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167455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报告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地理信息系统 班 级 时 间 2012/6 一. 庐山地理概况(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基本地理特征)行政区划庐山风景区地理上隶属九江市管辖范围,行政上庐山风景区归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管理。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是江西省政府派出机构,副地级级别,江西省政府直管,由九江市代管,管辖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牯岭镇是庐山风景名胜区所在地,镇政府驻牯岭街,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芦林、长冲、日照、正街、窑洼、橄榄、大林、花径8个居委会和朝阳、胜利2个村委会。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市辖区 长途区号:07

2、92 车牌号码:赣G 人口:27万人 人口密度:545人/km2 面积:495km2 邮政编码: 身份证前六位: 隶属政区: 九江。地理位置庐山,是首屈一指的名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莲花镇附近。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泛胜。由、庐山、相夹地带,才会形成、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

3、沉积,经过“”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时发生“”,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基本地理特征自然地理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

4、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顶上已打出,仰天坪开发区的供水也能满足。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 芦林湖以下是庐山水系及其演变情况1、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作南东北西向。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

5、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3、瀑布:由于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人文地理(左图:朱德故居)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遍布。千百年来,无数、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写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马尾瀑;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修仙而居的,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唐寅中的观音桥、

6、周瑜鄱阳湖练兵点将之处周瑜点将台、周敦颐写出的爱莲池、与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观鄱阳湖日出的,有3000多种植物的、如并立的、抛珠溅玉的瀑布,被誉为的,天下第六泉的,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

7、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的、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

8、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陶渊明以庐山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的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

9、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十八高贤”之一的,他所撰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打破了“君子此

10、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的世纪交响曲经济地理庐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名蜚中外的知名度,庐山的深度开发,首先要解决好景区理念组装的规划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对曲牯岭景区和山南景区组成的核心区,进行政治文化理念的设计,以政治名人的秩事、起居、游览为内容,开发体验名人生活的旅游项目。在外

11、围区,沙河景区应加强宗教文化理念设计,提高东林寺的宗教感染力,开发一定规模的香客市场,而浔阳景区及鄱阳湖风景线应加强文学感应的理念设计,开发文学夏令营、儒商商务旅游等项目,从而形成一个以核心区政治文化功能为主体,兼具外国区宗教文化、文学感应功能的大庐山理念形象,并使外围区起到对核心区游客分流的作用。在社会资源的开发上,庐山应利用谷帘泉和招隐泉的名泉优势,辅以“云雾茶”,大力开发茶文化,合理布局一些具有江南韵味的茶楼,开设说书、评唱等古典式旅游项目,以弥补在风情上的不足。另外,合理规划牯岭镇的开发规模,理顺开发与环境容量的关系,使牯岭向纯粹性旅游特区发展,扭转目前其社会职能“小而全”的局面,以求

12、得保护旅游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二. 庐山地质特征2.1地层与岩石(泥岩、长石砂岩、灰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混合岩)庐山地层与构造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 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 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 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为上、中、下三部。 其岩性一般上部为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下部为石 英粗砂岩。因为岩石软硬不同,抗风化能力不同,因此侵蚀的程度也不同。上部长石

13、石英砂 岩较软,抗风化能力弱,因此很多地方已经被侵蚀,中部石英砂岩出露。如牯岭上层岩石已 经被侵蚀,中层含砾石英砂岩因为坚硬,抗风化能力强而被保存下来,西谷因为上层长石石 英砂岩被侵蚀而形成逆地貌。 牯岭是牯岭向斜的一翼岩层因岩性比较坚硬而保存下来形成山岭的逆地貌,这是一个次 成谷,岩性为含砾石英砂岩。岩层的产状:走向是东北 65西南 245,倾向是 155, 倾角是 40。这是在月照松林处测得的数据,此处岩层已经被侵蚀得差不多了,背面已经崩 塌,其倾角很大。五老峰是单斜山,单面崩塌到鄱阳湖,岩性为总的来说是石英砂岩,但因 为变质作用,夹杂片岩。其岩层的产状为:走向 NE55SW235,倾角

14、34,倾向 145.。牯岭和五老峰岩层都是北东南西走向,因此可以看出庐山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 倾斜延伸。庐山南部地层较北部地层为老, 由元古代前震旦系双桥山群组成, 主要岩层有片麻岩、匡顶板岩与仰天坪页岩等, 其东南部尚有大片的喷出岩和侵入岩出露。如庐山最高峰汉阳峰( 1 474 m) 就是由前震旦纪喷出的变流纹岩组成( 南部在前震旦纪处于浅海环境, 期间有多次火山喷发, 喷出酸性变纹岩, 燕山运动中有大量侵入岩产生, 产生混合岩 。北部前震旦系地层绝迹, 而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 其主要岩层有五老峰粗粒石英岩( 亦各大月山粗砂岩) 与牯牛岭层。大月山粗砂岩岩性艰硬, 在庐山都成为高大山岭、悬崖

