男性占比高 (杜泳, 1998)。依据 “ 六普 ” 数据,我国非志愿大龄未婚者约有 1300万,在所 有年龄组中未婚男性都多于未婚女性,城市女性择偶难,农村男性过剩多(刘爽 等,2015)。 近年来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研究多围绕 “ 剩女 ” 的议 题展开,从起因、形
26、象、 困境、影响、解決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从数量上说, “ 剩女 ” 是个建构失效的伪命題, 1995-2005年的实证数据表明各年龄组和受教育程度 下的女性均处于短缺状态 ( 陈友华、吕程, 2011)。但不可否认大龄未婚女青年 的婚配困境是确实存在的。学界认为这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 有性格、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婚姻观念、事业观念、择偶标准、感情经历、行 动策略等。外因包括市场化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迁、性別角色分的变化、社 会风气的影响、父母亲友的干渉等(曲文勇等, 2009;陈琴, 2009;范晓光, 2006; 唐美玲, 2010;唐利平, 2010;袁林鹏
27、, 2010;沈晖, 2010;王彬, 2011)。从 婚姻市场视角来看,高校扩招改变了婚姻市场的性别结构,降低了女性的婚姻收 益 ( 吴要武、刘倩, 2014)。就业难使得部分大学生以婚姻为替代方案,造成了 很多 “ 急婚族 ” 和 “ 毕婚族 ” ,她们偏向于选择经济状况较好的年长男性,因此 挤压了其余的未婚女青年(魏彤儒、张刚, 2010)。从性别视角和传播学视角来 看, “ 剩女 ” 是男性话语霸权建构的結果,是男权中心意识的体现(周松青, 2010; 王清清, 2011;孙金波、范红霞, 2014)。也有学者认为, “ 剩女 ” 现象的出现反 映了社会进步,是女性自我意识发展的結果,
28、表明女性有权利选择和享受単身生 活(吝莹莹, 2008;荆桂英等, 2012)。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 “ 剩女 ” 现象反映 出三大问题:女性情感异化,缺乏经营爱情的时间、信心和耐心;过于物质化和 工具化的婚姻市场,爱情不再纯粹,择偶简单粗暴;社会多元化冲击传统婚姻价 值观念,婚姻想象破灭(沈晖, 2010)。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 剩女 ” 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 两种,主动型剩女是考 虑到婚姻成本和回报后的理性选择,被动型剩女是受到供求等因素影响难以择偶 (张敬婕, 2011;严俊勇, 2013)。大众传媒塑造的 “ 剩女 ” 形象严重脱离实际, 主要表 现为: 内容片面,标签性強;娱乐性
29、强,不够 严谨; 男性本位,观点狭隘 (危琼, 2010;刘丽超, 2010)。 “ 剩女 ” 多被建构为收入高、学历高、能力強、 情商低、性格古怪、眼高手低、自以为是、委曲求全的形象 ( 马丽敏, 2011;李 佩菊, 2013)。从性格及成因出发分为四 类:情 伤型剩女、事业型剩女、完美主 义型剩女、拜金型剩女(王军元等, 2014)。从婚恋态度出发分为 三类: 工作狂 型剩女、灰姑娘型剩女、爱情至上型剩女(李琦等, 2014)。从气质形象出发分 为四类:情伤过重型、工作第一型、眼高手低型、相貌平平型(方彦蘅, 2012)。 大众传媒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推动了社会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污名化建构,
30、加重了 女性的心理压力,加剧了单身的出现(靳林林, 2012;郭晨, 2015)。 剩女的择偶困境具体表现为择偶途径的減少、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降低、择 偶梯度带来的结构性困境(唐利平, 2010)。择偶时面临着三重矛盾:经济 独立 和精神依附的矛盾、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婚恋模式的矛盾、向往爱情与害怕婚姻 的矛盾(刘胜梅, 2012)。 “ 剩女 ” 现象的存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从个人角度来说,被贴 上 “ 剩女 ” 标签的未婚女青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从社会角度说,大龄未婚人群 的扩大将威胁社会安定、増加社会生活成本、延缓文化的代际传播、加大对生殖 服务系统的压力、増加适龄未婚人群的心理
31、负担(雪杉, 2007;许琳玲, 2010; 龚超、李春丽, 2015)。从人口学角度看, “ 剩女 ” 的增加提高了女性不婚比例, 降低了生育率、造成了 “ 剩男 ” 的増加(林湘华, 2012)。有学者指出, “ 剩女 ” 的蔓延也会有正面影响,女性有机会打破传统的婚配模式 ,尝试新型生活方式 (高 修娟, 2011)。 “ 剩女 ” 问题的解決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从社会层面看,国家要制 定相关政策,引导婚姻理性的回归;媒体要正面引导舆论,避免污名化和标签化 ; 社会各界要积极行动,建立多样的婚恋平台。从个人层面看,青年人要转变婚姻 观念、尝试新型择偶模式,增加择偶实践、克服心理障碍
