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笔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笔记整理.doc(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运动生理学绪论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一、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二、 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 三、 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四、 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 生殖 第二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
2、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稳态不断的受到破坏,而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的恢复平衡。 一、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二、 体液调节: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至靶器官,对其活动起到控制作用,这种形式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三、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四、 生物节律:生命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
3、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如何用生理学观点指导运动实践)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2.对氧债学说的再认识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影响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8.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第一章 骨骼肌的机能知识点内容: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
4、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一、 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肌细胞即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细胞的结构)肌原纤维(A、I带,H区,M线,Z线与粗、细肌丝的排列关系,粗细肌丝的空间排列规则等)图P19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肌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肌管系统肌原纤维间的小管系统。横小管:肌细胞膜延伸入肌细胞内部的小管,与肌纤维走向垂直。纵小
5、管:围绕肌纤维形成网状,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又称肌质网在横管处膨大,形成终池,内贮钙离子。三联管:两侧终池与横管合称。互不相通。三、肌丝分子的组成肌丝分为粗、细肌丝,为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肌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50%60%/肌肉蛋白)是:肌凝(球)蛋白、肌纤(动)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原宁)蛋白等。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1.静息电位 概念: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产生原理:膜内钾离子多于膜外,在静息膜钾通道开放时由膜内向膜外运
6、动,达到钾的平衡电位,形 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2.动作电位概念: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发生的扩布性变化。产生原理:膜外钠离子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钠通道开放,钠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钠的平衡电 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特点:全或无现象,不衰减性传导,脉冲式传导3.动作电位的传导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环路方式双向传导;有髓鞘神经呈跳跃式传导,速度快;无髓鞘神经传导速度慢。4.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包括神经之间的兴奋传递;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两种情况。神
7、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运动终板:终板前膜(介质)、终板后膜(受体)、终板间隙(酶)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当动作电位延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出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因其接头后膜上的钠、钾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8、,从而使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5.肌电肌电: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采用肌电信号的电极有两种:一种是针电极,另一种是表面电极。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一般采用表面电极采集肌电信号。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一、 肌丝滑行学说 概念: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运动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肌膜兴奋横管膜兴
9、奋三联管兴奋终池(纵管、肌质网)释钙肌钙蛋白亚单位C+钙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变化原肌球蛋白变构移位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暴露+粗肌丝横桥ATP酶激活ATP分解供能横桥摆动细肌丝向H区滑行(多次)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时形成的横桥联系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力量也就越大。 肌肉收缩时:肌浆中钙肌质网钙泵激活钙进入肌浆网肌浆中钙浓度钙与肌钙蛋白分离肌钙蛋白与原肌球蛋白构型恢复掩盖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横桥活动停止细肌丝回位肌肉舒张。 三、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P33)概念:联系肌细胞膜兴奋(生物电变化)与肌丝滑行(机械收缩)过程的中介过程。钙离子是重要的沟通物质。 步骤: 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
10、: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处钙离子释放并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丝滑行: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再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钙泵,当肌浆中的钙浓度升高时 ,钙泵将肌浆中的钙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钙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钙浓度降低,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第四节 骨骼肌特性 一、
