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要点参考书目1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第一讲 国际关系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一)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它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个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个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间的关系,核心是国
2、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指定和施行的政策。这三个概念象是三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国际关系的外延最大,包括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国际政治次之,只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和正式关系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对外政策再次,涉及一个国家对他国采取的政策。(二)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从国际关系体系着眼,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各成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以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研究该体系中各个成员,各个部门同整个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推动和制约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各种因素,包括各个国际行为体的内部有关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外部环境
3、。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揭示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三)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际系统中的成员,即国际行为体。国际行为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行为体,指民族国家;二是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s),多国公司 (MNCs)和跨国公司(TNCs)。(四)国际关系学研究重点内容包括:国际系统的发展和演变;国际系统和国际系统单位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等。(五)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
4、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六)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区别国际关系研究世界上基本单位的跨国的各种相互关系,而国际政治重点研究国家的行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两者并无本质区别,但国际关系涵盖面明显要宽泛的多。第二讲 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演变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是国际关系学科成立的标志。学科的建立反映了人们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消除战争的希冀。从1919年起,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一)第一阶段国际关系理论初创阶段与理想主义的兴起(1919-1948)。1918年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
5、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主义影响深远,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至多是一些关于国际关系的思想和政策建议。从理论角度讲,理想主义是第一阶段国际关系的主导理念,考虑的是“应然”的问题,就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方法论方面,国际关系远未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主要是借鉴历史学和国际法的研究方法。国际关系理论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断裂”,这就是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一书的出版。该书是第一部系统地用现实主义观点阐述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卡尔认为,在国际关系思想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种是乌托邦主义,即威尔逊理想主义,一种是现实主义。
6、卡尔指出现实主义是一种和乌托邦主义对立的理念,它所重视的第一要素就是权力,最核心的一点是怎样看待权力和道德。二十年危机使得理想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断裂”,为战后现实主义的兴起做出了重要的铺垫。 (二)第二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阶段与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1948-1979)。第二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48年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书的问世。此书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之作。摩根索的重大贡献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系统表述了现实主义的整体思想、基本原则和运用方式,因此,摩根索被称为“战后现实主义之父”。在这个阶段,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心转向美国,现实主义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范式,国际关系研究基本上
7、是在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展开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假定是:权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是没有意义的。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最极端的表述是将国家的一切行为动机归于获得权力、增加权力和保持权力。权力不仅是国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的目的和国家本身的目的。(三)第三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繁荣阶段与自由主义的复兴(1979-1992)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学科的繁荣时期,以现实主义危机和自由主义复兴为基本标志。1977年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出版了著名的权力与相互依赖。权力与相互依赖否定了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假定,它是自由主义全面复兴的序曲。权力与相互依赖提
8、出的三个与现实主义针锋相对的基本假定是:第一,否定现实主义以国家为国际关系惟一行为体的命题,认为国家不是单一的理性行为体,其他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大影响。第二,军事安全并非总是国家的首要问题。其他问题也会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第三,军事力量不是或不完全是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最有效手段。 基欧汉和奈认为,军事手段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保障国家生存和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更不能事先假定如此。权力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权力也可以来自相互依存,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很高,但是不对等的,不对称的相互依存产生权力。1977年以后,特别是进人80年代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自由主义。梳理起来,共有五
9、种形态的自由主义,即共和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自由主义、认知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和制度自由主义。在诸多自由主义流派中,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化程度最高,这主要归功于基欧汉。新自由制度主义在方法论上没有新的贡献,而是严格继承了科学方法论,坚持科学实在论和物质主义本体论,坚持国际关系中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可发现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华尔兹和基欧汉都借鉴了徽观经济学的理论,在理性主义这个大范畴中进行研究。1984年,基欧汉出版了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作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作,该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比较完整地提出了需求学派的制度理论,也使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了众多自由主义流派中理论化程度最高的理论
