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基本概念(共2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201789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基本概念(共2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基本概念(共2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基本概念(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基本概念(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关于ABA的几个基本概念(一) ABA的基本特点ABA大家都知道就是行为应用分析法。1将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行为进行分解,直到最细小的但可观测的行为单元。如:“吃饭”可以分解为:“走到餐桌前”、“坐在椅子上”、“拿自己的餐具”“吃自己碗里的东西”等等。行为可以无限往下分,尽可能的细小。通过有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有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每一种特殊儿童不能出来的行为,从简单的“看”别人,到复杂的如主动的交流和社会活动,都可以被分解成为许多工作步骤。2、 要求孩子必须对每个指令做出反应。3、 孩子的错误反应肯定不能得到解决奖励,即不能被强化。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

2、伤,退缩等)。4、 同一课题的训练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在没有成人的任何指导和辅助下,孩子也能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将孩子的反应记录下来并且按照特定的、客观的定义和标准来评价。课题的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有的孩子三次就会了,有的孩子则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每个孩子都如此不同。多长时间学会只有上帝知道。5、 教学计划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而个别化设计的(IEP)。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意思。(二) ABA的基本操作分式回合操作教学法(DTT)指令(刺激)(孩子)反应结果(强化)停顿。下一个回合。要对指令作出反应,听指令做反应是社会行为。(三) 行为的分解和目标行为1、 行为的分解将一个行为分

3、解成一系列单元行为,对每一个单元行为还可以继续分解,这样逐级将一个行为拆分为更小的,有先后顺序的行为链。洗手的分解:会洗手要具备的能力:开水龙头洗手关水擦手。如果不会洗手,就要现分解洗手搓手打香皂冲手。现在都是用洗手液,更方便了,设备的发展也可以改善孩子们生活的艰难。平时没事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总想多少年后自己S了后孩子怎么办哪。不试永远不了解孩子。教孩子时不要一根筋,一种方法打不开孩子的心灵再寻求另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但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也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帮助,但要一步步的来。具有阶段性和目标性。这就是目标行为的特点。指 令-ABA回合操作教学法(DTT)中的第一要素1、 指令的概念:

4、指令不一定非得用语言发出,意识到不对就好。指令从不反应机械反应弹性反应泛化反应。这里指除了用语言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沟通板、图片等建立沟通。2、 指令的意义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3、 发指令的原则:A、具有统一性,家庭成员的统一。开始教时指令要保持一致,以孩子准确理解让他做什么,等他学过一阵后我们可以将指令改变一下。注意: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地改变它,以帮助孩子泛化使用。B、不重复性:如果指令发出后孩子没有反应,给予辅助,完成一个回合,再发一下个指令。目的是: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言语是有意义的,听到我们说话,他就必须做出反应。C、 与强化物的结

5、合。在孩子反应正确时,给予夸奖(强化)。如果孩子做对了,而我们不对此做出反应,就没有结果,或者说他的正确反应被忽视了;换言之,是我们的行为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想孩子做出适当的反应,我们也必须做出适当的反应。D、明确预期反应发指令前要明确知道孩子想做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明确地知道指令的内容和预期反应,孩子才可能明白。因此我们要事先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动用指令去达到目标。4、 发指令的技巧:A、及时、适时;B、有必要性;C、准确、扼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怎么样才能理解);D、可实现性。5、 注意事项:A、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刺激;B、观察孩子反应,给予必要辅导;C、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

6、,把握恰当、提高的原则。6、 当孩子没有正确反应时:A、保持镇静,不要着急,更不要和孩子怄气;B、 对孩子的不适当反应可以忽视;C、 平静的对孩子说:“不行,再来一遍。”(视孩子的个别情况而不同,对有些孩子我们什么都不说,而对有些孩子,我们可以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行”。) 如何建立孩子的交换意识首先我们大家来了解下交换意识的概念:交换意识就是在训练中让孩子明白我完成了训练者的要求后,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强化物(物品或喜欢的活动)。前提是孩子所想要的物品必须是安全的、健康的、他想进行的活动是滑破坏性的。交换意识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原则,特殊孩子在这方面的缺失严重,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这种意识

