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 论习题 1. 说明下列名词和术语: (1)单体,聚合物,高分子,高聚物 (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无机高分子 (3)主链,侧链,侧基,端基 (4)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5)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6)连锁聚合,逐步聚合,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7)加聚物,缩聚物,低聚物2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征?3. 从时间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关系讨论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别。4. 举例说明链式聚合与加聚反应、逐步聚合与缩聚反应间的关系与区别。5. 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
2、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 (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6.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和单体、聚合物的名称 (1) CH2=CHF (2) CH2=CH(CH3)2 CH3 | (3) CH2=C | COO CH3 (4) HO-( CH2)5-COOH (5) CH2CH2CH2O |_|7.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单体、聚合反应式,并指明这些聚合反应属于加聚反应还是缩聚反应,链式聚合还是逐步聚合? (1) - CH2- CH-n- | COO CH3 (2) - CH2- CH-n- | OCOCH3(3) - CH2- C =
3、 CH- CH2-n- | CH3 (4) -NH(CH2)6NHCO(CH2)4CO-n- (5) -NH(CH2)5CO-n-8.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和反应式: (1) 聚苯乙烯 (2) 聚丙烯 (3) 聚四氟乙烯 (4) 丁苯橡胶 (5) 顺丁橡胶 (6) 聚丙烯腈 (7) 涤纶 (8) 尼龙6,10 (9) 聚碳酸酯 (10) 聚氨酯9. 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和单体,并对聚合物命名,说明聚合属于何类聚合反应。10. 写出聚乙烯、聚氯乙烯、尼龙66、维尼纶、天然橡胶、顺丁橡胶的分子式,根据表1-4所列这些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计算这些聚合物的聚合度。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做塑料、纤维和橡胶用的聚合物在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度上的差别。11如何用实验测定一未知单体的聚合反应是以逐步聚合还是以连锁聚合机理进行的。12. 阅读自学内容,写出自己对高分子科学的认识。第一章? 绪论习题答案1(1) 单体:能够形成聚合物中结构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高分子: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由于对大多数高分子而言,其均由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连接而成,故也成为聚合物或高聚物。(2) 碳链聚合物:聚合物主链完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杂链聚合物:主链除碳外还含有氧、氮、硫等杂原子的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主
5、链不含碳,而侧基由有机基团组成的聚合物。无机高分子;主链和侧基均无碳原子的高分子。(3) 主链:贯穿于整个高分子的链称为主链。侧链:主链两侧的链称为侧链。侧基:主链两侧的基团称为侧基。端基:主链两端的基团称为端基。(4) 结构单元:高分子中多次重复的且可以表明合成所用单体种类的化学结构。重复单元: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又称为链节。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5) 聚合度:高分子链中重复单元的数目称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重复单元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聚合度的乘积即为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于高分子来说,通过聚合反应获得每一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都相同的聚合物
