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姓名:洪翡莹第二周第一课:阿里里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2、在阿西阿里的音乐游戏中,体验与感受;3、喜欢参与上述音乐活动,能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音;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体验和理解,并大胆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基本练习。1、情境导入: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同学们去云南的纳西族做客,你们愿意吗?大家听,纳西族的小朋友用歌声在迎接我们呢?2、初听范唱3、模唱高音(1)和老师一起做“回声游戏”。放慢速度轻声唱“阿里里”,学生轻声模唱“阿里里”,老师再唱
2、“花花赛”,学生模唱“花花赛”(讲解“阿里里”是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2)运用不同的速度演唱(3)与老师互换角色,相互模唱。问题二: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4、复听范唱。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二、学习歌曲,感受音乐1、再听歌曲,随着音乐拍手,体会24拍音乐的律动,感受快乐的心情。2、随着歌曲跳一跳。3、演唱曲谱,学生模仿演唱,生互相角色进行演唱。4、加入歌词,完整演唱。三、音乐游戏阿西阿里。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组,随音乐两个同学当门,另外的同学顺序跳动。四、课堂小结第三周第二课金铃铛、摘果子教学目标: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
3、子。教学难点:1、为乐曲伴奏。2、律动摘果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拍节奏边听丰收之歌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感受秋天丰收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教学: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1、初听范唱2、带学生朗读歌词。3、带唱歌曲。4、全班齐唱。三、音乐律动1、摘果子比赛。2、学唱摘果子3、学习动作律动四、总结下课。第四周第三课:阿凡提骑驴、对十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阿凡提骑驴,感受和体验乐曲旋律诙谐、轻快的情绪以及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的节奏特点。2、通过学唱对十歌曲,利用对十的旋律创编歌词、编配动作进行歌表演。3、以听
4、、看、舞、唱、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增进对新疆艺术、文化独特魅力的了解与尊重,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4、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歌曲情感。2、会用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感受和表现新疆音乐旋律特点教学难点:唱准切分音,变音记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了一道音乐题来考大家,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出示题目:听辩下面两首音乐片段2、师总结: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原来是音乐符号在起作用变化音,和其富有舞蹈性的节奏切分音。3、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和了解一下这些神奇的音乐符号:#变音记号
5、的一种,叫做升记号。如果一个音前面加上它,这个音就会在原来的音高基础上升高半个音。我们跟着琴来感受一下。二、聆听部分。1师:听一听,感受音乐中的情绪。2师:屏幕上这些节奏型我们都非常熟悉,请你想一想,这些节奏加在音乐中的哪儿最恰当,最能表现音乐的情绪特点?(1)|(2)-|-|3学生反馈,请各组同学分工配合一起为音乐伴奏,注意听前奏,节奏型变换的地方要衔接好。三、学唱歌曲。1、听范唱2、分部分学唱。根据伴奏型的不同,分段落演唱。四、拓展,敲打着心中的喜悦。1、播放歌曲对十,教师领学生用律动进行交流。2、唱出心中的感受。音乐聆听3、师弹奏范唱歌曲对十,让学生听后说出歌里有几种什么样的花?怎样说的
6、?问与答用什么样的情绪唱?请用你的动作表现一下。4、学唱歌曲四、总结,舞动着我们的快乐。引领学生自己创编的歌词采用多种演唱形式(齐唱、对唱、一人领众人)唱一唱。可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在对十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第五周:大钟和小钟时间像小马车教学目标:1、会唱时间像小马车的第一段歌词,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欣赏在钟表店里,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能积极参与在钟表店里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难点:感受在钟表店里音乐中各种钟表走动的教学难点:感受在钟表店里音乐中各种钟表走动的不同节奏,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教学过程:一、听第一部分音乐。1、请小朋友睁开
