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笔记(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文献学笔记(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 概论一、文献的概念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2.元朝,文章典籍。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二、中医文献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三、中医文献学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
2、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 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 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 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第二章 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一、先秦两汉 战国 公元前475年 三家分晋(赵) 公元前403年 分晋完毕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
3、模的医籍整理 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 刘歆七略 方技略汉书 艺文志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二、晋唐 西晋 266年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 咎殷经效产宝;伤科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1)官方 隋文帝 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 2)民间 晋 葛洪肘后急救方 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皇帝敕令
4、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 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三、两宋金元时期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 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 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祐孙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 2)民间自发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
5、南阳活人书苏沈良方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 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形成系统 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初具规模 3)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注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 4)宋慈洗冤集录第一部法医学专著3.学术争鸣与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成为当时医学繁荣的标志:李杲、刘完素、张元素、朱丹溪 濂 周敦颐 洛 程颐、程颢 关 张载 闽 朱熹 “阳常盛,阴常亏”4.医学丛书的创编万寿道藏济生拔萃四、明清时期1.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成为了时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1)科举2)文字狱 内经53种,234卷;难经15种,53卷;伤寒论148种,481卷;金匮16种,91卷;2.本草纲目和
6、普济方的问世成为两大领域的巅峰之作。3.温病学的产生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叶天士温热论,吴瑭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第二章 中医文献目录一、目录与目录学1.目录 是著作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2.目录学 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二、目录学的意义: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素问 全书: 1.王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2.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3.林亿等人 新校正 4.郭霭春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条目: 1.胡澍 内经素问校义32条 2.俞樾 读书余录48条 3.孙贻让 札移13条 4.于鬯 香草续校书103条二、目录的
