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玲玲的画》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玲玲的画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第5课主 题:善于思考课 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 计 者:程佳/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和路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识字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识字。基于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
2、容。2.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课文。主要讲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画、幅、评、奖”是教学重点。明白文本蕴含的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是教学难点。3.学情分析本文讲述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产生共鸣。基于识字写字:文中生字“叭”的读音及识记方法,生字“画、幅、评、奖”的书写顺序、识记方法。基于阅读:对词语“端详”的理解是个难点。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文中爸爸富有哲理的话。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大致讲清楚
3、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幅、奖、催、叭、脏、报”15等个生字。学习书写生字“画、幅、评、奖”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评价任务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正确书写生字“画、幅、评、奖”。2通过范读、默读、指读、齐读等形式,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读写课题(4分钟)活动一1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指导书写“画”,学生练写,老师巡视讲评。(完成目标一)正确、规范书写“画”,注意书写笔顺。“玲”第二个字读轻声。(评价目标一)
4、环节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16分钟)活动一(4分钟)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2学生听后交流故事内容。(完成目标一)简要讲述课文大意。(评价目标一)活动二(12分钟)1学习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通句子。 2通过男女生轮流读、开火车读、指读、认读游戏等方式集中识字,检测识字。3通过“叭”,加深偏旁识记方法。(完成目标一)读准15个生字的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记准生字。(评价目标一)环节三随文识字明白道理(12分钟)活动一(8分钟)1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端详”。2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读通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目标二)借助图画理解词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评价目标二)活动二(4分钟)1 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反复读爸爸的话。2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爸爸说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指什么?3 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师生交流。(完成目标二)通过读文,结合生活事例,明白道理。(评价目标二)环节四指导书写总结全文(8分钟)活动一1 指导书写生字“画、幅、评、奖”,学生练写,展示交流评改。2 课堂总结。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完成目标一) 学写生字,注意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评价目标一)板书设计: 玲 玲 的 画 坏 事 脏 了好 事 肯 动 脑 筋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