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共1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27019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共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共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1. 编制说明22. 荷载及计算参数选择33. 基础及地下室64. 墙柱设计85. 梁、板及节点设计116. 人防设计147. 异型柱结构设计要点158.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结构房屋设计要点17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本统一技术措施是以现行国家、地方、行业等规范、规程及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此不赘述),在执行这些规范、规程过程中,以主要规范、规程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为主,对其它规范、规程与上述

2、主要规范、规程相矛盾或不一致处,以本技术措施或工程经验为依据进行设计。1.2.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适用范围本统一技术措施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地区的高层、小高层及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支剪力墙(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框架(包括异型柱)结构、砌体及底部框架结构。1.3. 执行本统一技术措施时应注意的事项在执行本统一技术措施时,应注意如下几点:(a) 本统一技术措施是华森公司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统一标准,目的在于统一公司设计技术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确保结构安全、设计合理、控制结构造价、体现“我院出品”。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本技术措施及规范、规程中

3、有明确规定的应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更改;(b) 在执行本统一措施时,应考虑住宅所在地区政策、法规要求,当地习惯作法及审图公司意见等,灵活掌握。但对和本统一措施不一致或相矛盾之处,专业负责人应征得审核、审定人员的同意并报结构技术小组讨论、备案;以便今后在修改该技术措施时参考。(c) 对个别具体工程设计中有和本措施不一致或含糊不清的问题,应经过公司结构技术小组讨论确定,备案;以便在今后本措施修改时参考;(d) 各分支机构发现本措施和当地有关要求不同时,应及时向公司结构技术小组回报并备案;(e) 结构技术小组将根据情况,不定期的对本措施进行修改、细化,并对上述备案各问题进行讨论后写入本措施。2. 荷载

4、及计算参数选择2.1. 荷载2.1.1. 墙体荷载 表2.1.1 墙体荷载材 料厚度容 重核算(KN/m2)备 注内墙加气砼1001502006.5KN/m32.02.43按每侧20面层空心砌块(轻集料)90140190 8KN/m3 2.02.43.0按每侧20面层GRC板601.5KN/m31.0仅考虑刮腻子太空板1201.20KN/m31.5仅考虑刮腻子外墙灰砂砖20018KN/m34.624018KN/m35.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20012KN/m33.424012KN/m33.9门窗0.5注:1. 门窗洞口面积50%时应扣除洞口面积的墙重; 2. 当墙直接布在楼板时,整体计算时双向板

5、把墙均匀布于板跨,单向板可布置虚梁导荷;计算楼板时应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第2.7.12.7.3条(P18),分不同情况分别计算。2.1.2. 消防车荷载(双向板)(KN/m2)当符合荷载规范4.4.1条的条件时,双向板按表中荷载取值,当有覆土时,按表2.1.21取值。表2.1.21 消防车荷载取值(按满载总重为300KN车辆考虑)土厚1m 土厚1.5m 土厚2m梁(板)16 (20)13 (16)11注:中间值可考虑插值;当无覆土时,楼板尚应验算冲切承载力。同时应考虑动力系数。表2.1.22 动力系数覆土厚度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

6、70动力系数1.301.271.241.201.171.141.101.071.041.02.1.3. 施工荷载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宜考虑10KN/m2、室内(一般指住宅楼平面范围内)部分宜考虑5KN/m2的施工荷载。其与覆土、消防车活荷及人防荷载不能同时考虑,且图中应注明相关要求。当室内部分考虑施工荷载时,室内隔墙可不考虑。施工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取1.0。2.1.4. 屋顶荷载一般屋面顶花园、地下室顶板为景观绿化时,其活荷载取3 KN/m2,其覆土容重宜按18KN/m3计算。当有大型构筑物、景观小品或树木时,可再另外计算。裙房屋顶宜考虑4KN/m2的施工荷载。屋面找坡时,找坡填料应在图中注明(一

