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5034323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6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d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永城市芒砀山景区2012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芒山景区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永城市芒砀山景区2012年绿化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永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项 目 负责人: 1.1.3 项目建设地点永城市芒砀山景区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 制 单 位:江苏山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 111200600281.1.5 项目简介永城市芒砀山景区2012年绿化建设项目包括柿园路、大寺路、芒商路、高芒路、陈胜王陵前南北路等5条道路路侧绿化带建设和文圣园景区绿化,绿化用地总面积25

2、0310平方米,工程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回填、绿化给水、苗木种植、景观小品等,项目总投资概算2809.756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1.2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近几年,我国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众所周知,旅游产业是以人为对象的服务产业,为游客搞好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服务,满足各类游客消费需求。发展旅游,保住青山绿水,有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愈来愈多,标准愈来愈高,旅游事业作为一种没有污染的产业愈来愈受到人

3、们的广泛重视,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最快、效益最高的产业之一。 “旅游活市”是永城市的一个发展战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这一目标,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建设力度,优化旅游环境,打造旅游精品,创新营销手段,使景区的可入性、可视性、可观性得到明显提高,到永城来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旅游收入逐年增长。旅游各项工作均位居商丘市前列。永城旅游业初步驶入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之一。永城市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就是芒砀山文物旅游区,芒砀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荟萃,是一处以汉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游览区。区

4、内的二十多座“西汉梁国王室陵墓”被列入“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规模举世瞩目,被秦汉文化研究专家誉为汉梁文化博物馆,并有“汉兴圣地”的美誉。主要景观有堪称“天下奇观”的汉高祖斩蛇碑、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陵园、全国唯一以至圣先师孔子命名的夫子山景区、被界内专家学者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 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四神云气图”、“金镂玉衣”已成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中的二件,蜚声海内外。另有张飞寨、郭塔等30多处名胜古迹,还有即将落成的文圣园景区、汉文化博物馆和被众多投资者看好的北山主峰休闲度假区,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2001年芒砀山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

5、A”级旅游区,2006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0年被评为第三批“河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2011年芒砀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十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之一,这标志着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完善景区建设,特别是加强绿化景观建设。景区园林绿化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整个景区景观及景区生态,同时,园林绿化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好的绿化本身就是旅游的吸引物。景区道路绿化,既能组织分隔交通,又具安全功能;既有美化景区的作用,又可软化街道建筑硬环境,消除行人、司机视觉疲劳;还具有环保作用,成为道路滞尘、减弱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的第一道防

6、线。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景点之间的绿色通道旅游是景区旅游建设的升级版和景区绿化功能的拓展,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利用沿线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对道路景观进行绿化、花化、彩化,拓展视觉魅力和文化内涵,做到道路林荫化、两侧绿带生态化,建成树形美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长廊,让过往的游客们走在路上更加舒心、舒畅。 目前,芒砀山景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但是与之不相协调的是,连接各个景点的道路,缺少绿化和景观,与景区环境格格不入。为形成连接各个景点的绿色廊道,打造景区景观大道,使游客往返在景点之间身心得到放松,必须加强现有道路的绿化建设。为此,永城市委、市政府

7、将2012年芒砀山景区绿化建设项目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做为永城市四项重点工作“百日会战”重点项目之一。1.3 编制原则1、生态性原则根据景区生态学基本理论,强调多样性和稳定性原理,开辟景区绿色廊道,与景点绿化共同构建生态网络体系,丰富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环境。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循有机、整体、动态、循环、优化等思想,注重景区发展中协调共生的关系,注重景区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规划策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整体系统性原则全方位建立整体系统,使景区内部绿地与外围的生态绿地有机结合,形成连续贯通的绿化网络;在景区的局部地段形成居民休闲游憩的连贯的绿化空间。4、文化历史性原则景区绿化应为景区景观空间

8、和展示景区文化提供环境空间,起到保护景区历史文化景观特色、营造景区文化氛围的作用。5、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为游客提供景观优美、舒适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绿色空间体系。6、可操作性原则可研编制要结合景区绿化建设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现实要求,兼顾长远和近期利益,使可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1.4 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永城市芒砀山景区2012年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永城市城市总体规划;3、永城市芒砀山旅游区总体规划;4、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王墓群保护总体规划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9、法9、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10、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11、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1993784号);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3、城市绿地系统编制纲要(试行);14、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6、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17、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18、国家园林城市标准;19、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 112 号);20、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21、其它专业有关设计规范。1.5 结论及建议1.5.1 结论本项目建成后,对改善永城市芒砀山景区生态环

