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5034077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w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fw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w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w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doc(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fw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精品文档.前 言11编制依据31.1法律法规文件31.2规范性文件依据41.3技术标准依据41.4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依据5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2.1项目概况12.1.1 工程布局12.1.2 工程建设内容及设计32.2项目区概况52.2.1地理位置52.2.2气候气象62.2.3地形地貌62.2.4土壤62.2.5植被72.2.6水文地质72.2.7社会经济状况82.2.8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82.3 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体系92.3.1 水土保持防治目标92.3.2水土

2、保持措施布局102.3.3水土保持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02.3.4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计划113监测实施123.1监测目标与原则123.1.1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目标123.1.2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原则123.2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44监测内容与方法164.1监测任务164.2监测范围及监测重点164.3监测内容164.4监测点布设174.5监测方法和频次184.5.1监测方法184.5.2监测时段及频次194.6调查监测仪器及具体方法204.6.1 调查监测仪器204.6.2调查监测的具体方法205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235.1侵蚀单元划分235.2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235.2.1原地貌

3、侵蚀模数235.2.2施工过程中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模数235.2.3防治措施实施后侵蚀模数256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256.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256.2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266.2.1设计弃土弃渣情况266.2.2实际弃渣量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266.3 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276.4 监测点土壤物理性状监测结果276.5水土流失危害监测结果与分析297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307.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07.1.1工程措施307.1.2植物措施317.2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327.2.1扰动土地整治率327.2.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27.2.3拦渣率327.2.4土壤

4、流失控制比337.2.5林草植被恢复率338 监测结论358.1结论358.1.1水土保持分类分级评价358.1.2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价368.1.3监测工作中的经验378.2建议37前 言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于2008年7月委托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依据设计报告所编制的水土保持措施内容进行了全面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水利部第16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在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和运行期间,需对建设项目防治责任区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测,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工程区水土

5、流失状况,评价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了解工程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合理性,为工程安全生产建设、运行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服务。同时,通过对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监测,为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提供技术管理依据和补充措施的设计依据。2009年7月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山东农业大学,对该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为保证项目监测的顺利实施,山东农业大学成立了以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组,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6、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200616号)的有关规定,以及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提出的水土保持监测要求(报批稿),在对现场进行全面调查、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工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并依据该方案在项目建设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监测,通过实地调查和定位监测,获得了相应的监测数据,于2009年11月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该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始于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结束的中期。因此,本监测报告主要反映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实施过程中水土

7、保持监测结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2009年7月至10月份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地表扰动、弃土弃渣、土壤流失及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重点是对已完成的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及防治效果进行监测。通过对项目区现场调查资料和地面监测等资料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以下结论:该项目扰动土地面积为8.21 hm2,其扰动土地整治面积为8hm2,水土流失总面积为8.21hm2,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将逐步发挥应有的水保效益,可使项目区内土壤流失量控制在9.93t,经计算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16.42t。项目区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7.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了96.1%,土壤流失控制比总体达到1.65,

8、拦渣率可达98%以上,林草覆盖率为43%,植被恢复系数为96%。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1编制依据1.1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6.25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1998.8.29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

9、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8.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国务院第3号令);(9)山东省实施办法(1992年11月21日山东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99年6月18日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修订);1.2规范性文件依据(1)水

10、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水保2003202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1.31水利部第12号令);(3)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山东省人民政府 鲁政发2003119号);(4)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山东省人民政府,1999年3月3日);(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12.18水利部令第28号);(6)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建管200379号);(7)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1.3技术标准依据(1)SD239

11、1987 水土保持试验规范;(2)GB/T15772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3)GB/T15774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4)GB/T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5)SL1901996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6)SL204199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7)GB502011994 防洪标准;(8)SL277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1.4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依据(1)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8.9(2)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

12、保持监测合同,2009.7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项目概况2.1.1 工程布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境内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南北干线全长487.0km,自苏鲁省界经韩庄运河进入南四湖,经梁济运河、柳长河进入东平湖,在解山和位山之间穿黄河(隧道),入小运河,沿卫运河入七一、六五河,在武城进入大屯水库调蓄。东西干线即胶东输水干线,全长704.5km,由东平湖渠首分水闸引水,沿济平渠道、小清河至引黄济青,再由引黄济青至宋庄分水闸分水至烟台、威海。干线汇水区域包括东平湖、南四湖流域、海河流域和胶东半岛,涉及枣庄、临沂、济宁、菏泽、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济南等市。图2-1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位置