7、般按陶粒混凝土容重计算)。2.2. 计算参数2.2.1. 总信息l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一般取0和15的斜交方向。如体型复杂,可改变此数,使之按最大受力方向,近似可按地震力最大作用方向取(在WZQ.OUT中)。l 混凝土容重:27l 结构体系:按实际;(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占总剪力墙面积50%以上时,按短肢剪力墙结构)。l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仅用于计算位移比、周期比2.2.2. 风荷载信息l 基本风压:安全等级为一级或房屋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计算按100年重现期风压值,风荷载下的位移计算可用50年重现期风压值。l 结构基本周期:用计算所得代回重新计算。l 设缝多塔结构:应指定挡风面

8、并输入系数。l 地面粗糙度:一般在城市的均可用C类。其它类别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场地情况确定,但取B、D类应慎重。2.2.3. 地震信息l 偶然偏心:仅高层考虑。l 双向地震:当具备下列条件时应考虑:扭转位移比1.2时;结构扭转第一周期T1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之比,A级高度建筑大于0.9,B级高度建筑大于0.85者; 2.2.4. 活荷信息l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应选择;对单独裙房部分建议按不折减l 活荷载不利布置:多层住宅应考虑,高层可不考虑。2.2.5. 调整信息l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建议取0.85,转换层、嵌固层也可考虑调幅。但跨中正弯矩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简支计算的一半。l

9、 连梁刚度折减:0.550.8,一般取0.55 。l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取1.0。2.2.6. 设计信息l 砼柱计算长度系数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一般7度,风压在0.5以上应考虑。l 结构重要性系数:一般取1.0;安全等级为1级的取1.1。l 柱配筋计算原则:一般按双偏压(角筋供参考)。角柱、框支柱应指定,自动按双偏压(角筋不应小于计算值);异型柱应按双偏压;梁、柱保护层厚度:梁取25,柱取30。2.2.7. 配筋信息l 梁箍筋间距:取200,主梁加密区按计算结果除2,与非加密区比较,取大值。l 柱箍筋间距:取100。l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取200l 墙体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取0.2

10、5%(一、二、三级抗震设计),0.2%(四级抗震设计);实配墙体筋不应小于此数2.2.8. 地下室信息l 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一般可取3。l 回填土容重:20。l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一般可取0.5,如对回填土有要求也可减小。2.2.9.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l 转换梁、转换柱、角柱必须指定。l 次梁按主梁输入时,次梁与主梁垂直相交处可指定为铰接,程序计算主梁对次梁的约束偏大。l 弹性板:一般在转换层、大开洞、连接薄弱处宜指定为弹性膜。l 连梁应判断:跨高比5,及支承次梁的应指定为普通梁,可考虑调幅。对程序自动判断墙间梁为连梁时,应按上述原则判断是否应为连梁,如判为普通梁,则应对此进行修改

11、。2.2.10. 其它l 底部大空间落地剪力墙在端部及直接支承转换梁处设明柱,并按实际指定特殊构件l 一根转换梁支承异形墙时,应分为2根梁,以变形一致原则分配梁宽,最后配筋叠加。l 框支梁偏心,可采用沿梁轴线附加扭矩的方法近似考虑,应计及转换层板对梁的有利作用。l 多塔结构宜按实际建模,以考虑相互影响,注意多塔应围块指定,并指定最高塔为塔1,采用总刚分析方法。同时多塔应分开再单独计算,控制指标(周期比,塔楼位移比)。(注:多塔结构不包括大地下室上多栋住宅建筑的情况)l 刚度比计算:剪切刚度用于一层转换及判断地下室的嵌固点。剪弯刚度用于多层转换 。其余用第3种算法。l 车道、坡屋顶等斜梁应按实际

12、输入。l 地下室的越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应手工修改3. 基础及地下室设计3.1. 基础设计3.1.1. 天然基础3.1.1.1. 筏板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应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进行整体分析计算,个别条形基础可按倒梁法计算。筏板基础还宜按照有限元法计算其内力及配筋。采用天然基础时,应按规范要求计算地基变形量,且应保证其满足规范允许值要求。3.1.1.2.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翼板、梁板式筏板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钢筋混凝土承台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0。梁式承台受力钢筋应满足梁最小配筋率要求。3.1.