11、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骨骼肌为粘弹性体。 伸展性: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的特性。(体操、投掷提重物等,地心引力走、 跑、跳) 弹性: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长度可恢复的特性。 粘滞性:肌浆内各物质分子的运动摩擦力,造成骨骼肌(肌小节)伸展或恢复的阻力。 影响因素:温度。 温度粘滞性活动不易; 温度粘滞性活动容易 准备活动降低粘滞性,否则易拉伤。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生理特性:兴奋性、收缩性) 要引起骨骼肌兴奋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刺激强度:阈刺激:即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因肌而异,与肌肉的训练程度有关, 阈上
12、刺激阈刺激,阈下刺激阈刺激。 阈刺激为评定组织兴奋性的指标。阈刺激大说明组织兴奋性低,阈刺激小,说明组织兴奋性高。 肌肉训练程度愈高,兴奋性愈高,则所需阈强度愈小。(举例:A肌:0.3毫伏 B肌:0.1毫伏,B兴 奋性高于A。) 阈刺激与肌力的关系: 在整体中,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单个肌肉收缩;只有阈刺激以上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肌纤维收缩。 在一块肌肉中,每条肌纤维的兴奋性是不同的,阈刺激以上的刺激量小则兴奋性最高的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肌纤维参加收缩,肌力也越来越大,当刺激强度达到最适宜状态时,肌肉可产生最大收缩。(一定范围内刺激增大) 刺激作用时间:兴奋的必需条件之一。在一定范
13、围内,作用时间与刺激强度成反比。 时值:用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时值愈小则组织兴奋性愈高。(肱二头肌时值:一般人:0.058毫秒;二级举重运动员:0.051毫秒;举重运动健将:0.047毫秒) 刺激强度变化率:是指刺激电流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变化速率(通电、断电瞬间可引起组织兴奋)。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向心(等张)收缩、等长(静力)收缩、离心收缩、等动(等速)收缩。 (一)向心(等张)收缩: 概念:肌肉
14、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 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 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等张收缩的情况下肌肉作功。功=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的乘积。 顶点: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收缩的用力程度随关节角度的变化(力矩)而不同。在此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为顶点。顶点状态下肌肉收缩的杠杆效率最差,故此时肌肉可达到最大收缩。 等张训练不利于发展整个关节范围内任何一个角度的肌肉力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
15、体) 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概念: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 例: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概念: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力量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需配备等动练习器。 例:自由泳划水 (五)骨
16、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习题集10,P27) 1.力量: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离心收缩产生最大张力原因: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的牵张时会反射性的引起收缩。离心收缩时肌肉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同时肌肉中的可收缩成分也产生最大阻力F离心收缩=F收缩张力+F弹性阻力+F收缩成分阻力 向心收缩:F表现张力=F肌肉收缩产生张力-F克服弹性阻力的张力。 因此,表现出的张力实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2.肌电:在等速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在一定范围内,积分肌电(IEMG)与肌肉张力成正比。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积分肌电(IEMG)
17、较向心收缩低 3.代谢:离心收缩耗能低、耗氧量也低,各项生理指标反应均低于向心收缩。 4.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一) 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 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一般为1CM2肌肉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肌肉横断面的大小有取决于组成该肌肉的肌纤维数量和每条肌纤维的粗细。 (二) 肌肉力量与运动 1、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而收缩速度则取决于能量释放速率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与活化的横桥数目无关。 2、 肌肉力量与运动速度:在负荷相同的条件下,力量越大动作速度越快。当以同样的
18、速度运动时,力量大者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也越大。P=F*D/t ; P=m*a*D/t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1运动单位的概念:1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皮质运动中枢:锥体系脊髓前角:a-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多个)肌纤维。 运动单位有大小之分。大运动单位中(如腓肠肌)肌纤维数目多,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运动单位中(如眼外直肌)肌纤维数目少,收缩时比较灵活。 运动性(快肌)运动单位:冲动频率高,收缩力量大,易疲劳,氧化酶含量低; 紧张性(慢肌)运动单位:冲动频率低,持续时间长,氧化酶含量高。 同一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收缩同步;同一肌肉中属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
19、维兴奋收缩不一定同步。(因神经冲动的不同频率及肌纤维的兴奋性) 2运动单位的动员 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高低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动员。参与的数目多,频率高;收缩强度大,张力大;反之则小。 表现:最大收缩运动单位动员特点: MUI达最大水平并始终保持:运动单位动员达最大值,无从增加。由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相对不疲劳,运动单位动员也不会减少。(总数) 肌肉收缩力量随收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疲劳导致每个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下降。(单个力量) 保持次最大力量致疲劳时运动单位动员的特点: 张力保持不变:部分肌肉疲劳后,新的动员补充。 MUI逐渐增加:起始未全部动员,疲劳后动员补充