7、。二、建立交换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们都知道应用行为分析法ABA的核心是强化。当孩子出现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时,我们就给予强化,孩子得到了强化孩子就是被强化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检验强化是否有效就是孩子是否有被强化的体验,而让孩子体验到被强化的前提是孩子是否建立了交换意识,所以建立孩子的交换意识对整个训练都非常重要。三、交换意识建立步骤:1、发指令,收回孩子喜欢的物品,“把某某给我”,必要时配合手部动作,态度要坚定。(但不能用吃的交换)。2、指令不能重复。3、放置收回的物品后立刻发指令。4、对孩子要提出简单的符合能力的要求。(注意要把收回的物品放在孩子能看到的却拿不到的位置,让孩子知道东西没有消失

8、)。反应:孩子按要求做了,立刻口头夸奖并把物品还给孩子;若没做,辅助完成后再给孩子物品。5、重复练习这种交换的意识,直到可以独立完成,中间无哭闹发生。(但要注意扩展孩子更多喜欢的物品)循环多遍后,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会逐渐明白:当我完成训练者的要求后,训练者就会将我心爱之物还给我,进而慢慢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训练者的信任及建立交换意识,为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训练目标达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用比较通俗的概念来形容下这个交换意识,让孩子获得任何东西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要付出才能有回报,像我们去吃肯的基,要付钱,这就是一种交换,诸如此类种种。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我们对孩子付出了心血,孩子回报我们

9、更大的进步。回合操作教学法:刺激(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强化)停顿1、 要具有明确的预期反应,对孩子的课题具有标准性和一致性,不要让孩子产生不一致的感觉。但反应的标准又是可以变化的,根据程度而定,重新开始塑行为。2、 注意反应中附带的不良行为。一个反应要有一个结果。3、 反应的分类如:正确、错误和无反应。正确反应的处理方式:正确反应:奖励(强化)停顿,下一回合;错误反应:忽视(不强化)停顿重发指令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下一回合;无反应:直接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下一回合。结果:及时的展示结果,灵活使用强化物,不正确的反应的处理。辅助:要及时,要用最有效的以及最小的辅助程度,辅助的开始就要想到辅助的消

10、失回合操作教学法(DTT):DTT五元素:1、指令2、辅助3、反应4、结果5、停顿。DTT回合公式:指令(刺激)辅助 反应(孩子)结果(强化)停顿下一回合ABA的四个操作特点1、对行为进行分解,在DTT中操作;2、操作中伴随指令和辅助,对孩子的预期的行为标准(目标行为);3、反复教,注重巩固和泛化;4、从“一对一”开始,逐步进展到“小组”和“集体课”。指令的回顾和讨论刺激包括:指令、刺激物和环境。环境要单一,目标要明确。指令的概念:让孩子做什么事情进祟的刺激。可分为:语言和非语言指令。指令的意义:就是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但要明确的让孩子知道应该做什么,

11、不应该做什么。发指令不能随意发,要有技巧和艺术,要注意原则:1、统一性,指令的统一就是指一样的语言或动作,等孩子理解了再变化。注意: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地改变它。以帮助孩子再泛化。2、不重复性,指令发出没反应,给予辅助,完成一个回合,再发一个指令。千万不要总说坐下坐下坐下,声调越来越高,孩子最后是坐下,但不是对指令的反应,而是对声调的反应。3、与强化结合使用,要珍惜孩子对我们的反应,所以要忽略表现不好之处,大声的发自内心的夸奖孩子。4、明确预期反应:发指令前要明确知道想要孩子什么什么。开始过程结果环境单一统一性及时强化目标(合适)不重复性辅助(观察反应)预期反应及时、适时忽视(镇静

12、)确定指令准确、扼要适当目标变化课题准备干扰性行为的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影响正常上课进展的行为叫干扰性行为。干扰性行为的功能:1、逃避行为,2、吸引注意力。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方法:一、忽略(忽视法):是惯用方法,也是最温和的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忽视法不等同于不管不问,只是不给予任何关注和注意,就当任何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其目的就是:让孩子明白这种动作没有起到干扰上课的作用,不要因孩子的动作而延缓我们的指令,不要做任何停顿、犹豫、关注等等,继续我们的课题。但孩子从地上躺着到位子上来坐一定要大力的强化这种行为。强化和忽视相结合,一旦配合了就要给予最高的强化。如果孩子是习惯性往地上躺就要提前预防