10、境、提高芒山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树立芒砀山景区形象、优化芒砀山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将有着明显的作用;为树立文明、整洁、优美的景区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完善芒砀山景区投资环境、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发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芒砀山景区总体规划、芒砀山文物保护规划及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符合永城市政府旅游活市的大政方针,符合景区发展建设的要求,工程技术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尽快实施。1.5.2 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争取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发展有较好的外部环境。(2)积极争取芒山镇政府

11、的支持,做好群众协调工作,加快前期绿化用地工作,清理附属物,确保施工中不受干扰,为绿化施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3)在建设和经营期间要尽量避免扬尘和保护好原有较好生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到环保“三同时”。另外,要合理安排施工期间的交通,防止车辆拥堵,影响游客参观。(4)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加强文明施工,树立良好的形象。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2.1 城市建设基本概况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被称为河南省的东大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是河南省加快城镇化发展重点市、对外开放重点市和扩权县(市),是河南省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城市,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徐州都市

12、圈重要组成城市,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市,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华东工业的能源后方。境内有200多家面粉企业,也是国家唯一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的城市。永城拥有两家中国500强企业-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和神火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永城市分别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中小城市前列。永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聚居,周为犬丘,秦置芒、郎、犬丘三县,明帝改犬丘为太丘。晋为酂县,永城原名马甫城,据市志记载,隋大业四、五年间,淮河、汴河流域连遭大水,多数城池被水淹没。六年三月,隋炀帝乘龙舟

13、顺汁河南下,一路上只看见马甫城安然无损,隋炀帝随口说到:“五年水灾毁多城,唯有马甫是永城。皇帝金口玉言,从此马甫城改为永城。永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置县。距今已有1399年的历史。永城市是汉兴之地:永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仅芒砀山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有汉梁古文化、孔夫子避雨处、陈胜墓、汉高祖斩蛇处、张飞寨、文庙、郭塔等人文景观29处,有汉梁王墓群、汉高祖斩蛇碑,梁孝王王后墓室规模超过北京明十三陵,为国内乃至世界罕见,被誉为“汉十三陵”; 柿园汉墓内的巨幅彩绘壁画比敦煌壁画早630多年,被称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僖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被称为国宝。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是

14、国家“4A”级景区和中北部10省“网民和游客最喜欢的十大超级景区”。 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结束于永城陈官庄地区,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永城是能源之都:永城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储煤面积1000平方公里,储量达50亿吨,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豫鲁苏皖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现有永煤集团、神火集团、裕东电厂等骨干企业,其中永煤、神火两大企业集团已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年产原煤1800万吨。永城还有铁矿、瓷土、花岗岩等17种矿产资源。永城是面粉之乡:永城是全国粮油百强市、全省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市;小麦产量常年稳定在7亿公斤以上,面粉加工企业已达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年加

15、工能力35亿公斤,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粉城”。永城是生态之城:作为河南省首个生态市建设试点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认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绿色反唇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永城建立起健康的自然生态体系、矿区修复与综合利用体系、完善的环境支撑体系、可持续的资源利用体系、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和文明进步的生态社会体系。永城市自1996年撤县设市以来,坚持实施“科技兴市、工业强市”经济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科技、社会事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永城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

16、品位不断提升。和1996年相比,2008年永城城区面积从不足10平方公里扩大到1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10万增加到23万。原来老城的东面,又建起了东城区,被当地人称为“新城”。目前东城区已初具规模,并且还正在扩建中,高高的塔吊和脚手架随处可见。文化路、中原路、建设路、芒山路,四路建设实现与311国道相连,把新城面积扩大了一倍,为城市二期建设拉开了框架。整个东城区主干道建设里程已达百余公里,形成了“六纵六横”的大格局。按照“西城商贸区、沱南工业区、沱北综合区、芒山旅游区”的市域总体布局,永城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昔日一座座小小的村落已化作一片片现代物业社区,昔日的田埂小路已化作宽阔的街市,车水

