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精选】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查明隧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情况,确保隧道施工安全。2.编制依据1.1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客运专线设计暂行规定、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施工技术指南、安全技术规范;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隧道监控两侧技术规程。1.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数据。 1.3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纪要及有关文件、通知。3.适用范围适用于、级围岩段隧道工程。4.作业准备隧道围岩是复杂多变的,不良地层结构会导致隧道坍
2、塌,涌水等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隧道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在设计勘测资料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正常施工工序中,作为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制度,做好预测记录和分析总结,并根据隧道的长度和地质情况采用适宜的预报方法。5.技术要求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对不同地段进行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段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法。5.1地质预报分级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将地质预报分为以下四级: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
3、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可能性较小的地段。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可能性较小的地段。5.2不同地质风险地段预报方式A级:采用地质素描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法、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掌子面地质素描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素描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和短距离物探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检查。B级:采用地质素描法、地震波反
4、射法辅以地质雷达探测法、红外探测法、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探,当发现局部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C级: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地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探。D级:采用地质分析法。6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6.1施工程序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采用地质素描方法、钻探方法、物探方法相结合,长距离、中长距离、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测预报手段。长距离地质预报主要采用地质分析法或地震波反射法,根据设计提供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围岩级别、储水构造、富水规模、岩溶发育规律及特征、其它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发育情况进行宏观预测预报,预报距
5、离一般100m,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中长距离预报是在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探测法或超前水平钻探法等对掌子面前方301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报,如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较为详细的预报,粗略的预报围岩级别和地下水情况等。短距离预报是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和加深炮孔探测法等进行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地下水出露情况等,对可能有突泥、突水和其它不良地质情况的地段应进行钻孔验证。6.2工艺流程根据设计文件分析区域性地质资料地质素描法地震波反射法分段确认进一步判断确定预测对象及测程长距离100m中长距离30100m短距离
6、30m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地质雷达探测法加深炮孔初步确定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围有无按原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按测程、用不同方法相互验证:断层破碎带、溶洞、膏溶角砾、洞穴、突水涌泥、含水构造等规模及位置制定施工方案及抢险预案、准备物资、机械等准确测定断层破碎带、膏溶角砾、洞穴、突水涌泥、含水构造等规模及位置、重视侧后方的溶洞、涌水实施施工方案检验远程预报的准确性检验中程预报的准确性信息反馈有无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7.施工要求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表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预测预报手段仪器预报内容预报频率及计划地质分析法地质素描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主要对开挖面围岩类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
7、、节理裂隙、产状、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地质素描在每次开挖后进行物探法TSP技术TSP203超前预报仪重点探查规模较大破碎带、裂隙发育带等。每隔100m用TSP203探测一次探地雷达周边探测SIR10B型地质雷达重点进行隧道周边的地质体探测,查找隧道周边隐伏的地质破碎带及其它不良地质体,防止开挖通过后,隧道顶板、底板及侧壁出现灾害性的突水突泥。每隔3040m内红外探测法红外探水仪根据构造探测结果,趋近不良地质体和地质异常体时,利用便携式红外线探水仪进行含水构造探测。当洞内个别区段渗水量较大时,亦