13、示意图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三先三后”原则的重要措施,是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在输水期间防止沿线工业、城镇生活污废水(中水)排放而影响调水水质的控制性工程。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位置图如图2-1所示。工程建设任务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改排,不再排入临清六分干,以保证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的水质,中水排放规模6万t/d;同时,通过河渠、管道连接工程输送中水,利用胡家湾水库、友谊渠和尚潘渠等拦蓄利用,用以灌溉周边的农田,实现污水资源化,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另外,临清市原排入六分干的城市非汛期雨涝水不再排入六分干,进行改排,另外寻找出路

14、。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区汇通河河道的清淤疏浚,红旗渠的渠道清淤疏浚及建筑物改建等河(渠)道整治工程;红旗渠至北大洼、北大洼至石河、汇通河头闸口至入卫新河的管道铺设,胡家湾倒虹吸(一座),红旗渠入卫穿堤涵闸(一座)等新建工程。总体布置是临清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进入红旗渠后,在红旗渠西端利用银河纸业厂区内的输水涵洞向南入北大洼,在北大洼南侧穿过市政排水盖板涵后,沿北环路北侧向西至公路监测站门口,再向南穿北环路后沿北环路南侧向西至大众路口,沿大众路向南至先锋路口处建设输水管道,再向南新建连通管线2.832 km连通石河,通过整治汇通河(头闸口至二闸口)与小运河相连,新建汇通河头闸口至胡家湾倒虹吸

15、铺设管道1.85km、在入卫新河桩号78+593处新建倒虹吸输水入胡家湾水库。在红旗渠穿卫运河大堤处建穿堤涵闸。在输水河渠穿越道路处,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布设4座桥涵。另外,城区中北部非汛期涝水通过新铺设管道和红旗渠汇流后,在红旗渠西端新建穿堤涵闸排水入卫运河。2.1.2 工程建设内容及设计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控制流域面积为22.7km2,共需铺设管道总长度为3.502km。永久占地10.7亩,临时占地6.0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106.1亩,土方开挖共33.86万m,回填20.26万m,弃方13.6万m3,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堆弃一段时间后全部集中外运。砌

16、石0.20万m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0.48万m,钢筋制安65.97吨。工期一年,总投资3155.99万元。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渠)道整治工程和新建工程。其工程建设内容布局如图2-2所示。河(渠)道整治工程总长度度6.28km,包括:城区汇通河1.18km河道清淤疏浚;城区石河1.07km河道清淤疏浚;红旗渠4.03km渠道清淤疏浚及建筑物改建。城区内疏浚整治旧河道,采用梯形断面,边坡系数2.0;红旗渠为梯形断面土渠,边坡系数2.0。石河整治段、汇通河整治段河底底宽3 m;红旗渠河底底宽保持不变,六分干闸前京九铁路段底宽6m,京九铁路入卫穿堤涵闸段底宽4m。临清市汇通河截污

17、导流工程输水河(管)道工程需新建工程包括:建连通管道新建连通管道设计采用钢筋砼排水管,管线长度为3.502km,其中石河至北大洼长2.832km(双排5.664km)。双管铺设,企口连接形式,接口处设120混凝土管道基础。汇通河头闸口至入卫新河铺设管线长度1.85km,采用预应力钢筋砼管道输送水,设计输水流量0.7 m3/s,管径1.2m。新建胡家湾倒虹吸和红旗渠入卫穿堤涵闸各一座。图2-2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内容及线路示意图红旗渠入卫穿堤涵闸工程位于红旗渠渠道末端,用于排除不能拦蓄利用的中水和城区非汛期涝水,设计排水流量8.06 m3/s。工程包含进口段、穿堤涵洞、出口段、下游明渠段

