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共12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190240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下册(共12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共12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下册(共1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下册(共129页).doc(1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宏观经济学 目录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含义 二、GDP的衡量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三、通货膨胀的含义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一、劳动力的构成 二、失业的简单分类 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第四节 本章评析 一、对GDP指标的评析 二、对价格水平指标的评析 三、对失业指标的评析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 均衡国民的收入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

2、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 的决定性作用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与储蓄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 六、其他消费理论第三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 因素:投资需求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 二、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 三、投资和利率 四、投资的q理论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 一、政府需求的内容 二、政府对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第五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一、国

3、外需求的决定因素 二、净出口的决定 三、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 一、指出乘数的概述 二、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 三、其他乘数第七节 本章评析 一、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的评析 二、对消费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 三、对投资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 四、对乘数机制理论的评析第十一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IS曲线的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 二、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 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和利率的决定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 三、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 四、LM曲

4、线的斜率和变动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第四节 、 本章评析 一、对IS-LM模型的评析 二、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评析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三、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类

5、型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一、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 二、对总供给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第五节 本章评析 一、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评析 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比较和评析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第一节 失业 一、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第二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菲利普斯曲线和预期理论 四、通货紧缩和停滞膨胀第三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类型 二、经济衰退 三、经济周期理论 四、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 本章评析 一、对失业理论的评析 二、对通货

6、膨胀理论的评析 三、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评析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二、增长核算方程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 三、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一、鼓励技术进步 二、鼓励资本形成 三、增加劳动供给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 一、关

7、于经济发展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三、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 四、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 一、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战略 二、工业化优先战略 三、平衡增长战略 四、不平衡增长战略 五、进口替代战略 六、出口导向战略第八节 本章评析 一、对经济增长部分的评析 二、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评析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汇率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汇率与汇率制度 三、国际收支的平衡第二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价格不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二、价格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

8、政策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 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第五章 本章评析 一、凯恩斯主义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二、开放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借鉴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效应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二、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 三、货币政策效应 四、“相机抉择”和“规则”之争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

9、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 一、人力政策 二、收入政策 三、指数化政策第六节 本章评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评析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 第九章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在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中,最重要的是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这个指标不仅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有关,而且他能帮助政策制定者据此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当人们关注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时,也会考虑这一指标。一、GDP的含义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为了更准

10、确地理解GDP的含义,有必要做如下说明。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为了解决现在经济中不同种类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考虑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一种物品的货币价值可以用物品的单位价格乘以该物品的数量来表示。这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例如,2010年,美国GDP约为15.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约为39.8元人民币。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吗、,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所谓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它与中间产品和服务的概念不同。后者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出来被另一家企业当做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服务。

11、举例来说,一辆小汽车是最终产品,而小汽车上的耐磨轮胎则是中间产品。把GDP核算的产品限定为最终产品的用意是,避免价值核算中的重复计算问题,以使GDP指标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成果。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例如,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中国海尔公司爱美国生产的电冰箱,其市场价值则应该计入美国的GDP,而不是中国的GDP。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段时间或者是一个季度,或者是一年。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二、GDP的衡量GDP通常被看

12、做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衡量或核算GDP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增值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增值法是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品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的核算值。考虑到经济中的一些产品是专业生产用于制造其他产品的中间产品的,为了防止重复计算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增加值,即增值的概念。一个企业的增值是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该企业所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例如,假设一家麦当劳店以0.5美元的价格从一个牧场主手里购买了1/4磅的牛肉,然后以1.5美元的价格卖出一个汉堡包。在这个例子中,麦当劳店的增值是1.5-0.5美元。按照增值法衡量一国的GDP

13、,就是将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求和。一国境内的企业从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相应的,相关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中获得收入。这种收入流提供了衡量GDP的收入法。为了理解GDP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考虑一下汽车零销售商的增值。根据上文的说明,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差额的一部分是汽车零售商支付给售货员和技工的工资,一部分是汽车零售商为存货周转而贷款所必须付给银行的利息。差额的剩余部分是利润,这就是汽车零售商的收入。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成出现在收入流中。因为一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为该国的GDP。所以上述所有收入之和也必定等于GD

14、P。衡量GDP的第三种方法是支出法。这种方法的基本依据在于,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由于经济中的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房和卖方,所以,一个买方支出的每一单位货币必然成为一个卖方的一单位货币收入。当A为B工作得到1000元时,这1000元是A的收入和B的支出。无论是把所有收入加在一起还是把支出加在一起,这种交易都使GDP增加了1000元。用支出法衡量GDP,就是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那么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宏观经济学引入了一种有用的部门分类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即家庭部