15、峭壁。如大月山、五老峰、大林峰、虎背岭及庐山东南侧和西北侧的断层崖皆由此岩层组成。牯牛岭层可分为二层: 上层泥质砂岩或砂质页层、千枚岩; 下层女儿城砂岩。它们往往交互成层。女儿城砂岩较坚硬, 出露之处, 多为山脊, 如女儿城、日照峰、蚱蜢岭、含鄱岭、九奇峰、上霄峰与玉屏峰等, 均由此岩层组成。上部的泥质砂岩、砂质页岩、千枚岩, 岩性软弱, 多被侵蚀, 形成次生谷地, 如大校厂、船洼、西谷、七里冲、小天池等。2.2构造(断裂、褶皱、X节理、虎背岭单面山、背斜谷、向斜山)断裂是岩体的破碎现象。是由于应力作用下的机械破坏,使岩体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不涉及其破碎部分是否发生位移。断裂包括裂隙、节理和

16、断层等。褶皱是由于两边岩石挤压组成地壳的岩石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 5 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 虎背岭。 山脊之间为谷地, 主要有 4 列: 七里冲、 大校场船洼、 中谷(东谷)、 西谷(大林冲), 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x节理(如下图)是指岩石受剪切应力破裂形成的裂隙。能切穿岩石中的砾石、结核和岩脉等,节理面光滑平直通常是闭合的,延长较远。剪切节理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的节理组或由两组剪切节理形成共轭的x节理。在锦绣谷变的岩石上有出现。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北翼断陷后残留的南翼

17、,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形成于庐山北部地区的最高峰岭大月山(1453m),背斜发育典型,形态完整,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南沱组下部的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大月山背斜由大月山背斜的核部构成;由于受背斜构造的控制,山体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因中部上升量最大,故该背斜山分别向北东南西端倾伏。向斜谷庐山北部发育了两列典型的向斜谷,为东谷王家坡谷地和青莲寺谷地。东谷王家坡向斜谷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因受剪刀峡断层错动的影响,在日照峰一代隆起,导致王家坡向斜谷和东谷向斜谷分别向东北、西南倾斜。东谷向斜核部主要由南沱组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和凝灰岩组成,岩性松软,易受侵蚀,故保留的地层较薄;而王家坡向斜谷

18、南沱组上部地层已被剥蚀而光,出露的是南沱组中部的地层。东谷向斜谷在乌龙潭以上发育较好,而向西南牧马场碧云庵一带受到次一级河谷切割发育不明显,局部甚至出现地形倒置形成向斜山。青莲寺谷地是受三叠泉向斜控制形成的向斜谷。2.3外动力地质作用(高岭石的形成、球状风化) 高岭石的形成 高岭石是长石和其他硅酸盐矿物天然蚀变的产物,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它还包括地开石、珍珠石和埃洛石及成分类似但非晶质的水铝英石,因此叫作一它们属于。高岭土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长石经过完全风化之后,生成高岭土、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再随雨水、河川漂流转于它处并再次沉积,这时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巳分离,即可得高岭土。高岭土在瓷

19、坯中所占的份量最大,是生产瓷器的良好原料。球状风化(如左图)岩石出露地表接受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如果不能在勘察阶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点.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线路运营过程中导致施工困难(断桩、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结构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2.4庐山地质发展简史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10

2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

21、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最高。三. 庐山地貌特征庐山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地貌景观多样,是地貌实习的良好基地。本区地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是新构造运动、岩性和流水、重力、冰雪、风力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1长江九江段河流地貌及九江平原的地貌特征(北岸河漫滩堆积、江心洲、南岸侵蚀岸)(如右图) 庐山之北的平原地带,由于地壳下沉,河流下切成为沉溺河谷,有的河段被长江的河漫滩或自然堤隔开而成为湖泊,如九江附近的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庐山河流带出的物质出山后,在出口外围堆积成扇形地,进而形成了九江平原 ,长江在九江处受到庐山阻挡而形成大的弯曲,由于受到流水的冲刷作用影响

22、,流水不断的冲刷南岸,侵蚀南岸的岩石,而在北岸由于流水速度慢,泥沙不断沉积下来形成河漫滩,由于长江水位的不断变化,在河流中间形成了露出水面的部分,经过几次大的洪水之后,露出部分不断扩大最后长出植被形成了江心洲。3.2流水地貌特征(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瀑布、潜蚀洞仙人洞、河流袭夺现象锦绣谷袭夺西谷、流水溯源侵蚀下切黄龙潭、乌龙潭)V形谷 在河流或沟谷发育的早期,沟谷在流水作用下向下侵蚀,不断切割岩石,使沟谷变得越来越深,呈现出v型,称作V形谷。三叠泉瀑布(右图)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点。一叠直垂,