7、基本结构和类型一、基本结构1.前言2.目次3.正文 目录的主体:1)著录:书名、版本、作者真伪、存佚。 2)提要:用来揭示与报道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叙录”“书录”“解题” 叙录体:介绍生平、作品 四库全书 总目 传录体:生平 中国分省医籍考 辑录体:收集作者作品和作品资料 四部总录 医药编 3)小序:各种分类编排目录书中的部序和类序, 是和总序相对而言。4.辅助资料三、古代目录的类型1.官修目录 概念:政府组织人员,调查国家藏书后,编写的国家藏书目录。 特点:著录完整,保罗宏富,大多是综合性目录。 代表: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乾隆39-54年 10254种2.史书目录 概念:史籍中
8、含有的目录。 分类:正史目录、国史目录、专史目录 正史目录:正史中记录典籍书数目的专门篇章 “经籍志”隋书旧唐书 “艺文志”汉书新唐书宋书明史清史稿3.私家书目 概念:个人编私人藏书的书目。 举例:明 兵部侍郎 范钦 天一阁。四、中医专科目录现存最早 明末医常目录常用 中国医籍考 日丹波元胤 秦汉清 道光 2383种 宋以前医籍考 日冈西为人 南宋以前 1860种最大 中国医籍通考 记录体 9000余种 全国中医联合目录 全国性 12124种第三章 中医文献的版本第一节 概述一、版本与版本学1.版本:一书经传写或印刷形成不同类型的本子。2.版本学:研究书籍的版本特征和差别,比较其异同,鉴别其真
9、伪优劣,并从中总结工作规律和方法,指导版本利用的一门科学。二、版本学的意义 1.关乎人命 2.学术研究第二节 古籍形制沿革与版本制度简策 殷商三国 卷轴 西晋五代(卷帙)册页 宋清二、书籍的装订形式及书版款式1.装订形式: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2.书版的款式 1)栏框 版框:勾勒刻印文字的外围轮廓线 栏线:书版四周的界线 上栏、下栏、左右栏、单栏、双栏、单边、文武边。 2)栏外:天头、地脚、书耳 上栏之外,下栏之外。 3)栏内 界格 行款 正文行数与字数 版心 书页正中间部分 中缝、书口、版口 白口、黑口 版心上下 有黑线-黑口;无线-白口 鱼尾 版心1/3 上下两端
10、状似鱼尾形记号 象鼻 口题 上鱼尾下端版心刻有页数、卷数、刻工第三节 中医文献版本的类别一、非印刷类 简策 流沙坠简 斯坦因 三次“中亚考察” 两汉西晋 1000多枚 居延汉简 缣帛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十五种帛书 卷轴 敦煌卷子 稿本 抄本 拓本二、印刷类 刻本(刊本)A:刻本1.按时代分,唐刻本、宋刻本、五代刻本等。 1)最早的雕版印书始于唐代晚期 2)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出自敦煌藏经洞,现在俄罗斯,为834年的历书。 3)现存最早的刻本医书新集备急灸经,现藏巴黎图书馆,敦煌残卷。 宋刻本 1)以1127年为界,分为北宋本、南宋本。 2)北宋本:白口、四周单边、早欧 中颜 晚柳 3)南宋
11、本:白口、左右双栏、多用柳体2.按地区分:浙本、闽本、蜀本3.按机构分: 1)官刻本: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及书院等官设教育机构主持刊印的书籍。 中央:A监本:各朝国子监所刊印 B经厂本:明 司礼监-刻书机构 C殿本:清 雍正时期修书处 D内府本:清 宫廷负责刻书的内务府 地方:藩本: 明 各藩府主持刻印的书 2)家刻本:私人出资印刻而不是牟利的刻本。 3)坊刻本:刻书经商所刻印出售的书。4.按品相分 1)精刻本:专家精审校刻,刻工精美。字体工整清晰。 2)影刊本:按原刻本模刻防刊。 3)写刻本:按书法家抄录的字体。 4)邋遢本:纸差,版面不清,字迹模糊。5.按先后次序 1)祖本:指某一部书后
12、来有众多不同的刊本,但它们的来源或依据于同一版本,这个版本成为祖本。 2)厚刻本:初本,初次刊刻的版本。 3)重刻本:按厚刻本或重复刊印的版本。6.按字体大小 1)大字本:刻本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字。 2)小字本:刻本半页十五行以上,每行二十五字以上。B:活字印刷本、石印、油印、影印第五章 中医文献的校勘第一节 概念一、校勘概念:利用同一书籍不同版本或该书有关文献,通过比较核对分析推理,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2.名称沿革: 1)最初为雠校。 2)“校勘”初见: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太常博士掌谥,职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录形状,申尚书省考为校勘” 3)现代概念初具:欧阳修书后“予在馆中
13、校勘群书,见在八十多篇,然多错乱重复” 4)广狭二义 校勘(狭)单纯地校正文字 校勘(广)以上之外还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 伪文 指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内容造假的古籍。 辨伪 辨别伪书的年代及作者的真伪。 辑佚 根据现存文献中存留的各类古籍佚文,经过收集、摘录、考校、整理、汇聚、编排,使古籍佚书全部或部分恢复。 佚文 被同时代或后时代古籍抄录引证和整理的现已散失的书籍的文字。二、校勘学概念:研究校勘的历史、方法、理论及规律的一门学科。三、古医籍校勘源流1.医籍校勘始于西汉2.繁荣于宋3.鼎盛于清第二节 校勘的对象 脱文、夺文、缺文、漏,古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脱落遗漏的文字 讹文、误字,古
14、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 1)形近致误 2)音近致误 3)文字拆合致误(臆改) 4)符号致误 衍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较原文多出的文字。 倒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误的文字。 错简,古文在传抄刊刻中位置错乱,相距较远的文字。第三节 校勘的基本方法陈垣校勘学释例一、对校法1.概念: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相互校勘的方法。2.优劣: 1)优:简单稳妥 异见 体现严谨 义长(胜) 2)缺:机械呆板 风险性低 学术性差二、本校法1.概念:用同一书前后文互证,比较异同,从而判断书中的错误。2.优劣:1)优:另辟蹊径 错综:错名、错序 2)劣:不可轻信三、他校法1.概念:用不同著作的相同内容进行相互校勘