13、。孩子在地上躺着如何来发指令啊,当干扰性行为发生时孩子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老师或家长身上,可以发指令继续课题。二、隔离注意法:这种方法不同于隔离法,如果孩子的行为非常严重时又无法控制,用忽略法又不管用了。应该怎么办。首先要不看他,背对他,脸要避开,保持安静和镇定。不要用表情、语气以免影响到孩子,把与他的注意力隔离开,如果有条件的可以用隔离室,但隔离室里面一定要安全,不要有任何玩具,时间在520分钟见到效果,确实安静后再观察510秒之后消除注意力隔离,然后继续课题。三、隔离法:(角落隔离),带有一定身体限制的方法,让感觉不舒服,最长不超过2分钟,超过2分钟这方法无效,一定要慎用,因为短时效果有,但

14、对长期效果来说没好处,强化的效果是长期有好处的,不要让家长用,因为家长容易感情用事,控制不好情绪。老师叫我配合他示范,双手被控制的感觉确实不舒服。四、说不行,继续课题:不论再怎么哭闹都不行,继续课题,能用温和的不用激烈的,以最小化为原则。忽视法是基础是最重要的。模仿与配对的课题分解 模仿:1、使用物品模仿如:打电话,用杯子喝水等,2、粗大动作模仿如:拍拍手,跺跺脚,点头等,3、精细动作模仿:从大到小的顺序,手指动作,只要跟手指有关的动作都可以做。4、口型模仿:这个也可以放到语言里面。5、连续动作模仿:二步三步多步动作,一步动作模仿是锻炼孩子观察、模仿和跟随。三步三步动作模仿是:增加了视觉记忆能

15、力。6、节奏动作模仿:感觉到节奏变化就可以,也可以伴随着声音来做,手口的协调。7、生活中动作模仿:所有的模仿都是生活中模仿的基础,模仿摆碗等。模仿的作用是:培养孩子观察、模仿和视觉记忆能力,指令是:这样做。先发指令再做动作,模仿是一切课题的基础。配对:配对的指令是:把一样的放一起,拿一样的给老师。形式:物与物的配对,图片与图片和配对,物与图片,图片与物,形状与颜色配对,功能(关联配对)。意义:让孩子进行视觉对比,提升孩子视觉学习能力。无错教学法无错教学法:是在教学中的一个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孩子错误反应率,降低为零或接近为零。1、 初始回合:S0秒等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2、 下一回合:S2

16、秒等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一切取决于孩子的情况)。3、 转换回合:(简单的)A、反差从大到小,目标与目标间的反差。B、回合次数从少到多。C、会的,独立能做出的。4、 探测回合:S2秒等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纠错程序:S0秒等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S2秒等辅助正确反应(错误反应)强化停顿。S0秒等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S0秒等辅助(辅助退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穿插回合: 以孩子的情况而定。探测回合:S2秒等辅助正确反应强化停顿。注意一点是:只要是错误反应就要进入纠正程序,在纠正程序里重复向个回合,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没有确切的数据。总之是为了能够达到效果(正确反应)和课程的流畅就可以。强化一、强化

17、1、意义ABA方法体系中的重要概念,DTT回合中的表现结果的环节,体现了行为训练的基本理念(交往的愉快感)。正确理解强化的原则,熟练掌握强化的技巧,是训练有效的关键。2、概念针对孩子的反应而预设的反应:给予强化/不给予强化。着重讲到“预设”二字,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反应给予孩子不同的反应,表现好给予奖励(强化),不配合不给予奖励(不强化)。但这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的,不能等孩子表现好了你再到处找强化物或还没想出该奖励什么比较好。3、原理:刺激(指令)反应(R)强化刺激(指令)反应(R1)无强化R:正确反应适当的行为所期望的行为R1:错误反应不适当行为不期望的行为某种行为:适当给予奖励该行为得到强化继