13、1.3. 基础梁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梁、板上部钢筋全跨贯通,底部钢筋应不少于1/3全跨贯通。梁两侧腰筋不小于14200。3.1.2. 桩及承台3.1.2.1. 灌注桩竖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在非地震区取0.2,地震区建议按下表3.1.2配筋。表3.1.2 灌注桩配筋桩直径(mm)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配筋4184206207207208209229221022桩直径(mm)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配筋1025112511251325142516251825202522253.1.2.2. 大直径桩间支承剪力墙

14、的承台梁应按非抗震框支梁的构造要求配筋。在无底板情况下,单桩承台间拉梁应按拉弯构件计算,弯矩取两端墙柱底弯矩,拉力按两端柱的最大轴力的1/10取值。对一般为协调变形而设置基础拉梁,应按非抗震框架设计,纵向拉力应按两端柱的最大竖向轴力的1/10取,再根据此拉力计算纵向受拉钢筋。如该梁还同时承担竖向荷载(如墙体),则该梁的钢筋应按拉弯构件计算。3.1.2.3. 计算承台钢筋时,应按实际桩反力来计算。3.1.3. 其它3.1.3.1. 基础底面积的大小、桩基桩数计算时,可采用SATWE中D+L工况的柱底内力除以1.2来代替标准值,当水平力较大时应复核。3.2. 地下室设计3.2.1. 地下室外墙计算

15、简图:l 一般情况按上端铰支,下端嵌固计算。l 当地下室顶板与墙身厚度相近时,可采用两端嵌固计算简图,此时地下室外墙顶部配筋应与地下室顶板配筋同时考虑。3.2.2.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取50mm。3.2.3. 地下室外墙及其附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相同(塔搂柱兼做附壁柱除外);纵筋应相匹配。为防止或减少竖向裂缝的产生,其水平构造钢筋单边配筋率宜大于0.2%,水平筋的间距 宜小于150mm。3.2.4. 在仅考虑地下水浮力的情况下,地下室底板优先选用梁板体系。(建议结构简图,给出水头小于3米的结构方案)底板保护层厚度:面筋取25mm,底筋取40mm。3.2.5. 地下室顶板结构体系宜按下列原则

16、选用(限88.4m柱网框架结构):l 对于无覆土,平时使用荷载,优先选择无梁楼盖或十字梁楼盖,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嵌固部位时,不宜采用无梁楼盖。l 对于覆土1.0m以上,平时使用荷载,可优先选择井字梁楼盖。l 对于人防顶板,优先选择十字梁楼盖。l 推荐采用GBF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加层板楼盖结构(人防除外),但应征得开发商的同意。3.2.6. 地下室各顶、底板、外墙等构件应进行裂缝计算,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2,裂缝宽度控制如表3.2.6要求。表3.2.6 裂缝宽度允许值(mm)构件部位顶板外墙底板梁顶板梁有覆土、(底板)室内裂缝宽度控制值0.20.30.30.25不计算3.2.7. 当地下室顶板为

17、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板厚应不小于180mm。当其不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板厚应不小于1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30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宜0.25%。作为塔搂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其厚板范围一般取塔搂周边二跨以内,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3.2.8. 当地下室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按上部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根据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面积较大时,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在上部结构周围二跨范围内,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同上部结构,二跨以外,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可根据情况酌情降低。3.2.9.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地下工程防

18、水技术规范4.1.3条有关规定。即:工程埋置深度H10m时,设计抗渗等级为S6,10mH20m时,设计抗渗等级为S8。4. 墙柱设计4.1. 柱设计要求4.1.1. 当柱采用复合箍筋或附加芯柱且满足相关要求时,柱轴压比可按抗规6.3.7条有关注适当提高其限值。4.1.2. 柱箍筋加密区间距: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为100;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除柱根为100外,其他加密部位可取为150mm。同时满足不大于6d(一级)和8d(二、三、四级),d为纵筋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的嵌固部位。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其指建筑首层柱的底部1/3净柱高范围,当有刚性地面时,柱根应为刚性地面以上500

19、或1/3刚性地面至首层顶的净距二者中最大值,加上刚性地面至地下室顶板或基础顶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对纯地下室,柱根指基础顶至地下室底板顶面以上500或1/6柱净高所包括的范围。4.1.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为满足该项要求,建议采用柱钢筋根数不变、柱角部(或柱边中间)钢筋直径调整的方法。4.1.4. 圆柱箍筋加密区肢距在圆柱中心纵横1/3直径范围内应满足抗规6.3.11条有关规定,其它2/3部分可根据柱直径、纵筋布置等情况确定。4.2. 剪力墙设计要求4.2.1. 满足下列情况的剪