8、用红外探水仪探测预报,探明隧道周边隐伏的含水体。每隔20m30m对掌子面进行一次含水构造探测水平钻孔法超前地质钻孔水平超前地质钻机施工中将超前钻孔作为主要的探测手段,用以验证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并直接探明涌水压力及其含量。水平超前钻深孔孔径为108mm,中孔孔径为50mm。每次钻孔深度3050m,必要时进行取芯分析。加深炮孔探测法长炮孔风钻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地质超前探测,尤其适用于岩溶发育区。孔深较爆破孔(或循环进尺)深3m以上根据现有的地质勘测资料,对隧道不良地质段进行补充地质探查。在隧道工作面按照“由远至近,逐步加密”的方法进行探测。7.1地质素描开挖后通过对围岩类别、岩性的判断,
9、围岩风化程度、节理裂隙、产状、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剖面、平面地质素描图,并结合位移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资料来判断前方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7.2地质雷达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用于浅层地质结构、构造、岩性、物性检测的新技术。它以超高频脉冲电磁波为震波,多以自激自收的形式,可采用连续、间断两种方式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快速、无损、连续检测、实时显示等特点。用于探测地下十几米深处内的地层介质分布、目标详查、缺陷检测、病害调查等。电磁波通过天线向地下发射,遇到不同阻抗介面时,将产
10、生反射波和透射波。接收机利用分时采样原理和数据组合方式,把天线接收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主机系统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或彩色线迹信号,并以时间剖面的形式显示出来,供人判释。它主要配合地震反射法,通过测定与岩溶含水性有关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探测充水的地质体,如含水的断层、岩性界面和溶洞等。它对隧道底板、边墙、隧顶外围岩的不良地质探测效果最好。隧道衬砌检测时雷达天线紧贴隧道衬砌表面,按所需测线连续滑动,可采用打标和测距两种方式进行定位,空间采样率由系统设置和天线滑行速度确定,雷达主机实时记录每个测点的时距曲线,即时间深度和振幅值,汇集不同测定的时距曲线就构成了一条雷达剖面。 7.3 TSP地震波法
11、TSP(Tunnel Seimic Prediction)其原理是通过小药量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波信号沿隧道左侧或右侧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岩层中存在的断层或性质不同的岩层界面将使波的传播发生某些变化:一部分信号在其处发生反射,反射回的信号被高精度的接收器接收,而其它信号继续向前传播。若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已知,通过分析反射声波所需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不连续界面的具体位置。最终显示屏上会显示出断层与隧道轴线相交所呈现的角度及距掌子面的距离。7.3.1施工准备确定TSP测量剖面:从已开挖的隧道断面确定岩层走向,一般炮孔布置在断层与侧帮首先相交的一侧;若地质情况特别复杂,最好两侧帮都布置炮孔。测量剖面
12、坐标系的确定:接收器距掌子面的距离一般为55m,X方向与隧道轴线平行,三维坐标以左手法则确定,可将零点固定在接收器位置,基准面高出底板11.5m。孔位标定:接收器距第一个炮孔1520m;各炮孔相距1.52.0m,距离可小不能大。炮孔一般为24个,最少不得少于18个。X轴与炮孔同侧。7.3.2钻孔20m231.5m下倾1020上仰510接收器孔炮孔1m隧道平面接收器钻孔:数量2个,两帮对称布置,离地1m,孔径4345mm,孔深2m。用环氧树脂固结时上仰510,用水泥固结时下倾10。爆破钻孔:数量24个,特殊情况下不得少于18个,离地1m,孔径2045mm,孔深0.82.0m,一般为1.5m,下倾
13、1020。孔位标定:钻孔完成后,用附件箱中的水平测量仪和钢卷尺量取孔口与隧道轴线、里程的相对位置,钻孔的斜度、深度,并换算成三维坐标值输入电脑中。7.3.3安装套管试孔:将没有拆封的四方圆角钢管(见图)插入孔内,以能自由转动为准,否则需扩孔。25mm29.8mm35mm插管:准备好适配器,适配器一端为六棱孔,另一端为四方形孔与通用钎尾焊为一体,长度不大于0.7m。孔内装入锚固剂(树脂或砂浆),插入套管(有字的方口朝外)。揭开管口护盖,依次安装连接器(一端为六棱柱,另一端为四方柱)、适配器、风钻。用风钻旋转推进套管并搅拌锚固剂,套管顶到孔底(外露10cm)后卸去适配器、风钻。锚固:迅速用连接器的
14、手柄调整套管,使管口的“V”形槽口连线呈水平线,标“groove”朝向掌子面,盖好管口护盖,在此期间不得扰动套管。标定;约510min后锚固剂凝固,用水平测量仪和钢卷尺测出套管的斜度(上仰为,下倾为)、孔口三维坐标,将各参数输入电脑。7.3.4安装接收器檫洗套管:揭开管口护盖,在清洁杆或测试器杆的垫圈上喷涂清洁液,捅入套管内檫洗干净。连接接收器:整个操作过程要小心、谨慎。打开包装箱,接收器由三节长670mm的杆体组成,可以边插边连接。传感器似四棱纺锤形,与套管内壁密贴,插入套管时圆形(黑色)磁铁朝向掌子面。推入一定深度后,轻轻连接延长节,先连电缆芯,后拧连接套。同样连好后座部分。7.3.5系统
15、安装在接收器附近选择合适的操作地点,用配套电缆将记录单元与接收器连接;记录单元与触发盒连接;触发盒与起爆器连接;从起爆器牵出两根带线夹的引爆导线。启动记录单元:按下控制面板上标有“电源”的黑色按钮,电源指示灯亮;橙色控制灯“Bucy”也亮一会儿,表示整个装置运行状态正常。噪声检测:在每组爆破记录开始时,启动电脑进入MS WindowsNT环境,双击TSPwin图标即启动TSPwin程序,噪声检测会自动进行。7.3.6装药和封孔测试正常后开始装药,每孔装硝铵乳化炸药100g,8瞬发电雷管引爆。装药后向炮孔内灌水密封,发出警戒命令,连接雷管引线与起爆导线。7.3.7起爆与数据采集启动笔记本电脑进入
16、TSPwin界面的噪声检测对话框,控制面板上 “准备爆破” 的绿色信号灯发亮,同时触发盒和起爆器上的绿色信号灯也发亮。逆时针转动起爆开关充电,待红灯亮时再次发出警戒命令,爆破点有回应 “好”时,顺时针转动起爆开关,炸药爆炸,记录单元立即启动,绿灯熄灭。地质数据从记录单元的存贮器输入到笔记本电脑的存贮器中,在这个过程中,控制面板上的橙色控制灯一直亮着,所记录的数据将以地质轨迹线显示。爆破从靠近接收器的第一个炮孔向掌子面逐孔进行,24炮全部爆完和采集数据共需3045分钟,期间掌子面必须停止一切有声响的作业。起爆与数据采集完成后,拆除连接电缆,小心、谨慎地逐节抽出接收器,并随手盖好护盖、装箱。7.3
17、.8数据分析及成图判释此项工作在室内进行。TSPwin软件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按其软件手册的操作程序,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从工具栏或菜单栏发出命令,即可得到距掌子面100m以内不同界面的剖面图及有关参数,并可演示动画三维图,以此判释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7.3.9预报效果检查通过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只能概略判释与隧道轴线基本正交的不同介质(岩性、含水量等)的分界面,但隧道不同、围岩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可一概而论。这就要求地质预报人员,对开挖后的隧道作地质素描,与TSP203的成图对比,分析差异、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率。7.4红外探测法地下水的活动引起岩体红外辐射场