6、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又称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用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表示其分布宽度。(6) 加聚反应:单体通过相互加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缩聚反应:带有多个可相互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通过有机化学中各种缩合反应消去某些小分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连锁聚合:在链引发形成的活性中心的作用下,通过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等基元反应在极短时间内形成高分子的反应。逐步聚合:通过单体上所带的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逐步反应形成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直到最终在数小时内形成聚合物的反应。(7) 加聚物:通过加成聚合获得的聚合物,其重复单元与单体分子式结构相同、仅电子
7、结构不同,同时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缩聚物: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低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2-104的分子。2从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看:连锁聚合,单体转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逐步聚合,反应初期单体消耗大部分,随后单体转化率随时间延长增加缓慢。从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关系看:连锁聚合,在任何时刻均生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逐步聚合,反应初期只生成低聚物,随转化率增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数十小时才能生成。3绝大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聚苯乙烯的合成,都属于加聚和连锁聚合。但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连锁聚合都是加
8、聚反应,如3-甲基-1-丁烯的聚合,反应是连锁聚合,但由于发生氢转移,其最终产物不是加聚物,不属于加聚反应。绝大多数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反应。如尼龙-6,6的合成,反过来,不是所有逐步聚合都属缩聚反应,如聚氨酯的合成,属逐步聚合,但产物却是加聚产物。4(1) 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2) 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3) 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56
9、. 7.8.? 聚乙烯 M0=28,DP=214310714。? 聚氯乙烯 M0=62.5,DP=8002400。? 尼龙-6,6 M0=226,DP=5380。? 维尼纶 M0=86,DP=698872。? 天然橡胶 M0=68,DP=29415882。? 顺丁橡胶 M0=52,DP=48085769。从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度来比较,三者的关系为:橡胶塑料纤维。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习题?1.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时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对单体聚合热的影响。2.什么是聚合上限温度、平衡单体浓度?根据表3-3数据计算丁二烯、苯乙烯40、80OC自由基聚合时的平衡单体浓度。3.什
10、么是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4.下列单体适合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并说明理由。CH2=CHCl, CH2=CCl2,CH2=CHCN,CH2=C(CN)2, CH2=CHCH3, CH2=C(CH3)2, CH2=CHC6H5, CF2=CF2, CH2=C(CN)COOR,CH2=C(CH3)-CH=CH2。5.判断下列烯类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C6H5)2, ClCH=CHCl, CH2=C(CH3)C2H5, CH3CH=CHCH3, CH2=C(CH3)COOCH3,CH2=CHOCOCH3,CH3CH=CHCOOC
11、H3。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1)乙烯、乙烯的一元取代物、乙烯的1,1-二元取代物一般都能聚合,但乙烯的1,2-取代物除个别外一般不能聚合。 (2)大部分烯类单体能按自由基机理聚合,只有少部分单体能按离子型机理聚合。 (3)带有-共轭体系的单体可以按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7.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写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历程中各基元反应。8.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每一大分子含有1.30个引发剂残基。假定无链转移反应,试计算歧化终止与偶合终止的相对量。9.在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10.自由基聚合时,单体