20、力墙视为一般剪力墙:(a) 剪力墙至少有一肢的墙肢长度(hw)和厚度(bw)之比8;(b) 满足(a)且在较长墙肢上墙面门窗等开孔面积不超过墙面面积的15%,孔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不小于空洞长边尺寸。(c) 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时,墙肢长度(hw)和厚度(bw)之比4。4.2.2. 柱、墙肢、短肢墙、一般墙的判别按表4.2.2表4.2.2柱小墙肢短肢墙一般墙备注A4,bw300A4,bw3005A8,且bw300A8或A4且bw300注:墙、柱的高厚比;4.2.3. 当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占总剪力墙面积50%以上时,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a) 在该类

21、结构中,应设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任一层短肢剪力墙的水平剪力不应小于基底剪力的20。(b) 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总高度H,7度时不得超过100米,8度时不得超过60米。(c) 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所对应的轴压比限值分别为一级0.5,二级0.6,三级0.7。(d) 墙肢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应取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vw,vw在一、二、三级时,底部加强部位分别为1.6,1.4,1.1,其它部位分别为1.4,1.2,1.

22、1。(e) 短肢墙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0%。4.2.4. 当结构体系已经判为剪力墙结构时,其中的短肢墙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7%。4.2.5. 当墙厚小于300mm时,设计应尽量避免“一”字墙,当不可避免时,其墙厚在底部加强部位应不小于层高的1/12,其它部位尚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200mm。重力荷载作用下的“一”字墙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应大于0.5、0.6、0.7,底部加强部位墙肢边缘约束构件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它部位不应小于1.0%。4.2.6. 当墙厚大于或等于400时,其可按一般剪力

23、墙设计、计算(高厚比5,否则为柱),其不再因高厚比值而判断为短肢墙。4.2.7. 当仅少量剪力墙不连续,须转换的剪力墙面积不大于剪力墙总面积的8%时,不将整个体系按框支剪力墙考虑,可仅加大框支梁两侧相邻的板厚、加强此部分板的配筋,提高转换构件抗震等级。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特一级时不再提高。4.2.8. 错层结构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截面厚度非抗震设计不应小于200mm,抗震设计不应小于250mm,并应设置与之垂直的墙肢或扶壁柱。4.2.9.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0.1(一级9度)、

24、0.2(一级8度)、0.3(二级)时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4.2.10. 错层结构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3%,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5%。4.2.11. 一般剪力墙纵向、水平钢筋应按计算确定,当为构造配筋时宜按表4.2.11选用。表4.2.11 剪力墙纵向、水平钢筋选用墙厚部位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排数一、二、三级四级一、二、三级四级200A8400+10400(3.22)-8400+10400-2B8200 (2.51)82508500+105002250A-2B8400+104002300A2B2350A-2B2400A2B2450A3B

25、3500A3B2+2+3注:(a) 表中B底部加强部位;A其它部位,配筋后括号内数为墙体配筋率(b) 四级抗震时楼电梯间、山墙等墙体分布筋按三级情况采用。(c) 建筑端部墙体或较长墙体,水平分布筋间距可比上表数值适当加密。(d) 转换层以上至少二层墙体应按底部加强部位墙配筋4.2.12. 一般剪力墙及短肢墙构造边缘构件配筋宜按表4.2.12所示要求:表4.2.12 构造边缘构件配筋要求抗震等级一般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最小纵筋箍筋最小纵筋箍筋加强部位其它部位最小直径(mm)最大间距(mm)加强部位其它部位最小直径(mm)最大间距(mm)一16148100/15016148100/150二141281

26、50/20016148150/200三14126150/20016146150/200四12126200/25014126200/2504.2.13. 剪力墙厚度可按表4.2.13选取: 表4.2.13 墙厚与层高的关系表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mm)底部加强部位墙厚(mm)其他部位墙厚(mm)一、二级三、四级非抗震一、二级三、四级非抗震3000200(250)2002002002002003200200(300)2002002002002003400250(300)2002002002002003600250(300)200200200(250)2002003800250(350)200200