7、眼睛吧。2、刚刚在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3、对!我们听到了很多不同的钟声,在什么地方可以听到这么多钟声?4、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钟呢,我们进去瞧瞧吧!二、学习主题音乐。1、看看这面钟,请你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并模仿出来。2、想一想你听到的声音是谁走动时发出的声音?3、出示秒针走动的声音及节奏谱:2/4xxxx)4、咱们来学学秒针是怎样走动的。(听着主题音乐动一动)三、欣赏其他部分音乐。1、请小朋友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想一想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欣赏第三部分音乐。天亮了,钟表店里又重新活跃起来。太阳升起来了,钟表店里的又热闹起来。3、聆听第三部分音乐。四、总结全课。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听歌曲
8、心爱的小马车律动进课室。二、学歌曲时间像小马车。1、学习歌词。出示儿歌: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向前跑大家各自做什么?大家各自做什么?答答答答答答答答,那就不同了。步骤:(1)、前两句老师一边读一边作示范动作,学生模仿老师读一读、动一动。(2)、后两句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按歌词的节奏边读边做动作。(3)、师:咱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儿歌来念一念。请一个小朋友敲起双响筒,其他小朋友直接用小脚踏起来,模仿时间的答答声。2、学习旋律方法。()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边教唱旋律。()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一起唱旋律。3、学唱歌词。老师出示歌谱和歌词学生分成四组自由学唱,老师巡回指导,随后采
9、用下列步骤,熟悉歌曲:(1)学生分句接唱。(2)自由交换,再唱一唱。(3)集体演唱。三、歌曲表演,课堂小结。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样,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小朋友可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分钟哦。现在,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离开教室吧。第六周:剪窗花小毛驴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窗花舞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气氛,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2、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运用x和x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过新年的歌曲。4、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并用手号来加深旋律中音乐走向,上行和同音反复的特点。5、能听辨出长笛与低音大提琴的音色,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
10、学生能找到歌曲中的音乐走向上行和同音反复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2、复习柯尔文手势。3、复习歌曲。二、基本部分。聆听窗花舞。(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滑动。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什么?(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三、欣赏窗花舞。1、师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欣赏曲窗花舞,并提醒用手拍腿的方式静静聆听音乐的ab段。2、生带着问题复听ab段。你觉得音乐是在描诉一件什么事情?你听到音乐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听到了请举手生听完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三角铁、铃鼓等)3、她们在干什么?生欣
11、赏并举手回答:跳舞、帖窗花4、生完整聆听窗花舞大家剪窗花、自编窗花舞、贴窗花四、小结第七周:蒙古小夜曲望月亮教学目标: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望月亮;2、能够随歌声展开想象,随三拍子的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韵律。3能学会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去蒙古大草原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的人民的生活。你们听,太阳快要下山了,牧羊姑娘正敲着竹梆呼唤小羊儿快回家呢(播放歌曲蒙古小夜曲的第一乐句,老师用舞板伴奏)。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带来了一路铃铛声(播放歌曲第二乐句,老师用串铃伴奏)。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唱起了歌(播放歌曲第三乐句,老师用蛙鸣筒伴奏)。小羊小羊
12、不要怕,牧羊姑娘为你点着了灯火(播放歌曲第四乐句,老师用三角铁伴奏)。二、引导掌握(一)认识四种打击乐器(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补充,介绍乐器名称并演示其演奏方法。)1敲一敲听一听请几个学生上台来演奏这样乐器,要求按节奏演奏,其他同学认真听辨音色。2想一想做一做想一想,生活当中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和这些打击乐器的声音相像?回家可以试着做一做,敲一敲。(二)学唱歌曲蒙古小夜曲1听赏(课件播放)。2学习曲谱。a.老师一句一句带唱一遍。b.学生跟琴演唱全曲。3学习歌词。a.老师一句一句带唱一遍。b.全体学生齐唱。c.无伴奏演唱。d.跟课件演唱整首歌曲。(第二遍唱伴奏带)三、望月亮1、用拍椅子表现三拍子