20、。 训练:欲使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收缩力量应以次最大力量为基础。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方法:(1)根据收缩速度: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2)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分为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和慢缩、氧化型。(3)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分为快缩白、快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4)布茹克司: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I型又分为Iia、 Iib、IIc 三个亚型。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习题集12,P27) (一)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的直径,收缩蛋白较慢肌纤维大,多。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的发达。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丰富,且含有较
21、多的肌红蛋白。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在神经支配上,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而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传导速度较快。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因每块肌肉中快慢肌不同比例混合,快肌比例高的肌肉收缩速度快。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肌肉收缩的力量与单个肌纤维的直径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有关。由于快肌直径大于慢肌,快肌中肌纤维数目多于慢肌。因而,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加大。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抗疲
22、劳能力强于快肌。慢肌供氧供能强:线粒体多且大,氧代谢酶活性高,肌红蛋白(贮氧)含量丰富,毛犀血管网发达。快肌葡萄糖酵解酶含量高,无氧酵解能力强,易导致乳酸积累,肌肉疲劳。 (三) 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都明显高于快肌纤维。慢肌纤维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 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低强度运动快肌首先动员;大强度运动快肌首先动员。 不同强度的训练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大强度快肌;低强度,长时间慢肌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一般人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百分比差别大; 运动员肌纤维组成有明显的项目
23、特点:大强度快肌;低强度,长时间慢肌;耐力慢肌;速度、爆发力快肌;速度耐力快、慢肌比例相当 五、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习题集15,P29) (一) 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运动训练对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特征发生较大影响,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但肌纤维百分比却没有明显提高。 (二) 酶活性改变肌纤维对训练的适应还表现为肌肉中有关酶活性的有选择性增强,在长跑运动员的肌肉中,与氧化功能有密切关系的瑚玻酸脱氢酶活性较高,而与糖酵解及磷酸化功能有关的乳酸脱氢酶和磷酸化酶活性最低。短跑运动员则相反。中跑运动员居短跑和长跑运动员之间。 第七节肌电的研究与应用 试述肌
24、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习题集16,P29) 1、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2、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 3、利用肌电评价肌力 4、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 第二章 血液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 1血细胞与血浆 血液为人体内循环管道内流动的粘滞性液体。 组成:血细胞(40%50%):红细胞(男:40%50% 女:37%48%)、白细胞、血小板(1%) 血浆(50%60%):水、无机物(无机盐离子)、有机物(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2血液与体液 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即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为
25、体重的60%70%。 分为:细胞内液(30%40%):细胞膜内,构成细胞质的基本部分。 细胞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液体脑脊液。 二、内环境 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通常,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与人体直接生活的自然环境外环境相比,内环境存在着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气体分压、温度等等,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细胞只有在正常的内环境中才能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外界:氧、营养血浆组织液细胞;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细胞组织液血浆外界。 2内环境
26、相对稳定的意义 内环境相对稳定性概念: 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的调节,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保持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运动中酸性程度增加缓冲调节等,体内温度增加散热增加;出汗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多饮;高原环境氧分压低,体内环境氧分压低循环、呼吸代偿,EPO增加等)。 在新陈代谢活动中内环境会受到破坏新的平衡 如果内环境平衡紊乱不能恢复则会发生疾病。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三、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
27、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只有在内环境相对稳定时,人体组织细胞才有正常的兴奋性和生理活动。 2运输作用 血液不断地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同时,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3调节作用 血液将内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周身,作用于相应的器官改变其活动,起着体液调节的作用。所以,血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媒介。通过皮肤的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温度升高时,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液将体内深部产热器官产生的热运送到体表散发
