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15071680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一、对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在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并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突出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

2、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充分提供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去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作为探究式教学的导师,要为学生设置探究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创设探究条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促进探究的有序开展,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把握探究的难度和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主体,应善于发现和提出

3、问题,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学习探究的方法,开放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结果和心得.因此,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将以导师和主人的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 二、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注意点 提出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实践表明,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土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使学生发现或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猜想和假设猜想和假设是学生运用已有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性地

4、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它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思维发散最活跃的阶段.探究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创造的过程离不开思维发散的过程,无发散思维阶段的过程谈不上是一个创造或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尝试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将已有的科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进行大胆的猜想.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实验、调查、访问、资料查询等),制定周详的可实施计划、具体的操作步骤.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或组间交流,根据探究问题的难度,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制定的计划、实验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并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控制变量法、等量替换法

5、等常用科学方法. 观察和实验,获取事实和证据要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安全实验操作,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获取证据,此步过程是学生能否自主获取探究结果的依据,教师不能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而让学生草草收场. 得出结论即学生对收集的各种事实和证据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并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的指导. 表达和交流即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探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进行交流,再反馈到探究过程中,使得科学探究过程更加合理完善.同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认识交流的重要意义. 三、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

6、 内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提供年我国南方雪灾导致大量的交通事故图片,及交通部门统计的南方雪灾所导致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数据.()学生思考:雪灾为什么容易出交通事故呢?因为司机的视线距离变短;雪熔化后路面结冰,相对于正常路面摩擦力变小,所以汽车不容易停下来.下雨天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为什么会变小呢?()教师引导:精选问题,并把现实问题向研究课题转化.()明确探究问题: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思考后提出: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设计实验()教师列出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长方

7、形木块、弹簧测力计、毛巾、纸板、小铁块()设计实验方案:当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量跟其他多个科学量的关系时,应使用“探制变量法”.例如,当研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对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时,其他的三个变量必须保持不变,只设计使压力大小这个变量发生变化.研究其他变量的影响时方法和思路与此相同.()确定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相互讨论,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任务分工:考虑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每组学生选择完成一个或两个变量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首先要让学生将自己设计出的实验方案进行交流,引导学

8、生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依据实验方案,积极分工、协作,规范操作,正确记录,共同完成实验. 得出结论通过对现象、数据的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接触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也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与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表达和交流指导学生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通过表达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给学生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

9、鉴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知识应用学生运用探究获取的知识,提出减少交通事故的可行性建议:给汽车轮胎绑上防滑链;在结冰的路面铺些稻草或撒些煤渣;骑自行车时在后座绑上一些重物等. 四、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努力体现“探究”的过程性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要求我们在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来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和科学精神.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课堂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

10、度、方法和思维品质,因此探究式教学更注重过程性. 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科学探究式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科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量替换法等. 要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展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更应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一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切由教师包办,从问题到探究结果,教师都已预设好;二是教师过分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放任自流,出现漫无目的地“放羊式”探究,课堂上一片热闹,但探究住住只是浅表的、盲目的、低效的. 要精选适合探究教学的问题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探究的问题,可以说,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选题必须具有新颖性和一定的难度,否则就没有探究的价值.也就是说,探究教学中要求探究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随意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