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写法小窍门(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160270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画写法小窍门(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笔画写法小窍门(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画写法小窍门(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画写法小窍门(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本笔画的写法 ( 一 ) 点 是形态上最小的笔画。古人非常重视“点”,“倘一点失所,犹美人之眇一目”,可见写好一个点的重要。任何一个笔画,均可看作是点的延伸。点的形态很多,主要可分为左点、右点、竖点、挑点等。 左点 落笔轻,自右上方起笔向左下方行笔,由轻到重,顿笔,然后转笔向左上方收笔。如“小、军、性、示”等字。 (二)右点 落笔轻,自左上方起笔向右下方行笔,由轻到重,顿笔,然后转笔向右上方收笔。如“主、京、立、方”等字。 (三)竖点 横落笔,稍顿,然后转笔向下行笔,稍驻收笔。如“ 宗、宝、守、宁”等字的第一点,这是柳体字的写法。 (四)撇点 撇点类似短撇。具体的写

2、法是向右下侧势落笔后,顿而提笔向左下撇出,撇锋亦短而有力,不可写成短撇。如“兆、等、金、善”等字。 横 因长短的不同:可分为长横、短横。又因倾斜度不同,又分为平横和斜横。 (一)长横 长横的写法:露锋从左向右下按下落笔,略顿后转笔向右行笔,行笔时边行边提笔,至中央,再边行笔边按笔,至横端向右下略顿,提笔向左回锋收笔,或向左方空中收回。长横的特点有三:一是势态呈左稍低右略高,约67左右。10以上为斜横,如“七”字的横;二是稍呈拱形;三是两端略粗,中间稍细,视觉上劲挺而富有弹性。长横在一字中多为主笔或副主笔,有用在字首的,如“言、不”等字,有用在字腰的,如“寺、安”等字,有用在字底的,如“五、三”

3、等字。 (二)短横 短横一般多用于横较多的字中,以求变化,如:“金、佳、生、非”等字。短横的变化很多,有仰横、平横、左尖横、右尖横等。仰横用于字的上部,微微上弯呈上仰之势,如“至”字的上横,书写时主要用指力,不用腕力。左尖横,书写时,从左至右,用笔由轻而重,由快而慢地运笔,至横端顿而回锋收笔。右尖横的写法似挑,从左向右下落笔后,顿而由重而轻,先按后提,自左向右上行笔,顺势出锋。如“上”字的短横。平横的写法同长横,稍短略粗。 竖 犹如房屋的栋柱,在字中起支撑作用,书写时,写得挺拔劲健,并直中见曲势,富力感。 竖大体可分为悬针竖、垂露竖和短竖三种。 (一)悬针竖 竖下端尖而不圆,似一根粗针向下倒悬

4、着,故称这种竖为悬针竖。又称下尖竖。具体的写法是侧锋向右下落笔,稍顿转笔向下用力疾行笔,要求边行笔边提笔,由重而轻,先粗后细,最后顺势出锋收笔。书写不能过于僵硬,应求直中见曲的笔势。常用于一字中最末端的竖画,如“中、千、佛、津”等字的竖画。悬针竖多数系主笔,要垂直向下,否则,主竖画一斜,字就要倒。 (二)垂露竖 竖下端不尖而圆,似一颗露珠垂着,故称垂露竖。具体的写法是,侧锋向右下落笔,稍顿转笔向下行笔,至竖端顿而向左上回锋收笔,行笔过程中,中段略提,两头用按笔,垂露竖两端较重、粗,中间稍细。垂露竖坚韧挺拔,极富力感,显见精神。如“下、不、信、臣”等字的竖画。 (三)短竖 短竖和垂露竖相比,其书

5、写的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侧势向右下起笔后,顿而转笔向下行笔,至竖端回锋收笔。短竖较短,一般不垂直,多数短竖笔势向右下,微向左斜。如“日、西、南、而”等字。也有向左倾斜的,如“五”字之竖画。 撇 有长短之分,平斜之别,大体可分长斜撇、短撇、平撇、竖弯撇及弧弯撇。 (一)长斜撇 长斜撇长且斜,斜度约为45左右,在一个字中一般为主笔或副主笔。长斜撇的具体写法是:侧势向右下落笔,顿而转笔向左下,由按至提, 由重而轻,由慢而快顺锋撇出,力送撇尖。整个撇画向左上微弯,撇尖富有仰意,笔势能带出下一笔。如“九、令、文、及”等字的撇。 (二)短撇 短撇的特点是短而略斜,短撇又类似撇点。具体的写法是向右下侧势落笔

6、后,顿而用力向左下撇出。短撇一般用于一个字的首笔,如“名、休、生、铭”等字。 (三)平撇 形短而势平的撇画称为“平撇”,平撇一般在字的上面,且下面有一横,写时为第一笔。书写时宜短、平。要平斜得宜。用平撇的,绝不能用短撇,它和短撇的形状,写法虽相似,但比短撇平些。采用平撇可以让出一定的空间,留给下部的笔画,使字比例更协调、更匀称、更美观。如“千、重、乎、德”等字。 (四)竖弯撇 撇上部作竖势,下部作撇势,故称竖弯撇。书写时上半段同竖画写法,自右下侧势落笔,顿而向下行笔写竖,至下端向左下方略弯曲而快速撇出。竖弯撇一般用于和横、捺相交叉的汉字中,如:史、太、更、大”等字。 (五)曲弯撇 形似月牙状。