27、200(250)2002004000250(350)200200200(300)2002004200300(350)250200250(300)2002004400300(400)250200250(300)2002004600300(400)250200250(350)2002004800300(400)250200250(350)2002005000350(450)250200250(350)2002005200350(450)300250300(350)2502505400350(450)300250300(400)2502505600350(500)300250300(400)2502

28、50注:(a)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在墙厚列中,括号内数值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墙厚。(b) 表中未列出的层高情况墙厚可根据7.2.2条计算确定。(c) 当墙厚小于上表要求的数值时,应按高规附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4.3. 连梁设计要求4.3.1. 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跨高比5时,宜按框架梁设计构造。4.3.2. 三级及以下的连梁箍筋间距最大可用150。4.3.3. 对于如架空层层高较大的楼层连梁,宜按两个截面较小的连梁、中间设填充墙的方法设计,也可采用在楼层设一道连梁,而在洞口上方设过梁的方式解决,不宜采用一个高连梁设计。

29、4.3.4. 剪力墙结构的屋顶层连梁的纵筋直径与总说明中屋顶层墙体暗梁纵筋直径一致。4.3.5. 当连梁支座宽度小于1500时,可按连续梁编号。5. 梁、板及节点设计5.1. 梁设计要求5.1.1. 框架梁5.1.1.1. 框架梁一、二级负筋应有1/4的负筋拉通(一般贯通2根负筋);当梁跨大于3m,且梁负筋直径大于16时,在满足拉通钢筋面积不少于1/4面积要求的同时,可用14搭接。对于三级及以下的框架梁,可用12搭接。5.1.1.2. 纵向钢筋可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搭配设计,但同一截面上受力纵向钢筋的直径等级差别不得超过二级。5.1.1.3. 楼层较多时,宜按楼层分段配筋。5.1.2. 框支梁5

30、.1.2.1. 框支梁拉通钢筋配筋率应不小于框支梁的最小配筋率;5.1.2.2. 框支梁应尽量对应上部墙体居中布置,如不能满足时,其偏心距也不宜超过e/4,对非边梁可适当放宽。5.1.3. 次梁5.1.3.1. 次梁负筋可视情况截断而用架立筋,梁跨小于6m的用10,大于等于6m的用12。对于承受荷载较大同时跨度也较大时(如车库顶),可适当拉通负筋。5.1.3.2. 次梁箍筋一般无加密区,但当支座处较大时,可采用局部加密的方式处理。5.1.3.3. 次梁端支座宜按计算结果配,当主梁由于次梁所搭抗扭难以满足要求时,可在整体计算时把次梁端支座点为铰支,但该支座所配负筋不应小于该跨按端支座点为铰支后跨

31、中配筋的1/4。5.1.3.4. 对于两层地下车库的地下一层,建议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次梁。5.1.3.5. 对于面积较大且跨度较大时(如地下室),次梁的底筋可部分截断,但至少应保证至少有两根角筋伸入支座。底筋建议用直径小、根数多的原则配置。5.1.4. 其它5.1.4.1. 计算需要设置抗扭筋时,宜结合腰筋合理配置。5.1.4.2. 箍筋间距可以采用多种间距,不宜只考虑间距为100或200。5.1.4.3. 对于受集中力时,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其有效箍筋应是总数减去原梁自身需要配置的箍筋。当每边附加的箍筋其总距离超过梁宽或六根时,宜考虑用附加吊筋。5.1.4.4. 悬臂梁上部裂缝应控制在0

32、.2mm以内。5.1.4.5. 普通梁、板可采用C25混凝土。当梁、柱混凝土等级相差大于5Mpa时,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应作计算或专门处理,使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5.2. 楼板设计要求5.2.1. 转换层楼板5.2.1.1. 板厚一般取180,除计算要求外,板配筋为双层双向10150,但对竖向构件围合之外的板可不受此控制,可按标准层规定设计,如挑阳台,一般外挑落地凸窗,非主楼部分的板等。5.2.1.2. 局部转换时,可仅对有转换梁相连的板按转换层板控制,其它部位可适当加强,建议取120150mm。5.2.1.3. 本层不宜采用冷扎变形钢筋。5.2.2. 标准层楼板5.2.2