15、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其中,家庭部门是一国中所有家庭的集合,企业部门四指一国境内所有企业的集合,政府部门就是一国各级政府的总和,国际部门是指与该国发生经济往来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一般用英文字母C表示。它又可分为三部分,即耐用品消费支出,如对汽车、电视等产品的的购买;费耐用品消费支出,如对医疗、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当一个企业或家庭变更资本存量时,投资就发生了。在这里,资本存量是指在经济中生产资本的物资总量,它包括所有的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由于资本存量被不断的消耗,为了补偿或重新换以消

16、耗掉的资本,企业也需要投资,宏观经济学将企业的这种支出成为折旧,或称充值资本。在经济学中,使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净投资可以用下式表示: 当年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在宏观经济学中,总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加上折旧,即: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从另一个视角看,一个经济体的总投资还可以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投资是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它可分为非固定投资和住宅固定投资。前者是只用于经营活动的建筑物和设备方面的投资。钢铁厂、办公楼和电厂是建筑物方面的例子,卡车、车床和复印机是设备方面的例子。住宅固定投资是指用于新住宅和公寓建筑的支出。“固定”这个

17、词意指这种类型的投资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就同下面要说的存货投资区别开来。所谓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它可以表示为: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根据上式可知,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为正值;而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则为负值。回到GDP衡量问题上来。当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投资指的是总投资,这也是GDP被称为“总”产出的而原因。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是政府购买的例子。政府购买只是政府预算中政府总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外一些部分,如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等项目(它们被称为政府的转移支付)通

18、常不计入GDP中。其原因在于:这些支出是再分配已有的收入,并不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英文字母G表示政府购买。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间的差别主要基于购买者的类型,而不是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如果一个家庭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并用于消费品;如果购买者是企业,且汽车被企业实用,那么它作为企业对设备的固定资产;如果购买这是政府,它就属于政府购买。这个原则的唯一例外是住宅投资。住宅投资包括所有住宅购买,不管购买者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为了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这一概念。净出口被简单定义为出口额与净出口额的差额。这里,出口额是指本国向国

19、际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进口额是指从国际部门输入到本国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从GDP支出法核算的视角看,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国外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对国际部门来说,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我们用X表示出口,M表示净出口,则有 NX=X-M按照XN的定义,净出口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零,还可以为负值。按照国际贸易的用语,当净出口NX为正时,表示一国经济存在贸易盈余或贸易顺差;当净出口NX为负时,表示一国经济存在贸易赤字或贸易逆差。把上述四部门的支出项目加总,用支出法

20、核算GDP的公式课表示为:GDP=G+I+NX表9-1给出了2005年美国GDP和各项支出的构成情况。从表9-1中可以看出,在美国的GDP构成中,个人消费支出所占份额最大,为70%;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采购占GDP的18.9%,排在第二位,2005年美国的净出口为负值,表明美国在这一年的对外贸为逆差。尽管衡量GDP的方法不同,但从理论上说,这些方法衡量的结果应该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GDP简称为总产出、总收入或总支出。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英文字母Y表示总产出。 表9-1 2005年美国GDP和总支出的构成项目数额(亿美元)占GDP的百分比(%)个人消费支出874670.0国内私人总投资2

21、10516.9政府对商品与服务的采购236318.9商品与服务的净出口-727-5.8国内生产总值12487100.0资料来源:美鲁迪格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第10版,王志伟译校,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顺便指出,在宏观经济的理论考察中,人们把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的经济称为开放经济(或四部门经济),把只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称为经济为三部门经济,把只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经济称为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和三部门经济又统称为封闭经济。三、名义GDP与实际GDP现在已经知道,GDP是经济中产品服务总产出的价值。由于GDP是用货币单位来计量的,因

22、此,一国GDP的变动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变动,二是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的变动。当然,二者也常常会同时变动。为了明确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本章在前面所涉及的GDP以实际上就是名义GDP。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引入实际GDP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在比较不同时期GDP的时候,如果选择了共同的基期,那么这意味着价格因素的变化被有效地排除掉了,从而不同时期实际GDP的变

23、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GDP提供了一个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进一步地说,如果将一国某一年的实际GDP除以该国人口数,就可得到该国该年的人均GDP。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在宏观经济学中,生活水平是指人们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水平,一般用人均收入衡量。容易理解,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地区或家庭相比,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或家庭有着更高的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消费水平,从而有着更高的生活水平。人均实际GDP既可以被用来纵向比较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又可以用来横向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差异。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在国民收入核算领域,除了GDP外,还包

24、括其他一些收入衡量指标,了解其中的一些指标是重要的,因为在很多学术文献和出版物中经常提到这些指标。下面有选择地作一介绍。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成员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与GDP的核算原则不同,GNP的核算原则是所谓的国民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中。特别的,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应计入本国的GNP中,而国外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则不应计入该国的GNP中。根据以上说明,GNP和GDP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额-国外公民在本国的要