18、。进口段由连接段、闸室段组成。连接段为砌石结构,长度10m,并设反滤层;闸室段为钢筋砼结构,长8m。穿堤涵洞为钢筋砼箱涵结构,单孔,孔径22m(宽高),共分7节,其中大堤下4节单节长度7m,其余单节长度14m。出口段由闸室段、消力池段组成。闸室段为钢筋砼结构,长8m;消力池段总长11.60m。滩地明渠采用砼板进行全断面衬砌,衬砌渠道总长430.06m,渠道末端接陡坡段长10m、抛石槽段长6m。胡家湾倒虹吸工程设计输水流量0.7m3/s,设计输水管径1.2m。胡家湾倒虹吸工程由洞身段、出口段组成。洞身段采用5m一节承插式预应力钢筋砼管道,管道接头为柔性接头,直径1.2m。上游水平段长30m,上游

19、斜坡段长11.44m,渠底水平段长70m,下游斜坡段长6.80m,下游水平段长70m。管身转角处采用钢筋砼封闭式镇墩型式。出口段由闸室段、连接段组成。闸室段为钢筋砼结构,长3m,连接段为砌石和抛石结构,其中砌石段长度22.90m,抛石段长度3.5m。 工程施工完毕之后的中水排放路线从北向南:污水处理厂红旗渠造纸厂涵管(红旗渠至塔湖)新铺设管道(塔湖大众路先锋路)石河汇通河新铺设管道(汇通河头闸口至入卫新河)胡家湾水库(友谊渠、尚潘渠)。而非汛期排水路线正相反,城区南部涝水就近通过头闸口排涝涵闸排水入卫运河,城区中北部的涝水从南向北,流至红旗渠后,汇合红旗渠的涝水,通过穿堤涵闸排入卫运河。2.2

20、项目区概况2.2.1地理位置临清市位于我国京九铁路进入山东省北部第一站上,地处鲁西北平原,位于聊城市的西北角,属华北平原,地理位置北纬36393655、东经1152711602之间,西隔卫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全境东西长55.44km,南北宽29.88km,总面积957km2。2.2.2气候气象临清市处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年内变化明显,一月份最低,平均-2,七月份最高,平均27,极端最低气温-20,最高气温42.6,年日照时间为2591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06天。降雨主要

21、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533mm,降雨量年际丰枯悬殊,最大年降雨量为979 mm(1964年),最小降雨量186.9 mm (1992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临清站长系列资料统计,汛期(69月)四个月的降水量达395.9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4.5%;7、8两个月降水量为289.4mm,占全年降水量的29.8%。降水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既有相邻年份的旱涝交替,又存在连枯和连丰的丰枯水年段;既存在30年左右的长周期变化,也存在35年短周期振荡。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80mm。多年平均大风日数3.6天,大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最大十分钟平均风速17.0m/s。春季干旱

22、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雨量减少,冬季寒冷干燥,构成了春早、夏涝晚秋又旱的气候特征。2.2.3地形地貌工程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在4025m之间,地面坡降为1/70001/10000。由于受黄河历次决口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地形局部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形态。2.2.4水文地质工程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区内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潜水,以大气降水和引黄灌溉为主要补给来源,以地面蒸发、人工抽取及缓径流为排泄方式。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境内天然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为13091万m3,补给的浅层地下水量10220万m3。可利用

23、量包括降雨径流拦蓄可利用及浅层地下水源可利用总量为9932万m3。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河道侧渗为主要补给来源,以蒸发、径流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临清市境内河流有卫运河及马颊河两大水系,均属海河流域。主要过境河流有卫运河、马颊河和小运河。市区范围内主要河(湖)道有:汇通河、石河、红旗渠、北大洼引黄入卫新河、十八里干沟、临清六分干。2.2.5土壤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沿线,第四系厚度一般30.0270.0m。第四系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更新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岩性上部为浅黄棕色砂土夹砂壤土为主,夹有粉砂和细砂,结构松散;下部多浅棕黄色、浅黄棕色、浅红棕色粘土、粉砂质粘土及浅灰绿色粉砂、细砂呈不等厚互层组

24、成,底部为一层锈黄色泥砾、砾卵石层,该套地层属于冲积、洪积、湖积成因的地层。土壤由黄河冲积土发育而成,土壤类型多为潮土,质地为沙壤土和轻壤土、沙质土。土壤结构疏松,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保水、保肥能力差,常受风沙危害。测定表明,区内土壤贫瘠,肥力低,耕层土壤养分普遍缺少磷、氮、钾,有机质偏低。2.2.6植被研究区植被稀少,多为农作物、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农田林网、四旁树木和经济林果及草本植物群落。树种主要以杨树、毛白杨、垂柳、旱柳等为主,经济林果主要有苹果、梨、枣,其次为杏、桃、葡萄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为主。自然植被主要有反枝苋、茅草、马绊草、蟋蟀草、芦草、碱蓬等。2.2.7社

