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1、 劳动和日常生活方面 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极少劳动或根本不劳动,一切由父母包办,俨然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不会自理。这就导致他们的劳动观念淡薄,养成了缺乏劳动的习惯。在学校也是主动性差,能躲就躲,或者拈轻怕重,还有认为自己劳动就是吃亏了。若小学生 从小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责任心,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他们的发展将是令人担忧的。家庭条件的优越导致部分小学生有讲吃讲穿的不良习惯,平时花钱和其他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习惯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2、
2、学习习惯和态度方面 我们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听课、作业、预复习、时间、知识的吸取和运用等方面的情况的分析中了解到现在得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只有少数人能够态度端正积极主动的学习,能以学习为兴趣并创造性学习。多数学生停留在单纯接受性、记忆性水平上,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讲究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兴趣爱好。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是他们今后充分发展的隐患;还有极少数学生由疲于应付师长督管得被动状态发展到学习落后和放弃,最终成为厌学生、流失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少数学习严重被动和厌学的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并不知道,知识盲目的悲观,对自己的发展丧失信心
3、。这样他们就更加萎靡不振或者只知道玩却没有追求。3、 人际交往和社交方面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还没有学会与人交往,他们在交往中如果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常常有挫折感、失败感。他们选择朋友的能力还需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还有极少数学生因心理和个性等原因在同学交往中,会遭遇冷板凳的处境。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需要教师家长给予特别的关怀帮助。 大部分小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形成乐趣,只是盲目的跟风或好玩,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少数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也让人忧虑,如家里有人参加传销、赌博的、出入网吧、接触不良的影视文艺作品和社会不正之风,学生续航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难免会受到污
4、染。有的学生在学校集体正当活动中找不到乐趣,在集体中找不到知音,而喜欢特殊群体的活动,或网吧游戏,或“哥们儿”吃喝玩乐,这些学生识别能力差、正邪不辨,容易同校外“问题少年”交友和结伴,与老师胡同学书院甚至对立,他们极易被社会上的邪恶势力欺骗和利用。4、 日常行为方面 小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存在着懂不懂、做不做、自觉不自觉三个问题。真正记在心理自觉做到的是少数;不求甚解、“要我做我就做”的是多数,还有少数学生不在乎、不理会,我行我素。少数小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交通法规、公共场所纪律、爱护环境花草树木等方面,还只能“从众”不能“慎独”总需要别人的监督。一旦无人看见时就有违纪的现象。知行不统一,当面一
5、套背后一套是遵纪守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中已经产生了个别无视学校纪律、国家法规,染上了坏行恶习的人。如同“问题少年”交朋结伙打群架,抢劫低年级学生的财物,收“保护费”,到工厂企业偷窃物品,破坏学校纪律,危害社会治安等。这些学生人数虽少,影响极坏,挽救和转化这些学生任务艰难,责任重大。二、 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 1、家庭的影响 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外在教育会影响一个人品德的形成。但是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决定和外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家庭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家长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等对小学生产生着一种“榜样”和示范性作用,但就现状而言并
6、不乐观。首先是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应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其次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过度溺爱和放纵。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呵护备至,甚至于娇惯、溺爱,从而使他们的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少抗挫折和自立的能力。2、 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转型和多元导致某些领域滋生了道德缺失,诚信缺失等消极现象。这一问题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红灯停,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他本来是想“停”,但看见人们都在“行”,他也只好随人流而去。社会因素通过不健康的影视、录像、文学作品、广告等侵蚀小学生的思想;通过网络对小学
7、生思想的冲击,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瑕瑜并存的虚拟世界。色情、暴力信息也在网络世界里泛滥。而小学生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就不可避免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3、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不够突出,重视表面现象。近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强调素质教育,要把素质教育摆在教育的第一位,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的升学压力下,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由于受片面追求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质量的影响,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一周两节的课时任务都不能保证完成。所以,教师只重视对语文、数学的学习,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学
8、生的非智力因素,它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学生的学习活动,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由于升学压力大,不但没有对该问题进行监督,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发展并默认其存在。家长认为考上好学校就是学习的目的,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也没有相应的指导。4、 来自学生的主观方面的问题。 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那么重要,由于追求分数第一,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严重地造成了学生不平衡的学习心理,被试中有187的学生(约有33人)认为思想品德课考个及格分数就可以了。有的学生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没有兴趣,个别后进生对有些教学内容或教师存在逆反心理。这些现象造成了学生
9、消极被动地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状态,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的欢乐,结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心理沉闷、消极,非智力品质受到压抑。被试中有13的学生(约有22人)由于受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完全相信老师讲授的某些道德观点的正确性,这些学生在调查问卷上举了一些反面例子。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要用“爱”去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建立起良好师生沟通关系,但是在这种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首先教师