7、与竖弯撇不同的是上半部直中带曲势,下半部弯度大。具体的写法是向右下侧势落笔后,即向左下方行笔至下端约三分之二处,再由按笔逐渐提笔向左下方运笔撇出,常用于左上包围或上三面包围结构的字中。如“周、月、咸、屋”等字。 捺 是向右下方伸展的笔画,是一种重要笔画,捺画一般包括斜捺、平捺和反捺三种。 (一)斜捺 斜捺往往与长斜撇结合在一起,笔画约呈45左右斜度与撇相呼应。因角度较斜,故称斜捺。斜捺一曲三折,故又称画。斜捺的具体写法是,顺着撇画的收笔笔势落笔,稍横行即转向右下行笔,边行笔边按笔,由轻而重,至捺脚,重按稍驻,向右方徐徐出锋。如“人、木、含、效”等字的捺。 (二)平捺 平捺和斜捺相比,由于角度较

8、平正,故称平捺。平捺同样呈一波三折之态,笔画舒展流动。具体写法是逆势落笔,向右稍行,即转笔向右稍偏下行笔,由轻而重,至捺脚,重按稍停,最后向右方劲疾出锋。平捺笔势要平,捺尖不要翘。平捺形似平放的斜捺。一般用于走之底。如“之、道、徒、赵”等字。 (三)反捺 反捺似长点,是捺的变化写法。在有些用斜捺、短捺不合适的地方,或一字双捺时,可用反捺或将其中一捺改为反捺,以求笔画的变化。反捺用得好,会使写出的字更美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的写法是露锋落笔,用力向右下按笔,然后向左上回锋收笔。反捺的笔势不宜太长,顿笔要适中,收笔也可用驻锋。如“次、欲、食、途”等字。 挑 可分为斜挑、平挑等。 (一)斜挑

9、从左上至右下起笔,稍顿,然后转笔向右上方挑出。如“清、河、冰、冷”等字。 (二)平挑 写法同斜挑,但方向略平。如“地、坎、习、现”等字。 钩 画,可分为横钩、竖钩、斜钩、弯钩、竖弯钩、卧钩等。 (一)横钩 自左向右写长横,然后顿笔转向左下方向钩出,刚劲有力。如“、定、宝、空、宗”等字。 (二)竖钩 先写竖,至钩外向左下顿笔,再向左上方钩出。如“到、剑、利、刘”等字。 (三)斜钩 落笔稍顿,向右下成弧线行笔,至钩处稍顿,然后提笔向上钩出。如“咸、成、武、戈”等字。 (四)弯钩 落笔稍顿,略偏右下行笔,向右边弯拱,再转左下,至钩处,稍顿笔,向右上钩出,呈竖弓状,起收在一垂直线上。如“家、豪、独、狠

10、”等字。 (五)竖弯钩 落笔与竖相同,向下行笔,稍偏左下,然后转笔向右平移,翻笔向上钩出。拐弯处要顺柔,不可变成方角。如“也、先、光、元”等字。 (六)卧钩 起笔轻,由左上至右下转右上,渐次用力,由细到粗,至钩处顿笔,转笔向上钩出,呈弓状。如“心、思、志、忍”等字。 折 可分为横折、竖折、撇折、斜折等。 (一)横折 先写横,至转折处向右下稍顿,接着向左下方行笔写竖,最后回笔作收。如“口、日、月、白”等字。 (二)竖折 先写竖,至转折处向左下稍顿,接着向左下方写竖,最后回笔作收。如“山、断、函、田”等字。 (三)撇折 先写短撇,至转折处,笔不离纸,稍顿,然后向左写横。如“矣、去、会、层”等字。

11、(四)斜折 先写斜撇,至收笔处,笔不离纸,接着向右下写长点(反捺)。如“女、好、如、委”等字。 病笔十六种 1.牛头。像牛头状。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太疾所致。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2.鼠尾。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3.扫帚。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

12、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4.竹节。点画似竹节状。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太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5.蜂腰。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6.鹤膝。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

13、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原帖上的姿态,见好即收。 7.钉头。钉头与牛头不同,它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小。一般系指力失控,随心所欲而致。这种情形应尽力避免。 8.折木。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9.柴担。样子与蜂腰差不多,但又不是“蜂腰病”,

14、确切地说是“柴担”,或叫“扁担”。两头粗中间细,所不同的是,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因此,应逆入折锋,往右运行,以平横为主,按力不要太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不能过甚,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10.锯齿。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稍不注意,其它点画亦有可能出现“锯齿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也有两边带锯齿状的病笔。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强调中锋用笔。 11.尖棱。落笔过于露锋,致使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12.发丝。在点画繁多的结

15、体中,容易出现此病。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13.垂尾。笔画的捺脚最后应顺势向上提,显得饱满有精神,充满形象与姿态。如果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捺脚在楷书中是很重要的主笔,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14.耸肩:与鹤膝不同的是,耸肩以方折为主,虽然有楷书的“折味”,但过于高扬,故作姿态,与下方的竖画过于悬殊,不能自然过渡。与左方的横画亦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故在书写时应予以重视,防患未然。 15.脱肩。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既“脱

16、肩”又“塌肩”,与“耸肩病”恰好相反。脱肩病笔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16.柳叶。笔画似柳叶形状,俗称“柳叶病”。一般来说这在楷书中是不允许的,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帖中,有些长撇呈两头尖中间粗状,但它过渡自然,反差不大,具有长撇的特点与优美形象,两者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点画成了柳叶状,也就成了病态。所以在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 16.柳叶。笔画似柳叶形状,俗称“柳叶病”。一般来说这在楷书中是不允许的,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帖中,有些长撇呈两头尖中间粗状,但它过渡自然,反差不大,具有长撇的特点与优美形象,两者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点画成了柳叶状,也就成了病态。所以在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