28、,温度降低时,皮肤血管则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维持体温。 4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液有防御和净化作用,白细胞有吞噬分解的作用,成为细胞防御。血浆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总称为抗体,能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止血作用,血液能在伤口处凝固,防止继续出血,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1 颜色和比重 动脉血含氧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呈暗红色。血浆和血清含胆红质,呈淡黄色。全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2粘滞性 形成: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时,由于液体内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粘度是反映血液的粘滞性和流动性的最重
29、要标志。粘度愈大,则粘滞性愈大,流动性愈小。 影响因素: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细胞形态及其在血流中的分布特点、表面结构和内部状态、易变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血浆粘滞性:血浆蛋白数量,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愈多则粘滞性愈大。 例:登山缺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高; 长跑出汗血液浓缩血液粘滞性高血流阻力大血压高;大量饮水血液稀释粘滞性降低流速快。所以,血液粘滞性对血流速度和血压都有一定影响。 3渗透压 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即为渗透压。 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0.9%NACL,5%葡萄糖溶液) 在低渗NaCl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过多,引起膨
30、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这一现象总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血浆渗透压主要为晶体渗透压(NaCl、NaHCO3 、葡萄糖和尿素);另一部分为胶体渗透压(包括各种蛋白,其中最主要是白蛋白、其次球蛋白)。 4酸碱度 血液的酸度和碱度用PH值评定。PH值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平均值为7.4, PH值最大变化范围:6.97.8。 血浆中还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统称为缓冲体系。每个缓冲对是由于一种弱酸与该种弱酸的盐组成的。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碳酸氢钠/碳酸(20:1)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磷酸氢钠/磷酸二
31、氢钠;红细胞中主要缓冲对:碳酸氢钾/碳酸 ;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碱储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NaHCO3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碱储备的单位是以每100毫升血浆中H2CO3能解离出的CO2的毫升数来间接表示,正常为50%70%。意义:反映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运动员碱贮备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酐每的活性增强。 缓冲反应式举例: 乳酸(HL)+碳酸氢钠(NaHCO3)乳酸钠(NaL)+碳酸(H2CO3) CA 二氧化碳(CO2)+水(H
32、O2) 血液PH值恒定的意义:保证酶的正常活性,维持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和器官的正常机能,如紊乱,则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循环血量: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的血液。 贮存血量:潴留于肝、脾、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处的血液。流速极慢,血浆量少,红细胞多,必要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释放入循环血量。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取
33、决于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项目特点、环境温度和湿度、热适应和训练水平。从事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血浆含量和血细胞容量都明显增加,而血细胞容量增加较明显。短时间运动时总血容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储血库里的血被动员入循环 ,使循环血量增加;而短时间运动出现的血液相对浓缩,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储血库中血浆量相对较少,血细胞容量较大,进入循环血中使血细胞浓度相对增高。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红细胞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血容量改变主要是由血浆水分转移情况决定,如果血浆中的水分从毛细血管中渗出到组织间液或排出体外,将引起血浆容量减少,产生血液浓缩现象。反之,如果组织间液的水分渗入到毛细血管,血浆容量增加,则血液稀释。 三
34、、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变化:血管内与组织间水分转移,排汗散热增加(摄氏35度:0.58千卡的热量/1克汗。体重下降3%8%,则血浆容量减少6%25%)引起的血浆容量变化。 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可使体重下降10%。强调运动中应注意充分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脱水可造成心输出量机体供血供氧有氧能力,代谢产物疲劳运动能力下降。 速度性项目(短时间,大强度):贮血库紧急动员,血量增加,但血液相对浓缩,血细胞量和血浆量均增加,但前者增加尤为明显。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无核、形状圆而,边缘较厚(约2毫米)
35、中央薄(约1毫米),直径:69微米。在血管中流动时,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不同而暂时改变形态。寿命:120天;生成:红骨髓;破坏:血流冲撞成碎片,由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正常值:男性:450550万个/每立方毫米,平均500万个/每立方毫米 女性380450万个/每立方毫米,平均420万个/每立方毫米 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2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运动可使红细胞数量发生变化。影响因素:运动种类、强度、持续时间。 (10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后即刻,红细胞数目比运动前增加10%,运动后30分钟还有5%的增加)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P44,习题集4)
36、运动后即可观察到的红细胞数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新分布的变化引起的。长时间运动时,排汗和不感蒸发的亢进引起血液浓缩。运动中肌细胞中代谢产物浓度升高,与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压梯度增大,钾离子进入细胞外液使肌肉毛细血管舒张,这些因素均造成血浆水分向肌细胞和组织液移动,也使血液浓缩增加。而对于短时间运动后即刻的红细胞增多,有人认为主要是储血库释放的较浓缩的血液进入循环血,相对提高了红细胞的浓度。在短时间的静力性或动力性运动中,肌肉持续紧张收缩使静脉受到压迫,血液流向毛细血管增多,并驻留在那使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浆中的水分渗出,也使血液出现浓缩。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暂时性增加,在运动停止后便开始恢复,1-