13、韵律。2、唱一唱1)范唱歌曲。2)读歌词3)采用全曲听唱方法学习歌曲4)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曲5)“接龙”演唱歌曲2、感受,观看有关夜晚优美的场景,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歌曲的意境。6、表达学生自由的说月亮,他(她)心中的月亮。7、引导学生创遍歌表演。四、课题小结。第八周交城山跳竹竿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交城山,能把歌曲唱出山西民歌的韵味。2、能掌握5、6两个音的柯尔文手势,初步感受山西民歌的调式特色。3、能通过表情、肢体动作表现交城山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5723”、“5176”两小节音准的掌握。教学重点:唱出山西民歌高亢、嘹亮、亲切的韵味。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师说几句山西方言,让学生初步体会
14、山西方言的魅力)二、 初步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聆听两遍)1听赏放石占明用山西方言演唱的歌曲交城山交城水,初步感受山西民歌韵味。师:这首歌曲就是用山西方言演唱的,你或许听不懂,但你能知道他演唱有什么特点,演唱的内容是什么?生:他的歌声特别嘹亮、高亢.师:他的家乡特别美,他在舞台上在用歌声赞美他家乡(交城)的美。那交城的到底美在哪儿。(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交城山,再次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师:交城到底美在哪儿?生:(学生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山美、水美、新娘子美.师:交城是山西的一个小县城,那里虽然没有耸立的高楼大厦,但是风景如画,特别美。(同时展示山西或交城的图片)二、用歌声与肢体体会山西民歌的韵味
15、1、唱乐谱(先指导学生认识每一小节第一个音5、6,然后教师边唱乐谱边指挥,学生演唱每小节第一个音,感受山西歌曲的调式特色)2、 唱歌词(跟琴一次,同时发现演唱中的问题)问题一: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用右手扬起来体会高山,体会歌曲的相对高音区,用左手低下来划水体会水流,体会相对低音区。同时强调啥“山”字与“水”字,把这两个字要甩出来唱。问题二:“5723”“5176”的音准,通过柯尔文手势的高低去掌握,教师通过钢琴或自唱带领学生演唱乐谱两遍。问题三:最后一个“美”字,倚音增加音乐的美感,可以指导学生用身体语言体会歌曲美感,或者教师演唱两种“美”字,让学生对比感受。3、师生合作演唱(可以说本首歌曲
16、的韵味主要集中在三处,学生唱“山来”、“水”、“美”、“大山里”.,教师演唱其他的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学生完整演唱(加上本节课学的动作去辅助演唱,学生更能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ppt,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自己是站在空旷的山野唱歌,想要用美妙的歌声与情感打动别人)(另,可选12个节奏感强的同学歌曲伴奏,营造更丰富的音响氛围)三、 教师小结跳竹竿一、教学目标:1、学唱跳竹竿,能自信、自然地歌唱,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
17、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及熟悉歌曲(二)、学唱歌曲1、师范唱一遍。2、先用“la”来唱一次,再用“lu”来唱一次。(带着学生进行模唱)3、学习歌词4、分句教唱,教师进行带有情绪的范唱,提示情绪高兴地唱(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拓展欣赏及分小组练习跳竹竿(五)、小组展示及布置作业第九周锣鼓歌两只老虎第一课时锣鼓歌教学目标:1、会唱锣鼓歌。2、正确理解锣鼓歌的音乐形象,感受其情绪。3、让学生通过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进行创编音响,使其加深对打击乐器的认识。教学重点:感受锣鼓歌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使用自制打出乐器创编音响。教学难点:会唱锣鼓歌。教学过程
18、:一、组织教学:二、学唱锣鼓歌1、师: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音乐形象)2、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3、欣赏后老师启发学生发言的要点:A、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B、启发学生谈欣赏音乐的感受时:当学生谈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时,要启发学生联想与之情绪有关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当学生谈出了具体的音乐形象时,要启发学生谈出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使音乐的情绪与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联想,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四、利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创编音响: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1、学生创编,排练
19、。2、分组表演:3、教师对创编进行评价:(根据课堂实际,抓住团结协作、创新思维、演奏能力及整体效果等内容加以评价和鼓励。)五、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学生简单地说出歌曲的内容。2、朗读歌词3、加词演唱,用模唱法和听唱法带唱12遍4、学生整体演唱六、小结第二课时两只老虎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教学内容:1、表演两只老虎2、聆听狮王进行曲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2、注意双声部的唱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