12、转化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征?与聚合机理有何关系?11.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其特点。12.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子式和分解反应式。其中哪些是水溶性引发剂,哪些是油溶性引发剂,使用场所有何不同? (1)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2)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异丙苯过氧化氢。 (3)过氧化氢-亚铁盐体系,过硫酸钾-亚硫酸盐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13.60OC下用碘量法测定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D)的分解速率,数据列于下表,求分解速率常数kd(s-1)和半衰期t1/2(hr)。时间(hr)00.20.71.21.7DC
13、PD浓度(mol/L)0.07540.06600.04840.03340.022814.解释引发效率、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15.如何判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在选择引发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6.推导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方程时,作了哪些基本假定?17.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平方根成正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反应各是哪一机理造成的?18.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下列关系?(1)一次; (2)零次; (3)二分之一与零次之间;(4)二分之一与一次之间。19.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下列关系? (1)一次与一点五次之间; (2)一点五次;(3)一
14、点五与二次之间。20.某一热聚合反应经测定属于参分子引发,试推导聚合反应速率方程,并写明在推导过程中作了哪些基本假定?21.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在60OC进行苯乙烯(密度为0.887)聚合动力学研究,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量的0.109%,Rp=0.25510-4mol/Ls,f=0.80,自由基寿命为0.82秒,聚合度为2460。 (1)求kd、kp、kt的大小,建立三个常数的数量级概念。 (2)比较单体浓度和自由基浓度的大小。 (3)比较Ri、Rp、Rt的大小。22.单体浓度0.2mol/L,过氧类引发剂浓度为4.210-3mol/L,在60OC下加热聚合。如引发剂半衰期为44hr,引发
15、剂引发效率f=0.80,kp=145L/mols,kt=7.0107 L/mols,欲达5%转化率,需多少时间?23.什么是自动加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会产生什么影响?24.什么是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举例说明。25.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都存在自动加速现象,三者有何异同?26.氯乙烯悬浮聚合时,选用半衰期适当(2hr)的引发剂,基本上接近匀速反应,解释其原因。27.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聚合时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为Ed=125.6,Ep=32.6,Et=10kJ/mol,试比较从50 OC增至60 OC以及从80 OC增至90 OC,讨论总反应速率常
16、数和聚合度变化的情况。28.什么叫链转移反应?有几种形式?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影响?29.什么叫链转移常数?与链转移速率常数有何关系?30.动力学链长的定义是什么?分析没有链转移反应与有链转移反应时动力学链长与平均聚合度的关系。31.以过氧化二特丁基作引发剂,在60 OC下研究苯乙烯聚合。已知苯乙烯溶液浓度为1.0 mol/L,引发剂浓度为0.01 mol/L,60 OC下苯乙烯密度为0.887g/ml,溶剂苯的密度为0.839g/ml(假定聚合体系为理想溶液体系)。引发和聚合的初速率分别为4.010-11 和1.510-7 mol/Ls。CM=8.010-5,CI=3.2
17、10-4,CS=2.310-6。求: (1)fkd=? (2)聚合初期聚合度。 (3)聚合初期动力学链长。32.按上题条件制备的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很高,常加入正丁硫醇(CS=21)调节,问加入多少才能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8.5万的聚苯乙烯?33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60 OC进行本体聚合。已知I=0.04 mol/L,f=0.8,kd = 2.010-6s-1,kP = 176 L/mols,kt = 3.6107 L/mols,60 OC下苯乙烯密度为0.887g/ml,CI = 0.05,CM =0.8510-4。求: (1)引发、向引发剂转移、向单体转移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各