37、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P45,习题集6) 运动性贫血: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真性贫血: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假性贫血: 表现:血容量增加,血浆量增加较多,红细胞数量增加较少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相对 降低;医学单位容积或体积测定表现相对正常情况, 原因:红细胞工作性溶解加强刺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 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
38、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 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比容): 概念: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37%50%,女低于男。生理意义:影响血黏度(带氧能力)的主要因素。正常黏度范围内红细胞数量、压积增加可使红细胞功能增强; 当大于50%,则血黏度与红细胞压积呈指数关系上升时: 单位体积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黏度循环阻力血液流速运输能力、调节能力、清除能力运动能力 与训练水平的关系:耐力性运动优秀运动员运动前后红细胞压积没用明显变化。而训练水平低者红细胞压积在运动后即刻明显增加。这提示: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运动时由于红细胞压积
39、增加(血液浓缩)血黏度增加,心脏负荷重,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和血粘度可作为评定耐力运动员机能的参考指标。 4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1)红细胞流变性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动的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流变性。在血液中流动的红细胞,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变形,以减少血流的阻力。使红细胞在比容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发生轴流现象,顺利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微血管和狭窄部位,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提高氧气的运转效率。 红细胞流变性下降红细胞聚集血黏度血液流速、氧运输 测定指
40、标: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悬液粘度、红细胞滤过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率等。 (2)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红细胞流变性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水平的关系:一次性最大强度、持续时间长、训练水平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持续1小时以上。 影响因素: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红细胞内部黏度、红细胞膜弹性。 红细胞变形能力血液流变性供氧心脏负荷运动能力恢复 无训练者不宜进行一次性高强度极限运动。经过系统训练者安静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这是因为运动加速衰老红细胞的淘汰,新生红细胞细胞膜脆性弹性。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形态:无色,有核,体积大于红细胞。 分类:颗粒性白细胞中性
41、、噬酸性、噬碱性;无颗粒白细胞淋巴、单核。 白细胞分类计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功能:吞噬:中性、单核; 免疫:淋巴、单核 寄生虫反应:噬酸 变态过敏反应:噬碱 正常值:400010000/立方毫米 下午、运动、进食、炎症、月经期、分娩期白细胞都增多。变形能力低于红细胞,但正常状态下,可引起微血管血流呈间歇流;而在低驱动压时,可引起微血管血流的永久性闭塞。 2运动时白细胞变化的三个时相 P65前苏联叶果罗夫和兰道斯把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肌动白细胞增多。并将其分为三个时相: 淋巴细胞增多时相:总数增多,始动时或赛前状态出现,贮血库及淋巴结释放增多,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时
42、相: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时出现。 中毒时相:为无训练者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时,造血系统机能下降的表现。可分为再生阶段和变质阶段。再生阶段特点是白血病总数大大增加,噬酸性细胞消失;变质阶段特点:白细胞总数下降。 3.运动时白细胞的变化 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的增加的最大幅度出现在最大负荷运动停止后即刻。其增加的幅度岁最大负荷运动的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无论是短时间(5分钟)还是长时间(30分钟),其增加幅度显著低于最大负荷运动后即刻,并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即呈负相关)检查结果表明,增加幅度:淋巴细胞数白细胞总数。表明,运动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及淋巴
43、细胞的增加幅度主要与运动负荷有关,而与运动负荷的持续时间关系较小。在30分钟内的一次性运动后,无论运动的强度如何,白细胞增多的主要成分是淋巴细胞。 4.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恢复速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若白细胞在运动中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恢复慢),将会明显影响到免疫功能。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1.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P45,习题集7) 形态:体积微小,由骨髓中巨核细胞产生。寿命812天。 数量:1030万个/每立方毫米,全身1/3贮存于脾脏。 生理机能:在止血、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生理特点:黏着、聚集、释放、收缩、吸附。黏着:当血管损伤暴露其
44、内膜下的胶原物质时,血小板就会黏着于胶原组织上。 聚集:在诱聚剂的引导下血小板之间破裂黏着(第一相聚集,第二相聚集),促使血栓形成。 释放:血小板分泌生物活性物质:5HT、儿茶酚胺、ADP等,促使小血管收缩,止血。 收缩:血小板收缩蛋白产生收缩作用,使血凝块回缩硬化。 吸附:吸附凝血因子,加速凝血过程。 2.运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一次性激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数量、平均容积增加,活性增强,循环血中血小板聚集趋势也增加。(这些变化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ADP、血小板激活因素和花生四烯酸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血小板数的增加只在大强度运动下发生,其增加的幅度与负荷强度高度正相关(r=0.94),增加幅度最大达18%。这部分血小板多是以脾脏中储存的那部分“中老年”血小板。 运动后,血小板黏附率、最大聚集率明显增加,血小板活化。 原因:1.运动中血细胞破坏增加,使诱聚剂(ADP)释放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