18、续出现;某种行为:不适当不予奖励该行为没得到强化减少或消失。二、强化的种类:根据强化的动力来源:、外在强化(来自孩子以外的奖励性刺激,如夸奖、实物等);、内在强化(来自孩子本身的奖励性刺激,如愿意、兴趣、对社会规范规则的自觉认可)。注意:外在强化是手段,内在强化是目的。家长和老师要做到正强化匹配:把自己当作强化物,孩子一看见你就高兴。内在强化是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强化,自我控制。三、强化的方式、正强化通过给予奖励性的刺激,促进正确行为反应的增长。正强化的技巧:、及时夸奖(仅限于初期训练),当正确反应及时夸奖。、判断准确:强化的结果是孩子想要的。、创造机会:做适当的行为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得到

19、奖励。、契约兑现(没有附加条件):答应孩子的一定要给,无条件满足,不能孩子只拿到强化物一下就提出许多问题。这不等于孩子得到了奖励而是又多做了几个课题。、坚持原则:就是指在什么情况给予奖励,什么情况下坚决不给。、持之以恒:既然开始训练了就要每天坚持,不能今天心情好我教教你,明天心情不好了随便你干什么或要什么。、说明原因:要对孩子讲为什么会奖励,为什么得到奖励,坚持给孩子说明原因,孩子会明白只有配合好表现好才会给予奖励。正强化的意义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如学习活动)的快乐。、负强化当不正确反应出现时,出现孩子不喜欢的刺激物,当正确行为反应出现时,就移去孩子所不喜欢的刺激物。负强化绝不等于惩罚,负

20、强化的作用仍然是以期待正确反应为目的。某种行为:、错误不适当出现不喜欢的刺激物(如:妈妈离开,饼干拿走等)该行为没有增强减少或消失。、正确适当移去不喜欢的刺激物该行为被增加继续出现。负强化的技巧:、赏罚严明,、贵在坚持,、反复提醒(给予诱惑):妈妈离开是不愉快的刺激,有的孩子怕见不到妈妈而哭闹,这时就要提醒表现好妈妈马上回来,也有妈妈走了就忘了似的,这也需要提醒,配合好让你找妈妈。与正强化同时使用:让孩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不要让孩子一看见你就不高兴或是害怕你拿走他的东西。、说明原因:要对孩子说明错误的结果或是对的结果。负强化的的意义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正、负强化的使用、

21、制造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的反差。、使用原则:学习新东西时多使用正强化;巩固已学会的东西时可以使用负强化。像掌握了却不做可以使用负强化,但一定要多使用正强化。四、如何判断什么是应该被强化的行为强化技巧是行为训练的核心,被强化的必须是正确的行为,基本是“赏善不赏恶”,但在使用和操作时常常会混淆。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从家长角度出发的思维方法:孩子的行为是否应该鼓励?是给予奖励,该行为受到强化,继续出现;否:不给予奖励该行为没有受到强化,减少或消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思维方法:我的行为是否行到鼓励?是继续出现,因为得到强化;否减弱或消失,因为没有得到强化。五、强化物、概念在的操作中用来

22、对孩子的正确反应进行奖励的物品或活动。其特点是多样性,即凡是对孩子能起到鼓励性作用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强化物。、强化物的种类:一级强化物直接(间接)与孩子的生理需求有关,如食物、物品、亲抚、依恋物品等,也称做:初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成为一级强化物信号的事物,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习得的,是因为它们伴随初级强化物的反复出现,而对孩子具有了强化的作用。二级强化物是社会性的。二级强化物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社会性强化物鼓励赞扬的表情和动作;、活动性强化物中断一下学习、玩孩子喜欢的游戏,听音乐等;、象征性强化物分数、红花、硬币、奖杯、奖状等。钱本身没有意义,通过努力得到钱,再用钱去换自己喜欢的物品中。钱也是象

23、征性强化物。、内在性强化物自豪感、完成一个课题后的成就感等。这也是最终培养的一种能力。、强化物的选择“具有鼓励性”是选择强化物的根本原则,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点:在你选择的强化物是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不防评估一下)是否是有效的,即:“有效性” 口 是 口 否是否安全健康,即:“安全性” 口 是 口 否是否可以做到,即:“可实现性” 口 是 口 否 是否可以控制,即:“可管理性” 口 是 口 否、强化物的使用原则A、一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同时使用;B、 二级强化物出现在一级强化物之前;(先对孩子说你做的好极了,真棒,然后再给奖励)C、 二级强化物逐步替代一级强化物;D、避免过度强化。(要