32、 ( 宁鸿, 2008;陈娟, 2010;张亚军, 2011;徐家庆、朱伟, 2014)。不仅仅是婚姻观念,青年人还需 要改变就业观念、住房观念、养老观念等(胡小武, 2010)。也有学者认为,单 身是个人选择,重要的不是解决 “ 剩女 ” 问题,而是创造宽松、包容的社会环境, 让青年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龙晓添, 2009;许琳玲, 2010)。 2. 2相关理论 2. 2. 1婚姻市场理论 婚姻市场这概念最早由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人口学家加里 贝 克尔提出,他假设婚姻也是个平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每个人都期望寻找到 最适合自己的配偶,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更换对象。伴侶的匹配程度
33、受很多因 素的影响,如个人能力、教育背景、种族、身高、收入。伴侣之间的爱与陪伴也 会提升结婚的可能性 ( Becker, 1973)。择偶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寻找、匹 配和互动 ( Ahuvia, 1992)。婚姻市场理论具体包括婚姻寻找理论、性别失衡理论 和可婚配男性理论 ( Lloyd, 2006)。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只有男性和女性的 供需平衡,婚姻市场才能实现平衡(周丽娜,2008)。而造成婚姻市场不平衡的 原因有:出生人数的变化、出生性别比的高 低、男女死亡率的差异、夫妻双方的 年龄差 ( Beiles, 1974)。 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降到低水平是既成事实(李建新, 2001
34、;陈卫, 2008)。 依据 “ 六普 ” 数据推算, 2000-201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 1.45左右,己是 超低生育水平,未来可能持续走低 ( 陈友华、胡小武, 2011)。生育率的下降导 致年龄结构的持续老化,带来严重的婚姻挤压。婚姻市场上将出现严重的男性过 剩和女性赤字 ( 郭志刚、邓国胜,1995)。造成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婴儿存 活率的提高、女性地位的提高、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义务教育 的推行、儿童抚 育理念的变化等(龚伟明, 1995;闫玉、马学礼,2014)。 20世紀 70年代出生 率的下降和 80年代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攀升将造成 2010年后进入婚姻市场的男性 面临
35、严重的婚姻挤压,可能超过 10%的男性无偶可择 ( 陈友华、乌尔里希, 200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失调问题凸显,学者在成因、现状、 結果、对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胎儿性别鉴定的准确 率越来越高,人工流产能轻易实现中止妊娠,由此带来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是 造成出生人口性别失衡的直接原因(曾毅, 1993;乔晓春, 2004;穆光宗, 2006)。 个普遍的看法是,对男孩偏好和对女孩歧视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失衡的主要原 因(王元璋, 1985;慈勤英, 2006;)。女婴的漏报和溺弃也造成了出生人口性別 比的偏髙(曾毅, 1993)。虽 然我囯 法律
36、明确规定,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 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引产,但是仍有不少医疗机构和个人法律意识淡薄,为 有男孩偏好的家庭提供终止妊娠的便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 平衡( 解振明, 2002)。另外,我国计划生育的人口控制政策既有成功之处,也 加速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马瀛通,2010)。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体现在三个方面:是城乡差别,表现为农村出生 性别比长期偏高;是不同孩次的差别,孩及以上家庭出生性别比畸高;三是 农村地区严重的男孩偏好和性别选择(周长洪, 2006)。性别失衡会影响人口数 量和结构,从而造成人口风险。人口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儿方面:女性缺失与男 性过剩