17、马龙,流光溢彩,让人感叹时光如梭、造化神奇。永城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市、河南省最佳投资城市、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市、河南省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永城市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名列第93位,比第九届前移7个位次,并入围中部百强前十强。 2.2 景区绿化建设的背景2.2.1 芒砀山景区概况芒砀山文物旅游区由保安山景区、夫子山景区、芒砀山景区、农科观光区构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北依陇海线、东傍京沪线、西临京九线,有欧亚大陆桥之称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景区一旁通过,交通便

18、利,入境快捷,区位优越。高速公路的贯通将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与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连云港七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河南省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已将其列为豫东开发建设的重点景区,是中原沿黄旅游开发带上的东部桥头堡,对于外引内联,东引西进,横向发展大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景区内分布有春秋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时避雨晒简的夫子避雨处、晒书台;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墓冢,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的碑文;有建立汉代王朝的第一代国君刘邦斩蛇起义、创立汉室的纪念碑,夜照碑体,刘邦高大威武形象跃然欲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到此观光时,惊叹不已,挥毫题词“芒

19、砀古迹罕见,奇观名扬天下”。更有规模宏大、品位极高、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其工程之浩繁、技艺之高超、结构之复杂、布局之严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其中梁孝王夫人李王后墓被中外考古学家称之为“天下石室第一陵”。2000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同志在参观汉墓时十分震惊,挥笔题写了“天下奇观”四个大字。芒砀山汉陵墓群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孝王陵寝遗址被列为全国“九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及精美玉器、青铜器,堪称稀世珍宝。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展出时引起强烈轰动。汉墓中遗存的“四神壁画”早于敦煌壁画630年,被誉

20、为“敦煌前的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墓内传奇神秘的黄泉道,古朴雅典的坐便器,原始古老的储冰窖令人悦目增知。1998年永城市以芒砀山汉墓群为依托开辟了芒砀山文物旅游区。聘请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黄河古典园林设计院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同年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进行了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保护性的维修了刘邦斩蛇碑、梁孝王墓、梁孝王王后墓、柿园汉墓、寝园基址、夫子庙景点,并相继开放。2001年10月芒砀山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2004年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永城市按照经营权、管理权、开发权三权分离原则,又成立了芒砀山旅游开发建设总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委、市政府主导投入资金4830万元,按照4A

21、级景区标准对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修建了梁孝王王后墓登山台阶、门阙、东门广场、汉文化研究中心、刘邦斩蛇园、陈胜墓、大汉雄风雕塑等一批基础设施。改造了交通、卫生、邮电服务、游客接待中心等服务设施,增强了景区可入、可视性,提升了景区景观、环境、服务三大质量。2006年11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大文明建设,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出做大做强、逐年火爆的美好前景。 2003年永城市提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规划,掀起了争创国家4A级景区的热潮,成立了芒砀山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2005年8月,保安山景区、夫子山景区、芒砀山主峰区三大工程同时开工,进一步

22、唱响了芒砀山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曲,把4A级景区建设推向高峰。2012年,永城市委、市政府把芒砀山景区建设列为全市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并通过招商引资,深入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发掘文化产业资源,将景区建设引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2.2 芒砀山景区发展和前景展望芒砀山景区地处河南永城市芒山镇地区,距商丘、徐州均为80余公里,景区北接山东省,南邻安徽省,东眺江苏省,其北依陇海线;东傍京沪线;西临京九线;连霍高速从旅游区的南部穿过,311国道贯穿全境,可直接纳入豫、皖、鲁、苏四省旅游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豫、皖、鲁、苏四省后花园,也是“河南旅游圈”的一颗蕴含着古代文明的绿色明珠。永城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得天独

23、厚的条件。良好的地理区位和适宜的中性气候,绚丽多彩的古文化景观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日益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不断提高的服务质量,使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为豫、皖、鲁、苏“四省”提供了一个国际化高端休闲度假群落旅游景观纵深配套,也使豫、皖、鲁、苏“四省”旅游经济圈有了重大依托。为在全国叫响汉文化品牌,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永城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永城市旅游产业也经历了起步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之一。 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名人佚事,成为永城市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芒砀山汉文化景区作为永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代表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24、,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也走上了一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逶迤起伏的芒砀群山,占据茫茫豫东平原制高点,而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在不足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却分布着汉梁古文化景观29处。其中,梁孝王王后墓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柿园墓藏“四神壁画”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汉高祖斩蛇碑被称为千古奇观。 芒砀山的旅游开发萌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来此参观的人数很少,能接待的景点更是屈指可数。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进入90年代,芒砀山当地最时兴的口号是“要想发,山里挖”,部分汉墓也因疯狂的采石逐个暴露出来。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1998年,永城市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进行了景区基础服