23、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曲折,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仰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高低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节令,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仙人洞仙人洞位于虎背岭背斜核部,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岩层产状近水平,岩性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千枚岩,比较软弱,有利于岩石的风化、侵蚀和崩塌,形成最初的岩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后又加上人为的作用最终形成。仙人洞 断臂山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

24、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 锦绣谷袭夺。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流水溯源侵蚀下切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腾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昼夜拨动着琴弦。黄龙潭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河谷因潭水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

25、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乌龙潭 黄龙潭3.3冰川地貌特征西方国家的地质学家曾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对于此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却加以否定,他在庐山发现了众多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并认定庐山众多奇特的地貌景观是第四纪冰川雕琢杰作。他的冰期之庐山,揭开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并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学术论争,庐山从而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诞生地。庐山是存留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山体:大坳冰斗、芦林冰窖、王家坡U形谷、莲谷悬谷、犁头尖角峰、含鄱岭刃脊、金竹坪冰坡、石门涧冰坎、冰桌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条痕石3.3.1侵蚀地貌(U形谷、冰斗湖、

26、冰川T字型擦痕、冰川阶步、冰川角峰、刃脊)王家坡U形谷冰川在谷底流动中,侵蚀和掘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谷地宽而两坡陡,横断面呈U字形。王家坡U形谷,是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谷地有震旦系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所组成,气势浩然,谷地源头高程约800米,长达4公里,谷地宽约700米。谷中有著名的王家坡双瀑。大坳冰斗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型凹地,呈圈椅形状,后壁陡峻,一面开口。大坳冰斗,是鉴定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大月山东北角,由震旦系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石英岩所组成,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冰川条痕石-“丁头鼠尾”在岩石磨光面上,

27、刻有冰川擦痕的砾石称为冰川条痕石。冰川擦痕,形象“丁头鼠尾”。冰川阶步(如下图)冰川运动过程中,由于上覆的巨大压力和移动时产生的剪切应力的作用,使基岩表面或冰川中携带砾石的表面形成一组阶梯状的脆性破裂面,称之为冰川阶步。阶步由陡变缓的方向指示冰川移动的方向。含鄱岭刃脊(如下图)含鄱岭,是较为典型的 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含鄱岭上建有含鄱口石坊、含鄱亭、望鄱亭等,是观赏鄱阳湖、日出、月出的理想之处。犁头尖角峰(如上图)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子塔形而称为角峰。犁头尖,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

28、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3.3.2堆积地貌(冰川泥砾、冰桌、终碛垄、冰窖)冰川泥砾(如下图)由冰川直接堆积的粘土、砾石和砂呈无层状分选的混合体。随着冰川冰底部拖动的岩块和细岩粉末,冰融化以后,将它们堆积下来。泥砾通常是一种不成层次夹有砾石和砂的坚硬粘土。泥砾中的含泥量,主要决定于基岩地层受冰川剥蚀时产生粘土的多少,发育在坚硬的粗粒岩层的冰川堆积物,粘土含量很少,常成砂砾冰碛。冰川泥砾的透水性差,往往成为地下水的隔水层,且承载力较高,可作为重型建筑物的天然地基。这也是泥砾和泥石流的主要区别。冰桌(如下图)“奇石自飞天外来”,因其形态颇似硕大的苍鹰,又处于幽谷中,自古为人们称为“飞

29、来石”。两块巨石迭置,底层的巨石长8.9米,宽6.1米,高4.5米,略小的一块,突兀而架其上。实为冰川漂砾,独特的冰渍地貌冰桌。终碛垄地貌在庐山均有分布,特别是在山麓有广泛分布。如在山上王家坡U谷中就有终碛垄;在山麓东侧的高垄至白石咀、上青山一带;山麓西侧的莲花洞至八里湖一带等。在这广阔的山前平原,由冰碛组成的低丘垄岗状,起伏的地形,其地形高差大者为20m左右,小的为十几米到几米。这些垄岗状地形,多呈现向北东方向突出的弯曲。其中在谷山附近的四道终碛垄最为清楚和典型,即李四光称大姑冰期谷山段前碛堤。最外一道终碛从积余桥出马祖山而至于廖家桥、向南沿湖滨诸丘陵经姑塘、白石咀、上青山至三义洪而西折,突