10、,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成熟。这一阶段形成了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第三次论战,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来看,这次论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对从冷战结束到冷战后时期国际关系深刻变化所作的理论探索,这次论战出现了两次交锋:理性主义对反思主义和建构主义对解构主义.第三阶段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发展: 其一,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的“英国学派”此间取得了重大进展.英国学派大致可以归为社会自由主义学派。其二,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抨击日趋尖锐.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依附理论仍然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另一方面,非主流理论也开始与主流理论正面交锋。非主流理论
11、的批判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加大了第三阶段的争鸣力度,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第四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的三足鼎立时期与建构主义兴起(1992今) 。1992年至今,是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分野再显清晰的时期,标志是建构主义兴起并与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建构主义在西方社会科学中一直非常重要,只是在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在第二时期形成话语霸权,并借助科学方法论的工具,加之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领域自身没有形成高度理论化的体系,所以一直处于边缘状态。80年代末,奥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构主义这一术语正式引人到国际关系学,并出版著作我们造就的世界。对国际
12、政治学建构主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亚历山大温特。温特1987年在国际组织上发表了一篇以行动者和结构的关系为内容的文章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结构问题,开始探讨国际政治的社会因素。1992年,温特发表了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立刻引起轰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可作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的标志。温特199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这部著作与新现实主义大作国际政治理论形成鲜明对照,被认为是20世纪国际关系学最后一本最重要的著作。建构主义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形成了根本性挑战,并逐步与后二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建构主义强调观念、认同、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国际
13、体系的物质性结构只有在观念结构的框架中才能具有意义。现实主义仍在发展。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理论是所谓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它可被视为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后冷战时期最典型的、最激进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是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自由主义的发展也仍在继续:一是制度合作研究进一步深人;二是全球治理,与之相关的是软权力的概念;三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结合。总之,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宏线是:从现实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主轴逐渐发展为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成为战后西方国际政治思想发展宏线的第一个里程碑;新自由主义成为战后国际政治思想发展宏线的第二
14、个里程碑;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里程碑。第三讲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一)理想主义(IDEALISM)又称政治理想主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以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观察和处理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思潮、流派。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标准和法理规范作为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原则。兴起于20世纪初叶,被认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起点。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8-19世纪格劳秀斯和康德的思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思潮,但并未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学说。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研究重点是战争与和平之类的重大国际问题,并试图寻求避免战祸,维护和平,解决国际上矛盾和冲突的饿办法。主要
15、观点有:(1)人性本善,具有理性,趋于合作;(2)道德和法理是拯救世界的关键;(3)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为了共同利益,要让渡部分主权给国际组织;(4)战争可以避免,战争的出现与人性无关;(5)制止战争的办法:A实行民族自决;B废除秘密外交;C以集体安全代替传统的均势体系;D建立国际机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E诉诸国际公众舆论;F改变国内政治制度。理想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受到现实主义学派的批评,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潮。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宣告了理想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彻底破产。(二)古典(传统)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学派是在对理想主义学派的批判
16、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中逐渐形成的。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40年代,到50,60年代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思想先驱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卡尔1939年出版的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1948年汉斯。摩根索发表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成熟,全面奠定了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现实主义的基本假定:(1)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权力,特别是军事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是没有意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的目的和国家本身的目的。(2)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体。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定是:A国家中心说B
17、单一国家说C理性国家说。(3)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4)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因此在国际问题的排序中,国家安全通常处于最高位置,军事和相关的政治问题支配着世界政治,而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次要的。(5)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6)人性本恶,人并不能通过教育和智慧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7)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特征,冲突源于人追逐权力的本性,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和不可靠的。(8)维护国家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均势。在现实主义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以权力界定利益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及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
18、积极影响。二战以后,现实主义理论逐步成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论。现实主义的崛起,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现实主义学派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现实主义最大的理论困境是,它只能通过背离自身的理论假定来弥补自身理论的不足,过分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力量,忽视了国内因素的作用。从立论基点和研究结论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分歧具体表现在:(1)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人性恶/人性善(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的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理想主义的道义和民主说教在现实
