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行政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1、什么是土地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而对土地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2、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功能及其特点是什么?基本目标:按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土地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目标 2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整体效率提高社会目标 3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目标土地行政功能可称为政府在土地行政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社会、文化功能特点 1.与其他部门行政相比,土地行政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土地行
2、政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 3.土地行政具有较强地域特点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土地行政管理有哪些重要变化?改革地用行政体系完善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地权制度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地政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了一些重要的土地法规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土地税费制度地籍管理由以地权登记为主转向多目标的地籍管理体系社会主义地价管理体系已经建立4、什么是土地行政管理学? 土地行政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土地事务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规律的科学。第二章土地行政管理体制1、如何理解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所谓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权限的划分及运行以及隶属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2、土地行政管理体
3、制包括哪些内容?(1)中央到地方五级土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 (2)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职责和权限的关系和运行方式管理机构是组织形式和组织保证职责权限是职能形式和功能保证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动态反映和结合简述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土地行政组织职权划分是国家行政组织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将行政权力划归各层级、各部门和各职位的过程。这种行政权力的划分,归属所形成的体系制度就是土地行政领导体制,是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1. 集权制和分权制 2.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3. 垂直领导、双重领导和业务领导 世界各地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分为三种:集中统管模式
4、、分管模式和统分结合模式。 集中统管模式:国家建立专门的土地行政管理机构,依法统一管理全国土地 分管模式:各用地部门自主建立土管机构,分别管理本系统、本部门用地 统分结合模式:国家统管和部门分管相结合的体制(国家负责组织协调,制定法规、政策等,用地单位负责管理本部门用地)第三章土地行政决策1、土地行政决策有哪些主要特征? (1)土地行政决策主体的唯一性。 (2)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 (3)土地行政管理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 (4)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土地行政决策的种类有哪些?以决策者为标准分类(个人、集体、个人和集体结合)以决策层次为标准划分
5、(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依据决策方法为标准划分(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四)以决策结果所呈现的状态为标准分类(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五)以决策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为标准划分(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六)以决策目标多少为标准分类(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3、影响土地行政决策的因素有哪些?(一)政策和法律 (二)外界压力(三)信息来源(四)对问题性质认识 (五)决策体制 (六)决策方法(七)个人素质4、土地行政决策要遵循哪些原则?(一)系统协调 (二)可行性原则 (三)动态变化原则 (四)试验原则 (五)创新原则如何理解土地行政决策的程序?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是正确进行土地行政决策、避免土地政策
6、的漏洞和失误、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论证方案选择方案政策决策”构成了土地行政决策制定的全过程。6、简述科学的土地行政决策方案的基本要求第四章土地行政执行1、简述土地行政执行的概念、原则及其特点。 土地行政执行(或称土地行政行为、土地行政实施)是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原则:(一)忠实决策目标的原则(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台的原则(三)执行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四)周密计划的原则(五)时效原则特点: 1. 目的性 2. 经常性 3. 连续性 4. 强制性 5时效性 6决断性 7灵活性 8层次性 2、
7、土地行政执行包括哪几个具体阶段? (一)土地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 准备是土地行政执行的第一阶段,土地行政执行的准备通常包括: 1、组织准备 2、思想准备 3、计划准备 4、物质推备 5、技术准备 (二)土地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 土地行政实施阶段是土地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实质性的阶段。 实施阶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由若干具体环节组成,主要包括指挥、控制、沟通、协调等。其目的在于使土地行政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指挥有术、控制有力、沟通有效、协调有方,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三)土地行政执行的总结阶段 土地行政执行的总结,就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包括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仔细的回
8、顾、检查、考核、评价。总结是土地行政执行的最后阶段,其目的是肯定成绩,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便今后提高土地行政执行的水平。我国土地行政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 (2)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中梗阻”。 (3)土地行政执行中的“脱型”、“走样” (4)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 (5)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低效率。 (6)土地行政执行力不够。对策: (1)要加强土地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增加土地行政决策的可操作性; (2)协调好条条块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决策执行的畅通无阻;(3)提高土地行政执行人员的素质,优胜劣汰,提高广大执行人员的积极性; (4)进一步增强