25、务设施建设,保护性的维修了刘邦斩蛇碑、梁孝王墓、梁孝王王后墓等,并相继开放。2001年10月芒砀山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04年初,永城市编制了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总体规划,扎实开展以景点建设、环境绿化和道路交通为主体的景区项目建设。2005年8月,保安山景区、夫子山景区、芒砀山主峰区三大工程同时开工,投入资金达4830万元;修建了梁孝王王后墓登山台阶、门阙、东门广场、汉文化研究中心、刘邦斩蛇园、陈胜墓等一批基础设施。2006年11月,永城市芒砀山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为适应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需要,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经营权、管理权、开发权三权分离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

26、,加快该景区的企业化运作。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在科学规范开发的基础上,各旅游景点都得到进一步的修缮,大力改造了交通、卫生、邮电服务、游客接待中心等服务设施,导游队伍日益成熟,旅游环境大大改观,为芒砀山旅游景区的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更好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大规模接待各界朋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景区可入、可视性,提升了景区景观、环境、服务三大质量。 为彻底改变因过去开山采石、水土流失而致荒坡陡岩裸露、乱石坑塘遍布的恶劣外部环境,我市大规模开展植树绿化。目前,整个景区和山体面貌大为改观,到处郁郁葱葱,形成了景点和山上以风景树为主、山坡废地以杂果树为主、山下及村边以用材林为主的绿化格局。道路

27、两侧绿树成荫,果林园区春季鲜花斗艳、秋季山果飘香。 要打造复合型旅游景区,只有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发展,才是一个旅游景区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为此,芒砀山汉文化景区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突破口,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城市旅游设施、服务功能紧密联系,从与优秀旅游城市最密切的项目抓起,城市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实施了汉文化广场前道路扩建工程,并完成后续拆迁工作。加快了汉梁王博物馆建设、文圣园景区、汉风街等配套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完善。 随着芒砀山汉文化景区知名度的提高,景区在加快景区(点)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景区管理,从提高旅游区从业人员的政

28、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入手,调优配强管理、服务、导游讲解三支队伍。近年来,景区积极整合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区文物景点、基础服务配套设施、环境优化和宣传推介上下功夫,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切实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 芒砀山景区充分利用芒砀山的汉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汉文化旅游品牌,把企业主导产业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建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渡假旅游、休闲旅游、农家游及水上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同时兼顾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将发展为芒山乃至永城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将芒砀山建成有地方风情和文化特色的风情小镇,将芒砀山旅游开发公司的文化产业园区建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芒砀山“大区

29、小镇”建设计划的实施将会有效延长游客滞留时间,为河南旅游GDP增长作贡献。芒砀山“大区小镇”的成功建设,将标志河南东部旅游的真正崛起。2.2.3 芒山镇发展概况芒山镇位于永城市北32公里处,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山地占1/5,辖26个行政村,206个村民组,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万人,5.02万亩耕地。系“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芒山镇历史悠久,秦置砀郡,汉置砀县,唐称凤凰城,清为保安镇,1949年设雨亭区隶属安徽砀山县,1952年划归河南永城,1953年更名芒山区。1986年撤乡设芒山镇。自古以来即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墨客接踵驻足之处,自春秋末

30、年以来,留下了众多千古胜迹和文化遗产,以汉梁孝王夫妇“穿山阴宫”为主体工程的十三座大型汉墓分布在14平方公里的群山之内,以规模之宏伟,年代之久远,工程之浩大而更胜于北京明代的十三陵。以汉僖王金缕玉衣、敦煌前壁画为代表的众多惊世文物是芒山盛衰苍桑历史的最好鉴证。以天下奇观“汉高祖斩蛇碑”、“夫子避雨处”等为代表的29处知名人文景点,为今后芒山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特种养殖、工艺雕刻、绿色企业、科技工业、商贸旅游”是芒山崛起的五大经济支柱。镇区内有幼儿园两所,小学三所,先后投资318万元兴建的三所中学达52个班,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心卫生院被省卫生厅审定为农村标准卫生院。有线、无线