18、占多少百分比? (2)对聚合度各有什么影响?34.醋酸乙烯酯在60 OC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本体聚合,其动力学数据如下:I=0.02610-3 mol/L,M=10.86 mol/L,f=1,kd = 1.1610-5s-1,kP = 3700 L/mols,kt = 7.4107 L/mols,CM =1.9110-4,歧化终止占动力学链终止的90%,求所得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度。35.在100毫升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0.0242克过氧化二苯甲酰,于60 OC下聚合,反应1.5小时后得到3克聚合物,用渗透压法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831,500。知60 OC下引发剂的半衰期为48小时,f=0
19、.8,CI = 0.02,CM =0.110-4,甲基丙烯酸甲酯密度为0.93 g/ml。求: (1)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 OC下的kp2/kt值。 (2)在该温度下歧化终止和偶合终止所占的比例。36.聚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什么与引发剂浓度基本上无关而仅取决于聚合反应温度?试求45、50、60 OC下聚合所得聚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CM = 125 exp-30.5/RT)37.讨论下列几种链转移、链增长、再引发速率常数的相对大小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1)kP ktr ka kP (2)kP ktr ka kP (3)kP ktr ka kP (4)kP ktr k
20、a kP (5)kP ktr ka = 038.分析诱导期产生的原因?与阻聚剂有何关系?试从阻聚常数比较硝基苯、对苯醌、DPPH、三氯化铁和氧的阻聚效果。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习题答案1. 解:聚乙烯是最简单的聚合物,主链无取代基,在考虑取代基的各种影响因素时,可以此为标准,其聚合热H=-88.8kJ/mol。(1) 位阻效应:单体中取代基间作用小,而聚合物中由于主链共价键约束而使取代基之间产生作用,从而储存了部分能量,因此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对聚合物影响大于单体,含取代基的单体可将部分反应热以内能形式存储,从而使聚合热减小,例如,异丁烯,H=-54 kJ/mol。(2) 共轭效应:取代基在单体中存在
21、共轭效应,而形成聚合物后,共轭作用消失,共轭效应使内能降低,从而使聚合热降低。例如丁二烯的聚合热H=-73.0 kJ/mol.(3) 电负性取代基:取代基电负性强时,聚合热升高,例如氯乙烯,H=- 95.8 kJ/mol。(4) ? 氢键和溶剂化作用:这种作用在单体中比在聚合物中要强得多,使聚合热降低,例如丙烯酸的聚合热H=-67 kJ/mol。2. 解:(1) ? 聚合和解聚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反应温度称为聚合上限温度。聚合解聚平衡时的残存单体浓度称为平衡单体浓度。(2) 丁二烯:40,Me=1.52310-8molL-1;80,Me=3.76610-7molL-1。苯乙烯: 40,Me=6.3
22、610-7molL-1; 80,Me=1.33510-5molL-1。3. 解:自由基聚合:通过自由基引发进行链增长得到高聚物的聚合反应。阴离子聚合:由阴离子引发并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阳离子聚合:由阳离子引发并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4. 解:(1)? CH2=CH-Cl,氯原子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作用相反,且均较弱,所以离子聚合困难,只能自由基聚合。(2)? CH2=C(Cl)2,结构不对称,同时比氯乙烯多一个氯原子,诱导作用加强,可进行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3)? CH2=CH-CN,氰基为吸电子基团,可降低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可进行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进行陪位聚合。(4)? C
23、H2=CH(CN)2,两个氰基的诱导吸电子作用过强,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5)? CH2=CHCH3,甲基可产生供电超共轭效应,但强度不大,同时聚合产生的烯丙基自由基稳定,不会增长为大分子,故不发生自由基和离子聚合,只在特殊的络合引发剂作用下进行配位聚合。(6)? CH2=C(CH3)2, 两个甲基能产生较强的给电子效应,可进行阳离子聚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配位聚合。(7)? CH2=CH-C6H5,共轭体系,电子流动性大,易极化,可发生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8)? CF2=CF2,四个氟原子均产生吸电子诱导作用,但结构对称,机化度小,同时氟原子体积小,可发生自由基聚合。(9)? 两个
24、吸电子基产生很强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只可进行阴离子聚合。(10)CH2=C(CH3)CH=CH2,共轭体系,电子流动性大,发生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5. 解:(1)? CH2=C(C6H5)2,不能,两个苯基取代基,体积太大,空间位阻大,只生成二聚体。(2)? Cl-CH=CH-Cl,不能,结构对称,极化度低,且位阻大。(3)? CH2=C(CH3)-CH2CH3,不能,两个供点基团,位阻大,只能阳离子或配位聚合。(4)? CH3-CH=CH-CH3,不能,结构对称,极化度低,且位阻大。(5)? CH2=C(CH3)-COOCH3,能,酯基诱导与共轭作用大于甲基共电作用,还可进行阴离子聚合