19、世界行不通。(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重要性,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认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利益;现实主义认为,法律与政治相比并不是道德些,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体系也常常名存实亡。(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客观世界抱盲目乐观态度;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争斗事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5)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束手无策,总之持一种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空想,历
20、史的悲剧正是来自人的权欲与野心,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局限,只能部分的实现,总之持悲观态度。(6)国家的目标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很多,诸如安全,经济发展,人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就是生存和安全。(7)军事力量的作用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军事力量的作用有限,而现实主义认为非常重要。(8)道德作用的不同。理想主义认为非常重要,而现实主义认为无关紧要。(9)国家战略不同.理想主义是集体安全,现实主义是自助和结盟。(10)关于系统变迁。理想主义认为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生。第一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立起主导地位.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
21、判在国际关系学科内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伦理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学科趋向科学化和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三)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eorealism)新现实主义学派是第二次论战的延伸和演变的产物,它是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年肯尼斯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的兴起。他在书中提出了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因此肯尼斯华尔兹成为新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新现实主义也成为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
22、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对古典现实主义进行了重大的修正:第一,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而不是人性;第二,无政府条件下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考虑;第三,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的权力是国家生存的手段,不是国家的目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三个假定:(1)国际体系是以无政府性为基本性质的体系;(2)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基本行为单位;(3)对体系稳定和体系单位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体系结构。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结构选择”。新现实
23、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上面。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的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续传统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上至今影响不衰。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点。新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修补、深化和发展。它与现实
24、主义的比较体现在:、新现实主义提出了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即将国际政治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结构体系,这是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国际关系的因果关系上,现实主义强调世界是由互动国家组成,原因是趋于一个方向。而新现实主义强调,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的单位层次和结构层次上两个方向发生的。、关于对权力的解释,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植根于人性,权力是国家追求的目标。而新现实主义则强调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国家追求的目标是安全,这是对现实主义的重大修正。同时对权力的追求是又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导致的。4、与现实主义相比,新现实主义对国家安全竞争的看法要相对乐观一些
25、,认为国际体系并不鼓励国家毫无节制的进行竞争,相反,无政府状态促使国家采取防范措施,使它们维持而不是打破现状。5、现实主义忽视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而新现实主义加强了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并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6、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淡化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忽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则主张国际冲突和国际合作的结合,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重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作用。7、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国家间的权力分配,主张结构分析。8、现实主义着眼于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着眼于体系,认为世界包含着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9、从研究
26、方法来看,传统现实主义着重归纳综合方法,新现实主义则偏重推断演绎方法。(四)进攻性现实主义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后冷战时期最典型的、最激进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是米尔斯海默,代表作是大国政治的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从两个源泉获得了灵感:一是摩根索的权力论,二是华尔兹的结构论。由此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第一,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权力而相互竞争;第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是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鼓动国家追逐霸权。米尔斯海默还提出了五个基本假定: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具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力量3、国家永远无法确定
27、其他国家的意图4、生存是国家第一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国际社会持悲观态度,认为国际体系仍然处于”人人为战”的霍布斯状态,国家之间互不信任,甚至互为敌人。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这就使安全成为稀缺品,安全的稀缺导致国家之间常常发生冲突,一国要想在冲突中处于主动,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必须采取进攻性策略,因而当一国认识到相对力量正变得强大起来时,就倾向于向外扩展政治利益和实施对国际环境的控制,以求先发制人,实现自助。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硬核是:无政府状态导致大国追求权力最大化。进攻性现实主义是悲观的现实主义,悲观程度超过了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在许多方面也超过了摩根索的传统现
28、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缺陷:1、原创性甚少的理论,在解释国际政治问题上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视角,缺乏原创性。2、极端的理论,把现实主义关于国家追求权力的程度和关于国家权力扩张的方式发展到了极端。3、反古的理论,完全不谈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暂时的倒退。(五)防御性现实主义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支,代表人物有斯奈德、沃尔特、格里科等。与进攻性现实主义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的看法要乐观一些,主要观点有:1、虽然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安全常常是丰裕的而不是稀缺的,由于国家是有理性的,因而他们常常会通过权衡扩张行为的得失大小来决定自己采取何种行