18、强的变化,探测掌子面或洞壁四周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是否有隐伏的含水体。该法测量快速,施工干扰小,但无法预报水量和含水体的具体位置。7.5超前地质钻孔探测在以上手段预报的基础上,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超前地质钻孔对不良地质体发育范围与形态进行勘测,以便为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超前钻孔在开挖面布设,共布设4个,其中2个位于上部拱腰,另2个位于边墙部位。超前钻孔采用地质钻机施做,钻孔直径为75mm,外插角35。钻孔长度控制在3050m范围,每循环搭接长度不5m。7.6加深炮孔探测钻孔在开挖面布设,孔数和孔位根据开挖断面大小和地质复杂程度确定。钻孔采用风钻施做,钻孔直径32mm,垂直岩面打入
19、。钻孔长度控制在35m范围。8.劳动组织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合理配置。单工作面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1人开挖工3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24人机械工、普工6人9.材料要求检测所需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10.设备机具配置单工作面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地质罗盘1个TSP203地质预报系统1套SIR10B地质雷达1台HY300红外探水仪1台KQJ100水平超前地质钻机1台风钻4台11.安全及环保要求根据综合地质预报手段获得的地质信息,经综合分析,及时提出地质预报资料,作为制定或修改施工方案的依据。超前
20、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和改进地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出及时性,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设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使不良地质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预报前方地质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亦应将预报结果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使其安排正常施工工序,组织正常施工生产。地质预报结论应有书面报告,并及时交由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所有预报资料应存档备查。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纳入地质预报工作。目 录1.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作业准备15.技术要求15.1地质预报分级15.2不同地质风险地段预报方式26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6.1施工程序26.2工艺流程27.施工
21、要求37.1地质素描47.2地质雷达47.3 TSP地震波法57.4红外探测法87.5超前地质钻孔探测87.6加深炮孔探测88.劳动组织89.材料要求910.设备机具配置911.安全及环保要求9测量学模拟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A 180 B 0 C 90 D 270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
22、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A 220 B 40 C 南西50 D 南西405. 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A )。A 坐标正算 B 坐标反算 C 导线计算 D 水准计算6. 闭合导线在X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 A )。A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B 与导线形状有关 C总为0 D 由路线中两点确定7. 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A 比例符号 B 半依比例符号 C 地貌符号 D 非比例符号8. 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
23、称为(A )。A 后方交会 B 前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无法确定9. 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C )。A 投点 B 地面连接 C 测量井筒中钢丝长度 D 井下连接10.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A 坐标原点 B任意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赤道面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 )A 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
24、位点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13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C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 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1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A )ANM373635A 36.4m B 36.6m C 37.4m D 37.6m100301303010030DCBA15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25、,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B )A B C D16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D )A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B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C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1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C )A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1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D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A 整平-瞄准-
26、读数-精平C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19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D )A 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 B 实现井上下高程的统一C 作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 D 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20 井口水准基点一般位于( A )。A 地面工业广场井筒附近 B 井下井筒附近C 地面任意位置的水准点 D 井下任意位置的水准点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21水准测量中,为了进行测站检核,在一个测站要测量两个高差值进行比较,通常采用的测量检核方法是双面尺法和 。22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磁北方向_和坐标纵线方向。23地形图符号一般分为比例符