25、素收入额显然,在一份封闭经济中,GDP与GNP完全相同,因为上面等式右边的后面两项均为零。与GNP相关的一个指标被称为国民生产净值(简称NNP),它等于GNP减去折旧。从定义看,NNP更接近于计量既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生产产品的净数量,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林润的总和。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得关系为: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贴 所谓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不由纳税人本人承担的税,即这种税收的负担可以转嫁出去。企业馈赠的礼品是企业转移支付的例子。国

26、民收入这一指标衡量经济中的所有人赚到了多少钱。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个人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不是个人收入。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有三个主要项目不会成为个人收入,这就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另一方面,却会成为个人收入。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就得到个人收入。然而,个人收入还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通常还要要拿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被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从粗略的角度说,上一节说明的GDP指标提供了一个经济体中有关生活水平的信息,在本节中,将把视角方在衡量生活成本的指标上。这涉及一组物品价格水平的衡量问

27、题。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对于一组物品(产品和服务)来说,如果描述和反映它们价格的变动情况似乎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首先,不能用一种物品的价格来代表该组物品的价格,因为这范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其次,也不能将该组物品价格简单相加或取它们的某种平均值得办法来反映这组物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因为该组物品的价格有的可能上升,有的可能没发生变化,有的可能下降,所以,这样做无法反映这组物品价格的真实变化情况。把上述问题延伸到一个经济体中。一个经济体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数量众多,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也千差万别,如何从总体上描述一个经济体中各种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走向和趋势呢?宏观经济学引出了价格水平的概念。所谓价

28、格水平是指经济中特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水平,它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购买产品和服务数量的指标。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表述。价格指数是同一组产品和服务在某一年的费用额用同它在某一设定的基准年度(基期年或简称基年)的费用额的比率。基年的指数通常定位100,如果以后该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则指数相应地上升。例如,假定2003年为基年,衡量2005年的价格水平的指数值为152,这意味着,购买一组产品和服务在2003年需100元,在2005年需152元。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价格指数有两个:一个是GDP平减指数,另一个是消费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与

29、上一节所提到的名义GDP和实际GDP有关。一般的,第t期的GDP平减指数定义为该期名义和实际GDP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如下: t期GDP平减指数=t期名义GDP/t期实际GDP (9.2)GDP减指数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发生变化的变化。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考虑一种非常简单的情况,即只生产一种产品面包的经济。给特定时期,如果P是该时期面包的价格,Q是该时期面包的销售量,那么,该经济体在该时期名义GDP就是P.Q。根据前面实际GDP的定义,该经济体在该时期的实际GDP则为P(基期).Q,其中P(基期)为面包在基期的价格。根据式(9.2),该经济在该时期的GDP平减指数为P/P(基期)。如果面包的

30、价格在该时期相对于基期上涨了,则P/P(基期)1;那么若面包的价格在该时期相对于基期下降了,则P/P(基期)1。这说明,GDP平减指数确实能反映经济总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的情况。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对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服务支付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利用CPI数据,就可以将选定的消费品“篮子”产品的当期成本与其他时期的成本进行比较,进而反映其价格变动情况。CPI在一时期被定义为100,这一时期成为基期。例如,选定1993年为基期,这时的CPI为100,若2003年的价格指数为148,这说明对选定的消费品“篮子”而言,从1993到2003年价格上升了48%,即(148/10

31、0)/100X100%。编制CPI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选定CPI“篮子”产品;进对于步骤和,限于本书篇幅,兹不赘述。对于步骤,可分为如下三步:第一步,得出在基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第二步,得出在现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第三步,计算基期和现期的CPI。计算CPI的公式是: CPI=现期价格下“篮子”产品的成本/基期价格下“篮子”产品的成本X100 (9.3)下面用例子说明上面的第三步。取2003年为现期。设在基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为500元,现在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为700元,则按照公式(9.3),有: 基期(2000年)CPI=

32、500/500X100=100 现期(2003年)CPI=700/500X100=140以上分别说明了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含义。可以说,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提供了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方法。它们各自提供了有关经济中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略有不同的信息。首先,GDP平减指数衡量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单并不反映在CPI上。其次,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在美国销售的丰田汽车的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CPI,因为美国消费者购买丰田汽车,单这种产品价格上升并不影

33、响美国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用它们,取决研究的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红光经济学中,通常用英文字母P表示价格或价格指数。三、通货膨胀的含义有了价格水平和价格指数的概念,就可以说明宏观经济运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Pt表示t时期的价格水平,Pt-1表示(t-1)时期的价格水平,t表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有: =Pt-Pt-1/Pt