29、为;2、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途径是采取防御性的战略,或者说旨在维持现状的战略。也就是说,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导致激烈的冲突和战争,它也会促使国家采取温和、慎重和有节制的行为;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在”进攻-防御“的平衡关系有利于进攻一方时,即使同是追求安全目标的国家之间也可能会因”安全困境”的加剧而彼此发生冲突。但在多数情况下,国际体系是平稳的,“安全困境”的问题并不严重,国家动员主要限于对付产生于体系的某些特定的威胁。防御性现实主义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经典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寻求最大限度的安全的假设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坚持国家寻求最低限度的安全。第二,沃尔兹等的新现实主义通常会将国内政治排除在外
30、,而许多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则经常使用国内政治来解释问题。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缺陷在于无政府体系和对安全的追求无法有效地推出国家要采取防御行为。从实践来看,它的适应面要更广一些,但无法解释二战中德、意、日等侵略国家的行为。比较进攻性现实主义和防御性现实主义两者是现实主义范式中新出现的对应的两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点在于:1、两者都是结构性现实主义,与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一脉相成,但同时继承了人性现实主义的假定: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和物质主义本体论。2、对于国家为什么追求权力和追求权力的根本逻辑的问题,两者的观点大体相同,即国家追求权力是为了生存,因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国家不得不为生存而担
31、忧。 区别在于:1、无政府状态中的安全状态: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是稀缺的,而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是基本充足的;2、国家目标: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目标是权力(安全)最大化,尽量获得新的权力,成为地区霸权;防止竞争国的崛起,维持临近区域至少两个大国间的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目标是,安全上奉行满意原则,拥有的权力要能维持已有的的权力位置,足够维持平衡危险对手即可,而不是权力最大化,权力过大会导致平衡联盟反而损害安全。3、国家战略走向: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应采取进攻性战略,打破现状,都是修正主义国家,进攻是指增加领土控制。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应采取防御性战略,维持现状,以平衡战略为主,安全困境导致进攻
32、行为。4、国家不计后果扩张的原因: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是体系层次原因,并非不理性。防御性现实主义则认为是国内层次原因。5、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基于对手的实力来发展自己的权力,而防御性现实主义是基于自己所受到的威胁而发展自己的权力。 (六)新古典现实主义 90年代中后期,美国一些学者认为,单元层次理论和体系结构理论都不尽人意,并开始尝试打破这两种层次理论的分野,谋求一种中庸模式,于是现实主义范式中出现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支。 新古典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斯、扎卡里亚、施奈德等。新古典现实主义主要考虑了国家以及国内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新古典现实主义一方面坚持权力政治这一现实主义的核心命题,另一方面
33、则考虑了国家行为的另一个层面,将国家理论扩展到了国际国内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新古典现实主义具体观点有:1、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尤其是其相对力量物质能力是对外政策的首要驱动因素。2、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国际体系性质相当模糊,安全也无所谓稀缺或充足,人们只有根据主观经验去解读,即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因此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和间接的,也就是说,体系因素和单位因素对国家对外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才称为新古典现实主义。3、国内层次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对外政策由领导精英作出,因此领导人对相对权力的认识至关重要;第二,权力分析必须考察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力量及国
34、家与社会的结构;第三,体系压力决定对外政策大方向,但不能决定国家行为的具体细节。4、它强调安全并非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追求国家相对力量的上升。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强调了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系统变量和单位变量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思路和范例,解释能力得到加强。(七)新自由(制度)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要国际关系理论,是在学理上与新现实主义抗衡的主要自由主义理论流派,也是在批判和继承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1977年基欧汉和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的出版成为新自由主义重新崛起的宣言,1984年基欧汉
35、的霸权之后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成为成熟的国际政治理论,也开始了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全面论战,1993年鲍德温主编的论文集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出版则标志着新自由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与现实主义势均力敌的理论体系。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分析起点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主要方法论工具是理性选择理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制度在规范行为体的行动、汇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相互依存论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核心。 基本观点是:1、在国际社会的状态问题上,它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但国际社会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增强;认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体不存在很大的制约作用;2、在国际关系角色的看法上,新自由主义承
36、认民族国家扮演着重要的同时,更加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3、在军事安全上,新自由主义认为随着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因素相对弱化,国际合作的范围明显扩大。4、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问题上,新自由主义认为两者同等重要,新自由主义在重视国家安全重要性的同时,更强调经济因素。5、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的最重要特征。6、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是因果关系,即在国际体现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导致这些行为和不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程度。7、国际制度促进合作。新自由主义强调国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基本考虑,国际制度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
37、面影响,导致国家实质性合作。8、新自由主义接受了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的假设,但认为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比较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异同点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假说,但是,却又从这些基本假说出发,否定了现实主义的重要结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根本不同。 共同之处体现在新自由主义承认了新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享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外,两者都
38、是体系理论。1993年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一书出版,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论战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鲍德温从六个方面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比较: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了相互依存,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冲突;新自由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冲突的冲要条件。此外,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2、关于国际合作。双方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持消极态度,合作依赖于国家权力,当