30、然收敛,终于应家山侧。第二道起于积余桥东南之蛇山,沿长垄向东北伸展,过夏家桥附近,而南行达高垄。第三道北与蛇山长垄相接,到叶家桥而折向南行。终于谷山。第四道从邵家岭开始,向东北伸展,至清泉寺之西南,折向西南经莫家埂到甘家埂一带。此外,还有一道终碛,从北由积余桥西南的茅林山脚,向东南延展,在蛇山与谷山段第二道终碛斜交,再东南行至四坊以东,便见转向西南而去,将谷山段之第二,三,四道终碛, 逐个截断。冰窖(如上图)冰窖是山谷冰川的发源处,是屯冰的基岩洼地。芦林冰窖地貌上称为芦林盆地,发育于震旦系南沱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之上,底部有冰物沉积,长约1300米,宽约750米,呈椭圆形洼地,现为芦林湖。

31、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如图在庐山植物园里面也存在着冰窖。四. 气候与植被特征庐山在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四季分明,具鲜明的季风气候特征。水气充足,雨量丰沛,云雾弥漫,每年7至9月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冬季最低气温低至-16.8;庐山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气流,多为偏南风,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偏北气流为主,盛行偏北风。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年平均降水量1833.636mm,雨日年平均167.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庐山属于山地气候,山地气候的特点是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反而降低,如牯岭海拔比九江、星子高1100多米,年平均气温比山下大约低6。但是

32、另一方面降水因海拔升高而增多,高度影响水热变化进一步导致了气候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气候的垂直带谱。 虽然人类的活动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庐山的植被资源依然非常丰富,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统计,庐山植被种类有2000多种,1000多属,其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0种;种子植物175科,661属,1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物种资源丰富。庐山植被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重要成分,其中又属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最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

33、种,藤木类52种,草本类198种。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竹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灌木丛、草丛、草甸、沼泽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有:枫香、日本扁柏、庐山厚朴、三角枫、金钱松、日本冷松等。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庐山在这种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垂直分布条件下,发育着呈现垂直分布的土壤,进一步促成了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果。从江边湖滨到庐山山顶,发育有红壤、黄壤与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沼泽土以及水稻土、浅色草甸土等。从下到上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且竹林、灌丛、草地等类型发育完全,植被演替规律典型。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

34、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地表水热状况形成垂直分异,使气候和土壤呈现出垂直分布特征,最终导致了植被垂直分布的情况。由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位于庐山著名风景区含鄱口山谷中,占地面积近300公顷(4419亩),其中有大面积自然植被覆盖,保存的森林生态群落有12个类型,境内的野生植物有800余种。它是唯一的亚高山植物园。人工开辟的栽培植物专类园区1000余亩。近70年来,共引种保存活植物约3400余种,其中属国家保护植物124种,标本馆保存植物腊叶标本17万份。已建成松柏区、杜鹃园、树木园、温室区、草花区、岩石园、茶

35、园、猕猴桃园、乡土灌木园、蕨园、槭树园、药圃等12专类园区。庐山植物园主要从事长江中下游地区亚热带山地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驯化,保护保存、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肩负着我国亚热带山地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双重任务,是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基地,尤其是松柏类植物和杜鹃花科植物的引种保存,已成为庐山植物园园林景观的两大特色。近70年来,经过几代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引种松柏植物11科41属248种(包括变种),杜鹃花科植物300余种,在中科院的学科布局以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五. 总结与认识庐山作为世界地址文化遗产,他的冰川地貌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地位,同时我

36、们知道庐山作为历史名山拥有极高的文化底蕴,历代文人大家悉数造访给这座名山增添了不少了笔墨。庐山上植被茂盛,气候凉爽,适合避暑。通过这些实习我们再次温习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庐山雄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素养。在庐山的实习中,我们不怕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认识各种地质地貌特征,特别是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下,使我们对庐山的地质地貌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庐山的地质构造及其岩层情况,庐山上泥岩、长石砂岩、灰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混合岩的形成过程及产状,然后是庐山冰川地貌,例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庐山的冰川漂砾,飞来石,冰斗,冰窖,当然庐山拥有水的灵

37、气,同时也包含有流水地貌的特征,比如乌龙潭,黄龙潭,v型谷等。在庐山的东边山坡,山脊之间形成弧形悬冰川,在西边形成冲击平原,九江平原。庐山特殊的气候同样促进了科研的进行,在庐山上的中科院植物园是唯一的亚高山植物园。庐山之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获,同时也是我们亲近大自然的一次好机会,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也增加了团队的纪律性,提高了我们的集体责任感,这次经历将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六. 参考文献庐山实习报告 张雅芸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邹晴晴庐山冰川现象之观察崔充信再论庐山冰川遗迹景才瑞 刘昌茂庐山地质地貌分析及其实习路线设计张其兵 赵追 曹铭 阎伍玖庐山地形的初步研究任美锷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变和地貌发育问题李吉均 张林源 邓养鑫周 尚哲庐山第四纪冰川与地质遗迹王敏庐山冰川遗迹释疑景才瑞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邹金利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