24、把握好度,不要让孩子对强化物厌烦和饱和度太高,多了够了不会有动机了。注意!如果你不注意以下警告,你的强化物很可能:“失灵”:、给孩子过多的一级强化物“吃饱了”、强化物太单调而缺乏变化“不好玩”请你参考以先后次的强化物使用为例:次序强化物一块食品亲抚拥抱说“真棒”一块食品咯吱逗乐其他强化的频率和辅助一、高频强化:对孩子的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也被称为:连续强化。高频强化使用在:1、孩子较弱时2、孩子情绪较差时3、对孩子提出新的课题时(高频强化是为了增强孩子自信心)。高频强化在训练初期常用,其目的是:愿意坐下来跟老师或家长学习,让孩子看到你就高兴,愿意跟你学习,正强化匹配。二、低频强化:在一段时

25、间内只给予一次强化,我们要更我多的注意巩固和保护他已经习得的能力,要将强化的频率降低,将“连续强化”改变为“偶尔强化”,在学术上又将这一点称为:将孩子置于“局部奖励方案中”。低频强化使用在:1、孩子能够较好地配合时2、孩子情绪较好时3、与孩子进行他所喜欢的活动时(避免过量强化)4、课题难度不大或孩子表现出能够独立完成时。三、频率的变化:强化频率可以由高向低或由低向高来变化,要根据不同的孩子教学内容来制订出更合适的强化方案。强化频率降低:1、孩子持续正确反应,且情绪稳定强化频率继续降低,2、孩子的正确反应有回落或情绪波动强化频率升高四、强化物的转换:要尽可能快的将强化物从食物转向那些尽可能趋于正

26、常和自然的东西上来,诸如:社会性强化物,“好”,“对”。孩子会告诉你如何转变当你停止食物强化,而他的正向行为下降时,恢复使用食物强化;一旦问题消除,立刻转变强化物。我们所有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进入正常化的生活,同正常孩子一样,摸摸头夸奖几句就能感到愉悦,我们要反复调整不断调整,尽快撤销食物。五、因为而异的强化物:找到适合孩子的特殊的强化物会使我们的训练迅速显效。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建立良好关系,平等与孩子交往,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促进他们的主动表达。针对每一个孩子兴趣,不同的强化物对孩子的强化度是不同的,强化物强度由高到低的使用也是孩子进步的一种体现。你的孩子喜欢什么,其次,其

27、次,再其次。在完成最难的一个课题时强化力度也将最大,通过强化频率的变化,可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体现在任何一个课题中。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课题都是锻炼孩子的配合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一般家长从高到低强化频率感觉比较好,但从低到高却不情愿,感觉孩子会了的就不用再强化,低频强化下学习,不愿意高频强化,孩子就会不配合学习,情绪不好等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强化频率变化的问题。辅 助一、概念:辅助(prompts)一种附加的刺激,被使用在有意识引发正确反应(所期望的反应)。帮助孩子在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儿童反应的正确性,使强化的目的得以实现。附加的概念是:一个回合中

28、可以有辅助也可以没有,但一个回合中必须要有:指令反应结果停顿。在这过程中千万不要把辅助放到错误反应之后。二、辅助种类:1、身体辅助(physical)通过接触患 儿的身体以帮助他完成正确反应,包括完全的和部分的(full or partial)身体辅助。辅助强度最的一种形式就是身体辅助,也是最直接的当时最有效的,但对听指令理解也是最弱的一方面。身体帮助孩子如木偶不思考,但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比较有效,但一定要尽快撤销。2、动作示范(Modeling)通过示范指令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并完成。3、手势辅助(Gestural)用手势动作(指点、示意)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4、方位辅助(Posit

29、ional)将刺激物置于孩子容易给出正确反应的位置上。(识别物品方位时用的比较多)。5、语言辅助(Verbal)1、用语言补充/描述指令示意出孩子应有的正确反应;2、在语言刺激中给出(全部或部分)正确答案。1种是要慎用,因为语言辅助会让孩子产生依赖,2种例子如:你今天吃什么饭,可以提示到只让孩子说出:米饭。6、视觉辅助(Visual)用图片或实物对孩子进行提示。三、辅助的技巧:1、 时间辅助要及时,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发生兴趣并体验成就感。我们辅助孩子就是为了更容易让孩子得到强化,确定不会的课题要零秒辅助,减少孩子的错误反应。2、 反差改变刺激物与其它物品的反差程度,以诱导孩子作出正确反应,如