34、-1X100% (9.4)式(9.4)中价格水平P既可以用GDP平减指数表示,也可以用CPI表示。例如,假设2003年为当年,2003年经济的CPI为140,再假设上一年即2002年的CPI为120.那么,2003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2003年通货膨胀率=(140-120)/120X100% =16.7%CPI是使用最广泛的衡量货币购买的指标。当人们达成用某种货币支付的协议时,为保护自己不因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可以再合同条款上注明支付额随CPI的上升而同比例增长。这种做法被称为生活费用调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保险支付以及阐述工会工人就业条件的劳资谈判协议中。表9-2给出了部分国家1960-200

35、5年年均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从表9-2中看出,所罗列的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都经历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2000-2005年又都呈现出现较低的水平。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本章基本内容如何描述(或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状况,前面已经说明了两个方面的指标,即GDP和价格水平,现在来说明第三个方面的指标。一个经济体状况的而一个重要方面是该经济体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情况。由于一国劳动力是其经济的主要资源之一。所以,反映一个经济体经济状况的第三方面的指标与失业或就业状况有关。一、劳动力的构成一国是劳动力市场指标通常由该国的劳动统计部门提供。下面以美国为例介绍有关情况。美国劳动统计局和人口普查局训练并长期保留

36、了约1600名实施地调查员和管理者,他们每月都会对5万个左右的家庭进行调查,询问一系列关于其成员年龄和工作状态等问题。这样的工作被称为人口状况调查。首先,美国人口被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前者是指所有在16岁以上未服刑、未被医院或其他机构收留的人口总数;后者是指年龄低于16岁无法工作或在专门机构生活而无法工作的人口总数。其次,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两组:劳动力和非劳动。劳动力人口是指就业者与失业者数量之和。非劳动力人口主要是在校学生以及退休人员等。对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的认定,大致是按照下述标准执行的。只要被调查者在调查前一周内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就认为该被调查者属于就业人口:

37、至少有偿劳动1小时,或者为其家族企业武昌劳动多于15小时;虽然不工作,但只是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或企业。在调查前一周内,被调查者如果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在调查前4周曾经努力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新获得曾经被解雇的工作岗位,则该调查者被认为处于失业状态。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劳动年龄人口既不属于就业,也不属于失业,则被归为得劳动力人口。利用从人口状况调查获得的数据,美国劳动统计局便可计算出一些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即: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X100% (9.5)例如,某国在2008年6月,失业人数为870万人,劳动力总数为14

38、370万人,则该国2008年6月的失业率为: 失业率=870/14370X100%=6.1%失业率揭示出劳动力市场上闲置的劳动力数量的情况。劳动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即: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数X100% (9.6)例如,某国在2008年6月,劳动力人数为1437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数为21380万人,则该国2008年6月的劳动参与率为: 劳动参与率=14370/21380X100%=67.2%劳动参与率可以反映出一国劳动人口在该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构成状况。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失业率的定义,可以直接引出就业率的概念。就业率是指就业率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显

39、然,失业率与就业率之和为1.也就是说,如果知道两者之间的一个,就容易得出另一个。各国政府常常会为高失业率而感到担忧。由于没有工作收入的人生活困难,也由于在失业率较高的时候找工作更困难,所以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经济健康程度的一个指示器。一国上网失业率如果过高的话,就会引起整个国家国民的关注,这是因为它意味着该国将有许多人不能养活自己,并且许多劳动者不能为国家的产出做贡献。失业率指标还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雇佣劳动者时面临的困难程度。这一困难程度被称为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 表9-3给出了部分国家1960-2005年年均失业率的一些失业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1960-19691.50.95.

40、11.32.24.11970-19793.72.36.41.74.56.11980-19899.05.99.52.510.07.21990-199910.67.710.43.78.15.82000-20059.28.99.05.05.15.3资料来源:英约翰.其罗曼:经济学第6版,郭庆旺等译,经济学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0页。从表9-3中看出,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和意大利在20世纪90年代都经历了失业率达到两位数的情况,德国和日本的年均失业率呈现出逐步攀升的态势。二、失业率的简单分类失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类。按照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

41、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在现在经济中,人们不停地流入和流出劳动力市场以及市场中的工作机会 不断地被创造和消失,使得不断得有人需要寻找工作的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在一个经济体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失业人员和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的信息在相互搜寻过程中需要话费一些时间。一般地,摩擦性失业在一个经济体中总是存在的。摩擦性失业人口的数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就业信息渠道是否畅通。劳动力流动性最大、越频繁,寻找工作所需要的而时间越长和成本越高,就业信息渠道越不畅通,摩擦性失业人口就越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具体地,结构性时也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产生的:一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二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需求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前者被概括为职业不平衡,后者被概括为地区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一般来说比摩擦性失业持续的时间长,因为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往往需要重新培训或者迁徒才能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通常,季节性失业在冬季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