33、.1. 板厚最小值一般取100mm(除当地有专门规定外)。管井及电梯厅板厚按150mm取。加强板等一般取150mm。此部位钢筋按10200双层双向拉通配置。5.2.2.2. 板跨不宜太小,建议能不布梁就不布梁(即使有降板或有隔墙),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板跨取值34.5m较合理。有隔墙而未设梁时,可在总说明中统一采取加强措施,但在板配筋中要按等效荷载法考虑这部分荷载。5.2.2.3. 挑出阳台宜采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L1.5m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L1.5m,且其降板未超过相邻板厚时,可采用悬挑板,但其根部厚度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悬挑板面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板面裂

34、缝应控制在0.2mm以内。5.2.2.4. 配筋宜用弹性计算,支座及跨中一般不乘折减系数或放大系数。当板边支座与边梁相连、支座两侧板面标高相差大于梁宽时,可按铰接计算配筋。当连续支座、支座两侧板面标高相差小于梁宽时及确认边梁可作为嵌固时可按嵌固计算配筋。5.2.2.5. 当与砼墙相连时,可考虑嵌固作用。当两侧板厚差异较大(30mm),只考虑部分嵌固。两侧按薄侧的嵌固配,厚侧多余的弯矩应调至跨中。对于按简支计算的板支座,可不按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控制,统一取0.15%。降板处的板负筋不一定要拉通,当两边板负筋端头之间的距离小于600mm时,可考虑拉通。5.2.2.6. 转换层上下层楼板厚度最小取

35、120。5.2.2.7. 钢筋的间距可根据计算采用多种,建议以100、120、150、180、200为宜。局部附加钢筋后间距允许最小用为75。5.2.2.8. 当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表5.2.2选用(min=0.2、0.45fc/fy)表5.2.2 板最小配筋率 板厚砼标号钢筋及最小配筋率100110120130140150180200C25HPB2350.255%255819028181603068160332815035781403838130459510HRB3350.2%2002202402602803003601020040010190CRB5500.2%200R5.511022

36、0R5.5100240R7160260R7140280R7130300R7125360R7100400R8.5140冷轧扭0.2%200220t6.5130240t6.5120260t6.5110280t6.5100300t8150360t8120400t8110C30HPB2350.306%306817033781403688130398429459551612HRB3350.215%2152372582801020030110200323102003871020043010180CRB5500.2%200R5.5110220R5.5100240R7160260R7140280R713030

37、0R7125360R7100400R8.5140冷轧扭0.2%200t6.5140220t6.5130240t6.5120260t6.5110280t6.5100300t8150360t8120400t8110C35HPB2350.358%3588140394430466501537644716HRB3350.25%25027510200300102003251020035010200375102004501017050010150CRB5500.208%208R5.5110229R5.5100250R7150270R7140291R7130312R7120374R7100416R8.5130

38、冷轧扭0.208%208t6.5140229t6.5130250t6.5110270t6.5100291t8150312t8140374t8120416t10160C40HPB3350.287%2871020031610200344102003731020040210190431101805171015057410130CRB5500.239%239R7160263R7140287R7130311R7120335R7110359R7100430R8.5130478R8.5110冷轧扭0.239%239t6.5120263t6.5120287t6.5100311t8140335t8130359t

39、8125430t8100478t10140与混凝土等级无关HPB2350.16%160820031610200344102003731020040210190431101805171015057410130CRB5500.16%160R5.5140176R5.5130192R5.5120208R7110224R5.5100240R7160288R8.5130320R7120冷轧扭0.16%160t6.5180176t6.5160192t6.5150208t6.5140224t5.5130240t6.5120288t6.5110320t8140 板厚砼标号钢筋及最小配筋率100120130140

40、150180200250C25HPB2350.255%25581903068160332815035781403838130459510638HRB3350.2%200240260280300360102004001019050010150CRB5500.2%200R5.5110240R7160260R7140280R7130300R7125360R7100400R8.5140500R8.5110冷轧扭0.2%200t6.5140240t6.5120260t6.5110280t6.5100300t8150360t8120400t8110500t10130C30HPB2350.306%306817036881303984294595516127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