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共7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共74页).doc(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案YUWEN (人教版)四年级 上 册西光实验小学 包雪影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 自然奇观教学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语文园地一。教材解读: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鬼斧神工,天机独运,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绚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自然现象。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正是描绘“自然奇观”的佳作。观潮的作者描绘了惊心动魄、奇异壮观、气势宏大的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不仅运用多种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的情状和声威,还以观潮的人数和热情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雅鲁藏布大峡谷向世人
2、展示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文中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说明了峡谷的深和长,对峡谷的奇异景观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文中一组“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鸟的天堂则描绘出一幅高雅清幽的南国风光。作者记述了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感,从动、静两方面描写了活跃可爱的小鸟和充满生机的大榕树。火烧云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作者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神奇景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欲望。2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3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4能
3、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5、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前准备:由于这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界的美景和奇观,多数景观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无法很好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因此,课前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录像,在课堂上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帮助其体会文中所描述的情
4、景。2揣摩语言:四篇课文中有三篇都是名篇,描绘生动、形象,语言相当精彩,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一些精彩的语段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对于学生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也要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并摘抄下来。3想象画面:本组课文所描述的景观或壮观、或险峻、或绚丽、或雅静,均有很强的画面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体会意境,想象画面。教学用具: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课时安排:十二课时。第1课 观潮教材解读:观潮 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本课的设计旨在根
5、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2合作学习:采用讨论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分析写作特点,积累词句。3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之心。教学重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一幅活动图画,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教学用具
6、:录像带、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情朗读,训练说话,积累语言。教学目的: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教学重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用具:录像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课观潮。(齐读课题)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
7、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四、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
8、出是3、4自然段)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课件出示: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越变越大,越涨
9、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作业设计:完成生、字、词的听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用具:录像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b.就这种声音作者用什么
10、词来形容的?二、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b.指读。c.男女同学比赛读。三、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c指读、师读、齐读。四、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
11、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五、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雄伟气势。六、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七、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板书:远 近) 2、师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
12、、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1)学生质疑。(2)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自己解疑。(3)学生通过网上访问教师计算机。调作鹏博士软件中观潮一课的练习,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自我检测(教师网上查看,个别辅导)(4)课堂总结。(5)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作业设计:背读3、4课自然段;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观 远 潮来前 雄伟
13、壮观(钱塘江潮 潮来时 近 潮过后 有声有色教学反思:第2课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的: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收集资料。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学方法:自主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
14、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3整体感知。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15、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4交流汇报:(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2指名读,思考:雅鲁藏布
16、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3整体感知。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4交流汇报:(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
17、题泡泡”。)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四、拓展实践。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像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五、拓展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
18、个美称。六、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生练笔,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3演读课文。再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作业设计:阅读课文。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雅鲁藏布大峡、景物奇观、千姿百态的山、水、林教学反思:第3课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
19、意识。4、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方法:1、以朗读促进感悟与理解。2、以朗读增强积累。3、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一、导入。(
20、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指名答。)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4、学生回答,板书。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语句。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
21、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
22、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1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13、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作业设计:抄写词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
23、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 师: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播放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1、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板书:很多鸟)2、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3、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4、从哪儿能看出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想象答)5、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
24、一下课文的12、13自然段。6、看到此情此景,作者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学生:“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呀!)7、谁来再读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感觉?8、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鸟的天堂”的奇妙景色,那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小组讨论交流)9、只要我们能够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那么,其实处处都可以称为“鸟的天堂”,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天堂!10、“鸟的天堂”因为巴金的这篇文章更加美名远扬,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今天的作业就是为“鸟的天堂”写一份导游解说词或设计一份广告词,让“鸟的天堂”因为我们的生花妙笔更加扬名万里 !11、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
25、写的表达方法,相信会给同学们很多启示。作业设计:阅读课文。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鸟-应接不暇-多快乐教学反思:第四课 火烧云教材解读:火烧云是一篇状物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色,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寓美育于读讲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一、抓住一个“奇”字,想象情景美。课文1-2两节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教学这两节时可引导学生
26、抓住一个“奇”字,启发学生思考:1、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2、人们的心情怎样?3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二、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课文的第三节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思考:1、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2、“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色彩?三、抓住一个“快“字,体味形态美。课文的第4-7节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万千姿态及其无穷变化。教学时可抓住三幅画面动静相间的美,启发学生理解火烧云少纵即逝的神奇变化。四、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
27、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片段,做到读写迁移,激发美好情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方法:通过读、说、画,感受火烧云色彩和形式的丰富;感受意境,体会作者对火烧云的热情赞美。教学用具:挂图或课件。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
28、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
29、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预习下一课。3、仿写同类词语。关于笑,如 笑盈盈 笑( )、笑( )、笑( )。关于白, 如 白花花 白( )、 白( )、白(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上
30、来了(红) 颜色-变化极多 状态-惶惶忽忽 下去了(一会儿工夫)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重点:1、完成口语交际,习作。2、积累语言。教学方法:1、在说、写中完成习作。2、学习,积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用具: 课件 、挂图、相片、幻灯片课时划分:4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
31、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教学重点:完成口语交际。教学用具:课件 、挂图、教学设计:一、导入。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3、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
32、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4、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5、自由准备,稍作调整。6、再次指名交流。要求: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7、四人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8、经过搜寻,听取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9、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作业设计:观察一处景
33、物。第二、三课时学习目标:1、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水。2、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3、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体会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重点:指导习作;积累词语。教学用具: 课件、照片、图片。教学设计: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4、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e、课外去找一找这
35、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作业设计:写作。美丽的 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2、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重点:作文讲评。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课件。教学设计: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36、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作业设计:温习下一课。第二单元 观察与发现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有关生字,正确理解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学会课外积累古诗词及成语。4.学会留心观察事物的特点,提高描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学会观
37、察的方法,认识不同事物的特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单元教材解读: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本组的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读读课文,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教学时间:13课时。教学过程:第5课 古诗两首注释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 缘:因为。3. 此山:指的是庐山。教材解读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
38、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
39、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40、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并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资料准备:相关课件、字典。教法学法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朗读讨论。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第二首诗及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能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学习豚等生字。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读诗,整
41、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三、再读诗,感语交流。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42、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五、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六、作业布置:用喜
43、欢的方式感悟诗境。书写生字。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学会读懂古诗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首古诗。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教学过程:一、引入诗境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二、整体感
44、知,初步了解诗意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
45、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五、感悟写法。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