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部门作者时间 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摘 要】“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张荣臣,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若干重大课题解读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24.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对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从家庭、学校、传媒和社会各方面入手,构筑起培育和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提高;途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于青少年个体而言,具备法律常识,依法律己,懂得用法律来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
2、的问题和纠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对于社会而言,惩治青少年犯罪,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让知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行为,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切都离不开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意识是是人们对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态度的总称,是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内化的结果。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包含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加强各环节间的协调配合,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持久性,不断提高和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一、家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
3、的起点和摇篮,马克思曾经指出,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从哲学辩证的观点来看,虽然对此不能作绝对化理解,但毕竟家庭环境会在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人格形成和行为定型的关键发展时期,可塑性较大,学习和模仿能力较强,父母对于社会法律现象、事件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将在与孩子大量的日常相处中直观地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的人格结构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家长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消极态度、不理智反映,甚至自身在法律面前就投机取巧,规避甚至对抗法律,在孩子那里会产生进一步的放大效应,这是因为父母言行对孩子们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并且青少年
4、渴望成长但同时又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走极端,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首先要从家庭抓起,从家长做起,防止青少年形成不正确的法律观念甚至出现犯罪现象,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家庭是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应当深刻认识到家庭环境尤其是自身言行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注重青少年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的同时,注重孩子们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启蒙教育。要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不能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或者打骂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要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培养青少年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观念和意
5、识,逐步树立起科学客观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并逐步教育其学会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学校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中间环节。学校有自己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教育体系,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接受系统的教育,学校既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道德教化及养成之地。在学校,青少年学生不再像家庭中那样是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中心和宠儿,不再享有“特权”,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尊重和理解其他同龄人,必须同其他人一样平等地遵守校纪校规,依靠自我努力去获得荣誉和赢得竞争,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城市中大部分独生子女来说,学校其实就是最初的社会,因此,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
6、主要场所。但是,目前我国学校的法制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没有,没有真正发挥法制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对于青少年,现在学校开设了一些法律基础课程,一般不是学校的主要课程,不被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所重视,只是摆摆样子,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法律基础课程也没开设。也少有学校专门开设法律讲座,给学生宣讲法律知识。甚至在大学校园,除了与法律有关的专业,法律课程也被老师和同学所忽视,这就导致青少年了解法律的渠道很少,法盲数量多。”1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要真正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明确教育目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使法制教育产生明显实效。首先,学校要从青少年全面发
7、展的角度出发,树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法制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把培养纪律观念强、法律意识强的现代青少年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次,学校要切实采取相应措施来实施法制教育。第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加强对与教育事业和青少年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的学习,学会处理简单的法律纠纷,平时注意为人师表,在遵纪守法方面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法纪观念。除随机教育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课时中增加法制专题教育的课时设置进行集中教育。第二,学校应当定期不定期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举办法律知识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
8、、专题黑板报比赛、观摩法制教育片、撰写读后感等活动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符合并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法律知识需求。此外,学校还应当和司法、行政机关加强联系,可以聘请相关法制部门负责人作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开展法制讲座和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与法制机关开展共建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如到戒毒所参观、到法院旁听一些案件的审理等,以形象、直观的教育方式向青少年学生宣讲有关法律法规,让他们接受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第三,建立家庭于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提高家长法制教育的责任心,及时掌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互相配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家庭与
9、学校之间的良好互动。三、同侪(peer)“peer”在中国社科类教材中常被译为“同辈群体” 如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同辈群体”的表述过于强调年龄因素,但实际上在英语中,peer不仅指年龄相近的人,同时还具有“地位相若”、“才识相当”的含义,“同辈群体”的表述过于狭窄。中国文言文中的“同侪”一词可以贴切地来表达这个意思,“侪”具有“辈”、“类”、“等”等多种含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6.,“同侪”指的就是年龄相近、地位相若、才识相当的一个群体。 郭星华,陆益龙.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
10、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9.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青少年会以家庭和学校为依托,逐渐独立地参与社会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往面,形成自己的一个社交圈子。同侪对于青少年而言,就是出于年龄、性格、爱好志趣、家庭背景、经历等相同或相近而自愿结合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虽然一开始可能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固定组织,没有正式确定的特定目标和负责人,但由于形成过程属于自愿,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和特定的角色,群体中部分具有人格魅力和特殊才能(如学习成绩优异、某项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具有超人天赋等)的人通过特殊的组织能力和感召力
11、,实际上会获取一种对其他人的非正式的支配力,从而成为非正式的领袖。基于对组织的自我认同和强烈的归属感,成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群体的期望和规则内化,因此,同侪是具有领导与服从关系的角色内部定位的非正式组织,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后,它就具有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分散但较为固定的目标,表现出一个群体的价值追求。同侪对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作用及影响十分巨大,青少年同侪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它对于帮助个人结束对家庭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亚文化不一定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有时甚至是严重对立和冲突的。大部分青少年通过同侪扩大社交范围,增长学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从事有利于成长的健康有益的活动,但是也有部
12、分青少年在一些不追求上进甚至是素质较差的人的带领和带动下,不学无术,打架斗殴甚至从事偷盗、抢劫等犯罪活动。这一客观现象表明,期望青少年同侪群体的活动都符合社会价值观念和法律规范是不大现实的,但是引导青少年群体从事与社会、法律内在价值符合至少是不严重冲突的活动是可行的。因此,重视青少年同侪群体对于青少年个体成长的作用,注重引导青少年群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法律观念,对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四、大众传媒广播、电视、电影、图书、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刺激并引发人们的兴趣,引导、强化并改变人们的态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异军突起,成为人们传播和获
13、取资讯的重要途径,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为数不少的青少年痴迷于网上聊天、交友和网络游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北京、重庆两地的采访中接触到大量网瘾青少年,他们深陷网络,无法自拔,有的性格变异,打骂父母,许多网瘾青少年休学辍学,沉沦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已经超过1000万人,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这个病态的群体还将进一步扩大。见新华通讯社主办: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34期,第1315页。除了传播纯粹娱乐性的信息和广告之外,传媒中涉及社会生活特别是涉及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作品和节目都不可能不反映作
14、者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因此,鉴于各种大众传媒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建议广播、电视、网络经营者应当建立专门的青少年与法板块和栏目,展播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节目,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应研发制作健康的游戏产品,杜绝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因素,图书、报刊等可以登载法制宣传教育类的社会公益广告等。一部作品主张什么、谴责什么,希望人们学到什么、怎么去做,态度必须明确,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五、政府培育的法制环境法制环境是指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在内的整个环节所形成的社会法律秩序。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新闻媒体、相关社会团体等都应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为青少
15、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法制健全、执法严格、违法必究的社会环境。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制定出科学完备的关于保护青少年群体的法律规范。司法机关要坚持打击和教育并重的原则,在加大对青少年犯罪的打击力度的同时,对违法犯罪的失足青少年要坚持感化教育,矫正其不良行为和缺陷人格,充分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机关应积极与教育部门开展各种共建活动,针对一段时间的社会治安形势,结合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有的放矢地深入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公安、教育、文化、工商、民政、新闻、出版等政府行政部门和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其他组织,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经营性娱乐场所、游戏室和媒体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和计算机网络等的监管,制定完备的管理办法,明确其法律责任,提倡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坚决铲除和取缔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场所,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生活环境。总之,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参考文献: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