10、须要真诚的用“爱”去打动学生,主要表现。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师生关系的平等,既要求教师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更要求教师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来对待那些学习或品德较差的学生。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三是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教育,善于与学生交朋友,用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教师作为小学思想品德一线工作的教育者,要高度重视与学生接触,当学生有错时不是一味的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履行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与教育。2、不断完善教师的自身修养 “师者,人之模范,学生
11、之楷模”。由于教师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者,孩子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往往是不自觉地。因此教师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学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对其今后的成长起到很大引导作用。所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要由我们古代所倡导的的“传道、授业、解惑”彻底地转变为提高孩子思想品德的引路人、示范人。教师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要以教师自身良好的仪表、正确的处世方法、端正的举止、高尚的情操来感染、指导孩子。3、不断改进思想品德教
12、育方法 (1)、刨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必须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解除学生的消极、沉闷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导入新课时,可创设与主体相应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用做游戏、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直观景物导入,把学生带入具体形象的情景之中,在愉快的情绪感染下进入课文的意境。又如在明理阶段,可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刺激视听,同时运用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的理解,形象思维,使学生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引向智力
13、发展区,开展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克服学生的消遣、淡漠的学习心理。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启动学生的想象这个心理因素,深刻领会新观点的内涵,使学生能把握“不变”,应付“多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心理状态实际,循循善诱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2)、调节情感,维持兴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表现形态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稳定性不断加强。因为,教学是师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要参与,交流师生双方的信息。
14、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调动学生真情实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此,教师要把情感做为贯穿教学的基本线索,深入情感领域,调节情感,变换信息刺激的内容、形式。例如,利用、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滴灌教师的情感因素。通过多方位的探索思考,使心理情感磁场得到辐射,将大脑的有关部分贮存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兴奋点、凝聚力集中到学习之中,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3)、设计提问,激发求知欲。教师可根据本课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能覆盖课文的内容,揭示课文观点的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议论,为学生创造一个高密度的学习空间,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运用大脑中储备的知识
15、,做出分析、判断和推理。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符合学生的智能水准,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未知而可求”的境界,使他们既有“求”之趣,又有“知”之乐。 (4)、鼓励质疑,激发参与意识。为了加大学生思维的密度,使他们的智能活动的量和速度都得到充分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参与讨论、这样主客观的一致,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使学生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整个情境成为一个多向辐射的心理场,学生置身于这样特定的心理场中,产生一种驱动力,参与意识就愈强烈,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中获得知识。(5)、强化效果,及时反溃。根据低中高三
16、类水平的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按照知情意行四种心理因素,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多侧面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学生对一些观点和事物的是非以及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有正确认识,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给予正确引导。对学生输出的反馈信息要及时给予反馈,正确的肯定,错误的纠正,让学生从教师反馈出的信息中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从而明确方向,树立学习信心,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6)、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为了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孝敬父母一课,特别注意讲“陈毅探母”这个故事,以陈毅元帅的高
17、尚情操打动学生,并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中感人的重点句子,激励学生学习陈毅元帅的一片孝心。在课后我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让他们回去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知道他们的父母为了养育他们而付出的汗水,从而让他们自觉地分担家务劳动,听父母的话,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我还将与学校中的班会、队会、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如主动做家务一课,与家长取得沟通,通过家庭劳动调查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穿衣、叠衣、系鞋带、整理书包、钉纽扣等竞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7)、参加实践,培养品质。思想品德课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
18、增加体验,积累感性认识,提高教学实效。在学习劳动光荣、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这一系列课文后,我就安排了让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打扫公共楼梯,到校园检查卫生等活动。在打扫操场的活动中,学生发现了在我们身边,不讲卫生,劳动习惯差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乱吃零食,吃了东西后,还乱扔包装纸,路边有,花圃内也有,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一直在批评这些不文明的人,他们从内心感受到为了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蔓延,我们小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讲卫生、爱劳动的宣传工作。同时,他们也发现,在我们周围,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活动的体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紧跟时代,以学生内心的感受为主,与学生自我的探索、自我体验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能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手中的课本不可能每年都变,而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教改在深入,要求在提高,因而课本常常表现出滞后性。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课本,课堂教学既要包括课本内容,又要进行扩展,充实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思想品德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想提高实效,就必须适应时代步伐,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知、情、意、行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