37、风险、人口数量减少风险、人口老龄化风险(刘利鸽、靳小怡、费尔德曼, 2014)。值得注意的是,性别 失衡带来男性过剩,从而造成大量适婚男性没有配 偶,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跨国婚姻和移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性赤字问题 (原新, 2006)。婚配市场上的性别失衡将带来严重的婚姻挤压,男性过剩人口 中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人将找不到配偶 ( 倪晓锋, 2008;周丽娜, 2008;马瀛通 , 2010)。李树茁等人利用潜在初婚比度量了我国 2001-2010年的婚姻挤压程度, 指出未来将出现非常严重的婚姻挤压, 2013年之后年均男性人口过剩超 10%, 平均每年有 120万名男性找不到初婚对象(李树
38、茁, 2006)。一项以 “ 五普 ” 为 基准的调查表明, 2000年后的几十年内,陕西省每年进入婚姻市场的男性有 ;10% 过剩(韦霞, 2008)。而以 “ 六普 ” 为基准的调查推测,当男女婚龄差为 2岁时, 2025年将达到男性过剩峰值,有 2608.3万男性过剩,当男女婚龄差为 4岁时, 2025年也将达到峰值,男性过剩3622.6万(郭显超, 2014)。男性过剩和婚姻挤 压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即便在云南省人口较少的 7个民族中,同样存在婚姻挤 压问题,不少男性择偶困难(杨筠、付耀华,2016)。 周丽娜指出,有正向和负向两种方式解决婚姻市场上的男性人口过剩 。正向 的方式包括:降
39、低择偶标准、选择年龄差较大的女性结婚、跨国婚姻、自我提升 等。负向的方式包括买卖婚姻、购买性服务、实施性犯罪等(周丽娜, 2008)。 外来移民可以缓解高学历女性的婚配难题(陆淑珍, 2011)。 2. 2. 2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生理 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或者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 求是由低到高逐步实现的,当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其他需求就会变得很迫切 (Maslow, 1970)。后来有学者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定义为生理需求、心理 需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和社会需求 ( Macarov, 1995)。 需求是互补
40、的,男女在择偶时倾向于寻找各方面互补的对象。青少年时期, 男女的感情需求被压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性吸引越来越强,与异性交往 和恋爱成为基本的生理需求(徐天发, 1988;李志红、李珍珍, 2015)。现代社 会,人们可以通过使用性玩具、购买性服务等多种途径满足生理需求。性别角色 的相似性降低了男女间的吸引力,婚姻成为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双方在择偶时 更加注重情感、精 神和文化的和谐,如果需求达不到,人们宁愿过单身生活(钱 民辉、田玉荣, 2009)。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遵循需求层次理论。安徽芜湖的 高校未婚女研究生择偶时更注重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的满足(王莹, 2012
41、)。 一项针对上海市 800多对夫妇的调查表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充实,人们的择 偶标准由注重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向注重情感、心理需求转变(田晓虹, 2001 )。 云南彝族女性在择偶时首要考虑经济需求,其次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李晓莉, 2005)。蒙古族女性在婚姻家庭问题上越来越注重经济需求 的满足(玉荣, 2008)。 河南固始县的农村未婚青年则认为择偶是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主要是为了满足 生理和心理需求(李明书, 2010)。 2. 2. 3社会交换理论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交换导致了劳动分。和动物不同,人类 需要互相协作才能生存与延续。人都有利己之心,只要对此加以刺激,就会产生 对生活必需品的欲望。欲望的满足单靠个体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契约、交換和 买卖的倾向逐步发展起来(亚当 斯密, 1776)。美国社会学家乔治 霍曼斯综 合运用经济学和心理学,创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