31、电视,电信、移动通信入户率在95%以上,宽带网也已接入普通家庭。博物馆、体育馆、电影院等活动娱乐场所占地42亩。 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芒山镇在上级领导和建设部门的支持下,凭借着优越的区位环境和交通优势,以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品位为目标,以旅游拉动、市场促动、产业带动为举措,在前几年有效实施旧城改造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建设,加强市政管理,迈开了从“农民城”向“旅游城”过渡转化的步伐。 1、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 芒山小城镇建设,从1990年提出创建“农民城”起,曾先后聘请永城城建局、商丘规划设计院、郑州黄河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所三次进行规

32、划设计。随着文物旅游区的开发和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原设计方案已不适应形势要求。2002年,该镇聘请北京建筑设施研究所专家高起点设计了芒山中远期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设计镇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把张庄、柿元、夏庄、前尧、磨山、戏山等环山村都纳入镇区,建设成寓旅游景点、生态园林、居民生活、工业、文化、商贸服务区整体结合、布局科学的豫东边陲旅游重镇。 2、高投入加强基础建设 芒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建好城镇为人民”的宗旨,在努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同时,多方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城镇基础建设。到2003年,先后共投资1.86亿元,改造拓宽旧街道9条,新建双层仿古檐门面房17万平方米,

33、7.8万平方米路面全部水泥硬化,沿街修下水道8.5公里,置路灯180盏,栽松柏和家槐树4000余株;创建了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山城农贸市场和雨亭小工业品市场;3所中学、6所小学、2所幼儿园建起了教学楼,镇卫生院建起了门诊病房大楼;新建电视播转台和移动通讯发射塔3个,有线电视入户率98,程控电话扩容到6000门,手机入网1960户,全镇年用电量达596万千瓦时。 2003年,镇政府组织了对汽车站至水泥厂段的商品一条街开发,投资200万元建成门面房400余间,动员群众投资700万元在高速公路立交附近建起2座大型加油站。在镇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兴办了基础建设八项工程:投资320多万元修建

34、了四条6-8米宽的水泥道路,投资2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永砀路镇区南段长1.5公里两侧的花园式绿化带,投资180万元建设了两 栋59户教师宿舍楼,投资近30万元建设了财政所办公楼和镇政府会议楼,投资13万元为镇计生办新建了科室楼,投资近10万元新建公厕8个。此外,组织实施了镇区部分街道门面楼房的空档补建,从而把镇区规模、设施规范化推进一步。 3、高标准实施环境治理 芒山镇区四面环山,与旅游开发中的五大文物景区紧密相连,20多处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景区(点)分布周围。镇党委、政府站在宏扬民族文化、重塑豫东古镇的高度,强化措施,倾力服务旅游开发,致力实施镇区、景区环境治理。去年以来,一是组织环山

35、村干部群众在保安山、黄土山、夫子山等山坡废地和景点通道线两侧规模栽植各类风景苗木3万余株,在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侧和景点邻近村腾地5000多亩栽植速生杨树30余万株,建成绿色林区。二是集中时间,彻底清除镇区沿街违章建筑,不符合规划广告招牌和各种障碍物,严格按“三优”标准规范了沿街门面、摊点的物品摆放和卫生秩序。三是镇成立了市政管理所,组织了20人的专业清洁队伍,坚持全民性卫生经常清理,经常督查,从根本上解决了占道经营和街面脏、乱、差问题,使镇区、景区环境绿化、净化、亮化起来。 4、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芒山镇小城镇建设坚持以膨胀镇区扩大需求、强化基础扩大就业、优化环境扩大招商为导向,推动了产业进步,

36、市场繁荣,促进了经济发展。近年来,先后引进资金2400多万元,引进定点销售单位11个,引进外地来芒经营商106家。2003年,镇区有各类经贸摊点1200余家,建筑建材、石雕、机械、化工、加工、运输、修理、饮食、服务等行业经营者2400多户,成为幅射豫皖苏鲁边界地区的商贸物资集散中心;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12个,二、三产业的增加值6070.6万元,总产值实现2.8亿元。镇区居民比上年增加1287人,人均现金收入2258元,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8个百分点。第3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景区道路现状分析由于近年来景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各个景点建设上,虽然修建了多条景区道路,形成了旅游循环圈,