30、;大/小,生疏/熟悉,色彩。如分类,开始不教水果类和蔬菜类,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东西无法确定类别,对于孩子来说不好区分。3、 尽量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在完成指令的过程中,避免孩子寻找与指令内容无关的信息。一个是眼神一个习惯性动作,一定要注意,当孩子表现出在你的面前和别人面前反差大时,可能出现无意识辅助。4、 辅助与强化相结合注意在辅助孩子作出正确反应后给予奖励。强化是为了正确行为继续出现,强化强度与独立完成不一样,独立下强化度非常高,辅助下的强化要低。之所以这样变化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付出了多少才能得到多少。区别强化一、辅助与强化的关系辅助和强化相辅相成辅助会帮助孩子理解我们在让他做什么,强化会鼓励他以

31、后继续出现这个行为。辅助程度不同强化强度也不同对独立完成的反应要给予较强的强化;对有辅助完成的反应给予的强化就要弱一些。辅助退缩强化也可能不减弱辅助的退缩/消失与强化频率的降低不一定是同步的,要视教学目标而定。辅助消失,强化频率减弱,顺应自然是训练有效的标记当辅助消失,孩子开始能够独立完成课题,就要降低强化频率。二、运用“区别强化”强化程度的区别以独立完成的程度为标准:即对不同类型的反应给予不同程度的强化。要让孩子感到:因为他独立完成的反应使他得到更多的强化,所以更愿意表现独立的反应。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只有独立完成才会有满意(最喜欢的)结果。三、问题行为矫正时的区别强化 1、对问题行为不出现时的

32、强化。2、对高频问题行为低频率发生时的强化(学会欣赏孩子)。3、面对问题行为时强化是一种正性行为(忽视问题行为,发现闪光点,转移注意力)。4、对有相同功能正性行为的强化。辅助的退缩1、 区别强化标准:孩子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还有参与性,要用我们的情绪带动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强化孩子的改变,不遗余力的去夸张孩子。2、 强化能分级,辅助也能分级,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课题辅助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喜欢视觉辅助,有的孩子喜欢语言辅助,有的喜欢动作辅助等,孩子的特点和课题的特点都要考虑到。3、 “辅助的运用就是为了辅助的消失”,辅助消失是辅助程度减弱的一个过程,通常说:是辅助退缩。实际操作中横向和纵向相结合,做

33、到辅助程度的减弱。做出递减过程就成功了,但计划性严密。4、 辅助技巧要及时、反差大、与强化相结合,尽量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辅助总结:关于辅助我们要做哪些呢,常犯的错误有哪些?辅助是一个工具、拐杖或桥梁。很多家长不愿意使用辅助而更愿意重复指令。一、辅助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辅助,达到什么样目的,辅助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的目的的实现,是让孩子指令与正确反应建立联系。辅助是新学习内容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复习会的内容时也要辅助,主要培养孩子的配合能力。辅助孩子后再强化,这个课题就完成了,如果不辅助就是两个互不干涉的两个个体。辅助概念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强化,强化是为了让孩子下一次有正确反应的出现,让孩子体验与人

34、交往的快乐。通过强化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二、最小化辅助原则,如果孩子不需要辅助就不辅助,需要时再辅助,最终要撤销辅助。三、辅助不等于代替。四、辅助时要注意孩子的参与性。五、坚决避免无意识辅助,一定要做好这一点,因为对孩子危害特别大。六、有计划的辅助退缩。七、辅助要及时。八、保证辅助的有效性,选择合适的时机。九、辅助出示的时间(辅助也可以在指令前或指令后)。十、要选择个性的辅助,针对不同的个案要选择不同的辅助方法,要多动脑筋。辅助消失1、 辅导程度的减弱:例A:在使用身体辅助连续几次能完成“摸”后,下一个回合尝试采用一个手势辅助(指着正确的实物)例B:在使用一个语言辅助替代孩子说出一个实物