20、、表演两只老虎1、导入:师:“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你们希望今天请哪位小动物来到我们音乐教室呢?生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今天请我们的“百兽之王”老虎来和我们一起玩,大大欢迎吗?生自由回答2、初听乐曲,轻声跟着唱提问:指出这首歌曲与我们以往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答三、导学、操练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4、随钢琴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5、歌曲处理:有趣地6、以小组为单位,完整地分两个声部演唱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四、聆听狮王进行曲1、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导入:“两只奇怪的
21、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并说出狮子吼叫的次数。2、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表演。3、师生评价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第十周音阶歌白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音阶歌了解并认识音阶,会唱音阶,唱准音阶。2、巩固八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在听do?re?mi时,能跟着音乐模仿老师做科尔文手势。?3、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音阶歌教学重点、难点:1、在音乐活动中,随着音乐用科尔文手势表示唱名
22、。2、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哆来咪,导入新课。今天还有七位神秘佳宾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是七个小音符。那么他们在哪呢?原来他们都藏在一首歌曲中,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把他们找出吧。1、播放视频,欣赏第一遍,师做科尔文手势。听后让学生说出七个小音符的名称:do?re?mi?fa?sol?la?si?2、播放视频,欣赏第二遍,师带领学生做科尔文手势。3、学习并认识音符,让学生唱一唱。教师要纠正唱法和声音、(1)学生巩固音阶唱名(2)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示范一遍科尔文手势。?(3)游戏开始?第一遍老师哼唱音阶歌的旋律,一句停顿一下。抓到小矮人并要求小朋友解救小矮人。?第二遍
23、老师弹钢琴,一句一停,继续抓解救。?第三遍老师变化弹奏音阶歌,小矮人用不同的步伐来经过小房子。二、新歌学唱1、介绍音阶1?2?3?4?5?6?7?1?2、听唱歌曲3、请大家看歌谱再听一遍第11周贝壳之歌小狗圆舞曲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贝壳之歌,能随乐律动,感受优美的三拍子音2、在随乐律动活动中,感受贝壳之歌两个声部不同的律动感。3、能用自然、愉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好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贝壳之歌,并随乐进行简单的身势律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专注的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动作。教学过程:一、海边漫步在贝壳之歌的音乐中行走、舞纱巾,感受优美的三拍子音乐的韵律及情绪。学习高声部旋律
24、。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及韵律2、复听音乐,熟悉高声部旋律二、海边跳舞聆听贝壳之歌的低声部,随乐拍唱出低声部旋律及节奏。在律动中,完成旋律部分的二声部学习。1、听低声部音乐,并击打出节奏。3/4XXXX?XXX?XXXX?XXX0师:听到同学们这么美的歌声,海浪也忍不住想要跳舞了,老师弹奏海浪跳舞的音乐,请你们原地不动,听着音乐,用手拍击出海浪跳舞的节奏。2、随音乐用“啦”模唱低声部,边唱边拍。1=C?3/44433?223?4433?2210啦师:同学们拍的不错,海浪是有起伏的,它是这样子温柔的往前推的,你们听:教师示范,划着圆圈往前推。请同学们一起来试试。在学生的动作中加入音乐,以和弦
25、的方式弹奏二声部音乐。学生稳定后,边弹边引导学生用啦哼唱。3、伴随律动的二部旋律合成。师:刚才我们边拍边唱的是海浪的音乐,前面我们拿着纱巾漫步的是海风的音乐。现在,请这边的同学听到海浪的音乐时,边唱边用你们的动作表示出来,这边的同学听到海风的音乐时,边唱边拿着纱巾漫步。当不是你们的音乐时,请站在原地不动。三、海边歌唱学唱歌曲贝壳之歌1、教师范唱歌曲贝壳之歌师:在这么美的音乐中,老师想唱歌了。请你们听听老师的歌声里唱到了什么?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教师在情境动作中范唱。(漫步海边,拾贝的情境)2、教唱法学高声部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老师的歌声里有贝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贝壳之歌吧!第