25、会经济状况临清市总面积为957km2。城市建成区面积22.7km2,常住人口2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64:22。临清市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市区包括三个街道办事处,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2.8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1)水土流失状况根据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水利厅编制的山东省水土保持规划中的水土流失分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中的规定,项目区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区中度风蚀水蚀区,属于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风蚀,并伴生一定的水蚀。风蚀主要发生在25月份,其次是111月份,水蚀主要发生在69月份。根据2004

26、年上半年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工程所经历临清市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47km2,以风蚀为主,其中轻度风蚀占占46.88,中度风蚀占33.92。通过对项目区地形坡度、地面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影响因子之间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分级属于轻度流失,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4601100t/km2.a,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土壤侵蚀容许标准,项目区土壤侵蚀容许量200t/km2.a。(2)水土保持状况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项目区各有关部门以农田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改良土壤为重点、以利用土地资源为目的,植树造林,治理风沙,长期坚持开展群众性的水土保持

27、,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活动,发展节水灌溉,种草、种树,营造水保林;进行荒地整治和沟道治理、发展农田林网设施,完善沟、路、桥、涵配套建设,发展经济林和水土保持涵养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据统计,项目区截止到2005年底,先后对建设水土保持专项设施230余项,构筑农田林网15万亩,实施林粮间作8万亩,营造成片水保林3.6万亩,栽植经济林果2.8万亩,治沙改土3.9万亩。经现场调查,项目区河道疏浚工程、新开挖渠道工程和建筑物工程区大部分为农业植被,植被覆盖率约为96(包括农作物的季节性植被)。2.3 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体系2.

28、3.1 水土保持防治目标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的配套工程,工程等别为四等,同时项目区为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经综合考虑,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二级标准。2.3.2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及水土保持目标要求,做到主体工程建设与水保方案相结合,预防措施与治理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和综合防护相结合,治理水土流火和恢复、提高土地生产力相结合,力争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区域水土环境。其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详见图2-3。注:为本次新增水土保护措施图2-3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图2.3.3水土保持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

29、,以工程措施为辅的相互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同时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相应配置临时防护工程。根据水总局科(2005)3号和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定,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量的阶段系数为1.05。其中,工程措施为堤防整治在主体工程中考虑:狗牙根和紫羊草籽90360m2,临时措施编织袋装土779.63m3,防尘网8940m2。2.3.4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计划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应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协调一致。 (1)按照“三同时”原则,坚持预测为主,及时防治: (2)永久占地区工程措施坚持“边施工边防护”的原则,及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临时占地区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清理临时设施,并进行场地

30、整治,以便复耕或种植植物; (3)尽量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设施和施工临时发施,避免重复; (4)植物措施在具备条件后尽快实施。 根据主体工程实施进度,本工程总共划为12个月。 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进度相适应,结合季节性施工,保证重点,兼顾整体。3监测实施3.1监测目标与原则3.1.1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目标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宏观目标就是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来规范建设活动,特别是弃土、弃渣行为,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防治措施;二是通过对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掌握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布

31、、规模,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服务;三是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检验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技术合理性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为项目竣工验收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管理提供服务。四是经过对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项目的实地监测,积累水土流失预测的实测资料和数据,为确定预测参数、预测模型提供服务。项目区位于山东省临清市境内,属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二级标准,部分指标采用一级标准。项目区在设计水平年末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应达到以下六项指标。见表3-1。3.1.2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原则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会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在运行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顺利完成本次水土保持监测任

32、务,结合项目特点、工程建设实际,确定以下监测原则:表3-1 方案设计水平年末防治目标表防治指标综合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5土壤流失控制比1.5拦渣率(%)95林草覆盖度(%)20植被恢复率(%)95(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调查即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而言,包括原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施工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布局和效果等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观测指选择能够代表整个工程扰动区域内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的分区,并设地面观测设施。连续监测水土流失变化、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益。对于本工程来讲重点监测施工期各单项工程的弃土区及建筑物等建设过程中开挖面积大、