25、。(6)? CH2=CHOCOCH3,能,羰基产生吸电诱导作用而氧产生给电子共轭作用,二者作用相抵,只能自由基聚合。(7)? CH3-CH=CH-COOCH3,不能,结构对称,极化度低,且位阻大。6. 解:(1)? 对单取代乙烯,空间位阻小,可以聚合;对于1,1-二取代乙烯,一般情况下,取代基体积不大,空间位阻小,同时不对称结构使之更易极化,故1,1-二取代乙烯也可聚合;1,2-二取代乙烯,主要是结构对称的两端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要比单端二取代的位阻大得多,使之难以聚合。(2)? 对烯类单体来说,其参加聚合的官能团部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碳碳双键或叁键,碳碳双键或叁键的两个碳电负性相同,不会使电子云密
26、度大变化。大多数烯类单体的取代基的给电子或吸电子效应不是很强;自由基是电中性的,对其稳定作用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几乎所有取代基对自由基都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因此发生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多。少数带有强电子效应取代基的单体,使碳碳双键或叁键的电子云密度发生较大变化,且取代基对生成的离子活性中心有很好的稳定作用,才能进行离子聚合。(3)? -体系单体具有大共轭效应,可在诱导极化下产生电子云的流动,从而产生利于在相应反应条件下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使反应容易进行,因此这类单体可发生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7. 解:8. 解:偶合终止占30%,歧化终止占70%。9. 解: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从位阻上看,自
27、由基与含取代基一端靠近时会产生较大位阻,反应能垒较头-尾方式高;(2)从生成的自由基的稳定性看,通过头-尾方式生成的自由基在带有取代基的碳上,这样取代基可起共轭稳定作用。10. 解:自由基聚合时,引发剂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分解释放自由基的,因此单体是逐次与产生的自由基作用增长的,故转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对产生的一个活性中心来说,它与单体间反应的活化能很低,kp值很大,因此瞬间内就可生成高聚物。因此,从反应一开始有自由基生成时,聚合物分子量就很大,反应过程中任一时刻生成的聚合物分子量相差不大。11. 解:自由基聚合最常用的引发方式是引发剂引发。引发剂可分为热分解型和氧化还原型两大类。热分解
28、型引发剂主要有两大类,偶氮类和过氧化物类。偶氮类如偶氮二异丁腈,45-65下使用,引发时产生氮气,只生成一种自由基,性质稳定。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分解有副反应存在,性质不稳定。其它应用相对多的引发方式包括热引发、光引发、辐射引发。12. 解:(1)? 偶氮二异丁腈: 偶氮二异庚腈:(2)? 过氧化二苯甲酰: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 异丙苯过氧化氢:(3)? 过氧化氢-亚铁盐体系:HO-OH + Fe2+ OH- + HO? +Fe3+ 过硫酸钾-亚硫酸盐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N,N-二甲苯胺: 其中,(1)(2)和(3)的最后一组为油溶性引发剂用于本体、悬浮、油溶液聚合。前两组为水
29、溶性引发剂,用于乳液聚合、水溶液聚合。13. 解:根据数据作(I0/I)与时间t的关系图,由图得kd=1.88510-4S-1,t1/2=1.02hr。14. 解:引发效率:引发剂分解后,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将引发聚合部分的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效率,用f表示。诱导分解:指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反应结果为自由基总数不变,但白白消耗一个引发剂分子,使f下降。笼蔽效应:由于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的浓度低,引发剂分解生成的初级自由基处于溶剂分子的包围中,限制了自由基的扩散,导致初级自由基在笼内发生副反应,使f下降。15. 解:? 问:可通过引发剂分解反应速率常数kd、分解活
30、化能Ed、分解半衰期t1/2、残留分率I/I0来判断引发剂活性,一般而言,在相同反应条件下,kd越大,Ed越小,t1/2越小,I/I0越小,引发剂活性越高。? 问:参见教科书70页。16. 解:在不考虑链转移反应的前提下,作了三个基本假定:等活性假定,即链自由基的活性与链长无关;稳态假定,即在反应中自由基的浓度保持不变;聚合度很大假定。17. 解:Rp与I1/2成正比是双基终止造成的,Rp与M成正比是初级自由基形成速率远小于单体自由基形成速率的结果。18. 解:热引发:RpI0 ;热引发和引发剂引发并存:RpI00.5 ;引发剂引发,单双基终止并存;RpI0.51 ;引发剂引发,单基终止:Rp
31、I0。19. 解:引发反应速率由引发剂分解速率和单体自由基形成速率共同决定:RpM11.5;单体自由基形成反应为引发反应控制速率步骤:RpM1.5;引发剂引发同时伴有热引发:RpM1.52。20. 解:R=-dM/dt=Ri + Rp1 + Rp2 + Rp3 + Rpn 条件1:无链转移 = Ri + Rp 假定1:等活性假定 Rp 假定2:聚合度很大 = kpMM? 条件2:低转化率 = kpM(Ri/2kt) 假定3:稳态假定 = kpM(kiM3/2kt)1/2 条件3:双基终止 = kp(ki/2kt)1/2M2/5 条件4:三分子热引发 Ri=kiM321. 解:? kd = 3.