26、一乐句:用手指着表示出图谱教唱;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拿出纱巾边挥边唱。师:请同学们跟着周老师的琴声唱一遍。3、加入低声部演唱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的贝壳之歌指导学生带上律动动作,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四、小结第12周学飞歌曲表演第13周小拜年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教学过程:律动|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一、情景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
27、庆、(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学生听音乐。(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二、寓教于乐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28、。3、学唱歌曲4、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学生回答:能。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幻灯6)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6、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生练习唱7、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学生随音乐唱。8、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9、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10、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29、。(15)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16)跟伴奏音乐唱。三、创造表现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学生随音乐表演。四、完美结课最后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随小拜年音乐扭秧歌走出教室。第14周欢乐的小雪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欢乐的小雪花,唱出在冬天里渴望锻炼的美好心愿。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3、通过听听、动动、唱唱、演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歌唱能
30、力与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欢乐的小雪花。2、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教学过程:一、组织阶段1.画面:雪景。有圣诞树、圣诞老人及雪人、雪花。设计意图:在上课之前营造一种冬天的氛围,好象身临在雪中一般。2、歌曲雪绒花(放动画)。师生共同边唱边跳。二、导入新课导言:一首优美的雪绒花带我们走进了音乐课堂。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季节来临了吗?(冬季)冬天里有些什么景色和活动?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雪中去玩一玩儿。三、新授歌曲欢乐的小雪花1、初听歌曲的录音范唱师:雪花是“冬天的使者”,雪花使冬季也变得很美,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关于小雪花的歌曲,请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几拍
31、子的?2、揭示课题:欢乐的小雪花(全体学生跟读)3、学拍出歌曲的节奏:全体统一用简单动作表现三拍子。(第一拍拍手一下,第二、三拍拍腿两下)4、复听歌曲,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后,跟着音乐完整拍一遍.5、师范唱后按节奏领读歌词6、课件讲解雪花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歌词。7、学唱歌曲(1)完整用“lu”模唱旋律(2)轻声跟唱歌词第一段(3)生齐唱第一段歌词(4)学生找好朋友跟课件学唱第二段歌词(5)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声音歌唱。(6)部分学生展示,互相评价(在展示之前提示:他们唱得对不对,唱出优美抒情的感觉了吗?)(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四、学生即兴歌表演1、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小雪花即兴模仿雪花
32、飞舞(放歌曲伴奏音乐)。师:你喜欢歌曲里的小雪花吗?把它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好吗?2、师指导学生将小雪花贴到黑板上3、老师和学生一起模仿雪花舞动。五、拓展1、启发:冬天的哪些运动可以用三拍的旋律伴奏?2、教师点拨,请学生欣赏雪花飞舞边听边运动,所做的运动必须符合三拍的旋律特点。第15周新年音乐会教学目标: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2、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3、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二、分小组进行准备。1、看音乐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议,评定。4、学生进行合作排练,教师到各组指导三、展示活动。1、请各组同学把自己最好的节目与大家进行交流。2、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迎新年音乐联欢会”。四、教师进行小结五、根据音乐会顺利进行的情况,评选“最佳组织奖”让学生很有自信的展示自己创作,编导的节目。第16周复习第17、18周考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