33、扰动剧烈的区域。(2)监测分区和监测指标相对应依据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分区将监测分区划分成河道疏挖工程区和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等2个一级防治区,各一级分区又划分为主体工程、弃土弃渣区、临时设施区及管理机构等若干个二级区。根据各监测分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特点,确定相应的代表性强的监测指标。(3)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及频率相对应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结合方案确定本工程的监测内容,进而划分具体观测指标。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观测指标,确定一套有效监测方法和合理的观测频率,使得数据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4)地面观测、调查与巡查相结合通过地面观测、实地勘察和施工场地巡查等监测手段对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进行

34、全方位监测,获得较为全面的监测数据,并对项目施工期及运行初期防治责任范围内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价。(5)固定观测与临时观测相结合在项目区各防治责任范围内,具备布设条件的分区内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的区域布设地面定位观测点,对于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和时效性不便于布设地面定位观测设施的工程建设区及扰动区,设置临时观测点进行阶段观测,汇总、整合后进行分析、评价。(6)监测数据的收集、保存由项目组专人负责,数据分析严格遵循水土保持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程。3.2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2009年7月,我单位接受委托,双方正式签订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合同,我单位及时

35、成立了监测工作组,对项目建设区展开相关的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工作。监测组按照方案中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在2009年7月,监测人员对会通河截污导流工程的监测工作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结合施工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具体的监测方法,布设水蚀地面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对项目建设各区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防治效益进行全面监测。水蚀监测在布点的过程中,项目组对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布点后,监测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并于各项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后,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在综合评价整个建设期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变化情况、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及其效益的基础上,编制临清市

36、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报送工程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以便为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运行管理、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4监测内容与方法4.1监测任务本次工程监测工作开展于2009年,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的监测任务:(1)监测水土保持设施防治效果。(2)临时堆土的水土流失监测。(3)工程施工过程中与结束后弃渣的处理情况及水土保持设施施工过程。4.2监测范围及监测重点 本方案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工程的全部水土流失防治范围,以工程建设区为重点监测区域。重点监测地段为施工期各单项工程的弃土区及建筑物等建设过程中开挖面积大、扰动剧烈的区域。结合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和

37、水土流失预测情况,本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地段主要有: (1)边坡:选开挖面积大的边坡。(2)弃土区:选择易发生塌断面和水土流失的弃土区。4.3监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水土保持监测内容主要包括: (1)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包括地形、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及覆盖度等;以及主体建设情况、施工方法和工艺、对地表的扰动状况和挖填办方量等。 (2)水土流失状况:包括工程建设前、建设过程以及植被恢复期土壤侵蚀强度及分布的变化,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状况,水土流失程度的变化等。 (3)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包括工程建设对附近河道泥沙、周围植被的变化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况监

38、测:主要监测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的进度、质量、数量等。(5)水土保持工程效益:主要监测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项目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表现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少程度、林草植被的恢复程度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程度等方面。4.4监测点布设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要求,根据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特点、施工中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以及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等,确定本项工程水土保持治理的重点监测地段。本工程监测点主要布置在输水渠新开挖段剧烈开挖面和弃土区。本工程项目监测点布局如图4-1所示。图4-1 临清市汇通河截流导污工程线路及监测点布设

39、示意图(图中蓝色圆圈为监测点)4.5监测方法和频次 4.5.1监测方法采用地面观测、定点监测和场地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流失量和拦渣保土量等指标进行定点、定位的地面观测;对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危害、环境状况、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等采取场地巡查法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内容及要求布设监测小区,定时观测和典型采样相结合,获取数据。用观测结果与同类型区流失量分析比较验证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及设计的合理性,在运行过程中作必要的补充。 (1)工程建设期间,主要通过地面观测和定点监测水土流失情况。(2)工程运行初期,主要通过调查监测和场地巡查了解整个项目 区配置水土保

40、持设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营情况,苗木成活率、草籽出苗率,水土流失对河道淤积、周围农田的影响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4.5.2监测时段及频次水土保持监测时间为工程建设期和运行初期,其中重点时间为工程建设期。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所在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主体工程建设期,即2009年7月至2009年10月共4个月。 地面观测和定点监测主要集中在雨季,在79月,利用自记式雨量监测的,根据降雨情况确定具体时间,每月测1次。另外,遇汛期及施工高峰期视降雨及施工扰动情况可监测23次,非汛期每两个月监测一次。 场地巡查为不定期调查监测,频率为12