32、2410-6S-1 ;kp = 1.762102L/molS;kt=3.59107L/molS。? M=8.529 mol/L;M=1.69710-8 mol/L。? Ri=2.0710-8mol/LS; Rt= Ri;Rp =2.5510-5 mol/LS 。 RpRi= Rp22. 答案:t = 24480s=6.8hr。23. 解:当自由基聚合进入中期后,随转化率增加,聚合速率自动加快,这一现象称为自动加速现象。这是由于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使链自由基的终止速率受到抑制,而链增长速率变化不大,从而使聚合速率加快。自动加速现象可提高聚合反应速率,但控制不好,会出现爆聚使聚合失败。自动加速现象使
33、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24. 解:对于单体、聚合物、溶剂互溶的均相体系,当反应进入中期后,体系粘度加大,妨碍大分子链自由基的扩散,导致链终止反应速率常数随粘度增大而迅速下降,而粘度变化对单体扩散并不影响,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不变,由此表现出粘度增加的净结果为聚合速率加速,这一现象称为凝胶效应。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苯中聚合,当单体浓度大于60%后,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当反应体系为互不相溶的非均相体系时,整个聚合反应在异相中进行,反应形成的聚合物在一开始就从体系中沉析出来,链自由基包裹在长链形成的无规线团内,难以终止,从而使聚合速率加快,这种效应称为沉淀效应。如氯乙烯的聚合,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在
34、很低转化率下就产生自动加速。25. 解:? 氯乙烯不溶聚氯乙烯,反应为非均相体系,沉淀效应抑制链终止,故在很低转化率下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是其聚合物的良溶剂,自动加速由凝胶效应产生,在相同的聚合反应条件下,自动加速出现的比苯乙烯聚合体系要早。? 苯乙烯是聚苯乙烯的良溶剂,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链自由基比较舒展,终止反应相对容易,因此自动加速出现的比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要晚。此外,还应注意三种单体的链终止方式不同。26. 解:氯乙烯悬浮聚合时,选用高活性和中等活性引发剂并用的引发体系。由于聚合本质是非均相本体聚合,在转化率较低时就出现自动加速现象,高活性引发剂又保证了在聚合前期聚合速
35、率就很快。随反应进行,中活性引发剂逐渐发挥作用,再加上自动加速,使反应速率保持不变。27. 解:? 总反应速率常数的变化:5060,k2/k1=2.75;8090,k2/k1=2.34。? 聚合度变化:5060, 2/1=0.675;8090,2/1=0.719。28. 解:? 问:链自由基夺取其它分子上的原子,使原来的自由基终止,同时生成一个新的自由基,这种反应称为链转移反应。? 问:链转移的形式包括:向单体、溶剂、引发剂、聚合物、外来试剂的转移反应。? 问: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与链增长速率常数kp、链转移反应速率常数ktr、再引发速率常数ka相对大小有关。具体情况参见书9
36、4页表3-25。29. 解:链转移常数C=ktr/kp,为链转移反应速率常数与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之比,表示链转移剂和单体对链自由基反应的竞争能力。30. 解;在自由基聚合中,将一个活性中心由引发开始到活性中心消失期间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用表示。它等于链增长反应速率与链引发反应速率之比。没有链转移时,=/(C/2 + D);有链转移时,1/=(C/2 + D)+ CM + CII/M + CSS/M + CPP/M。31. 解:? fkd=210-9S-1? 聚合初期=3750? 设苯乙烯-苯体系为理想混合体系,=420032. 答案:正丁硫醇用量= 4.210-3g/L。33.
37、答案:? 1/=1.32910-3,其中向引发剂转移占17.6%,向单体转移占6.4%,引发剂引发(正常链终止)占76%。? 对聚合度的影响:正常链终止影响最大,其次是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向单体转移影响最小。34. 答案:=5058。35. 答案:问:kp2/kt = 0.0115L/(mol?s)。问:偶合终止占16%,歧化终止占84%。36. 解:? 问:=Rp/(Rt + Rtr),由于氯乙烯主要向单体转移生成大分子,则有=Rp/Rtr,M,= 1/CM, CM = ktr,M/kp,由于链转移反应活化能高于链增长反应活化能,故温度上升, CM增加。? 问:45,=817;50,=685;