35、名称连续几个次能做出正确反应后,下一个回合尝试使用只发出第一个音节。2、 适时延长“等待”的时间(这也是一种辅助退缩)。在孩子已经有过一、两次成功独立完成指令动作后,在下一个回合中如果孩子没有及时对指令做出反应,就可以尝试适当的延长等待时间,但注意等待时间不能超过二秒钟,以避免孩子出现错误反应。(也就是说保证孩子正确反应为前提)。3、 以保证正确反应为前提“你要逐渐地消失辅助,直到孩子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能够完成。记住要慢慢地消失辅助,在一级水平的辅助消失或减弱之前,孩子能够在这种辅助条件下成功地完成几个连续的回合。如果辅助减低一级后孩子未完成正确反应,返回到降低“以前”的辅助上去,也就是说,在

36、确定了降低或减弱后的辅助肯定不行后,要使用肯定能够使孩子做出正确反应的(程度较高的)辅助”。 摘自:为我的书。总结:1、 辅助消失的最终目的:是使孩子能逐步独立完成所期望的动作,避免造成孩子对辅助的依赖,因此在第一次给予辅助时就要想到辅助的消失。2、 辅助的意义是:A: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指令,保证孩子成功做出正确反应;B、建立对指令必须做出反应的意识;C、使教学继续进行。对于辅助的理解在强化概念里强化可以分级但在辅助中也是可以分级,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课题辅助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喜欢视觉辅助,有的孩子喜欢语言辅助,有的喜欢动作辅助等,孩子的特点和课题的特点都要考虑到。“辅助的运用就是为了辅助

37、的消失”,辅助消失是辅助程度减弱的一个过程,通常说:是辅助退缩。实际操作中横向和纵向相结合,做到辅助程度的减弱。做出递减过程就成功了,但计划性严密,绝对不能说是今天辅助你做,明天就不辅助了,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明白孩子进度和需要什么样的辅助,而不是大起大落的来辅助,应该是从大到少的辅助或从完全到部分的辅助,我们要理解如何辅助孩子能让孩子尽快的掌握课题,能让孩子尽快的独立掌握达到最终辅助的消失和孩子配合与我们学习或主动与我学习,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辅助技巧要及时、反差大、与强化相结合,尽量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辅助是一个工具、拐杖或桥梁,在ABA里面它是一个附加的,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可有可无的,如果

38、孩子需要它就出现,如果孩子不需要它就消失,或是孩子独立能力达到时。但有很多家长不愿意使用辅助而更愿意重复指令,因为他们总想着孩子会了的为什么或凭什么还要辅助你,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想法,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即使是孩子会的课题,在这段时间里他不配合来做,我们辅助的目的就是让了得到强化后懂的配合的好处,加强以后的配合能力,参与能力和主动性。我们为什么要辅助,达到什么样目的,辅助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的目的的实现,是让孩子指令与正确反应建立联系。辅助是新学习内容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复习会的内容时也要辅助,主要培养孩子的配合能力。辅助孩子后再强化,这个课题就完成了,如果不辅助就是两个互不干涉的两

39、个个体。辅助概念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强化,强化是为了让孩子下一次有正确反应的出现,让孩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通过强化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最后我们大家要记住几点:1、最小化辅助原则,如果孩子不需要辅助就不辅助,需要时再辅助,最终要撤销辅助。2、辅助不等于代替。3、辅助时要注意孩子的参与性。4、坚决避免无意识辅助,一定要做好这一点,因为对孩子危害特别大。塑 造 法1、概念:塑造法是行为改变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逐步建立新的行为。ABA是将行为分解成细小的部分进行教学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近似的反应来“塑造”孩子不断趋近和最终完成所期望的行为(目标行为)。举例1在学习“模仿拍手”的

40、课题。在给出指令“这样做”并示范拍手之后,孩子只举起自己的手,(在辅助他完成这个动作拍手后),强化他。随着进展,孩子开始将双后碰在一起,但还不能连续重复,(辅助他重复拍)给予强化。这样学生就不会总是将两手停在伸展开来的位置上。随着塑造进程的延续,孩子被强化的行业越来越接近标准的“拍拍手”。一旦学生拍起手来,就不再强化他的近似反应,而是在他完成标准动作后才给予强化。2、运用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在塑造法中被强化?一个得到强化的反应,应该比之前的反应更接近所期望的标准。举例2我们想让孩子坐在椅子上,孩子之前的反应是站着不坐,如果在这个回合中他在椅子旁边蹲了下来,但屁股没有挨着椅子,我们依然可以先强化他的

