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分析(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50110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分析(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分析(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分析(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分析(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分析一、具体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因素又有其外部因素,既是历史因素的积淀,又有其现实的原因,对此必须持全面的视角予以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内部,而忽视外部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能仅仅看到导致三农问题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性因素,更要有宏观的历史性视野,从其产生的深远的历史背景予以全面的考察 。 1、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靠着耕作,养活了我们一代代的人。或许是因为华夏文明历史上长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缘故,封建统治者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掩耳不闻、闭目不视,致使中国与西方

2、后发国家的差距逐渐加大。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号称“金锁铜关”的清朝国门被轻易攻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的农业受到了十分大的冲击,生产日益萎缩,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生产有明显增长。1936年前后,农业收成达近代史上最好水平。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直至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才能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农业生产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2、 今天,尤其是80年代改

3、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话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有关农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个问题,即“三农”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一旦离开了对当时农民状况的科学考证,就无法破解其中的缘由和奥秘。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二、现如今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表现 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头版发表了湖北

4、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其中三句话堪称点睛之笔即“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深刻反映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现状,可谓字字千钧,振聋发聩,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其中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以及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缓慢。尽管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且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但是,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农村与城市分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伴随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相应地做出根本性的变革,而这又极大地限制了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切实的解决,也因而导致当前三农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1、 农村问题主要表现 农村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农村面貌比较落后,基础设

5、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还有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负重前行的我国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如果你走在农村田间道路上你会看见遍地的柴火烂和垃圾。走完年整个村庄根本看不到一个供村民锻炼用的运动器材。还有那一片片被墙圈起来的农用用地被村支书村主任私自的卖给农民做住房用地,并且别说民告官就是维护自己的 权利都不知道去哪说理去。现在的农民几乎就靠国家分给的一亩三分地养活全家,没有了地就会多出很多的劳动力因此这些劳动力为了谋求生存大量劳动力被赶往城市造成城市秩序不稳定,剩下的只有老小还有这就是所谓滞留儿童的出现原因。并且你会看到废旧厂子仍然占用了大片的土地,好像是

6、借用了国家的土地为农民做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似的,结果由于收入太低造成劳动力多余,因此乡镇企业也接连倒闭。农村问题紧张造成农业根基不稳定,因此应该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注。2、 农民问题的表现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第一是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其中九成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素质,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农村,许多人还是保留着封建的思想意识,许多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很难在农村得到实施。很多农民并不重视学习文化知识,所

7、以有好多的农民的子女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产生了恶性循环。没有良好的教育农村整体素质就很难提高,因此也就很难使农用科技在农村得到普遍的推广。没有高科技的带动农民的粮食产量肯定下降以至于造成农民基本收入下降。其次就是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3、 农业问题的表现 总体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人多地少, 农业生产规模小, 使得劳动生产率很低。众多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农业粗放

8、型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众多的农产品质量仍不过关, 缺乏国际竞争力, 只能面向国内消费者。我国9亿多农民为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 仅靠国内市场, 则产品的过剩很难扭转, 由此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也是必然。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 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然而真正运用于生产, 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 而我国仅为30%40%。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以及措施1、 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经

9、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在 科学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城乡关系不顺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2、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受市场变

10、化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生产方式的变革受一些客观因素干扰而迟滞,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总的来说,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阻碍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是需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是提高中央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保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二是通过立法完善农业投入体制,确保农业投资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地方财政将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投入农业基础设施。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率,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资水平

11、,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3、 以信息化带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力,对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推动作用。农业的现代化影响着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水平、农业物资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把科学技术转变成现代生产能力,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应对入世的挑战。加入WTO,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总体上是外强我弱,但弱中有强,机遇和潜力较大。因此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根据国情,适度发展规模化

12、、专业化生产,多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产业链条,因地区、产业制宜采取合适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大限度地走向开放、扩大国际市场。4、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农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二是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弱,三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当务之急,农村基础教育作为这项工程的基础部分必须得到加强;而全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并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增强民主法制意识。还要培养一代学习型农民,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逐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使之为农业服务,向农村倾斜,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首先要从基础抓起,建立文化图书馆,使农民有书可读。二要把报刊、杂志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的知识有鲜明的时代感,知识与时代同步。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应该放在三农问题上,这是全国十亿多人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农民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是全民的现代化。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