39、两个国家只关心相对收益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零和搏弈,就没有合作的余地。新自由主义持积极态度,支持国际合作,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合作是正常的,也是经常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国际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是理性行为体。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更关心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在安全事务中相对收益的考虑比在经济事务中更重要,国家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安全的第一性,这是由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的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即使在充满军事力量的世界中,国家也试图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经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国际合作。5、关于实力和意图
40、。新现实主义更为关注国家的实力而不是意图,认为实力是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基础,同时更为关注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的意图,认为实力仅仅是作为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而言的。6、关于制度和机制。新现实主义者坚持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缺少超国家权威机构的协调或者强制的手段维持国际秩序情况下,国际制度及机制无法有效地起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理性的,国际机制是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国际制度可以实现国家间合作。第四讲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及著作建构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成型并受到学术界重视,90年代中后期成为
41、强劲的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尼古拉斯奥努弗和亚历山大温特。1999年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建构主义理论的成熟。建构主义分为激进的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两个派别。(二)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概念“规范”、“认同”、“文化”。“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俗、习惯等。建构主义者把规范概念定义为“意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建构而产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原则以及共同体分享的信仰,不仅影响和规定着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的具体行为、利益、优先选择以及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行为体理解什么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以及如何运用合法手
42、段去获取他们。因次,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创造出行为模式。“认同”这一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利益依赖于认同。温特提出两种认同类型“整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建构主义感兴趣的是行为体中间的“集体认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把他者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行为体之间存在移情联系是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社会机构对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施加深刻的影响。“文化”,建构主义认为, 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认同。国际政治的文化可以改变国际体系。温特提出了三种
43、国际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国家存在着战略文化。(三)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温特对文化的定义是:“社会共有知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场景中通过互动产生的共有观念,是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国际体系文化就是国际社会中这些共有观念的分配。国际体系文化有三种理想类型: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霍布斯文化,它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间的敌对角色使他们表现出以下行为取向:1、摧毁、消灭或改变对方;2、把对方的意图向最坏处考虑,任何事件都会与敌意联系在一起;3、军事实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4、无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消灭。因此,霍布斯文化的
44、逻辑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亦即霍布斯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丛林法则主导一切,暴力是唯一的行为逻辑。洛克文化,它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与敌意有着本质的不同:竞争的双方相互承认生存主权和财产权利。所以,洛克无政府文化中的国家相互承认主权,重视绝对收益和未来效应。军事实力的比重减弱,暴力受到限制。一旦战争爆发,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不以消灭对方为终极目的。洛克文化的逻辑是“生存和允许生存”,主权制度是洛克文化的标志性印记。康德文化,它是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友善”。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与之遵守两天基本规则:非暴力规则和互助
45、规则。这两条规则界定了康德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基本行为取向: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而是他们不使用暴力来解决利益问题。康德文化的逻辑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亦即集体安全或安全共同体体系。(四)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有两个:第一,国际关系结构主要是国际政治文化,而不是权力和制度;第二,国际政治的文化不仅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而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坚持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在世界观上,承认物质性因素存在的同时,重视观念的作用,强调只有通过行
46、为体自身观念才能产生影响行为的意义,才能具有实质性内容。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1、国家是体系的主要行为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2、国家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社会的,而不是物质的;3、社会关系构建认同和利益,认同构成利益。即主体间的社会互动形成共有观念,共有观念形成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4、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建构主义理论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世界政治,为国际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把哲学和社会学问题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局面。第五讲 国际关系基础理论(一)均势论。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
47、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城邦时期和古印度时期,均势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就得到广泛应用,到18-19世纪,均势理论在维持国家间力量均衡和国际局势的稳定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均势概念具体为:1. 什么是均势?(1)均势是表示一种力量的均衡或状态。“表示国家之间权势的一种大体上的均衡。”均势就像天平一样,当天平两端等量,就产生平衡。(2)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或政策。均势是维持国家之间权力平衡的一种手段或政策,旨在防止一国控制并危害别国的安全,但是,均势是一种保守的对外政策,旨在维持现状,不以改变国际均衡体系和格局为目标。通常
48、的做法是,“通过变换联盟以及其他手段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力量的均衡。”2. 均势的模式和条件。摩根索概括为两种模式:其一是“直接对抗式”,其二是“竞争式”。均势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无政府结构;(2)最少两个行为体;(3)各行为体的目标应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3. 均势的类型。19世纪以来的均势呈现四种主要类型:欧洲均势(1818-1815年维也纳会议至一战爆发)、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两极均势(二战之后至60年代中期)、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以后)。历史上出现的均势是一种“简单的均势”,当代的均势是“复合均势”,是由美苏(俄)中日西欧组成的一种“五极体系”,其特点是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为核竞争和核对峙。4. 对均势的评判。对均势的评判褒贬不一。评判的标准就是,均势是否能够或者曾经给人类带来和平。威尔逊认为均势威胁着人类和平。均势造成国际社会中滥用权力的现象,因而无法维持和平。均势滥用的结果,是造成国家之间相互争斗、猜疑,争相备战。摩根索认为均势成功地维护了现代国际体系的稳定和成员国的生存。均势是稳定