27、号、_半依比例符号_和不依比例符号。24 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进行中线和_的标定工作。25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偶然误差_。26 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 _ 和符号注记三种。27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0-90 。28 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 对中 。29 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 参考托球面 。30 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相位式测距仪和 差分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1竖盘指标差竖盘分划误差32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测定两点
28、间的高差33系统误差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具有统计规律性的误差34视准轴仪器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中心的连线四、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5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对中,整平,定向,测角。观测角度值减去定向角度值36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图上0.1毫米在实地的距离。可以影响地物取舍37简述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测设图纸上某点平面位置的要素计算和测设过程。38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规律。五、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9在1:2000图幅坐标方格网上,量测出ab = 2.0cm, ac = 1.6cm, ad
29、= 3.9cm, ae = 5.2cm。试计算AB长度DAB及其坐标方位角AB。abdceBA120014001600180040从图上量得点M的坐标XM=14.22m, YM=86.71m;点A的坐标为XA=42.34m, YA=85.00m。试计算M、A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测量学 标准答案与评分说明一、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A; 2 D; 3 C; 4 D; 5 A; 6 C; 7 D; 8 A; 9 C; 10 C;11 A;12 D;13 B;14 A; 15 B;16 A;17 C;18 D; 19 A;20 A二、 二、 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21 变更
30、仪器高法22 磁北方向23 半依比例符号(或线状符号)24腰线25偶然误差26数字注记27 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 90)28 对中29 旋转椭球体面30 脉冲式测距仪三、 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31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32 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33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
31、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4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四、 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5(1)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1分)(2)盘左瞄准A点,读数LA,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O1=LB-LA; (2分)(3)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B,逆时针旋转到A点,读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O2=RB-RA; (3分)(4)比较O1和O2的差,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 O = (O1+O2)/2 (5分)36 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
32、度。(3分)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5分)37 要素计算:从图纸上量算待测设点的坐标,然后结合已有控制点计算该点与控制点连线之间的方位角,进而确定与已知方向之间所夹的水平角,计算待测设点到设站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3分)测设过程:在设站控制点安置经纬仪,后视另一控制点,置度盘为0度,根据待定方向与该方向夹角确定方向线,根据距离确定点的位置。(5分)38 高斯投影的基本规律是:(1) (1)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
33、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2) (2) 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3) (3)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4) (4) 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评分说明:答对一条得2分,答对三条即可得满分。五、 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39 bd = ad ab = 1.9cm, 因此X = -38m; ce = ae ac = 3.6cm, 因此Y = -72m; (3分) (或由图根据比例尺和距离计算A、B两点的坐标) 因此距离为:81.413m (6分)AB的方位角为:2421033 (10分)(方位角计算应说明具体过程,过程对结果错扣2分)40 X = XA XM = 28.12m, Y = YA YM = -1.71m (2分) 距离d = (X2 + Y2)1/2 = 28.17m (5分) 方位角为:356 3112 (应说明计算过程与主要公式) (10分) 可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如先计算象限角,再计算方位角。说明:在距离与方位角计算中,算法公式对但结果错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