15、的方法。2.条件:本书所引前人之书 确估 本书作者所作的其他著作 引用本书的同时代或后人之书3.优缺点:1)优:范围最广,用力最勤 往往能够一锤定音 2)缺:过程苦,用时长还是不能盲目轻信四、理校法1.概念:据理推测正误的校勘方法。2.优劣:1)优:境界最高 2)缺:风险最大五、兼校法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第四节 校勘的方式一、死校法1.概念:校勘家较常采用的校勘方式,它不直接改动底本中的文字错误,而是将异文在校勘记中一一举例,让读者自己甄别正误。二、活校法1.概念:校勘家最常用的校勘方式,它是根据不同的版本及相关资料,校出底本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同时在校勘记中说明校改的依据。 乙正(转)第六章
16、中医文献的注释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指对中医古籍语言文字和医药医理的解释。二、注释与训诂的关系 古今的称谓不同罢了1.目的相同 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言释方言2.内容相同 都以释词为主,兼及其他3.方式方法相同 因形求义三、医籍的注释概况1.医籍注释的最早形式:以经注经2.医籍的最早注本:三国 吴 太医 吕广众难经3.素问的最早注本:梁 全元起素问训解4.灵枢的最早注本:明 马元台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5.神农本草经的最早注本:梁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佚本6.伤寒论的最早注本:金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7.金匮要略的最早注本:元末明初 赵以德金匮要略方论衍义8.难经的(现存)最早注本:元 滑寿难经本义第二节
17、 注释的内容 孤证不立一、诠释词义:这是注释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1.确定义界 义界:一个词有别于他词在意义上的界线。2.释特殊义二、说明通借 通假字:假借:久借不还 而其亦 通借:将错就错经籍篡诂 说文段注 广雅疏证 尔雅义疏 说文通训定声三、考镜源流1.学术渊源2.医书来历3.引文出典四、注音正讹1.注音:拼音,加直音汉字2.正讹五、分析语法六、指明修辞七、分析标点断句八、概括篇章要旨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唇 重唇 帮 滂 并 明音 轻唇 非 敷 奉 微第三节 注释的方法一、因形求义 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掌握该字造字本义,来帮助我们了解句中义。 例:望见桓侯而退走。 说文走,趋也。二、
18、因声求义 声训、声注 声音相同或相近来解释词义。义存于声。三、因类聚求义 运用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字诸义项的比较来探求它的词义。(中医文献训释中最常见的方法)1.直训:就是对词义直接注释。2.转训:即注与被注词义原不相同,辗转相通。3.陈说:即描写其事以明其义。四、举例1.太素 杂论“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杨注“水泉,小便也”2.太素 五脏脉论“脉至如丸,滑不直干”杨注“直,当也”直-值-当3.灵枢“汗出溱溱,是谓津”王注“溱溱,汗盛貌”第四节 注释的常用术语一、确定义界1.曰,为,谓之 伤寒论“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者,当以汗解” 陈修园注“皮肤为表,肌腠为外
19、”二、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1.犹:用于引申义 伤寒论“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 方有执“失,犹不也”三、声训1.之言 本草乘雅丰偶蒺藜 卢之颐注“蒺之言疾,藜之言利”2.之为言 素问 五运行大论“脾之为言并也”3.读为,读曰 素问 征四失论“妄言作名,为粗所穷”胡澍“作读曰诈,妄诈对文”四、注音1.读若,读如 素问“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胡澍注“意,古或读若億”2.如字:多音字 素问“复下一度,肾之命也”注“度,如字”五、事物的性质和状态貌:素问 至真要大论“粗之嘻嘻”张介宾“嘻嘻,自得貌”一、者,也1.确定义界 说文“吏,治人者也”2.解释近义词和同义词 素问“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张介宾“大者,豁大”3.声训 素问“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王冰“高,膏也;梁,粱也”二、谓1.用具体解释抽象 素问 热论“大气皆去”王冰“大气,谓大邪之气也”2.串讲 伤寒论“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吴人驹“无阳者,谓表之阳微,此不可更汗”3.说明语法三、言1.串讲 伤寒直格方“大指次指不能为用”刘守真注“不能为用,言屈伸不能如意也”2.说明语法素问“五邪所乱”陈修园“言正气为邪气乱”3.指明修辞 素问“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张”王注“如张弦者,言强之甚”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