41、月1次,在雨季加大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4.6调查监测仪器及具体方法4.6.1 调查监测仪器GPS、全站仪、照相机、电脑、标桩、特制钢针(测钎)、不锈钢收集容器、土壤紧实度仪、干燥箱、土壤水分速测仪、土壤环刀、铝盒、样地植被调查装置、测高仪、天平、钢尺、围尺、皮尺。4.6.2调查监测的具体方法 调查监测是指定期采用分区调查的方式,通过现场实地勘测,采用GPS定位仪结合地形图及其它测量工具,按照不同防治区域和工程测定其基本特征。填表记录各个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堆土堆渣和开挖面坡长、坡度等)及水土保持措施(包括主体工程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调查监测的具体实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

42、式:(1)资料收集与项目建设内容复核。收集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如:区域降水、气候等情况,项目区河流水文特征,土壤植被等情况;收集有关工程占地、施工设计、施工进度、招投标、监理、质量评定、竣工决算等资料,以便于汇总统计项目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规格、质量等;收集土地整治面积、整治后土地利用形式等。通过收集的资料及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复核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复核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和各施工阶段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2)现场勘查。根据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工程进度,现场巡查核实项目区地表扰动情况;结合典型段重点观测,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现场跟踪观测

43、水土保持措施运行情况;校核、补充完善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等。(3)典型调查。利用设计监测点以及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监测统计项目区微地形变化、土壤质地、林草植被覆盖及生长成活等情况。(4)图像采集。图像资料是项目水土保持状况最直接、最形象的反映。图像采集包括记录工程典型时段、地段现场施工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水土流失危害发生等重要水土保持事件现场情况以及水土保持监测人员开展监测情况等内容。(5)地面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类型与覆盖度等,采用样方法和标准地法等。(6)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包括临时弃土区和开挖断面的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程度的变化情况(包括坡面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等),应

44、在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预测基础上进行。主要采用现场典型调查方法进行。侵蚀沟测量法:采用侵蚀沟测量法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监测。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在坡面上留下了从紊沟、细沟、浅沟到切沟、冲沟、干沟和河沟的侵蚀沟谷系统,它们的形态变化反映了土壤侵蚀的历史和强弱。具体方法是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用皮尺或测绳测定监测地段所有侵蚀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计算每一条侵蚀沟的体积,然后将各侵蚀沟的体积相加,可得监测区域侵蚀沟的总体积,除以监测区的面积即可得到监测区平均土壤侵蚀深度,通过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量。其平均侵蚀深度计算公式为:式中:Vi第i条侵蚀沟的体积(cm3); A监测区域面积(m2)

45、; 监测区土壤平均侵蚀深度(mm)。(7)通过巡查法调查人工开挖边坡的塌方及水土流失情况、弃渣的流失对下游河道及水体产生的不良后果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水土流失对植被、耕地、生态环境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8)利用设计监测点以及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监测统计项目区微地形变化、土壤质地、林草植被覆盖及生长成活等情况,以便监测水土保持设施效果。主要包括:项目区土壤水文物理性状调查:采用烘干法、环刀法、土壤机械筛分法等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与非行管孔隙度等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指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数量和质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实

46、地调查核实。工程措施通过调查监测其完好程度、质量和运行状况等。植物措施利用样方法和标准地法调查其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发育情况及其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确定调查地样方,现场量测、计算总盖度,再计算出整个项目区的林草覆盖度。监测期间,项目区施工状况及监测工作图片见照片18。照片1道路开挖段施工现场照片2临时堆土造成的水土流失照片3水土保持责任范围核定照片4堆土物理性状监测照片5堆土区侵蚀沟与侵蚀量监测照片6项目区植被恢复状况照片7项目区灌木恢复状况照片8项目区草被恢复状况5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5.1侵蚀单元划分 根据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方案将监测单元划分为河道疏挖工程防治区、施工临时占压防治区2个监测单元。5.2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 5.2.1原地貌侵蚀模数根据2004年上半年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工程所经历临清市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47km2,以风蚀为主,其中轻度风蚀占46.88,中度风蚀占33.92。通过对项目区地形坡度、地面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影响因子之间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分级属于轻度流失,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4601100t/km2a,根据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