41、这个近似的表现,逐步要求孩子趋近“坐在椅子上”。3、意义能够增加孩子获得强化的机会,并使他有成就感。4、原则注意“赏进不赏退”,“赏好不赏差”的塑造原则。举例3教孩子画一个圆圈:强化:画了三分之二的圆圈;强化:差一点就连上的圆圈;不强化:画了一半的圆圈;强化:画的像心形的圆圈;强化:有点出头的圆圈。A:经常需要采用塑造法的情况:1、身体动作(对儿童动作进行强化,使这些动作越来越接近正确的动作);2、语言技巧(对儿童逐步改善的发声进行强化);3、书写及绘画(在儿童画出的字母越来越近似于卡片上的字母时即给予强化)。连环法1、 概念:连环法是首先将目标行为分解为不同的单元行为,将这些单元行为连在一起

42、按照一定的顺序教。最终使孩子能独立完成一个包含有一系列动作的活动(目标行为)。2、 要点:先对目标行为进行分解,以确定孩子已经习得哪些单元行为,哪些还没有,先练习各个单元行为。在采用连环法之前,你必须确定孩子已经能独立完成每一个单元行为。3、 形式:A、前进连环法:从第一个单元动作开始至最后;B、后退连环法:从最后一个单元动作开始练习。4、 须注意的一点是,无论使用前进连环法还是后退连环法,在训练孩子学习独立完成第一步时,其它的步骤在辅助下完成。A、前进连环法:举例(练习穿衣服)对孩子发出指令“穿衣服”,然后使用辅助及塑造法教孩子将衣服穿好。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奖励并辅助和奖励孩子完成整个行为链。

43、当孩子能够独立铺好衣服(无需辅助)时,再发出一次指令,“穿衣服”,并等待着孩子完成第一个行为(将衣服铺好)。然后运用辅助和塑造技巧教他第二个步骤,拿住衣服的领子。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强化(完成两个步骤)。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两个步骤(按照顺序,无需辅助),再发出一次指令,“穿衣服”直到他依序完成前两个动作。然后采用辅助和塑造法教他第三步骤。按照这一顺序进行下去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全部所需的动作。“穿衣服”的单元行为(目标分解):1、 将衣服铺好。2、 拿住衣服的领子。3、 将衣服披在身上。4、 将胳膊进袖子。5、 系上钮扣。B、 后退连环法举例(练习穿衣服):示范全过程的全部步骤,在最后一步上停一来

44、,系上钮扣,发出指令:“穿衣服”,然后与前进法相似,使用辅助和塑造法教他将钮扣系上。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强化,并继续下去,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这一动作。当他能够独立完成最后一个步骤时 ,将整个过程重新进行一次示范并在倒数第二个步骤上停下来,胳膊伸进袖子。发出相应的指令,同时使用辅助法和塑造法教他完成这一步。孩子此时应独立完成最后两个步骤。按此顺序继续下去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全部动作。“穿衣服”所具有的单元动作(行为):1、 系上扣子。2、 将胳膊伸进袖子。3、 将衣服披在身上。4、 拿住衣服的领子。5、 将衣服铺好。连环法是解决大的目标的方法,他给我们详解了四个字:1、 定:定目标行为(逐渐增加),还举例涛涛看牙医,购物的小故事。2、 分:整个过程分的要细,目标行为越细孩子才会有独立做的能力,我们教起来也容易。3、 找:找出不会的单元行为,看看哪些是孩子会的哪些是孩子不会的。4、 教:教不会的单元行为,教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教不会的,一个是教会的串起来。5、 串:连环法的使用过程,前四步是前提,连环法有两种形式:A、前进连环法B后退连环法。后退连环法比前进连环法使用频率要高。前进连环法是做完了才给予强化,而后退连环法是强化时也做完了。绘画能力阶段分解(书写阶段)一、在绘画方面一般幼儿园使用油画棒,三岁以上使用水彩笔,铅笔最后水粉笔。孩子画什么?首先是涂鸦,然后画线条再涂几何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