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图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填空-适合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量图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填空-适合复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三生物高考复习基础知识填空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不是细胞代谢场所)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770kPa)、酸碱度 (7.357.45)、 温度(370)。调节
2、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6、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动态平衡中7、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 共同调节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以及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 可以双向传导 静息时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
3、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 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形成感觉的地方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 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 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 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4、(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自己补充各激素的本质与互为协同的激素)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肾上腺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
5、,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 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10、 激素调节的特点: 和 、通过 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 ,作用后立即灭活,需源源不断的产生。11、水盐平衡调节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下丘脑中的 大脑皮
6、层 垂体 激素 产生渴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主动饮水 ()尿量减少1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13、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T细胞(在 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 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 第一道防线: 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 14、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15、免疫系统的功能: 。16、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
7、胞、组织) :专门抗击抗原的 17、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18、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增殖分化 浆细胞 抗体抗原 细胞 细胞 细胞 记忆B细胞 最后被 吞噬消化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增殖分化19、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抗原进入细胞) 细胞 细胞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 暴露的抗原会被抗体(和体液免疫的相互协作)或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再次接受过敏原(第一次接触不会有过敏反应) 20、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
8、 : 艾滋病(简称AIDS,病毒简称HIV) 过敏反应的特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促进效果不同或抑制效果不同)(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 (敏感性大小: ),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也不同。(3)曲线在 的部分分别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不同促进效果,而 三点则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 2、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横向运输:如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极性运输:
9、 极性运输是方向,而方式: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也可以非极性运输: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区别于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生长素浓度:A=BC=D(可以这样理解),但对根而言,A点 生长,C点 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B、D点都促进生长,但D点的促进作用 ,故茎向上生长(可对照课本P50的图理解)。3、五植物激素:、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
10、,果实成熟等、脱落酸 (ABA)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 。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 (蔬菜保鲜),延缓叶片的衰老等、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 的成熟、生长素 合成部位: 、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而成。主要作用:具有 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扦插生根,也能抑制两重性例子: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且侧芽敏感性高v 各种植物
11、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v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 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v 植物生长调节剂: 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1、种群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型 年龄组成 型 型 2、 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 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要 取样,取样方法有 ; 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要会算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K3、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J型 条件: 。K/2 S型 条件: 。4、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区
12、别种群密度)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 法。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 5、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 寄生:蛔虫,绦虫、 虱子 蚤 捕食(如图乙) 植物与 有关 垂直结构 有关6、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7、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 被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甚至还 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生产者: ,主要 生态系统的 蓝藻/硝化细胞 组成成
13、分 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1、结构 动物,如:蚯蚓为分解者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 (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 ,终点是 。2、生态系统的功能: 和 、 。3、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要持续不断的有能量输入(太阳能、有机物)才能维持稳定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只有同化的能量才可以用,同化量= 。同化的能量首先是自己呼吸消耗然后剩余的存在有机物中供生长发育繁殖,这部分能量最后也会流入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 特别注意:蜣螂
14、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4、能量流动的特点: 。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传递效率提不高,但能提高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6. 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特点: ; 范围: ; 物质指: ; 循环是指在 和 。 C循环主要以 形式传递。在群落中是以 形式传递。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热能 7、生态系统
15、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信息还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 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10、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对同一生
16、态系统来说这两种抵抗力呈 相关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12、生态环境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13、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 。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生物多样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 功能)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 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1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15、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