37、使通向景区的道路四通八达,为游客交通提供了方便。但景区道路的建设仅限于对路面的修建,道路两侧依然是农田、民房和残墙断壁,路肩仅有的一排行道树,缺株严重,游人行走在道路上,和乡村公路没有什么区别,找不到一点景区的感觉。柿园路,从高芒路至永芒路,全长2200米,北段是农田,间有成片的桃园,南段是柿园村,民房建筑参差不齐,离道路很近,路边杂物较多,卫生较差,感觉很乱,柿园路的两侧各种植一排法桐行道树,品种是以前的老法桐,树干不直,结球落毛较多,而且局部地段可能是老百姓嫌法桐影响农作物生长,将法桐树干在离地面不到3米的地方锯断。道路两侧农田较低,路东侧是一条自然排水沟,宽约3米。大寺路,从永芒路至芒商

38、路北,全长815米,东侧是苗圃,路边是一条排水沟,宽约5米,但由于苗木长势不佳,没有形成应有的景观,与芒商路交叉口,东侧有一水塘,由于垃圾随意倾倒,污水排放,已形成了一个污水池。路口的西南角、西北角都有简易的临时建筑物,外观简陋,破旧,路侧行道树是法桐和大叶女贞混栽,长势不佳。道路两侧地势较低,平均比路面低1.-1.5米。芒商路,从永芒路至夫子庙路口,全长2080米。东段,永芒路至大寺路,以花坛形式进行绿化,花坛于2009年绿化,由于绿化时花坛种植土没有更换,垃圾渣土较多,植物长势不良,加上两侧门店和行人踩踏,除法桐存活较好外,其它低矮的花灌木损毁严重,残缺不全,局部出现黄土祼露。大寺路向西,

39、两侧地面较低,平均比现有路面低1.5米,陈胜墓南北路以西,路北侧是陶瓷厂破败的厂房和围墙,杂草丛生,石砌围墙局部倒塌,一片凄凉。再向西,是村民住宅,路面料物随意堆放,环境脏乱差。芒商路两侧各种植一排行道树,树种为重阳木,目前长势较好。陈胜墓前道路,从芒商路至陈胜墓景区门前,全长917米,南段是农田,两侧地势略低于路面。北段西侧是村庄,由于前期景区两侧已征地,两侧征地宽约25米,并进行了简单的绿化,种植有大叶女贞、雪松、楸树、柏树等,但由于缺乏管理,村民在绿化树下种菜和庄稼,绿化效果不是很好。高芒路,北起汉风街,南至柿园路,全长1500米,主要绿化道路以东,现状主要是农田,在最北侧有几处简易临时

40、房,在景区东门偏北,是道路建设时开挖的一个取水坑,长约144米,宽约58米,面积8352平方米,再向南,是一片桃树林,成年果树,长势较好。桃树林南侧,是村民住宅,离路较近,房屋外观较破,门前有杂物堆放。综上分析,柿园路、大寺路、高芒路、芒商路、陈胜王陵前道路等5条景区道路,现状景观较差,还处于乡村道路建设水平,与景区发展不相协调,急需加强景观建设。3.2 景区道路功能分析柿园路、大寺路、芒商路、陈胜墓前道路和高芒路等道路不仅是景区道路,而且是镇区道路,另外,道路周边村民没有搬迁,景区道路还兼具村村通道路的交通功能。以上五条道路都没有修建人行道,也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之分,行人、电动车、电动三

41、轮车、摩托车、自行车、货车、参观小轿车等混行其中,车辆、行人不断。柿园路,最西端与永芒路交叉处,正对芒山景区博物馆,东段与保安山景区南门南北路和高芒路相接,是芒砀山南部通往保安山景区的主要道路。高芒路,北段直接通往汉风购物街,中间是保安山景区东大门,向南穿过311国道,一直通到永淮路,是从永城东部直接进入景区的最便捷的唯一通道。大寺路,从永芒公路直接通往大汉雄风所在的芒山北峰,从大寺路向北看,大汉雄风巨型雕塑正对路中间,是远观大汉雄风的最佳位置。同时,该路与芒商路相连,是景区环路的一部分。芒商路,东接芒山镇步行街,东段沿线北侧有芒山镇政府办公区、刘邦斩蛇处,西段北侧有夫子庙景区、文圣园景区。中