9、执行力(5)进一步健全土地行政执行手段,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努力提高土地行政执行效率。怎样才能做到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合法? (一)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要合法 1土地行政执行的主体合法 2土地行政执行的内容合法 3土地行政执行的程序合法(二)土地行政执行权力要建立新机制1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完整的制度化机制 2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相应的自主化机制 3土地行政权力应增强其合法性的机制 4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5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有效性的能力机制 简述土地行政执行的手段及方式。 土地行政执行的手段及方式是指土地行政组织和人员,为了完成行政任务而在开展行政工作时所采取的措施
10、、方法和手段。 土地行政基本方法包括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经济方法、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土地行政责任方法等。6、如何建立土地行政执行的新机制?第五章土地行政效率1、土地行政效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土地行政效率是指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特点: (l)综合性 (2)多样性 (3)相对性 (4)迟效性 2、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 (一)标准多样化原则 (二)操作可行性原则 (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四)土地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
11、原则(一)传统方法 1科学管理学派的测定方法 2.资源投入进度监测法 (二)工作荷载分析法(三)功能测量法(四)经费测量法(五)标准对照法(六)德尔斐法 (七)要素分析法 (八)综合评价法3.如何提高土地行政效率? 一、转变土地行政职能二、改革和完善土地行政组织三、提高土地行政人员素质,优化土地行政队伍四、健全土地行政法规与日常工作制度五、改进工作作风与领导方法六、实现土地行政管理手段与技术的现代化七、改善土地行政文化八、加强土地行政监督第六章地权行政管理1、地权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概念:地权行政管理(亦叫土地权属行政)是指有关土地财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方面的行
12、政管理活动,也就是国家用以确定、调整和处理有关土地产权及其权属变更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内容:(1)地权审查与确认 (2)地权的登记与土地产权证的核发 (3) 地权流转(权属变更)的管理(4)土地权利争议调处的管理2、国有地权划拨的概念和程序是什么?概念:土地划拨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地让与土地使用者,使用者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经法定机关批准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必向国家(政府)交付任何费用和租金。程序:(1)提出申请 (2)审查(3)批准(4)划拨(5)登记2、 国有土地出让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方式:协议出让方式:协议出让的主要特点是受让方在出让过程中对合同主要条例有比
13、较大的发言权,特别是对出让金有直接的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该方式没有引入竞争机制,不具有公平性,人为因素较多。因而,对协议出让方式的应用必须加以严格的限制。招标出让方式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土地规划利用的优化;既保证了政府取得较高土地收益,又给政府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拍卖出让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排除出让方的任何主观因素,政府也能获得最高收益。挂牌出卖方式:挂牌出让是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重要补充,挂牌出让综合体现了招标、拍卖和协议方式的优点,同样是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特点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重要方式,尤其适用于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现状。第七章地籍行政
14、管理1、地籍与地籍行政管理的概念。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地籍行政管理就是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的位置、面积、质量、用途和权属状况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2、地籍行政的手段与方法。 1.行政、法律手段 2.测绘手段 3.图簿册手段 4.电子计算机手段3、简述我国土地登记的种类和特点。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1)、土地总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特点:阶段性区域性集中性2)、初始土地登记:指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特点: 在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第一次登记具有经常性具有分
15、散性3)、变更土地登记:指因土地权利人发生变更,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特点:以总登记或初始登记为基础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4)、注销土地登记:指因土地权利的消灭等而进行的登记。5)、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委托代理:是基于本人授予他人代理权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代理法定代理:是因为法律规定的身份或资格而取得的代理权。指定代理:是当委托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不确定时,由有关部门依法指定的代理人。3、 土地统计的概念土地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具有一般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广泛性、工具性、
16、社会性)之外,还受土地自然属性本身的制约4、 简述地籍档案的种类和地籍管理工作的程序。地籍档案的种类(一)按历史时期分类:古代地籍档案、民国地籍档案、新中国地籍档案(二)按地籍记录的介质和表示方法分类:过去常用结绳、甲骨文、竹木简、帛、纸,现在地籍记录介质多为聚酯薄膜、胶片、磁带、光盘等新品种,表示方法有文字、图表、声像、影像等(三)按地籍工作的内容分类:分为土地调查档案、土地分等定级档案、房地产登记档案、土地统计档案、土地征用划拨档案、地籍综合档案等。(四)按地籍信息的空间载体分类:宗地档案和非宗地档案(五)按地籍形成的单位分类:国家机关地籍档案、基层单位地籍档案地籍管理工作的程序1、收集:
17、包括接受土地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形成的地籍档案接受撤并机关移交的地籍档案接受社会散存的历史地籍档案2、整理:按照地籍档案的分类系统,按照各种图件、文据、凭证、表格和卡片的历史联系进行整理。3、鉴定:通过地籍档案价值的确定,将失去价值的档案销毁,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并确定保管期限。4、保管5、统计6、提供利用:设置阅览室接待查档,外借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副本,编写档案证明7、编研第八章地用行政管理1、地用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方针是什么?概念:地用行政管理是土地利用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机关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各种土地利用过程所实施的
18、全面的、系统的管理行为。基本方针:1、把保护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2、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3、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确定规划目标3、土地供需分析4、土地评价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6、编制规划供选方案7、拟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3、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
19、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1、 什么是土地整理?简述我国土地整理的战略意义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战略意义1、土地整理是在我国特殊土地国情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2、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3、土地整理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土地整理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5、土地整理是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过程2、 什么是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分区,也称土地利用规划分区,是指按照土地基本用途
20、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区。第九章地价行政管理1、简述土地价格行政的概念及作用所谓土地价格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地价体系,制定地价管理规定和政策,对土地价格的评估、交易过程及其价格水平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的过程。作用:1、合理引导地价水平,防止地价波动过大2、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3、规范土地估价行为,建立科学的中介服务市场4、通过地价政策引导,促进土地合理利用5、规范土地估价方法,提高土地估价精度6、规范土地使用权转移程序,防止土地收益流失2、简述土地市场交易价格行政措施及土地在市场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一)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二)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
21、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限价(三)政府对地价上涨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四)完善土地登记,建立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五)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有优先购买权(六)完善土地税制,强化税收监管,征收土地增值税(七)政府可依法提前收回单位和个人的土地使用权(八)建立地价动态监测制度土地在市场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3、什么是基准地价、宗地地价、标定地价基准地价是指对城镇各级土地或均质地域及其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评估的土地使用权单位面积平均价格,基准地价评估以城镇整体为单位进行。宗地地价是指城镇内某一宗地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格,按评估目的划分,宗地地价又包括标定地价、出让底价和交易底价等。标定地价是
22、指在正常土地市场中及正常经营管理条件和政策作用下,市、县政府根据需要评估的具体地块在一定使用年限内的价格。第十章地税行政管理1、什么是地税行政管理?它的功能是什么?所谓地税行政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或土地行政部门(有的地税由地政部门代为征管)依据国家有关税法、地税政策以及有关制度规定,为实现地税分配关系,指导税务人员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行使征税权力和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开展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工作。地税行政管理的功能1、税源充足,收入稳定2、抑制投机,确保公平3、杠杆调节,发展经济4、平等负担,缩小差距2、我国现行的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及征税范围是
23、什么?耕地占用税的概念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属于资源税。征收范围(1)凡是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都应缴纳耕地占用税。(2)这里的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菜地和园地。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他农用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都要征收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概念: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1)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
24、收。(2)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缴纳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土地增值税概念: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1)纳税地点:纳税人应当自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内向房地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2)纳税期限: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后的7日内。(3)缴纳方式:纳税人申报纳税时,应如实填写“土地增值税申报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交房屋及建筑物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土地转让合同、房产买卖合同、房地产评估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无误后,纳税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缴清税款。3、试论述我国现行土地税制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革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税制存在的问题1、立法层次较低,条文比较粗泛,可操作性不强2、租税费概念不清,三者关系混乱:表现税中含租、费中含税、费中含租。3、土地税法在内容上存在空白4、征税范围过窄我国土地税制改革的思路1、统一土地税立法,提高立法层次2、科学界定税、费、租,理清立税,租税分流3、继续完善土地税法,科学征税4、加强土地税收的征收管理4、土地税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财政原则(2)效益原则(3)公平原则(4)法治原则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