38、60,=487。37. ? kpktr,kakp 为正常链转移。链转移比链增长几率小得多,且新生成的自由基活性不变,因而M不变,故Rp不变,而n减小。? kpktr,kaktr,kakp 缓聚。新自由基活性降低,Rp减小,同时链转移反应使n减小。? kpktr,kakp 衰减链转移。不仅链转移几率比链增长几率大得多,同时新自由基活性也下降,双重作用使Rp减小甚多,n减小甚多。? kpktr,ka0 高效阻聚。不仅链转移几率比链增长几率大得多,且链转移生成的自由基稳定,聚合停止,Rp=0, n=0。38. ? 问:当体系存在阻聚杂质时,开始形成的自由基与杂质反应失去活性,使聚合初期聚合速率为零。
39、当阻聚杂质消耗完后,才开始正常聚合反应。? 诱导期t=nI0/Ri,I0为阻聚剂浓度。? 阻聚效果: 硝基苯 苯醌 DPPH FeCl3 氯Cz(St中) 0.326 518 536 14600Cz(MMA中) 5.5 2000 3300第七章 共聚合1? 无规、交替、嵌段、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有何差异?在这些共聚物名称中,对前后单体的位置有何规定?2? 试讨论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3? 何为竞聚率?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4? 单体M1和M2进行共聚,r1 = 0,r2 = 0.5,计算并回答:(1) (1)? 合成组成为M2M1的共聚物是否可能?(2) (2)? 起始单体组成为f1O
40、= 0.5共聚物组成F1为多少?(3) (3)? 如要维持中算得的F1,变化不超过5%,则需控制转化率为多少?5? 在共聚反应中,单体对的竞聚率如下:r10.050.010.0100.24r20.100.010050.25示意画出各对单体形成的共聚物的组成曲线。f1O =0.5时,低转化率阶段的F2约为多少?6.? 为什么要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控制?在工业上有哪几种控制方法?它们各针对何种聚合体系?各举一例加以说明。7.? 为了改进聚氯乙烯的性能,常将氯乙烯(M1)与醋酸乙烯(M2)共聚得到以氯乙烯为主的氯醋共聚物。已知在60下上述共聚体系的r1=1.68,r2=0.23,试具体说明要合成含氯乙
41、烯重量分数为80%的组成均匀的氯醋共聚物应采用何种聚合工艺?8.? 考虑苯乙烯(M1)和丙烯酸甲酯(M2)在苯中进行共聚合:M10=1.5mol/L,M20=3.0mol/L。(1) (1)? 如果聚合温度为60,用BPO引发,BPO0为5.010-4mol/L,那么起始共聚物的组成为多少(2) (2)? 如果体系中有5.010-5mol/L的正丁基硫醇存在,则起始共聚物的组成为多少?(3) (3)? 如用正丁基锂或BF3与少量水引发,则共聚物组成如何变化?9.? 温度、溶剂对自由基共聚的竞聚率有何影响?竞聚率在共聚过程中有无变化?对离子共聚的竞聚率又如何影响?10.? 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中,
42、苯乙烯的相对活性远大于醋酸乙烯。当醋酸乙烯均聚时如果加入少量苯乙烯,则醋酸乙烯难以聚合。试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11.?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与丁二烯共聚,试以交替倾向的次序排列上述单体,说明原因。12.? 苯乙烯、丙烯腈和丁二烯进行三元溶液共聚,起始浓度分别为0.47、0.47、0.06mol/L。试求三元共聚物的起始组成。13.? 试述Q、e概念,如何根据Q、e值来判断单体间的共聚行为。14.? 单体M1和M2进行共聚,50时r1=4.4,r2=0.12,计算并回答:(4) (1)? 若两单体极性相差不大,空间效应的影响也不显着,则取代基的共轭效应哪个大
43、?(5) (2)? 开始生成的共聚物的摩尔组成M 1和M2各为50%,问起始单体组成是多少?15.? 醋酸乙烯(M1)3.5mol/L和氯乙烯 (M2) 1.5mol/L在苯溶液中于60下以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共聚反应,r1=0.23,r2=1.68。试计算;(1) (1)? 起始形成共聚物中二者组成比。(2) (2)? M1 与M2在聚合物中的平均序列长度。(3) (3)? 生成8 M1序列的几率。16.? 下表是几对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时的Q值和e值:单体对eQI M1 甲基丙烯酸甲酯M2 偏二氯乙烯0.400.360.740.22IIM1 丙烯腈M2苯乙烯 1.20-0.800.601.00. M1反丁烯二酸二乙酯M2 异丁烯1.25-0.960.610.033. M1 苯乙烯M2醋酸乙烯-0.80-0.221.000.026根据上述Q、e值,计算或回答下列问题;(1)? 以上四组各倾向于哪种共聚类型?(2)? 求第II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