42、间与陈胜墓道路相通。此路是芒山通往商丘的最便捷的道路,是芒山镇和芒砀山景区的西入口。陈胜墓前道路,南接芒商路,北至陈胜王陵,与王陵景区大门前东西路构成景区的环路系统。综上所述,柿园路、大寺路、高芒路、芒商路、陈胜王陵前道路等5条景区道路,是连接景区各主要景点的交通纽带,是有效组织游览的交通基础,通过以上道路,将各个分散的景点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以上道路也是景区、镇区和周边村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担负着多方面的交通功能。3.3 文圣园建设现状文圣园景点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夫子山主峰南麓,西面与文庙及孔子避雨处相邻,周边与僖山、保安山、黄土山、铁角山、芒砀山主峰相望,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6

43、0米,北依夫子山主峰,东西两侧为约三十米高的悬崖峭壁,石壁下面是一泓长年不涸的泉水,水质甘咧,清澈见底。其院落座北朝南,北高南低,负阴抱阳。院内现存三座康熙年间所建的古塔,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林占地总面积约2公顷,设管理区及观光区两大功能分区,其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依据“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的原则,“寓情于景”,在原来的地貌上,略加改造,因地制宜,布置亭、廊、阁、轩、斋、厅、堂等仿古建筑,营造一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图画”。芒砀文圣园是一处仿清代园林建筑风格的群体建筑,布局紧凑,整体性强,处处表现出清代古典园林之特色。文圣园的营建,是一座诗、书、画、印精华之大成的融碑刻艺

44、术与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艺术宝库,是益于当代,功系千秋的文明史碑,它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芒山文物旅游区的知名度,大力发展永城市的旅游事业,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圣园在建设中,巧借地形,景观丰富。2009年文圣园院内局部进行了绿化,但档次较低,加之管理不善,杂草丛生,绿化景观较差,与整个园内建设景观不协调。因此,为打造优美的景区环境,创造一个文雅、幽静、舒心的场所,需要结合建筑和景点布置,进行高档次的绿化,提升景点的建设品味。3.4 绿化对景区的重要作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绿化是风景旅游区重要的

45、基础设施,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景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景区绿化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4.1加强景区绿化在景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1、景区绿化是构成景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生态系统是人工和自然的复合系统,生态绿化是大环境绿化,生态系统中每一块生态绿地都有其鲜明的针对性,它们释放出的新鲜空气通过林荫大道,园林广场,大大小小的绿化带注入景区,改善景区小气候。景区绿化是景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很大。2、景区绿化建设是景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景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景

46、区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涌入景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景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要求,只有在进行景区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搞好景区绿化建设,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景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用力的支撑和保障,使之更好地发挥对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作用。3、景区绿化是对景区空间景观的有益补充 一个景区不仅要有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要有优美的面貌,即景区要有美学的要求。景区之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综合,如建筑、道路、桥梁等的布置能很好与山势、水面、林木相结合,能获得相得益彰的美的效果。景区绿化在这个大的景区空间里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陪衬作用,

47、为美化景区空间景观锦上添花。3.4.2 景区绿化对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提高景区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园林绿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调节景区小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结构,涵养水源,降低噪音污染,避荫、防风、防灾,美化景区景观等。同时,还可以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游览、休息场所。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闹中取静”,人们到景区绿地游息,漫步于绿地之间,会感到心旷神怡,轻松愉快,有助于消除疲劳。 1、景区绿化对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1)有效地调节景区小气候 景区景观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中,下垫面性质的改变、空气组成的变化、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影响,均明显地表现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因此,景区的绿化能有效地改

48、变景区上空的大气组成,影响景区空气的透明度和辐射热能收支,并为景区的云、雾、降水提供大量的凝结核,从而有效地调节景区小气候。(2)改善大气质量 景区中大量的人口和发达的商业贸易,使得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自然平衡被破坏。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绿化植物是天然的吸碳制氧工厂。工业生产的“三废”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到自然界,进一步污染了大气,严重的景区相继出现了“酸雨”现象。许多科学实验证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因而,景区绿化能有效改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状态,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大气质量。(3)改善景区土壤结构 景区中除少数园林绿地与自然土壤相接近外,大部分被水泥、沥青等覆盖,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